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折子

火折子

古代照明工具
火折子是用很粗糙的土制紙卷成緊密的紙卷,用火點燃後再把它吹滅,這時候雖然沒有火苗但能看到紅色的亮點在隐隐的燃燒,就象灰燼中的餘火,并且在火折子中能保持很長時間不滅。[1]需要點火時隻要一吹就能使它複燃,不過吹是很有技巧的,需要突然、短促、有力,送氣量要大。用于夜行夜襲,用于以前抽水煙用的。一個軍用一個民用。是磷以及一些易氧物質,氣溫高的情況下,用嘴吹,或者快速甩,它就會與氧充分接觸而起劇烈反應而燃燒。真正的火折是一種極容易被點燃的草紙,鄉下從前多是用來點煙做火引的。
    中文名:火折子 外文名: 别名: 屬性:一種極容易被點燃的草紙 時間:公元577 作用:生火

制造方法

火折(摺)子火鐮子、火石、火折子是一套,火折子是易于攜帶之簡便照明和取火用具。較好的火折子的紙制作方法是以白(紅)薯蔓浸水中泡濃,取出捶扁,再泡加棉花、蘆葦纓子再捶,曬幹,加硝、硫磺、松香,樟腦等易燃物質和多種香料而制成的。最後折成長扁筒或擰為繩,晚間燃之似無火放在筒裡,用時取出一晃即燃,很易燃,适合封建時代的有錢人家和帝王。但是一般的火折子的紙隻是普通未打孔的紙錢(燒給死人的錢紙)也可是草紙。

制作時把紙裁成比竹筒還長的長度來剪下來,在卷起來,松緊度适中,卷成于竹筒内般粗大小,最後插進竹筒裡。然後點燃,并蓋住通風的蓋子。到需要用時,把蓋子拔掉,然後對着火折子輕輕吹,當然要吹的有技巧才行。以前鄉下多用于抽水煙和生火的。

曆史

根據記載最早的火柴是由我國在公元577年發明的,當時是南北朝時期,戰事四起,北齊腹背受敵進迫,物資短缺,尤其是缺少火種,燒飯都成問題,當時一班宮女發明了火柴,不過我國古代的火柴都隻不過是一種引火的材料。其後在馬可波羅時期傳入歐洲,後來歐洲人就在這個基礎上發明一度被人稱為“洋火”的現代火柴。“洋火”能借着摩擦生火。而發明這種火柴的人是英國的沃克,他在1826年利用樹膠和水制成了膏狀的硫化銻和氯化鉀,塗在火柴梗上并夾在砂紙上拉動便産生火。

可是早期生産的火柴有兩個非常緻命的缺點:(1)黃磷是非常稀少及遇熱容易自燃,非常危險,(2)黃磷是有毒的,造火柴的工人一不小心就會中毒身亡。在1852年經過瑞典人距塔斯脫倫姆的改進,發明了安全火柴。以磷和硫化合物為發火物,必須在塗上紅磷的匣子上摩擦才能生火,安全程度提高。

既然火柴在南北時期才發明,那麼前人是怎樣生火呢?古人是利用兩根木枝互相摩擦而生火,繼後使用打火石及鐵片,但生火需時比較長,需要一、兩分鐘。火柴的出現令人們的生活變得更方便,到了近代,打火機與及電子打火器已逐漸取代傳統火柴的地位,但火柴還有其獨特的一面是無可取替的,就是它所産生的火焰顔色是最美的。

意義

火柴的出現為我們人類的生活帶來方便外,更為世界的文明進步作出貢獻,很多人都讀過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女孩》,這篇脍炙人口的童話寫于1848年,當時摩擦火柴發明隻不過是十幾年的功夫,但他在1835年也寫過一篇童話《打火匣》,關于一塊神奇火石,19世紀新舊兩種取火方法的交替之中,安徒生這兩篇的童話正是那個過渡時代的縮影。或者有些人覺得火柴是不起眼的東西,但你有否想過如果沒有火柴,生火可能還會象鑽木取火那樣不方便。

所以真正靠摩擦的火柴要比打火機發明得晚!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