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魚

石頭魚

玫瑰毒鮋
石頭魚屬于魚由科,身體厚圓而且有很多瘤狀突起,好象蟾蜍的皮膚。體色随環境不同而複雜多變,象變色龍一樣通過僞裝來蒙蔽敵人,從而使自己得以生存。通常以土黃色和橘黃色為主。它的眼睛很特别,長在背部而且特别小,眼下方有一深凹。常栖于海中的岩壁上,活象一塊不起眼的石頭。它的捕食方法很有趣,經常以守株待兔的方式等待食物的到來。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中文學名:石頭魚 英文名:Stonefish 二名法:Synanceia verrucosa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科:魚由科 分布:石頭魚适宜生長在18攝氏度~25攝氏度雜藻叢生的大海岩礁底層。

簡介

學名:瑰玫毒鲉

别名:老虎魚、石頭魚

拉丁文:Synanceia verrucosa

身長隻有30厘米左右,躲在海底或岩礁下,将自己僞裝成一塊不起眼的石頭,即使人站在它的身旁,它也一動不動,讓人發現不了。石頭魚屬于魚由科,身體厚圓而且有很多瘤狀突起,好象蟾蜍的皮膚。體色随環境不同而複雜多變,象變色龍一樣通過僞裝來蒙蔽敵人,從而使自己得以生存。通常以土黃色和橘黃色為主。它的眼睛很特别,長在背部而且特别小,眼下方有一深凹。常栖于海中的岩壁上,活象一塊不起眼的石頭。它的捕食方法很有趣,經常以守株待兔的方式等待食物的到來。它的硬棘(背鳍棘基部的毒腺有神經毒)具有緻命的劇毒。

有毒

典型的底栖生活魚類,栖息于近海底層潮間帶水域,常潛伏于洞穴、礁隙、海藻叢或埋于沙中。體态和色彩與周圍環境相似,适于隐蔽,很少活動。為毒性最強的刺毒魚類之一。被刺傷後産生嚴重症狀,急性劇烈陣痛,創口局部發白,繼而青紫、紅腫、灼熱,持續數天,痛狀有如燒灼和鞭抽感,難以忍受,以至失去知覺。患處麻痹,一定距離外有觸痛,或整個肢體麻痹腫脹,創口腐爛。全身症狀有心律衰弱、精神錯亂、痙孿、神經紊亂、惡心、嘔吐、淋巴結炎腫、關節痛、呼吸困難、驚厥以至死亡。

生活習性

“石頭魚”的捕食方法很有趣,經常以守株待兔的方式等待食物的到來。它的硬棘具有緻命的劇毒,千萬不要因為好奇而去招惹它呀。

石頭魚适宜生長在18攝氏度~25攝氏度雜藻叢生的大海岩礁底層,石頭魚全部是天然的,無人工養殖,一年四季都有。石頭魚很善于僞裝,捕食方法很有趣,經常以守株待兔的方式等待食物,由于顔色外觀與石頭很像,它會或歪着身子,或貼在礁石旁邊,把自己僞裝得像石頭一樣,看見路過的獵物,就把嘴巴張開,猛地一蹿,一口就吞掉獵物。

食用

這種魚外觀和顔色像礁石,所以又叫做“石頭魚”。據介紹,上海、浙江、江蘇、廣東、廣西、海南都有。石頭魚适宜生長在溫度18~25攝氏度雜藻叢生的岩礁底層,喜歡半埋于沙中,初夏産卵,普遍長度在30厘米,每隻重量一般在500克左右。

據介紹,石頭魚背鳍基部有毒腺,如果被石頭魚的刺刺傷,毒素馬上侵入人體,輕則造成腫痛,重則可能會造成痙攣和昏迷,因此應及時就醫。不過,石頭魚雖然醜陋,但卻肉質鮮嫩,沒有細刺,營養價值很高,有生津、潤肺的藥用功效,皮膚不好的人吃了,還能起到美容的作用。石頭魚好象還未有養殖的,味極鮮美,骨刺少。石頭魚帶劇毒,可緻命,毒素隻集中在背鳍上的數根刺針裡,買魚時必須特别小心,買好後交給飯店服務員時也須特别注意。如果自己買回家的話,更須小心。石頭魚選大條的,約一條3-4斤左右比較适宜,太細小的肉太少,食之無味。

石頭魚可煮湯和清蒸。石頭魚濃湯味極鮮美,可能是有毒的關系,喝後有點High的感覺。煮湯需幾小時,除非提早預定,否則還是清蒸為宜。适宜皮和肉分開蒸。石頭魚皮很厚,去除表皮後,用果皮清蒸。蒸好後呈半透明啫哩狀,很滑,口味很好,但略帶甘苦味,不是每一個人都喜歡。石頭魚肉清蒸後,顔色很白,很鮮,很滑。除主骨外,沒有其它骨刺,肉厚且多肉。

肉質卻是鮮嫩無比,沒有細刺,且營養價值很高,有生津、潤肺、清熱、解毒、強腎、美容的功效。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撰寫的《本草綱目》說石頭魚能夠治療筋骨痛,有溫中補虛的功效。石頭魚的魚鳔曬幹後,加工成魚肚,用來氽湯,可與上等的魚翅、燕窩媲美。

粉蒸石頭魚

原料:主料:大黃魚1200克

輔料:籼米粉(幹、細)100克黃花菜(幹)10克木耳(水發)、25克澱粉、蠶豆25克

調料:醬油3克、料酒5克、胡椒粉5克、小蔥10克、5克、豬油(煉制)50克、鹽5克各适量

制作方法:

1.将石頭魚(大黃魚)宰殺治淨,片取淨魚肉置砧闆上剁成4厘米見方的塊,入盆内;2.蔥姜洗淨,蔥切花,姜切末;3.黃花用水泡開同木耳擇洗幹淨,備用;4.魚肉内加入精鹽、料酒、蔥花、姜末、熟豬油腌漬30分鐘,均勻的滾上一層籼米粉;5.将上了籼米粉的魚塊排列在圓籠中,以旺火蒸約20分鐘後取出,碼放在魚盤上;6.炒鍋置旺火上,下入原汁雞湯100毫升燒熱,再放入黃花、黑木耳、醬油、濕澱粉勾米湯芡,淋入熟豬油起鍋,澆在蒸好的石頭魚上,撒上胡椒粉即成。

幹燒石頭魚

制作原料:石頭魚1尾(1500克),肥瘦肉150克,冬筍50克,醬油50克,白糖25克,豆瓣醬25克,姜末3克,蔥段6克,鹽3克,醬油50克,料酒2克,雞湯150克,味精、醋少許。

制作方法:将鮮石頭魚收拾淨後将魚頭取下,再将魚身均勻剁成方塊,加鹽和料酒腌漬。

将魚頭、魚塊一起下入油鍋炸成黃色撈起,鍋内留底油,下蔥、姜,将肥瘦肉炒幹,烹入料酒,加入豆瓣醬,炒出香味。下雞湯煮沸,下魚塊,加鹽、料酒、醬油、筍丁,燒開,淋入醋,撒蔥粒、胡椒粉即可。裝盤時将魚擺成整魚形。

特點:肉質鮮嫩,脂肪肥厚,肥而不膩。常食可生津潤肺、強腎養顔。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