秦王掃六合

秦王掃六合

秦國統一六國的戰争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掉東方的齊國後,統一的秦帝國終于屹立在地球東方。而建立一整套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就是必然,因為秦一統天下本是大勢所趨;而且,在文化上也有所準備,戰國法家創立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權理論。法家代表人物中,李斯等人早已為嬴政網羅其中,統一後為秦始皇重用作相。秦始皇把法家理論用以實踐,中央設三公負責政治、軍事和監察;地方設郡縣制,聽命于中央,并由皇帝任免。這樣,全國大權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
  • 中文名:秦王掃六合
  • 外文名:
  • 發生地點:
  • 主要人員:
  • 是指:秦統一六國和中央集權統治的建立
  • 時間:公元前221年
  • 實施:秦王嬴政
  • 統一了:統一貨币、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

文學資料

詩詞原文《秦王掃六合》

李白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

銘功會稽嶺,騁望琅琊台。刑徒七十萬,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藥,茫然使心哀。連弩射海魚,長鲸正崔嵬。

額鼻象五嶽,揚波噴雲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萊?

徐市載秦女,樓船幾時回?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這是唐朝著名詩人李白《古風》組詩的第三首。全詩共有24句,全面評價了秦始皇的功過。其偉大曆史功績在于統一全國,并統一了文字,貨币,度量衡,曆法等,建立起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君主專制的,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但是他奢靡浪費,嚴刑峻法,殘暴無道。詩中譴責了秦始皇,最後落得家破國亡的結局。

統一過程

揮師滅韓

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内史騰率軍長驅直入,俘虜了韓王安,在韓國故地設置了穎川郡(郡治在今河南禹縣),韓國宣告滅亡。韓國的滅亡是秦統一戰争全面展開的标志。

破趙逼燕

秦滅韓之後,第二個目标就是趙國。公元前229年,趙國接連發生大地震和大饑荒,秦始皇再次命王翦、楊端向趙國發動全面進攻。王翦施行反間之計,用重金收買趙王寵臣郭開,大肆诽謗李牧等人,說他們要謀反,促使趙王将李牧殺害。公元前228年,王翦大破趙軍,攻克邯鄲,俘獲趙王遷,占領趙國本土。接着揮師北上,屯于中山(河北定縣),逼近燕國。

攻破燕國

秦軍逼近燕國,引起燕、代一片恐慌。燕國的太子丹收容秦國叛将樊于期,并通過燕國勇士田光結識了刺客荊轲,企圖刺殺秦始皇,但荊轲未能殺掉秦始皇,反而激起了秦始皇對燕國的憤怒。公元前226年,秦軍攻占燕都薊城(今北京市),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往遼東。

占領魏地

秦軍攻克燕都薊城後,把打擊的矛頭指向了魏國。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王翦的兒子王贲率領10萬大軍去攻打魏國。王贲看到大梁城地勢較為低下,又離黃河、鴻溝不遠,遂令秦軍開渠,将黃河、鴻溝之水引至大梁城下。三個月後,城垣崩塌,秦軍攻入大梁。魏王假投降,不久被殺,魏國滅亡。

大舉伐楚

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李信率軍攻楚。李信輕敵冒進,先勝後敗。公元前224年,秦始皇親請老将王翦,令率60萬大軍伐楚。大破楚軍于蕲南,殺楚将項燕,占領楚國大片領土。公元前223年,王翦與蒙武合攻楚都壽春,俘獲楚王負刍。次年王翦又率軍渡過長江,平定了楚國的江南地區,降服百越之君。楚國宣告滅亡。

吞滅齊國

楚國滅亡後,秦始皇派王贲率軍深入東北,掃除燕、趙殘餘勢力。公元前222年,王贲攻占遼東,俘虜了燕王喜。接着攻下代城,俘虜了代王嘉。燕、趙兩國徹底滅亡。至此,東方六國中就隻剩下齊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王贲率秦軍從燕國邊界南下進攻齊國。王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沒有遇到什麼抵抗的情況下,猝然攻入齊都臨淄(山東淄博)。齊王建入秦投降,齊國也被納入秦國的版圖。

重要人物

秦始皇

秦始皇帝(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世稱秦王政和始皇帝,生于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邯鄲市),秦莊襄王之子。出土的《北京大學藏西漢書》第三卷中稱其為趙正。唐代司馬貞在《史記索隐》引述《世本》稱其為趙政。後世俗稱嬴政,亦被某些文學作品稱為“祖龍”。自稱“始皇帝”,是戰國末期秦國君主。他十三歲即位,先後鏟除嫪毐與呂不韋,并重用李斯、尉缭,三十九歲時統一六國建立秦朝,五十歲出巡時駕崩,在位三十七年。

秦始皇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采用郡縣制度制度及推行中央集權,也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号的君主(不含追尊皇帝)。

重要意義

政治的統一既為經濟文化統一作保障,而經濟文化統一也可促進政治統一,社會系統内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三個子系統本就是相互依存的一個整體。為了改變戰國時期經濟文化差别巨大的現狀,秦始皇統一貨币、統一度量衡;還統一文字,又焚書坑儒控制人們的思想。

秦始皇在中國曆史是個非常有作為的皇帝,不僅統一國家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統一國家内部的精神軟件系統,還在疆域上鞏固邊防擴大疆域,使秦帝國成為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統一的郡縣制國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