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老虎

兩隻老虎

法國兒歌
兩隻老虎旋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紀的歐洲,法國兒歌《雅克修士》(FrèreJacques德國:“馬克修士”,英國:“約翰修士”)“老虎版”的歌詞最早出現可能要早于民國三十二年(1943)。在九年義務教育音樂課本和磁帶中,是由張金利示範演唱。[1]
  • 中文名:兩隻老虎
  • 外文名:FrèreJacques
  • 所屬專輯:
  • 歌曲時長:00220
  • 歌曲原唱:
  • 填詞:
  • 譜曲:
  • 編曲:
  • 音樂風格:
  • 歌曲語言:
  • 類目:兒童歌曲
  • 起源:法國雅克弟兄
  • 中文演唱者:張金利

歌曲起源

起源之一

據聞,當年鄭成功去台灣時帶了兩隻老虎,不慎老虎跑掉了。台灣百姓沒見過老虎,看見它們在街上大搖大擺地走過,還以為是兩隻放大版的貓,紛紛圍上去觀賞。不想老虎會咬人,結果傷了許多人。圍觀的百姓一看不對,就拿起棍子來打老虎,終于将老虎制服。這時鄭成功的手下正好趕來抓老虎,就把兩隻受傷的老虎帶回去交差。鄭成功一看,怎麼這兩隻老虎面目全非了?于是就編了一首童謠:“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隻沒有耳朵,一隻沒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

起源之二

說的是兄妹相戀為世俗不容最後索性自殘的悲劇,然後話鋒一轉紀念這個故事的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曲子就是節奏歡快的兩隻老虎。這是為了搞笑需要将故事嫁接到兩隻老虎上的。

兩隻身有缺陷的老虎跑得快,對老虎不置褒貶隻說奇怪,到底寓意何在?有人說這跟政治有關,政治細胞真是豐富,活在當代實在是太屈才了。有人搪塞歌中不就是說了真奇怪嗎,認真你就輸了,好吧,我輸了。像“雪白的黑馬”類的作品确實存在。興許《兩隻老虎》正是它們的遠房親戚。

至于'老虎版’的歌詞為何能在中國成為主流,可能是由于《國民革命歌》曾經廣為流傳(1926年7月2日,廣東省教育廳通過“推行國歌案”,決定在新國歌未頒發前,以《國民革命歌》為代國歌)使得原歌詞沒有市場。而後時代變遷留下來的就是“老虎版”。

其它說法

據稱,兩隻老虎填詞具有"洗腦"的政治意涵,并指出了具體含義,如下: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跑得快,

一隻沒有耳朵,(象征美帝國主義聽不見世界人民聲音)

一隻沒有尾巴,(象征蘇帝國主義沒有前途)

真奇怪!真奇怪

但鑒于兩隻老虎填詞遠在二次大戰勝利之前,斷然不可能在創作時具有如此涵義。且含混的用詞與大陸特定時期鋼硬強烈的文宣方式南轅北轍。顯得極其隐晦、畏縮,反具有被殖民思想色彩。所以如上釋義,隻能說是後人臆想所賦予的意識形态罷了。

歌曲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在某個王國有一對親兄妹,他們各自身懷特殊的能力。哥哥有着一對千裡眼,能夠看到極遠方的微小事物,妹妹有着一對順風耳,能夠聽到極其細小的聲音。他們從小一起長大,一起快樂一起悲傷,閑暇時候,他們總會跑到後山的山丘上,哥哥眺望千裡外的遙遠國度,對着妹妹述說着那裡各種千奇百怪的事物。妹妹聆聽微風傳來的訊息,對着哥哥吟唱着遠方教堂傳來的天使般的歌聲。

或許是長時間在一起的緣故,他們愛上了彼此。雖然他們知道這段愛情是不被允許的,但他們就是無法控制自己。愛情的力量是偉大的。他們抛開了一切束縛,開始不顧一切地享受着愛情。然而,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兩人的關系被發現了。他們的父親大發雷霆,責罵這兩個孩子,母親每天以淚洗面痛不欲生,周圍街坊鄰居對他們兩人也是指指點點。兩人拼命去證明對彼此純真的感情,并向身邊的人展示着他們自己的愛情。

但是,由于道德觀念的枷鎖,兩人終究不被允許,他們已經無路可走了....為了證明對彼此至死不渝的愛,哥哥最後弄瞎了自己的眼睛,妹妹聽說後也弄聾了自己的耳朵,不為什麼,隻因為他們想,既然得不到衆人的祝福,空有這些能力又有何用?反正他們兩人是得不到幸福的一對。

很久很久以後,有個著名的音樂家聽到了這個凄美動人的愛情故事,大受感動。百感交集下,他譜出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曲子。那就是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隻沒有眼睛。一隻沒有耳朵;真奇怪,真奇怪!

兒歌歌詞

中文版: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

跑得快,跑得快,

一隻沒有耳朵,

一隻沒有尾巴,

真奇怪!真奇怪!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

跑得快,跑得快,

一隻沒有耳朵,

一隻沒有尾巴,

真奇怪!真奇怪!

日語版:

ぐちょきぱでぐちょきぱで

何つくろう何つくろう

右手がぐで左手がちょきで

カタツムリカタツムリ

兒歌影響

民國軍歌

兒歌《兩隻老虎》曲調簡潔優美,朗朗上口,甚至在民國時被用來做國歌的曲調。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為了鼓舞士氣動員民衆,黃埔軍校政治教官、國民革命軍政治部宣傳科科長邝睟,根據兒歌《兩隻老虎》的曲調重新填了詞,改名為《國民革命歌》。這首歌經當時的政治部主任鄧演達、副主任郭沫若同意,作為國民革命軍軍歌。這首軍歌的前面幾句是“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後面則分别是,“努力國民革命,努力國民革命,齊奮鬥,齊奮鬥!”“國民革命成功,國民革命成功,齊歡唱,齊歡唱!”“努力國民革命,努力國民革命,齊奮鬥,齊奮鬥!”

1930年春,“中原大戰”爆發。閻錫山聯合馮玉祥向蔣介石開戰,把軍隊中人人熟悉的《國民革命歌》改成了《打倒老蔣》:“打倒老蔣,打倒老蔣,除軍閥,除軍閥!革命一定成功,革命一定成功,齊歡唱,齊歡唱!”

中共在第二次國内革命戰争中,将《國民革命歌》改成《土地革命歌》。電影《閃閃的紅星》中就有這樣一幕,小主人公潘冬子和夥伴們一起,興奮地唱起這首《土地革命歌》:“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和劣紳,和劣紳;我們要做主人,我們要做主人,分田地,分田地!”另有歌詞為:“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我們要做主人,我們要做主人,真歡喜,真歡喜!”

法國童謠

《雅克兄弟》是一首著名的法國童謠,聞名世界,有着多種語言版本。以卡農四部輪唱的方式演繹。

歌曲反映出了為了作為一天中第一次祈禱儀式的晨禱,一位修士要在半夜或深夜敲響晨禱的鐘聲。這首歌極有可能是在17世紀創作的。

雅克兄弟,雅克兄弟

你在睡嗎?你在睡嗎?

去敲響晨禱的鐘,去敲響晨禱的鐘

叮,叮,铛!叮,叮,铛!

兒歌意義

什麼階段的孩子最怕“老虎”?

德國老師介紹,這首童謠來自于精神分析的發源地——德國,并與幼兒的心理發展息息相關。

在兒童心理發展的過程中,3~6歲是“恐怖敏感期”,處于這一年齡段的孩子會對“鬼怪、猛獸”産生莫名的恐懼。有時這種恐懼是非理性的,在大人們看來是無憑無據、沒有必要的,但也許正是這種無中生有的和無法自圓其說的想象,使孩子們感到莫名的恐懼。

《兩隻老虎》中的“老虎”可以視為猛獸的象征。除了童謠之外,一些古代的神話故事中也常有鬼怪、猛獸出沒,比如:一條火龍橫空出世,一頭獨角獸威力無比,等等。這些影像會投射到孩子的内心世界裡,引發令人毛骨悚然的想象。在孩子的感覺中,一些猛獸、妖魔鬼怪似乎真的會威脅到自己的安全。

如何幫助這一階段的孩子?

3~6歲的“恐怖敏感階段”非常特别,幾乎會出現在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道路上,隻不過由于個體感受的差異,有的孩子表現得比較明顯,有的則比較輕。

為了幫助孩子能夠更好地直面恐懼,通常的做法是:

(1)盡可能詳盡地描述恐懼的對象。描述的主體不是爸爸媽媽,而是你的孩子。當孩子能夠詳盡描述他所害怕的東西時,他的恐懼情緒就已經減少一半了,因為人最害怕的是自己不知道的東西。

(2)為恐懼對象起一個名字。起名字是一個掌握主動權的策略,把恐懼情緒具體化、拟人化。當我們可以去命名一個對象的時候,感覺上就已經拉近了彼此的關系。

(3)與恐懼對象打個招呼。這一步對孩子很重要,意味着可以化被動為主動,而且是邁出直面恐懼的關鍵一步。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