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墓

項羽墓

位于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
項羽墓,位于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舊縣鄉舊縣三村。古谷城南。1965年堆土、墓碑尚存。文化大革命中,石碑被毀,墳被鏟平。現僅存舊址和殘碑。[1]“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泰安知府宋思仁捐俸重修東阿(今東平舊縣村)項羽墓,并立詩碑。〔王昙《西楚霸王墓碑》(《煙霞萬古樓文集》卷一)、宋思仁碑〕”。霸王祠位于安徽省和縣烏江鎮鳳凰山,也稱項亭、項王亭、楚廟、項羽廟,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今安徽靈壁南),突圍至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邊自刎而死。當時就墓葬了項羽的“分裂之餘”即殘骸和血衣,故稱“衣冠冢”。
  • 中文名: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
  • 所處時代:
  • 占地面積:60餘畝
  • 保護級别:
  • 開放時間:
  • 中文名稱:項羽墓
  • 别稱:霸王墓
  • 所在地: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舊縣鄉舊縣三村
  • 墓主:項羽
  • 修建時代: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

簡介

當地群衆習慣稱項羽墓為“霸王墓”或“霸王墳”,原占地60餘畝,土冢高10餘米,直徑300餘米,冢旁有高大漢柏樹和楊樹等,并有名人憑吊項羽碑記數方。後人習慣把臨近他墓葬的山稱為大王山,山峪稱作大王峪。五六十年代在項羽墓旁取土時,發現古代使用過的竈坑數十個。墓北為蘋果園,當地人們澆灌時漏出一孔穴,水盡流其中,不知大小。每逢節日,當地百姓自發來拜祭項王墓。附近還有铧山、浪溪河、黃石山、東流泉、于林等名勝。

史料記載

項羽自刎烏江,《史記·項羽本紀》(下簡稱“本紀”)有載:

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義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裡,衆數十萬人,亦足王也。原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裡,不忍殺之,以賜公。”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項王身亦被十馀創。

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頭,馀騎相蹂踐争項王,相殺者數十人。最其後,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得其一體。

項羽自刎以後,漢将争奪項王屍骸,或有自相殘殺者死數十人。王翳勢強,得項羽頭顱,呂馬童與楊喜呂勝楊武等四将,各得一體,持向漢王前報功。漢王命将五體湊合,果然相符,遂即分封五人,命呂馬童為中水侯,王翳為杜衍侯,楊喜為赤泉侯,楊武為吳防侯,呂勝為涅陽侯。

據《史記》記載,項王戰敗自刎烏江,楚地全都投降了漢王劉邦,隻有魯縣不降服,他們不相信項羽已死。漢王率領天下之兵想要屠戮魯城,但兵臨城下,“猶聞弦誦之聲”。考慮到他們恪守禮義,為君主守節不惜一死。便取項王頭顱給魯人看,守城李将軍自刎,魯地父老投降。因為當初楚懷王封項羽為魯公,他死後魯國又最後投降,且谷城一帶又是項羽的根據地,所以,按照魯公這一封号的禮儀把項王安葬在谷城附近,即現在位置,并建祠堂以祭祀。漢王親自發喪,恸哭離去。此事也見《本紀》(另《資治通鑒》中與《本紀》所記同):

項王已死,楚地皆降漢,獨魯不下。漢乃引天下兵欲屠之,為其守禮義,為主死節,乃持項王頭視魯,魯父兄乃降。始,楚懷王初封項籍為魯公,及其死,魯最後下,故以魯公禮葬項王谷城。漢王為發哀,泣之而去。

另外還有兩地稱有霸王墓者,一是安徽省和和縣烏江鎮鳳凰山,附近還有虞姬墳,傳說在項王自刎後葬于此,又因是葬了項羽的“分裂之餘”即殘骸和血衣,故稱“衣冠冢”。墓成後有人于此建亭祭祀,人稱“項亭”。唐初建祠,上元三年(762),書法家李陽冰篆額曰:“西楚霸王靈祠”。唐會昌元年(841),宰相李德裕撰

寫《項王亭賦并序》,南唐文學家徐铉撰寫《項王亭碑》,南宋紹興二十九年(1159),命名烏江項羽廟為“英惠廟”,曆代屢經修葺擴建。後屢遭兵燹,大部建築物被毀。清同治七年(1868),重塑霸王像,“文化大革命”中,塑像、墓地被毀。1984年重建享殿五間,殿中塑立仿青銅霸王像一尊,高達2.66米。上懸書法家田原手迹“叱咤風雲”橫匾,還有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朱丹、書法家林散之、全國政協副主席趙樸初等題寫的楹聯等。

所見項羽陵墓呈橢圓形,砌以青石。墓上蒼松翠柏,郁郁蔥蔥。墓前有明萬曆和州知州譚之風“題西楚霸王之墓”碑。唐宋時有詩人孟郊、杜牧、蘇舜欽、陸遊、王安石等也曾于此處憑吊題詩。

一是曲阜五泉莊墓,俗稱“霸王墳”,位于曲阜西周魯國故城東北角之東約100米處,原封土直徑約50─60米,現存封土直徑30多米、斜高20多米。乾隆版《曲阜縣志》記載:“在魯城東裡許,俗稱為霸王冢,”也就是當地傳說的“古城大冢”。乾隆27年孔子六十九代孫孔繼汾編纂的《阙裡文獻考》記載:“曲阜城東北有古冢,俗名霸王頭,相傳為項羽首處雲。”當地也有霸王故事的傳說,也有個别名人記詩,如清代顔光猷《贊霸王墳》詩:“四面楚歌霸業移,烏江戰敗有誰知,魯人尚自終臣節,閉戶弦誦拒漢師”。

那麼,曆史上的楚霸王項羽墓究竟是哪兒呢?筆者認為還是應該依據最早的史料探讨真正的項羽墓,而最早的史料就是《本紀》了,即“以魯公禮葬項王谷城”,明确指出項羽是葬于谷城。“漢王為發哀,泣之而去”,進一步說明項羽葬谷城的可信性。而《史記》作者司馬遷距楚漢戰争時間較近,也應最詳實“。

谷城的史記

《史記》中的“谷城”,就是後來的谷城,今平陰縣東阿鎮,非是今之東阿縣。《辭海》記:“春秋時齊國谷邑,秦代稱為谷城,也稱小谷,明洪武八年後設東阿縣”。漢時置谷城縣,與東阿并立兩縣,同屬東郡,北齊時省谷城入東阿縣(今舊縣鄉北東阿鎮)。隋開皇16年,由原東阿縣析置陽谷縣,是取原東阿縣界故陽谷亭為名。陽谷亭春秋時期為齊國之陽谷邑,址在今王古店村東(按:應為“陽谷店”,“王古店”是訛稱)。

因地處谷山(又稱谷城山、黃山,在今平陰縣東阿鎮駐地北)谷城(今東阿鎮)之間,故稱陽谷,陽谷、谷城非一城也,更異于湖北襄樊市之谷城縣。曆史上由于黃河泛濫改道,東阿縣治也數次挪移,明洪武8年移至谷城。曆史上記載項羽墓在谷城的較多,如三國魏時王象、劉劭等編纂的《皇覽》:項王冢在東郡谷城東去縣十五裡。

北魏郦道元《水經注》卷八濟水篇:又北過谷城縣西,濟水側岸有尹卯壘,南去魚山四十餘裡,是谷城縣界。故《春秋》之小谷城也……縣有黃山台。黃石公與張子房期處也。……城西北三裡,有項王羽之冢,半許毀壞,石碣尚存,題雲項王之墓。《皇覽》雲冢去縣十五裡,謬也。今彭城谷陽城西南,又有項羽冢,非也。餘按史遷記,魯為楚守,漢王示羽首,魯乃降,遂以魯公禮葬羽于谷城,甯得言彼也。濟水又北徑周首亭西……又北過臨邑縣東,……濟水又北徑平陰城西。

唐初魏王李泰《括地志》

項羽墓在濟州東阿縣東二十七裡,谷城西三裡。述征記項羽墓在谷城西北三裡半許,毀壞,有碣石“項王之墓”。

北宋樂史《太平寰宇記》

項羽墓在蕲縣東七十裡,漢高祖葬羽於谷城,今濟北谷城有項羽冢,此又有墓,按《漢紀》,斬羽東城,楚悉定,獨魯不下,乃持羽頭示其父兄雲雲。《項羽傳》,楊喜等五人,各分其一體,豈此葬其體,谷城葬其頭也。

明末清初顧炎武《日知錄》

《史記》漢高祖以盧貢禮葬項王谷城,即“濟北谷城”。

清代洪亮吉遊谷城谒項羽墓,也有一篇《東阿縣西楚霸王墓記》

予以屠維之歲始夏之月,夜抵東阿縣于舍第。及長白謬君尋西楚霸王之墓。維時暑目傾谷,美風滿山。元扃既臻,雙壟兀雲。尋碑讀之,雲有李将軍從王死,實附葬焉。嗟呼,史遷不亂,其名列五代并遺其說,獨使天橫之客揚義魄于車湖,彭越之臣振哀聲于西日,予實恨焉。且夫世之謂大王者,徒以淮陽。舊漢範增本楚生簡賢之名,虞兮一緻駿焉。———楚邦遺臣,獨高埋舄之誼,大王之愛士至矣,将軍之報主忠矣。是知之崛起得死士而能,然一人從之,較興王而裂矣,天之知也,人何恨焉。于是索此村酒,敬奠英魂。昭臣主之大綱,破古今之殊說。可知無松濯濯,不偃漢家之大風。是為記。

上述史書所記谷城、項羽墓,其地理位置與現在相符。《東阿縣志》亦有:

漢項羽墓在縣城南,漢高帝既滅楚,魯猶為項羽守,乃将項羽頭示魯兵,乃降。遂以魯公禮葬于谷城。皇覽曰:“谷城縣東十五裡有項羽冢”。

《水經注》曰:“谷城西北三裡有項王之冢在焉。石碣具存”,《皇覽》所雲非也。《述征記》雲在谷城西北三裡,蓋本之《水經》雲。《漢書》注,宋自以宋叫谷熟縣,為項王葬所,非是。

另外,《資治通鑒》中也有記載。《東阿縣志》言項王墓“在縣城南”,魯西的“谷城”之稱明清時已不複存在,所以說在“縣城南”。今項羽墓附近的古谷城遺址(按:王古店村東),就是周漢時期的谷城城邑遺址。《縣志》所指“《皇覽》所雲非也”,應是依據晚期的谷城地理位置判斷古時谷城位置,真正“非也”。

谷城,曆史上較為有名,戰國時齊國襄公與其異母妹文(原魯桓公之妻)淫亂的醜事就曾發生在這裡,二人曾在這裡遊樂月餘,魯莊公32年春,魯莊公發丁夫為管仲在這裡築城,作為他的私邑,稱小谷。魯僖公元年和3年,魯僖公先後兩次會齊侯、宋公、江國人、黃國人在谷城結盟,商議讨伐楚國。11年夏,魯僖公和夫人姜氏在這裡會見齊侯。

28年春,齊國因為楚國攻取谷城之故,聯合晉國抗楚。此年4月,晉、楚戰于城濮,楚國大敗。晉國軍隊谷城停留數日而還。魯文公17年6月,魯文公與齊侯盟于谷城。七月,魯文公從谷回國。

魯宣公14年冬,公孫歸父會齊侯于谷城。并會見晏桓子,與他談論魯國禮樂。魯成公17年11月,齊國大夫崔杼以谷城反叛。秦始皇帝時将全國劃分為三十六郡,谷城屬濟北郡。漢高祖12年,丞相張良跟從皇帝過濟北,得谷城山下黃石,取而寶祠之。

現在仍能看到這個谷城遺址,它位于舊縣鄉王古店村東1000米處,基本呈方形,東西800米,南北900米。其東、南、北三面環山,有東西向的兩條山水溝在遺址内穿過。土質為山間黃粘土與坡積物混合土,文化層厚在1.5米~4.5米之間。地表暴露物有夾砂甕罐陶殘片、夾砂陶鬲足和泥質灰陶片、豆盤、紅燒土塊及大量蚌片,并有殘存較大灰坑,為商至漢遺址。這個遺址約是春秋時期的“小谷”。

在項羽墓附近,也是一個古代商至漢遺址區,東西80米,南北150米。為山間台形地,文化層厚約6米。地表暴露物有蚌片、夾砂紅褐陶鬲足、泥質灰陶甕罐口沿等,部分飾繩紋。證明這一帶早期就是人們的生活居住區,同時也證明了曆史上的谷城的真實存在。舊縣鄉項羽墓的存在,并非曆史非言,不過埋葬的隻是項羽頭顱。

古時若人身首異處,則以頭葬為準,舊如兵神蚩尤冢,蚩尤杯黃帝大敗以後,被押到黃帝軍中夔鼓下殺死,為了預防他變成妖精,黃帝就把蚩尤的身體肢解,分處安葬,以防他在地下造反。所以今天山東郓城、山東巨鹿縣、河北成安、山西運城都有蚩尤冢。但曆代史記多人為在“在東平壽張縣阚鄉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

有赤氣出如匹绛帛,民名為蚩尤旗”,因為這裡埋葬的是他的頭顱,古時人們常于十月祭祀蚩尤。他處為其肩髀等,則沒有祭祀。樓蘭古城還出土有所謂木屍,死者隻餘頭顱,身軀及下肢用木頭雕成,木棍代替雙臂。這是遠裡家鄉之人若客死異鄉,親友隻能把人頭帶回家鄉,然後以樹木制成身軀安葬,是以頭為重,代表着人的靈魂。所以說這裡就是項羽的真實墓葬。至于漢高祖劉邦也仰慕項羽是英雄,給他是否配有完身,則不得而知了。

至于安徽和州和曲阜的“霸王墓”、“霸王冢”,與當時項羽自刎烏江、魯城(曲阜)難下有關,已有先人指出其兩墓地為項羽“衣冠冢”,則非為項羽真實墓葬。這是後人為紀念或據傳說故事臆會而空穴來墳,舊縣鄉霸王墓才是正說。另如唐代程咬金,死後葬餘陝西,陪葬昭陵,但他的家鄉就有他的墓臧,在臘山村附近,隻不過是埋葬他的衣冠罷了,也時其後認為紀念他而修建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