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光

燈光

王願堅所著文章
《燈光》王願堅所著文章,本文已被選入語文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11課《燈光》王願堅(1929--1991.1.25)當代作家。山東省諸城人。幼年在家鄉讀書,1944年7月到抗日根據地參加革命工作。1945年1月參加八路軍,在部隊當宣傳員。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黨費》《糧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勞動者》《足迹》《路标》以及電影文學劇本《閃閃的紅星》(與陸柱國合寫)。
    中文名:燈光 外文名: 别名: 屬性:文章名稱

原文

我愛到天安門廣場走走,尤其是晚上。廣場上千萬盞燈靜靜地照耀着天安門廣場周圍的宏偉建築,使人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溫暖。

清明節前的一個晚上,我又漫步在廣場上,忽然背後傳來一聲贊歎:“多好啊!”我心頭微微一震:是什麼時候聽到過這句話來着?噢,對了,那是很久以前了。于是,我沉入了深深的回憶。

那是1947年的初秋,當時我是戰地記者。挺進豫皖蘇平原的我軍部隊,在一個叫沙土集的村子裡,緊緊圍住了國民黨的五十七師。激烈的圍殲戰就要開始了。天黑的時候,我摸進一片茂密的沙柳林,在匆匆挖成的交通溝裡找到了突擊連,來到了郝副營長的身邊。

郝副營長是一位著名的戰鬥英雄,雖然隻有22歲,已經打過不少仗了。今晚就由他帶領突擊連去攻破守敵的圍牆,為全軍打通殲滅敵軍的道路。大約一切準備工作都完成了,這會兒,他正倚着交通溝的胸牆坐着,一手拿着火柴盒,夾着自制的煙卷,,一手輕輕地劃着火柴。他并沒有點煙,卻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擺在雙膝上的一本破舊的書。書上有一幅插圖,畫的是一盞吊着的電燈,一個孩子正在燈下聚精會神地讀書。他注視着那幅圖,默默地沉思着。

“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語。突然,他湊到我的耳邊輕輕地問:“記者,你見過電燈嗎?”

我不由得一愣,搖了搖頭,說:“沒見過。”我說的是真話。我從小生活在農村,真的沒見過電燈。

“聽說一按電鈕,那玩意兒就亮了,很亮很亮……”他又劃着一根火柴,點燃了煙,又望了一眼圖畫,深情地說,“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啊!”他把頭靠在胸牆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對未來的憧憬裡。

半個小時以後,我剛回到團指揮所,戰鬥就打響了。三發綠色的信号彈升上天空,接着就是震天動地的炸藥包爆炸聲。守敵的圍牆被炸開一個缺口,突擊連馬上沖了進去。沒想到後續部隊遭到敵人炮火猛烈的阻擊,在黑暗裡找不到突破口,和突擊連失去了聯系。

整個團指揮所的人都焦急地鑽出了地堡,望着黑魆魆的圍牆。突然,黑暗裡出現一星火光,一閃,又一閃。這火光雖然微弱,對于尋找突破口的部隊來說已經夠亮了。戰士們靠着這微弱的火光沖進了圍牆,響起了一片喊殺聲。

後來才知道,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是郝副營長劃着了火柴,點燃了那本書,舉得高高的,為後續部隊照亮了前進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敵人的機槍打中了。

這一仗,我們消滅了敵人的一個整編師。戰鬥結束後,我們把郝副營長埋在茂密的沙柳叢裡。這位年輕的戰友不惜自己的性命,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地下學習,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

事情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了。在天安門前璀璨的華燈下面,我又想起這位親愛的戰友來。

課文解題

燈光是和平年代生活中的普通事物,它卻是戰争年代美好生活的代名詞。本課以“燈光”為題,寫的是作者漫步在天安門廣場,看到廣場上千萬盞燈時引起的一樁關于燈光的回憶。歌頌了革命先烈的獻身精神,說明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作者簡介

王願堅

(1929--1991.1.25)中國電影編劇、作家。山東諸城市相州鎮七村人。代表作:《七根火柴》。

解放戰争時先在部隊文工團擔任分隊長,後擔任報社編輯和記者。這期間,寫過一些小戲、演唱材料和新聞通訊。1947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52年任《解放軍文藝》編輯。次年,到福建東山島采訪時,訪問了老革命根據地,見到了一些紅軍老戰士、老遊擊隊員和在白色恐怖下堅持鬥争的地下工作者,聽到了許多壯麗動人的故事,激發了創作熱情。

王願堅是解放後成長起來的作家。雖然他沒有親曆第二次國内革命戰争時期的鬥争生活,但是他在做記者、編輯期間,接觸了老一代革命者。1953年還訪問過江西老革命根據地,到當年紅軍長征路上采訪。這使他有可能表現第二次國内革命戰争時期的史詩般的生活。從1954年起,他開始發表作品,有短篇小說集:《黨費》、《後代》、《親人》、《珍貴的紀念品》等。建國十周年時,出版了選集:《普通勞動者》。

王願堅的作品多取材于第二次國内革命戰争時期紅軍和老革命根據地人民的鬥争生活,構思精巧,主題鮮明,富有故事性,并善于抓住典型細節和捕捉人物性格中閃光的東西來表現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寫得真切感人。

解放戰争期間,在華東野戰軍一個縱隊的報社任編輯和記者。1947年入黨,1952年調《解放軍文藝》任編輯。1956年至1966年,參加革命回憶錄《星火燎原》的編輯工作。1972年和1975年先後兩次到長征路上采訪。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黨費》《糧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勞動者》《足迹》《路标》以及電影文學劇本《閃閃的紅星》(與陸柱國合寫)。

教材解讀

課文簡說

課文的主體部分是對往事的回憶。先寫在解放戰争時期一次圍殲戰就要打響的時候,郝副營長借着火柴微弱的亮光在看一本書的插圖,圖上畫着一個孩子在電燈下讀書。這幅插圖使郝副營長陷入對未來的憧憬之中;戰鬥打響後,後續部隊遭到敵人炮火的襲擊,和突擊隊失去了聯系。郝副營長點燃了那本書,用火光為後續部隊照亮了前進的道路,結果暴露了自己。戰鬥勝利了,郝副營長卻犧牲了。

電燈是和平年代生活中的普通物品,它卻是戰争年代美好生活的代名詞。為了全國解放,為了讓後代過上安甯生活,郝副營長和很多革命志士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作者用平靜的口吻寫出自己的回憶,卻蘊涵着深沉動人的情感。

與《十六年前的回憶》一樣,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由天安門廣場的燈光寫起,叙述過去的事情,結尾又回到寫燈光。首尾照應,結構緊湊,文脈相通,含義深刻。課文的主體部分是對往事的回憶,對往事的回憶中,作者以細膩的筆調詳寫郝副營長在激戰前的神情和談話,而郝副營長在戰鬥中舍身為後續部隊引路的壯舉,作者卻用白描的手法“略寫”,兩相對比中,突出了革命先烈對未來的美好憧憬,突出了革命英雄執着的理想。

本課的教學重點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表達順序,難點是幫助學生理解郝副營長所“憧憬”的内容與他的英雄壯舉之間的聯系。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