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

漢語漢字
渡(拼音:dù),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此字始見于戰國文字。本義指通過水面,後引申出通過、渡口等義。
  • 中文名:渡
  • 拼音:dù
  • 部首:氵
  • 五筆:iyac(86)、ioac(98)
  • 倉颉:EITE
  • 鄭碼:VTEX
  • 筆順:去聲 七遇
  • 字級:一級(編号2765)
  • 注音:ㄉㄨˋ
  • 統一碼:U+6E21
  • 四角碼:30147
  • 字形結構:合體字,左右結構
  • 總筆畫:12
  • 筆順編号:441413122154
  • 異體字:?

字源演變

會意兼形聲字。形旁為水,表示其本義與水有關。聲旁為度,表示其讀音與“度”相近。從水從度會意,表示其本義指通過水面。

《說文》中解釋“渡,濟也”,《史記·項羽本紀》中“項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都是用其渡水之本義。後引申為凡通過、越過之義,如《史記·高祖本紀》中“淮陰已受命東,未渡平原”,即為此義。又由本義引申為渡口、擺渡處,如唐代王維所作《歸嵩山作》中“荒城臨古渡”,唐代韋應物所作《滁州西澗》中“野渡無人舟自橫”,都是此義。又通“度”,表過去義。也用作古州名。

詳細釋義

詞性

詞義

例句

動詞

過河;通過水面。

《史記·項羽本紀》:項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聞陳嬰已下東陽,使使欲與連和俱西。

通過;跨過。

《史記·高祖本紀》:淮陰已受命東,未渡平原。

名詞

渡口;擺渡處。常用于地名。

《晉書·杜預傳》:預又以孟津渡險,有覆沒之患,請建河橋于富平津。

同“度”。過去。

《廣雅·釋诂二》:渡,去也。王念孫疏證:渡者,《九歎》“年忽忽而日度”注雲:“度,去也。”度與渡通。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渡

濟也。從水度聲。徒故切

說文解字注

(渡)濟也。上文濟篆下無此義。此補見。《邶風》傳曰:濟,渡也。《方言》曰:過度謂之涉濟,凡過其處皆曰渡。假借多作度。天體三百六十五度,謂所過者三百六十五也。從水,度聲。徒故切。五部。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部】渡

《唐韻》《集韻》《韻會》徒故切。《正韻》獨故切。并音度。《說文》:濟也。《廣雅》:去也,通也。

又通作度。《前漢·賈誼傳》:度江河亡維楫。《集韻》:或作?。

近義辨析

渡、度

在古漢語中,是先有“度”再有“渡”的,“度”和“渡”是古今字。“度”的本義指計量長短的标準,後引申出尺度、法度、限度等義,再引申出度過、通過之義,“渡”的本義就是承擔了“度”字中通過水面這一義項。據王力《同源字典》:“在度過的意義上,‘度’‘渡’實同一詞。後世分用,渡河不寫作‘度’。”

在現代漢語中,“渡”和“度”都有表示由此及彼的義項。兩者的區别在于,“渡”指與空間相關的概念,如渡海、渡輪、遠渡重洋;“度”指與時間相關的概念,如度日、度假、虛度光陰。

方言集彙

粵語:dou6

客家話:91;沙頭角腔93;tu591;東莞腔93;tu591;陸豐腔93;tu691;梅州腔93;tu591;台灣四縣腔93;tu591;寶安腔93;tu591;海陸豐腔93;tu691;客語拼音字彙93;tu491;客英字典]tu5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