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工作室

藍天工作室

制作特效的工作室
1987年,克裡斯·偉基(Chris Wedge)創建了藍天工作室(Blue Sky Studios),當時是一個為故事片、電視和其他娛樂節目制作特效的工作室。藍天工作室是近年來好萊塢動畫市場異軍突起的一支新軍。[1]上世紀90年代末的許多優秀電影的特效鏡頭,都有藍天工作室的參與,比如《搏擊會》裡在夢境中與愛德華·諾頓講話的大企鵝,《異形4》裡令人膽寒的超級怪物……甚至還包括《泰坦尼克号》。
  • 公司名稱:藍天工作室
  • 外文名:
  • 所屬行業:
  • 法定代表人:
  • 總部地點:美國紐約
  • 經營範圍:動畫制作
  • 公司類型:
  • 公司口号:
  • 年營業額:
  • 員工數:
  • 外文名稱:Blue sky studios

公司簡介

2013年4月下旬,當夢工廠動畫(DreamWorks Animation)CEO傑弗瑞·卡森伯格來到北京為《瘋狂原始人》宣傳助陣,藍天工作室(BlueSky Studios)聯合創始人克裡斯·韋奇也幾乎在同一時間帶着新片《森林戰士》(Epic)來到北京。有人開玩笑道,如果皮克斯(Pixar)的約翰·拉塞特也在,好萊塢三大動畫工作室的掌門人便在北京齊聚一堂了。

藍天工作室是好萊塢動畫市場異軍突起的一支新軍。在夢工廠和皮克斯(隸屬迪士尼)繼續大口分食好萊塢動畫市場的同時,一些小工作室如藍天、照明娛樂(Illumination Entertainment,隸屬環球影業)的崛起使這一領域的競争出現了新的格局。

藍天這個品牌,或許不如它出品的動畫那麼有名——2002年誕生的《冰河世紀》(Ice Age)使那隻名叫Scrat的松鼠成為全球觀衆最喜愛的動畫形象之一。

之後10年裡,藍天相繼推出《冰河世紀》的3部續集、《機器人曆險記》(Rob ots)和《裡約大冒險》(Rio)等動畫長片,數量不多,但基本都收獲了不錯的票房和口碑,令人眼前一亮。《森林戰士》是他們的最新作品,将于5月24日在北美上映,國内也有望引進。

論規模和産量,藍天還無法與皮克斯、夢工廠相提并論,但憑《冰河世紀》、《裡約大冒險》等幾部為數不多的優質動畫,他們在競争激烈的産業中占得了一席之地。可以說,藍天工作室是目前離兩大動畫殿堂皮克斯和夢工廠最近的一個。

但克裡斯·韋奇仍然很清楚藍天與另兩者的差距,也清楚自己的位置。當談及夢工廠的“東方夢工廠”在上海正式落戶,記者問藍天是否有類似的發展意向時,韋奇明确表示,暫無打算。

與皮克斯類似的發展軌迹:

藍天工作室創立于1987年,辦公室設在紐約布萊爾克利夫莊園一間牙醫辦公室的二樓。克裡斯·韋奇說,當時幾個年輕人湊在一起,手頭沒什麼錢,也不懂怎樣管理公司,心中唯獨抱着對電腦動畫技術未來的憧憬,和“将來或許可以做點什麼”的信念。

創建之初,公司僅負責一些電影和電視娛樂節目的片頭制作和CGI特效。到了1990年代,它才開始為不少真人電影提供特效技術支持。《異形4》裡的怪物、《泰坦尼克号》的部分虛拟場景、《搏擊俱樂部》中愛德華·諾頓飾演的角色在冥想中遇到的會說話的企鵝等等,都是藍天工作室的手筆。

說起來,藍天工作室的誕生僅比皮克斯晚了一年。1986年,喬布斯收購喬治·盧卡斯的電腦動畫部門,成立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時,克裡斯·韋奇想要創辦藍天工作室的計劃已初具雛形。

藍天的發展軌迹也和皮克斯頗為相似:他們都以特效出身,并在時機成熟時推出自己的商業動畫電影。然而,皮克斯在1995年便有了自己的拳頭産品——世界首部完全使用電腦動畫技術的《玩具總動員》,上映後大獲成功。

而藍天工作室又繼續等了三年。1998年,他們推出了7分鐘動畫短片《兔子邦尼》(Bunny),獲得第7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此時,因《冰凍星球》(Tit a nA .E.)遭遇票房噩夢的20世紀福克斯看到了藍天的優勢,果斷撤掉自己的動畫部門,與藍天簽署了合作協議,同時承擔藍天動畫作品的發行工作。

2002年,真正屬于藍天工作室的王牌作品《冰河世紀》誕生。對克裡斯·韋奇來說,這可以說是一個“背水一戰”的作品。

而真正讓大家對藍天工作室刮目相看的,是2009年的《冰河世紀3:恐龍的黎明》(Ice Age:Dawnof the Dinosaurs)。出乎所有人意料,它成為2009年全球票房第一名的動畫,票房收入8.88億美元,輕易超過當年皮克斯的《飛屋環遊記》和夢工廠的《大戰外星人》。在當時,它甚至能排上全球前三大電腦動畫作品,僅次于《海底總動員》和《怪物史瑞克2》。

2011年,《裡約大冒險》又為藍天工作室再添一枚砝碼。影評人Luc特别提到,回想起第一部《冰河世紀》,動物毛發的處理其實是藍天的弱項,大象、樹懶身上隻有粗略的毛皮附植,影片成功完全是靠角色性格和動作的魅力。而從《冰河世紀3》開始,藍天就克服了這個難關——觀衆能看到動物身上細膩如真的毛發,以及色彩斑斓的背景渲染。這兩項也是《裡約大冒險》最直觀的賣點。

據《紐約時報》報道,制作《裡約大冒險》時,員工們特地去了紐約布朗克斯動物園對着鳥兒寫生,還學了桑巴,觀摩了巴西著名的卡潑衛勒舞。

東海岸的約翰·拉塞特

克裡斯·韋奇2013年55歲,一頭蓬松的卷發,眼窩深陷,稍有些黑眼圈。看到他不禁令人想到,動畫制作着實是個很耗神的職業。在藍天,每個動畫師平均每周隻不過做4到5秒的素材。一部動畫片從籌備到上映,動辄要花上三五年。無論在發布會還是采訪時,韋奇都重複表态:“除了努力工作、一直工作,你沒别的秘訣。”

克裡斯·韋奇完全沒有領導者的架子,為人随和、謙遜,又有活力。發布會上,他在主持人要求下大方地為觀衆模仿了《冰河世紀》中松鼠的叫聲,引滿堂大笑。

他也是個理想的受訪者,不繞彎,有問必答,鮮有保留。但你仍然能發現,在涉及藍天與皮克斯兩者比較的問題上,他的感情顯得有些微妙。

韋奇和皮克斯創始人之一、好萊塢最著名的動畫片導演約翰·拉塞特(曾執導《玩具總動員》、《賽車總動員》等片)關系甚密。事實上,他在很多采訪中都主動向記者提到這一點。能看出,韋奇非常珍視這份友情,他不願把兩大公司的競争化為他本人與拉塞特之間的較量。

并且,他并不認為他和拉塞特之間存在競争。“其實我們之間誰也不會妨礙誰。隻有當兩個工作室同時做了一部《冰河世紀》,然後比誰先完成,誰能獲得觀衆的喜愛時,我們才形成競争關系。但你知道,大家在一個季度内至少會去看兩次電影,孩子們對動畫片更是來者不拒。因此,真正的競争是與我們自己的競争——看我們是否能想出最棒的點子。”韋奇告訴記者。

克裡斯·韋奇和約翰·拉塞特的友誼能追溯到1980年代初。那時他們剛大學畢業,韋奇住在紐約,拉塞特住在加州。“我們剛認識時就想過一起工作。雖然沒上同一所大學,但還是成為彼此信賴的朋友。”韋奇說。

之後,克裡斯·韋奇去了MAGI/Synthavision公司做動畫師,拉塞特則為迪士尼打工。拉塞特曾對媒體回憶道,自己有生以來第一次看到的電腦動畫正是克裡斯·韋奇做的。

1983年,迪士尼推出科幻電影《電子世界争霸戰》(Tron)。據拉塞特回憶,他的兩個朋友在《電子世界争霸戰》劇組為電腦動畫創作分鏡劇本和動作編排,并将編好的劇本傳給紐約的MAGI/Synthavision公司。“我的好朋友克裡斯·韋奇就在MAGI公司制作電腦動畫。他們的電腦通過撥号上網連接,克裡斯·韋奇隻能一幀一幀地把初步的制作畫面傳給他們看。那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看到電腦動畫,看得我熱血沸騰。我記得我看到的第一個鏡頭是光環賽車(lightcycle sequence)那個場景,我被徹底震撼了。”拉塞特說道。

1984年,拉塞特跳槽到盧卡斯影業,給韋奇打了個電話,問他要不要一起過去。但韋奇選擇留在紐約。一年後,藍天工作室正式成立,韋奇從此與昔日好友分處東西兩岸,為各自的動畫夢打拼。漸漸地,有媒體把克裡斯·韋奇稱為“東海岸的約翰·拉塞特”。

像《阿凡達》一樣的動畫冒險大片

事實上,韋奇和拉塞特的私交差一點讓《森林戰士》變為一部皮克斯出品的動畫。早在2006年,韋奇就有意執導該片,但當時福克斯并未給藍天資金支持。無奈之下,韋奇決定把影片讓給皮克斯制作。而就在交易即将落槌之際,福克斯又回心轉意,拿回版權,于2009年正式立項。影片定名為The Leaf Men,後改為 Epic。

這是繼《冰河世紀》、《機器人曆險記》之後,克裡斯·韋奇導演的第三部動畫長片。影片改編自威廉·喬西(William Joyce)1996年出版的兒童文學《樹葉人和勇敢好蟲子》(The LeafMen and the Brave Good Bugs)。

故事圍繞一場發生在森林中的正邪較量展開。某一天,一個女孩走在森林中,身體突然變小,繼而發現隐藏在森林中的一個不為人知的微觀世界。該片配音演員包括阿曼達·塞弗裡德、喬什·哈切森(《饑餓遊戲》)、柯林·法瑞爾、克裡斯托弗·沃爾茨等,還特别邀請了流行樂壇的“天後”碧昂絲飾演“森林皇後”——“大家太熟悉她的歌聲了,但并不熟悉她說話的聲音。我必須說她在配音方面也相當有才華,她在角色中完全注入了自己的感情。”韋奇說。

韋奇強調,《森林戰士》并不是隻為孩子們拍攝的。“它不隻是部卡通片,它就是部電影,一部聲勢浩大的動作冒險大片。以前兩部動畫的核心是有趣的角色。這一次,我們加入了冒險元素,就像《星球大戰》和《阿凡達》那樣。這部影片會讓你看沒看過的東西,帶你去你沒去過的地方。”韋奇告訴記者。影片标題Epic直譯為“史詩”,也能看出藍天工作室這一次的野心。

從電影磅礴壯觀的畫面和配樂中,的确能找到《阿凡達》的影子。騎着蜂鳥戰鬥的森林戰士們,也很容易令人想到潘多拉星球上騎着大鳥飛翔的勇士。韋奇承認說,《阿凡達》的确給他很大啟發。“大約5年前,我和10歲的兒子一起去看《阿凡達》。看完後兒子激動地對我說,‘爸爸,這就是我想象中樹葉人電影應該有的樣子!’”

至于主人公身體變小掉進微觀世界,或者相信自然界本身就存在一個微觀世界的主題,則會令人聯想到《愛麗絲夢遊仙境》、《小人國》,以及米林宏昌導演、宮崎駿參與編劇的《借東西的小人》。後來記者得知,宮崎駿正是韋奇最愛的動畫大師之一。

發展曆程

如果說一隻老鼠成就了迪斯尼,那就可以說,一隻松鼠成就了藍天工作室。套用沃爾特·迪斯尼的一句話“一切都是從一隻老鼠開始的”,對藍天工作室而言,一切都是從松鼠追逐橡果開始的。

在過了很長一段依靠制作電視廣告或電影CGI鏡頭維持生計的日子之後,1998年,藍天工作室終于推出了動畫短片《兔子邦尼》,一舉榮獲第7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雖然這部僅7分鐘的片子隻是簡單描述了一隻長耳兔在廚房與一隻飛蛾不斷較量的故事,卻是藍天潛心8年之久的精誠之作。

這種要求完美到近乎苛刻的敬業态度吸引了20世紀福克斯公司(20th Century Fox Distribution)。剛剛經曆《冰凍星球》慘敗的福克斯孤注一擲,裁掉了動畫部門,然後與藍天工作室簽下了一部3D動畫電影的合同。這部電影一做就是3年,名字叫《冰河世紀》。

2002年該片上映,大獲成功,藍天工作室名聲大噪,看到了曙光的福克斯與藍天工作室又簽下了5年合約。3年後,《機器人曆險記》(《Robots》)誕生。2006年,《冰河世紀2:消融》再次“笑傲”全美。2008年則是《霍頓與無名氏》(《HortonHears A Who》)。2009年7月又上映了《冰河世紀3:恐龍的黎明》(《Ice Age:Dawn of the Dinosaurs》),2011年則是《裡約大冒險》(《Rio》)。

工作特色

“冰河世紀”系列堪稱藍天工作室的招牌作品,不僅因為它的前兩部獲得了高達12億美元的全球票房,奠定了福克斯和藍天工作室在卡通片領域的地位,更因為它體現了藍天工作室獨特的工作精神和理念。

自工作室成以來,克裡斯·偉基和他領導的優秀團隊一直強調“人的時間永遠比機器的珍貴”,科學高效的工作方法遠勝于超時蠻幹。他們堅信“技術是為設計需求而服務”,藝術的表現和叙述故事的技巧是整個制作的重心,在這個前提下,所有的技術研發和運用才有意義。

他們制作的每一部電影在技術上都有大幅度的進步。在《冰河世紀》時期,單純從技術上看,藍天工作室和皮克斯還有一定差距,因此,它更強調線條的簡潔、畫面的流暢和角色的設定等元素,至于動物毛發的真實感、角色眼部的靈動等細節則都被大大簡化了。到《冰河世紀2:消融》時,藍天實現了很多重大的技術突破,比如毛發生成技術、水流效果和一個無比高效的渲染器——藍天工作室所開發的渲染系統堪稱目前世界上最快速的渲染系統。

技術的進步是必需的,但一部動畫片成功的最重要原因絕不在于此。藍天的技術總監邁克·艾林基斯(Mike Eringis)曾說:“有很多技術可以制作動畫,比如停格動畫、平面動畫、電腦動畫……最重要的是找到一個最适合片子内容的形式。一部好的動畫片并不會被技術所局限,決定它的是了不起的故事和吸引人的角色,這應該永遠是動畫片的目标。”

《冰河世紀》裡心地善良的長毛象曼尼、貪吃的樹獺希德和狡猾的劍齒虎迪亞戈,它們曾經一起曆盡艱險護送一個小孩重返人類家園,也曾經在冰山消融時共度逃難之旅,在兩次曆險之後的第三部作品裡,不知道從哪裡蹦出來的霸王龍擄走了希德,為了尋找同伴,曼尼和迪亞戈等動物走入了冰河世紀的“世外桃源”——那裡溫暖如侏羅紀,躲過了大滅絕的恐龍就生活在此。雖然恐龍世界十分危險,但幾位竟然玩得不亦樂乎……

《冰河世紀》裡那隻為橡果奮鬥不息的松鼠,它幾乎可稱為動畫史上最牛配角。邁克·艾林基斯曾表示,《冰河世紀2》對動畫界最大的影響不在于藍天自行開發的軟件,而是那隻貌似與整體劇情無關的偉大松鼠。不要奇怪這隻松鼠的出現,在藍天工作室制作的動畫短片中就有《無時為堅果》(《No Time For Nuts》)、《堅果大冒險》(《Gone Nutty》)。

“慢工出細活”是藍天工作室的突出優點,也是他們不得已之下的市場策略。因為從規模上講,僅有200多人的藍天與皮克斯或夢工廠龐大的制作群體相比,隻能算是作坊式運營。但是,藍天旗下的每一位都是精英分子,天分和努力始終推動着他們探索的腳步。雖然他們的出片速度顯得有些慢吞吞,但這絲毫沒有妨礙藍天工作室與他們創造出的動畫形象赢得全球動畫迷的瘋狂喜愛。

作品列表

動畫長片:

1、《冰河世紀》Ice Age

2、《機器人曆險記》Robots

3、《冰河世紀2:冰川消融》Ice Age The Meltdown

4、《霍頓與無名氏》Horton Hears A Who!

5、《冰河世紀3:恐龍的黎明》Ice Age 3:DAWN OF THE DINOSAURS

6、《裡約大冒險》Rio(2011)

7、《冰川時代4:大陸漂移》Ice Age:Continental Drift(2012)

8、《森林戰士》Epic(2013)原名樹葉人(leaf man)

動畫短片:

1、《堅果大冒險》GONE NUTTY

2、《邦尼兔》BUNNY

3、《無時為堅果!》NO TIME FOR NUTS

<機器人曆險記>

遊戲版本:

中文名稱:機器人曆險記

英文名稱:Robots

發行時間:2005年

制作發行:VU Games

地區:美國

平台:PC

類型:動作

簡介:這款機器人遊戲将會組合電影的一些特點,包括人物、圖像及動畫,維望迪總裁Philip O'Neil稱:“我們很高興和20世紀福克斯公司優秀的團隊成為合作夥伴,他們将使這部遊戲真正一鳴驚人,這款沖擊力極強的遊戲将帶給我們興奮和華麗的遊戲畫面,加上3D動作/冒險,實在是值得機器人FANS們期待。”而20世紀福克斯公司的執行副總裁Peter Byrne也不忘說兩句好話:“這款遊戲必将成為2005年最好賣的遊戲之一。”

情節簡介:

這是一個充滿了怪誕念頭與奇思妙想的世界,行走在大街小巷的皆是一些關節僵硬的機器人,它們和人類一樣在衣、食、住、行這樣的凡塵俗事中奔波勞碌,追逐名譽、地位和金錢,樂此不疲,并不會因為它們的“肉體”是金屬而有所改變……機器人的等級取決于制造的材料,所以說到“銅底”羅德尼的出身就隻能用“卑微”兩個字來形容,但他卻自認擁有發明家的金腦袋。小鎮的生活雖然平靜,但并不能滿足羅德尼的求知欲,他決定去“機器人城”拜訪著名的發明家“大焊”,這位已經是一家大型企業總裁的傳奇人物是他畢生的偶像,羅德尼帶着自己引以為傲的發明作品踏上了看似平步青雲的陽光大路……

羅德尼那未經曆過人情世故的單純腦瓜并不知道物欲橫流早就沖垮了“大焊”最初從事發明的熱情與理想,而“機器人城”這樣一座表面繁華、高度機械化的大都市實際卻是波濤暗湧。初來乍到的鄉下小夥羅德尼看着自己身邊衣着光鮮卻緊鎖眉頭、行色匆匆的路人,最初的新鮮感和興奮後,是前所未有的迷茫。雖然找到了“大焊”的公司,卻受到看門人的無情奚落——接連碰壁讓羅德尼體會到了夢想與現實的差距。

就在他幾近絕望之時,一夥被稱為“廢銅爛鐵”的機器人向他伸出了援手,偌大的城市中,隻有這夥在社會最底層打拼的人肯幫助羅德尼,使他在這個完全陌生的城市有了一個可以落腳的地方。與此同時,愛情也敲響了這個純樸小夥子的銅心,雖然他幾次去“大焊”名下的公司蹲坑未果,卻因此結識了那裡的女經理“螺母”……陰謀家“鋸齒”也沒有閑着,他計劃摧毀“機器人城”以牟取暴利——人員全部到位,一場好戲就此拉開序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