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易物

以物易物

較為特殊的購銷活動
以物易物是一種較為特殊的購銷活動,是指購銷雙方不是以貨币結算,而是以同等價款的貨物相互結算,實現貨物購銷的一種方式。
    中文名:以物易物 外文名:barter economy 别名:以物換物

簡介

以物易物或以物換物顧名思義,就是指用自己已有的物品/服務與别人交換,以換取别人的物品/服務,是一種現有貿易模式出現之前已有的交易方式。早于人類會使用貨币作買賣之前,人類已經懂得以物易物。以物換物不同于買賣,并沒有使用任何金錢作交易的工具,所以以物易物不一定是一場等價交換。

來源

在遠古時代,以物易物便是最原始的交易方式,面對面的來獲取商品或者食物,各取所需,互蒙其利。但這種以物易物的概念随着貨币的誕生而慢慢式微,人類開始利用貨币來進行交易,購買不同的商品。

現代發展

現代的物物交換以需求決定價值為原則,重在實現物盡其用。金融危機下壓縮生活成本的要求使得原本非盈利的交換平台迅速商業化,物物交換網站成為互聯網行業中新的增長點。

前幾年以曲别針換别墅的故事讓許多人第一次接觸到個人網上物品交換的概念。與原始的滿足生活需要的物物交換不同,現代的以物易物并不追求等值交換,而是提倡需求決定價值,重在提高物品的利用效率,利用網絡技術将閑置物品的使用價值進行有效整合。然而金融海嘯以來,既不需要支出真金白錢又能夠實現物盡其用的交換網站開始重受垂青,而其性質也從最初的非赢利向商業化發展,成為互聯網行業中受益于金融危機的一個細分增長點。

金融危機加大需求

作為非盈利交換平台典型代表的Freecycle成立于2003年,單純地以促進舊物資的循環利用為目的,主要從事的是個人之間的以物易物。會員首先把自己不需要的物品當作禮物發布到本地群組的郵件列表,一旦有其他會員對此物品感興趣,則可以直接回複信息給發布者免費索取。出于環保的目的和節省成本,在Freecycle進行的物物交換僅限于以城市為單位的社區内。因此,Freecycle更像是一個免費大賣場,會員把自己不需要的物品都堆放在一起,然後按區域各取所需。

這一創意在上線的前兩年為Freecycle吸引了180萬會員,遍布全球的社區數量達到3200個。而Freecycle的成功推廣也讓物物交換的概念重新流行起來,這一現象經由金融危機的推波助瀾而愈發明顯。2007年,Freecycle每星期的新增會員數量為2.5萬人,進入2009年這一數字突破了4.5萬人。以此粗略計算,在金融危機爆發後,Freecycle每天新增的會員人數比危機爆發前增加了50%,而到了2009年,增速進一步提升至80%。Freecycle已經在全球建立了4801個社區,共吸引657萬名會員。社區内,會員羅列的閑置物品包羅萬象,涵蓋了代金券、校服、自行車、洗碗機和電視各個門類,每天轉手的物品多達2萬件。

商業化交換網站

近兩年,美國通過以物易物的方式實現交換的物品總金額年均高達1900億美元,巨大的市場需求促使商業化的個人交換網站紛紛崛起,他們在運作上基本與Freecycle類似,不僅有簡單的以物易物,還可以直接把交換的物品當二手商品出售。同時,除了摘掉了“非盈利”的帽子之外,商業化的交換網站也出現了明顯的細分和差異化特征,如以時尚服裝類物品交換為主的Swapstyle和交換二手汽車的carswappers等。

2007年7月在美國上線的Swaptree則以圖書、CD、DVD以及視頻遊戲為主要交換物品,會員在網上不僅列出自己擁有的物品,也同時标明希望交換得到的物品,然後由Swaptree的系統進行統一的匹配協調。

相關新聞

2010年8月18日,據《每日電訊報》報道,英國一名男子從2008年11月至今沒有花費一分錢,并且還過着安然閑适的生活。據悉,這位名叫馬克·博伊爾的男子現年31歲,他是“免費經濟運動”的倡導者之一。所謂“免費經濟運動”就是崇尚不花一分錢的自給自足和以物易物的生活模式。

馬克·博伊爾近兩年來一直居住在英國布裡斯托爾附近小鎮蒂姆斯伯瑞的一輛破舊宿營拖車裡。在這裡,馬克利用木材燃燒爐和太陽能闆供熱洗澡,并為自己的手機和筆記本電腦充電(其中的太陽能電闆是在他開始這種生活方式之前花費360英鎊安裝的)。他以自己種植的土豆和從超市垃圾箱撿到的快過期食品為食。他的手機也隻能接聽電話不能打出。至于無線上網,馬克則靠在附近餐廳或是工廠打零工來換取免費上網的時間。

馬克還在網上建立了自己的博客,鼓勵人們參與“免費經濟運動”,并在網上互相交換所需的生活物品。馬克的博客成員已有超過1.7萬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