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音樂

獨立音樂

從錄音到出版都由音樂家獨力完成
音樂領域中,獨立音樂,或稱硬地音樂,用來描述有别于主流商業唱片廠牌所制作的音樂。顧名思義,獨立音樂的制作過程獨立自主,從錄音到出版都由音樂家獨力完成。獨立(Indie)一詞可用以形容其他音樂類型,如獨立搖滾。雖然許多獨立音樂家的風格無法清楚界定,因而歸類到不同的音樂類型,但獨立音樂(Indie)在一般說法上或音樂評論中依舊視為一種音樂類型,包括那些非獨立制作的音樂。
  • 中文名:獨立音樂
  • 外文名:Independent Music
  • 地理位置:
  • 所處時代:
  • 占地面積:
  • 保護級别:
  • 開放時間:

音樂曆程

來源

獨立音樂Indie的稱呼取自“independent”一詞,被用在特指那些在音樂上堅持DIY(DoItYourself)精神的樂隊以及那些低預算的小廠牌所推出的唱片。

盡管較大的Indie廠牌也會與主流廠牌有銷售方面的協議,但是這些Indie廠牌的對于音樂的取舍決定還是擁有絕對的自主權,因此他們有更多的自由去發現那些不為主流聽衆所知的音響、樂感或是其他的富有情感的音樂主題,然而另一方面他們推出的這些音樂也許并不會帶來和其音樂品味成正比的收益(即使是Indie廠牌,其實也想在商業上能夠堅持,并不是為了音樂而全然放棄商業)。

放到音樂範疇中,Indie是一種态度一種音樂人對于音樂創作的态度推而廣之,因此有必要時時CheckYourAttitude,保持清醒頭腦。

獨立音樂是音樂領域中有别于主流商業唱片廠牌或其子公司的音樂存在,音樂的整個創作過程均由音樂家獨立完成。因其對音樂品質的追求和另類的姿态,與商業市場上的主流音樂相比,獨立音樂面對的受衆通常更為小衆。

發展

IndieRock深深植根于美國地下音樂(AmericanUndergroud)和80年代的另類搖滾(AlternativeRock)。在當Nirvana步入主流後,這些AmericanUndergroud、AlternativeRock即行分化,一部分跟随着Nirvana進入主流(同時也宣告整個AlternativeRock步入主流),而另一部分未能進入主流或是堅持獨立姿态的則便是IndieRock,正因為Alternative已為主流,而這些樂隊所持的獨立姿态,因此其稱呼上就由Alternative而為Indie。

IndieRock是對Nirvana步入主流所産生的一種現象的回應,這種現象就是并不是所有的Alternative樂隊成功過渡為主流抑或是這些樂隊原本就不想。但是你不能說所有的IndieRock都不商業,比如當IndieRock借助Punk而實現其商業化(這些樂隊風格好像叫做朋克複興“PunkRevival”)時,你就不要認真地去介意它是Indie還是主流。其實公認觀點一直就認為IndieRock從就不會改變它的音樂取向而迎合主流聽衆,也就不可能成為主流聽衆的首選。

這其中的原因也是Indie音樂的特點所決定的,如主流聽衆一直就認為這樣的音樂:太古怪和無知(toowhimsicalandinnocent)、太不可思議(tooweird)、太敏感和太憂郁(toosensitiveandmelancholy)、太輕柔和太脆弱(toosoftanddelicate)、太空幻和太令人催眠(toodreamyandhypnotic)、太個人化和歌詞的潛在啟示(toopersonalandintimatelyrevealinginitslyrics)、在制作上太低質和太低預算(tooLo-Fiandlow-budget),在旋律和吉他Riff上太有棱有角(tooangularinitsmelodiesandriffs)以至于形成更所的分支,就拿吉他噪音來說就有好幾種不同風格(SonicYouth/DinosaurJr./Pixies/Jesus&MaryChain-style)。

發源于歐洲的獨立音樂,在華語流行樂壇的發展也具有了自己的特征:1.由音樂人自發組成獨立廠牌,制作音樂,發行專輯,如張亞東的東樂園,還有摩登天空,丁薇有她的廠牌。唱片銷售方式自由,往往在書店、咖啡店和唱片店販售。2.獨立音樂不同于主流音樂的做法,音樂的風格、内容多元自由。3.獨立音樂人往往參與到主流唱片公司的作品中,進而影響到主流藝人的音樂作品。

由于網絡共享使盜版問題很嚴重,很多成名藝人對新興Web2.0音樂網站“愛恨交加”。獨立音樂人的态度則更加鮮明,他們全力支持這些新生事物,并将其看作是成名的重要途徑。與此同時,音樂網站也為年輕藝人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它們不斷開發更好的工具,以及提供更好的機會,鼓勵獨立樂隊将内容上傳到互聯網上。

音樂分類

作為舶來品的獨立音樂(Indie Music)在它的歐美發源地并不是一個既定的風格或流派。我們可以看到更細緻的劃分,諸如獨立流行(Indie-Pop)、自賞(Shoegaze)、後搖滾(Post-Rock),但是它們都是被劃分到非主流(Alternative)和獨立搖滾(Indie-Rock)這一标簽之下。進入90年代以後,IndieRock産生了很多不同的分支(比較為人熟知的有indiepop,dreampop,noise-pop,lo-fi,mathrock,post-rock,spacerock,sadcore,andemo),所有的這些Indie樂隊正是構建當今美國地下音樂的中堅力量。

獨立搖滾

Indie Rock脫胎于上個世紀80年代的地下音樂和另類音樂,盛行于90年代至今,其所崇尚的DIY精神直接源

自Punk,但是其音樂取向卻又雜糅各家,因此衍生出不少不同或是迥異的分支類型。IndieRock深深植根于美國的地下音樂(AmericanUndergroud)和80年代的另類搖滾(AlternativeRock)一部分跟随着Nirvana進入主流(同時也宣告整個另類搖滾步入主流),而另一部分未能進入主流或是堅持獨立姿态的則演變為如今的Indie Roc。這種現象就是:并不是所有的Alternative樂隊成功過渡為主流抑或是這些樂隊原本就不想。

獨立流行

可以把Indie Pop看作是一種更有旋律、更少吵雜以及更少焦慮的IndieRock類型,它所折射的是地下音樂柔和、唯美的一面。IndiePop的音樂更着重于聲音的融洽、音樂的編排以及歌詞的創作。在從ChamberPop華美的管弦樂編曲到TweePop的簡單直率中,IndiePop所包含的一切,其焦點或者說這種音樂的側重點一如都是歌曲多于聲響。盡管Indie Pop和Indie Rock都信奉朋克的D.I.Y(DoItYourself)精神,但是Indie Pop反對朋克的虛無主義态度以及音樂上的聲音碾磨處理。

獨立流行樂可以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它可以囊括一大堆具有分明特點的有着獨立流行氣質的音樂,比如Chamber Pop、Dream Pop、TweePop&C86等等,但是由于這些音樂都有着各自的特别氣質,所以它們又都自成一派,因此也就有相對應的音樂風格術語來更加确切地描述它們。那麼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那些不足以形成一派的獨立流行樂将會呈現出一種多樣化的音樂氣質,此時,我們可以把這些理解為狹義上的獨立流行樂。注意,即使是狹義上的獨立流行樂,借着音樂自身的多變性以及融合性,它也不可以被一種表達所能具體地确切描述。

噪音流行

作為另類/獨立搖滾的一個分支,Noise Pop顧名思義就是有一些吉他回饋、音調不諧和聲音磨損包裝風格的流行音樂。它占據了介于Bubblegum(泡泡糖搖滾舞曲)和avant-garde(前衛音樂)的中點,是傳統流

行樂創作手法和略富攻擊性的白色噪音(WhiteNoise:用以掩蓋令人心煩的雜音)的碰撞結果。當NoisePop的旋律飄忽于渦旋吉他所營造的聲場中時,其音樂經常會給人一種朦胧、麻醉和催眠的感覺,當然NoisePop可以是歡快活潑的,也可以是棱角分明、富有挑戰性的。最早期的NoisePop植根于the Velvet Under ground的諸如回饋、失真等音樂實驗,然而更被公衆認同的Noise Pop起源樂隊是美國另類搖滾樂隊SonicYouth和DinosaurJr.,是他們将搖滾樂構架與粗重的吉他失真融合在了一起。第一支正規意義上的NoisePop樂隊則是the Jesus&MaryChain,它以1986年的首張唱片《Psychocandy》崛起于地下,幾乎同一時期還誕生了可以說是最多産和最具生命力的Noise Pop樂隊YaLaTengo,其首張專輯也于此時推出。在80年代末,Noise Pop引發了英倫的Shoegazing(自賞)運動,自賞音樂更加内省,其旋律更加脆弱。在90年代,Noise Pop仍繼續對Indie Rock産生着重要的影響。

夢幻流行

夢幻流行樂是一種更講求氛圍的另類搖滾類型,在音樂上聲響和旋律并重。這種音樂的特點是經常會有如

呼吸般的主音并配以随之漂移的吉他或是合成器所營造的氛圍音場。CocteauTwins以他們的那種幾近無法辨認的主音和缥缈的音場被認為是DreamPop音樂的典型,然而Dream Pop亦包括了一些其他不同的體裁分支,如還包括了像Galaxie 500這樣的後Velvet Undergroud吉他搖滾風格,還有MyBlood Vatentine似的聲響回饋風格,但不管怎樣Dream Pop的音樂很注重音樂給人的聲響質感,而這種效果往往是用獨具特點的器樂和主音來達到。

女權朋克樂,搖滾樂

90年代早期Indie Rock運動出現了宣揚女權主義的朋克音樂,而Riot Grrrl則是它的一個直言不諱、頗具煽

動性的分支。Riot Grrrl音樂所具的磨蝕性出于幾方面的意圖:它保證了這種非合作态度的音樂永不能達到像另類搖滾音樂過渡主流的成功(發行RiotGrrrl音樂唱片最多的廠牌就叫做KillRockStars);

RiotGrrrl運動大都集中在西雅圖、華盛頓區的奧林匹亞;幾個例外包括了英國的HuggyBear,也包括了像BabesInToyland和L7這樣的幾支Grunge樂隊,這些樂隊符合RiotGrrrl音樂的精神,但是在意識形态上卻與這種音樂無關。

其實真正的RiotGrrrl樂隊是:Bratmobile、7 Years Bitch、同性戀樂隊Team Dresch和居于整個Riot Grrrl中心的Kathleen Hanna領銜的BikiniKill,這些樂隊無一得到過普遍的接受。由于多數RiotGrrrl樂隊并不多産,因此運動初期的那種激情閃現在幾年後便消失了,但是RiotGrrrl在獨立文化領域中卻一直保持着持續的影響力。

MathRock

Math Rock和後搖滾(PostRock)有點沾親帶故,更為人熟知的是其作為Indie Rock風格,它和Indie Rock有着相近的音樂取向。在Post Rock有着明顯的爵士樂影響的地方,Math Rock則就如同是一枚硬币的反面-它的音樂顯得濃厚而複雜,同時充滿着艱澀的timesignatures和intertwiningphrases。而且,這種音樂比後搖滾要更為搖滾一些,因為它通常是由以吉他為主樂器的小樂隊演繹。Math Rock在90年代中期達到頂峰,那時,像Polvo和Chavez這些樂隊在大學校園的獨立搖滾樂人中有少數專注于這種音樂的追随者。

TweePop&C-86

Twee Pop可能最适合被比作泡泡糖獨立搖滾樂-它的音樂有着DIY的精神,但是又蔑視朋克樂的傳統慣例,然而它有着一種自搖滾樂誕生之日起未曾所見和所聽到的直率天真。

C-86後來又被英國的出版界稱為“AnorakPop”和“Shambling”,它本身作為一場音樂運動是短暫的,但是它影響了後來的大洋兩岸的大批樂隊,這些樂隊專注于音樂上的直率、真誠,并且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也使得TweePop成為了世界性的音樂标簽。在英國,TweePop的中心許多年以來直到現今仍是具有傳奇色彩的Sarah廠牌,旗下的樂隊包括the FieldMice、Heavenly和theOrchids;在Sarah被轉讓後,它的創始人又建立了新的廠牌Shinkansen。在美國,Twee Pop集中在華盛頓區的奧林匹亞,那裡是K廠牌的所在地,這個廠牌是由BeatHappening樂隊的CalvinJohnson所擁有。

保護發展

版權讓音樂價值回歸

收入倍增計劃推動交易正版化n

“靠侵權盜版玩音樂的時代不會很久了,音樂産業鍊将迎來巨大轉變與革新。”北京市版權局副局長王野霏表示。據他介紹,音樂版權保護是近年版權工作的重點,為此,北京市版權局将通過落實“北京數字音樂版權收入倍增計劃”、搭建由首都版權聯盟成員共同推出的“版權财富網音樂版權交易平台”、建立首都音樂産業工作委員會等一系列有效舉措,整合音樂産業資源,推動實現音樂交易的正版化、公開化、公平化。“既要支持正版的原創曲目,也要監控作品的使用和收入的分配,一定要讓作者有合理的回報,也要讓使用者有可觀的利潤,同時要讓廣大的聽衆有豐富多彩的歌曲。”王野霏表示。n

對王野霏所說的收入倍增計劃,北京市版權局版權處處長盧志鵬進行了進一步诠釋,他表示,倍增計劃實施首選的突破口和試驗田就是卡拉OK的使用。為此,北京市一是打造了正版的曲庫,二是打造了交易的平台,三是構建了營銷體系。這一計劃的實施已經初步取得成效:聽衆享受到了優質的文化産品,而卡拉OK廳因為購買正版提高了服務品質,也吸引了更多聽衆,因此效益也得到了提高。n

探索有償使用音樂的途徑n

“良好的版權環境是音樂産業發展的關鍵。”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出版管理司音像電子處處長許正明認為,近幾年來音樂産品一直是盜版的重災區,特别是進入數字時代,非法下載成了制約行業發展的頑疾。他表示,作為政府主管部門,總局将通過推動立法工作,加強對音樂作品,特别是數字音樂作品的版權保護,支持并規範相關行業協會,積極探索網絡環境下對音樂作品實行有償使用的途徑和方法。n

對于許正明所說的有償使用音樂作品,業内已經有了積極的探索。中國移動無線音樂基地書記闫志強表示,音樂内容收入來源越來越多元化,傳統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都越來越重視音樂内容的版權收益。“當前傳統電子音像出版行業,衆多的原創音樂人都投身到了移動互聯網當中。不管采取什麼收費模式,我始終認為建立一個完整的音樂内容版權價值評估制度,确保音樂内容的價值回歸,才是音樂産業長久發展之道。”闫志強認為,移動通訊網絡有技術優勢,可以有效提高網絡的侵權管控能力,通過手機能夠快速傳播推廣優秀的音樂産品,抵制不良和低俗内容。n

獨立音樂版權更應被保護n

《非你莫屬》制片人劉爽、音樂人胡海泉、《最美和聲》制片人、總導演傅順吉、摩登天空首席執行官沈黎晖作為嘉賓,針對電視媒體、選秀節目、版權保護對音樂産業的影響等議題,進行了激烈的讨論。沈黎晖認為音樂在電視節目中“被免費”了很多年,版權保護是當務之急;傅順吉以鳥叔的《江南style》為例,認為對于歌手來說,讓大衆、媒體傳播才能得到推廣;歌手與創作者出身的胡海泉則認為相對本身具有傳播力的流行音樂,獨立音樂(注:獨立音樂是音樂領域中有别于主流商業唱片廠牌或其子公司的音樂存在,音樂的整個創作過程均由音樂家獨立完成。)的版權更應當被保護。n

首屆中國音樂産業大會由高峰論壇、博覽會和音樂嘉年華三個闆塊組成,北京市版權局、北京國家音樂産業基地主辦,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國家音樂産業發展促進工作委員會、北京國家音樂産業基地數字音樂園區等衆多機構聯合協辦,無限星空音樂集團和熱誠文化共同承辦。來自唱片公司、音樂渠道商、音樂投資方及知名音樂人等音樂界及相關行業人士共計400餘人參加。主辦方表示,今後中國音樂産業大會将每年定期舉辦,通過這一平台更好地推動數字音樂創新發展、推動中國音樂走出去。

跳出産業發展思維

1)起步較晚,因此在做本地音樂的同時又具有一種世界性。中國獨立音樂的音樂生産模式,包括藝人和一些産業鍊的模式,既借鑒于其他國家,又有本地化的調整。可以說,獨立音樂是一種極具中國創意産業發展特色的門類。n

2)深受地緣性影響。中國獨立音樂的發展受到日本、韓國、中國港台地區獨立音樂的影響,同時也存在競争關系。比如韓國流行音樂(K-pop)在國際上具有較高的影響力,中國獨立音樂要突圍的難度很高,如何去塑造具有中國特色的音樂風格和内容是很大的挑戰。n

3)完善的産業鍊尚未形成。在線上讨論中有嘉賓提到粉絲流動性強、忠誠度不高、現有流媒體平台與樂隊内容、風格契合度不高等問題。中國獨立音樂産業中樂隊、場地管理以及粉絲運營方面很多知識大多通過與國際藝人合作,學習、嫁接到國内,還存在不足。行業中鮮少有可以堅持10年以上的樂隊或品牌。n

4)行業具有發展潛力。目前職業音樂人占中國人口比例非常小,我在田野中了解到,大部分音樂人都有正常工作,隻将音樂作為一種愛好,從這個角度來看,獨立音樂更接近于一種“家庭手工業”(cottage industry)的狀态,缺少全情投入的音樂人以及專業管理人士。此外,根據音樂數據分析公司Soundcharts統計,2017年,日本有3000多家Livehouse場地,而這一數字在中國僅為300,意味着每473萬人一個場地。n

5)獨立與流行之間界定不明确。這也是獨立音樂沒有形成完善産業鍊的重要因素。我們需要意識到,獨立音樂雖然不會與主流音樂合并,但兩者不應該是對立的關系,而是相輔相成。n

6)創意保護機制尚待探索。長久以來,在中國市場維護版權非常困難,特别是對處于底層、每年作品數量不多的音樂人來說。目前全球很多地方都在探讨,版權如何重新形成對獨立音樂制作更有益的模式,讓做小衆音樂的人得以生存,我認為這也是中國市場應該關注的問題。n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