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符

虎符

古代虎形調兵憑證
虎符是古代皇帝調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銅或者黃金做成伏虎形狀的令牌,劈為兩半,其中左半交給将帥,右半由皇帝保存。隻有兩個虎符同時合并使用,持符者即獲得調兵遣将權。[1]
  • 中文名:虎符
  • 功 用:古代皇帝調兵遣将用的憑證
  • 材 質:青銅或者黃金
  • 形 狀:伏虎
  • 出現時代:春秋戰國時期

基本信息

虎符為中國古代帝王授予臣屬兵權和調發軍隊的信物。銅制、虎形、分左右兩半,有子母口可以相合。右符留存中央,左符在将領之手。王若派人前往調動軍隊,就需帶上右符,持符驗合,軍将才能聽命而動,軍隊不執行執皇帝金符節者行兵令,除皇帝親臨現場調兵。它盛行于戰國、秦、漢時期。但曆史上也有很多沒有虎符而成功發兵的情況,尤其是西漢前期的藩國最為猖獗,劉邦滅諸異姓王後制定的藩國須有漢朝虎符才能發兵的制度對藩王們的兵權限制作用甚小。例如西漢呂太後死後齊王劉襄的起兵叛亂,漢文帝時濟北王劉興居的起兵叛亂,以及漢景帝時吳楚七國之亂,養兵練兵者皆為藩王,故藩王們都能輕松發兵。傳世的有秦新郭虎符等。

虎符曆史

虎符最早出現于春秋戰國時期,當時采用銅制的虎形作為中央發給地方官或駐軍首領的調兵憑證,稱為虎符。虎符的背面刻有銘文,分為兩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發給統兵将帥或地方長官,并且從來都是專符專用,一地一符,絕不可能用一個兵符同時調動兩個地方的軍隊,調兵譴将時需要兩半勘合驗真,才能生效。在中國曆史博物館中藏有“西漢堂陽侯錯銀銅虎符”(漢錯銀銅虎符)一枚,長7.9厘米,2.5厘米,虎作伏狀,平頭,翹尾,左右頸肋間,各镌篆書兩行,文字相同,曰“與堂陽侯為虎符第一”。西安市的陝西曆史博物館也藏有一枚從西安西郊發現的虎符,據考是公元前475至公元前221年的戰國文物,稱為秦代錯金“杜”字锏虎符,高4厘米、作猛虎疾奔狀,象征軍威和進軍神速。虎符的身上刻有嵌金銘文40字,記述調兵對象和範圍,制作卻極為精巧。

虎符作用

虎符在古代戰争中曾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也發生了很多與其相關的故事。《史記》中記載,戰國時期的公元前257年,秦國發兵圍困趙國國都邯鄲,趙平原君因夫人為魏信陵君之姊,乃求援于魏王及信陵君,魏王使老将晉鄙率10萬軍隊救援趙國,但晉鄙畏懼秦國的強大,又命令駐軍觀望。魏國公子信陵君無忌為了馳援邯鄲,遂與魏王夫人如姬密謀,使如姬在魏王卧室内竊得虎符,并以此虎符奪取了晉鄙的軍隊,大破秦兵,救了趙國。郭沫若先生曾經選取這一題材創作了著名話劇《虎符》的劇本,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出。在《三國演義》第五十一回中,曹操因赤壁之戰兵敗北退,諸葛亮則趁南郡空虛,命勇将趙雲奪城成功,并且俘獲守将陳矯,取得虎符,然後以此虎符詐調荊州守軍出救南郡,趁勢又由張飛襲取了荊州,接着再用同樣的方法調出襄陽守軍,乘機由關羽襲取了襄陽。諸葛亮僅憑一個小小的虎符,便将曹兵調開,兵不血刃就奪取了三處城池,而耗費許多錢糧、兵馬的東吳周瑜卻一無所獲,如何不生氣,由此也可見當時虎符作用之大。

形質變化

在曆史上,虎符的形狀、數量、刻銘以及尊卑也有很多較大的變化。從漢朝開始至隋朝,虎符均為銅質,騎縫刻銘以右為尊。隋朝時改為麟符。唐朝因為諱虎,改用魚符或兔符,後來又改用龜符。南宋時恢複使用虎符。後世演變為銅牌。

虎符文物

我國現存最早的虎符實物,是1973年在西安郊區北沉村出土的杜虎符。杜虎符長9.5厘米,符身上有銘文9行40字,錯金而成。銘文為:“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杜是地名,古代秦國杜縣)。凡興兵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燔(上隊下火)之事,雖毋會符,行殹。”據此可知,當時用兵時,50人以上,必須出示會符。但如遇烽火,不用合符,也可以用兵。此符現收藏于陝西曆史博物館。在中國曆史博物館還收藏有一件陽陵虎符,這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頒發給陽陵駐守将領的虎符,出土于山東莊,上有錯金銘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陽陵”。因為虎符是發兵之物,貴在謹慎嚴密,所以虎符多做得短小而易于藏匿,不易被人發現。

漢代兵符上承秦制,略有變化。秦代虎符銘文,銘于符左右兩側,兩側文字相同,不用合符就可通讀。漢代虎符則不同,銘文刻于虎脊之上,騎于中縫,隻有合符之後,方可通讀。1989年在陝西鹹陽秦都區沣西鄉李家村出土了一合完整的漢代銅質虎符,虎符長5.8厘米,錯銀、篆書,脊文8字:“與齊郡太守為虎符。”魏晉南北朝時期,虎符沿用不衰。唐代将虎符改為魚符,宋代以後皆用牌

虎符文化

在我國古代,為了保證君主在傳達命令或者調動軍隊時不出差錯,需要借助一種信物作為憑證,這種信物便稱“兵符”。據說它最早是周朝軍事家子牙發明的。古人認為虎為百獸之王,在叢林争鬥中總是處于不敗之地,因此在軍事上也多以虎為尊,于是常将這種兵符鑄刻成虎的形狀,因此它也被稱之為虎符。虎形兵符并非單一的形狀,在秦代就有鷹符和龍符等等。

虎符最早出現于春秋戰國時期,大多用的是青銅,也有用金、玉和做材料的。虎符内部中空,然後被一剖為二,右半(虎頭方向朝前)由中央保存,左半則發給統兵将領或地方長官。虎符的剖面有齒相嵌合,背上大多有文字,文字分書在兩邊,内容相同。也有将文字對剖的。這些文字大多是錯金書,即便曆經千年,也依然熠熠生輝。

虎符在調動軍隊的時候便有了大用場。中央調兵時,會派遣使臣帶着剩下的半符前去,待左右驗合,命令才能生效。

虎符到了隋代被改為麟符,而到了唐代,唐高祖為避其祖李虎的名諱,又将其改為魚符或兔符,甚至龜符。到了後世它逐漸演變成令牌等物,于是這種動物形狀的兵符最終退出了曆史舞台。

現存最早的銅制虎符

現存最早的銅制虎符都是秦國的,共4件:

·杜虎符:由陝西考古所研究員戴應新先生于1973年西安郊區山門口公社發現,現藏于陝西省曆史博物館。杜虎符高4.4厘米,長9.5厘米,厚0.7厘米,背面有槽,頸上有一小孔。虎符呈站立狀,虎身有錯金銘文9行40字,絕大部分是小篆:“兵甲之符,右才(在)君,左在杜。凡興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雖母(毋)會符,行毆(也)。”意思是:“右半符存于君王之處,左半符存于杜地(故址在今西安市南)的軍事長官手中,凡要調動軍隊五十人以上,杜地的左符就要與君王的右符會合,才能行軍令。但遇有緊急情況,可以點燃烽火,不必會君王的右符。”

·新郪虎符:現為法國巴黎陳氏所收藏,上有錯金銘文四行:“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新郪。凡興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王符,乃敢行之。燔燧事,雖毋會符,行毆(也)。”

秦國的國君在秦孝公以前皆稱“公”,惠文君即位時才稱“君”,而在他即位的第13年(公元前325年)裡,更在秦相張儀的慫恿下,緊随魏、齊兩國國君的腳步,進一步稱王注(2)。因此杜虎符應是秦惠文君稱王前使用的信物。而新郭虎符則可能是在秦惠文王稱王與秦始皇統一六國之間制作的了。

·陽陵虎符:陽陵虎符呈卧虎狀,高3.14厘米,長8.9厘米。相傳在山東省臨城出土,現藏于中國曆史博物館。虎符上刻有銘文:“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陽陵。”陽陵是秦時的郡名,即今陝西省高陵縣。而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才自稱“皇帝”,此件虎符應該是秦始皇統治時代的用品,并被中央政府授予駐守陽陵的将領。可惜因年代久遠,它的對合處已生鏽,左右不能分開了。

·東郡虎符:1953年陝西省周至縣文化館征集所得,現藏于周至縣文物管理所。東郡虎符呈卧虎狀,虎符長9.5厘米,高4.3厘米。虎背有錯金銘文,字體為小篆,左右兩半銘文相同:“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東君。”從銘文上看,東郡虎符應該合陽陵虎符一樣都是秦始皇時代的用品。但也有人認為東郡虎符是後人僞造的。

陝西省鳳翔縣還曾出土過金虎符。這件虎符沒有銘文,且體型較小,高僅2.3厘米,長僅4.8厘米,重35.6克,為金制。虎符也為卧虎狀,但造型誇張:虎巨目大耳,張口露齒,四腿曲卧,長尾上卷,通身紋飾為凸雕和陰刻,背面還有扣槽。可惜僅存半符。此件虎符應該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用品,而秦國首都最早在雍(今陝西鳳翔東),有可能它也是秦國所制。此件虎符現藏于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

戰國時期的虎符還有玉虎符和銅鎏金虎符,可惜這兩件虎符都沒有太多的資料。見下圖:

漢代在兵符上承襲秦制,但不同的是,漢代虎符上的銘文大多刻于虎背上,采用錯銀書,用篆書刻寫“一、二、三、四、五”等字樣。同時字由中間剖開,因此隻有兩個半符的字完全相合才可發兵。但在漢代,要發兵除了對驗虎符,還要需要有玺書或诏書。虎符是發兵信物,诏書則是為了明确統兵長官的職權和任務。當然,漢代的軍隊調動并非隻靠诏書和虎符作為信物,同時作為信物的還有“節”和“羽檄”,不過本文不再詳述。

以下為漢代的虎符:

虎符的形制和使用

符是古代軍事調遣、命令傳達的重要憑證。早在周代時就已用之。最初的符以竹子制作而成,後來用金屬制成,形狀也由竹節逐漸多變為虎形,稱為“虎節”,也稱“虎符”。

虎符最早出現于春秋戰國時期,盛行于戰國和秦漢兩代。從出土文物看,東周時期有鎏金虎符,戰國以後虎符一般由青銅制成。作為國君調兵的憑證,虎符的背部刻有銘文,分為兩半,兩半的形狀、銘文都是相同的,右半存于君王或朝廷,左半發給統兵将帥或地方長官,合在一起就成為調兵的信物。兩半虎符的背面各有榫卯,一一對應,就好像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一樣,隻有同為一組的虎符才能合在一起,調兵譴将時需要兩半勘合驗真,才能生效。這就是“符合”二字的來曆。所以虎符從來都是專符專用,一地一符,絕不可能用一個兵符同時調動兩個地方的軍隊。

另看虎符

虎符,亦稱兵符,因作成伏虎狀,故名,它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屬兵權和調動軍隊所用的憑證。虎符能分成左右兩半,用兵時,左一半交給帶兵的将帥,右一半由國君保存。要調動軍隊時,國君将右一半交給差遣的将領拿去和帶兵将帥手中的左一半扣合,互相符合完整表示命令驗證可信,方有權調動軍隊。

戰國時秦相呂不韋掌握着大批軍隊,對秦王(嬴)政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嬴政親政後,于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用虎符收編了呂不韋的軍隊,使得呂不韋空有相國之名而無實權。

公元前257年,秦軍進攻趙國,兵臨邯鄲城下,趙國求救于魏楚兩國,魏國派大将晉鄙率軍10萬救趙。這時秦國向魏國施加壓力,魏王屈服令晉鄙按兵不動。趙國相國見魏不肯進兵,就寫了一封告急信給魏國相國信陵君魏無忌,信陵君通過魏王妃子如姬的幫助,盜出魏王親自掌握的半個虎符,假傳王命,擊殺晉鄙,奪得兵權,然後率兵8萬,會同楚軍一起救趙,遂解邯鄲之圍。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竊符救趙的故事。1942年郭沫若先生曾以此故事為題寫了著名的曆史劇《虎符》。由此故事也可看出當時虎符制度的嚴密。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