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機交互

人機交互

工業設計專業術語
人機交互技術(Human-ComputerInteractionTechniques)是指通過計算機輸入、輸出設備,以有效的方式實現人與計算機對話的技術。它包括機器通過輸出或顯示設備給人提供大量有關信息及提示請示等,人通過輸入設備給機器輸入有關信息及提示請示等,人通過輸入設備給機器輸入有關信息,回答問題等。人機交互技術是計算機用戶界面設計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與認知學、人機工程學、心理學等學科領域有密切的聯系。
    中文名:人機交互 外文名: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别名:

基本簡介

人機交互、人機互動(英文: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或Human–Machine Interaction,簡稱HCI或HMI),是一門研究系統與用戶之間的交互關系的學問。系統可以是各種各樣的機器,也可以是計算機化的系統和軟件。人機交互界面通常是指用戶可見的部分。用戶通過人機交互界面與系統交流,并進行操作。小如收音機的播放按鍵,大至飛機上的儀表闆、或是發電廠的控制室。人機交互界面的設計要包含用戶對系統的理解(即心智模型),那是為了系統的可用性或者用戶友好性。

行業概況

供求關系是一個人機交互行業能否快速發展的前提。目前來看,市場需求是很大的,而供應方面卻略顯不足,尤其是擁有核心知識産權,專利産品及服務質量過硬的企業并不多,行業整體缺乏品牌效應。在需求旺盛的階段,行業需求巨大,發展前景好,這是毋庸置疑的。傲唯刃道号召業内企業共同努力,尤其需要發揮盡善盡美的研發精神,進一步提高研發技藝,降低成本,真正解決客戶的實際困難,嚴把質量關,提供最可靠的産品及服務。

詳細釋義

人機交互主要研究交互式計算系統的設計、實現與評估。随着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的進步和應用的普及,人機交互在社會、經濟和國家安全等領域中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受到學術界和産業界的高度重視。人機交互專業委員會的成立具有裡程碑的意義,标志着人機交互作為中國計算機領域一個新的發展方向逐漸成熟。

人機界面的發展趨勢

有些機械行業,比如說機床、紡織機械、電子設備等行業,在國内已經發展有幾十年的曆史了,相對來說屬于比較成熟的行業,從長遠看,這些行業還存在着設備升級換代的需求。在這個升級換代的過程中,确實會有一些小的、一直使用比較低端産品的廠家被淘汰掉,但也有很多企業在設備更新過程中,将需求重新定位,去尋找那些能夠符合他們發展計劃,幫助他們提高自身生産力的設備供應商。n鑒于這種需求,以後人機界面的改變,将在形狀上、觀念上、應用場合等方面都有所改變,從而帶來工控機核心技術的一次次變革。總體來講,人機界面的未來發展趨勢是六個現代化:平台嵌入化、品牌民族化、設備智能化、界面時尚化、通訊網絡化和節能環保化。

應用領域

自然語言人機交互    

輸入輸出裝置的設計

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制造(ComputerAideddesignCAD/ComputeraidedmanufacturingCAM)

相關概念

人機界面(Human-Computer Interface,簡寫HCI):是人與計算機之間傳遞、交換信息的媒介和對話接口,是計算機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機交互與人機界面是兩個有着緊密聯系而又不盡相同的概念。

發展曆史

59年美國學者B.Shackel從人在操縱計算機時如何才能減輕疲勞出發,提出了被認為是人機界面的第一篇文獻的關于計算機控制台設計的人機工程學的論文。1960年,Liklider JCK首次提出人機緊密共栖(Human-Computer Close Symbiosis)的概念,被視為人機界面學的啟蒙觀點。1969年在英國劍橋大學召開了第一次人機系統國際大會,同年第一份專業雜志國際人機研究(IJMMS)創刊。可以說,1969年是人機界面學發展史的裡程碑。

在1970年成立了兩個HCI研究中心:一個是英國的Loughbocough大學的HUSAT研究中心,另一個是美國Xerox公司的Palo Alto研究中心。

1970年到1973年出版了四本與計算機相關的人機工程學專著,為人機交互界面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20世紀80年代初期,學術界相繼出版了六本專著,對最新的人機交互研究成果進行了總結。人機交互學科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和實踐範疇的架構。理論體系方面,從人機工程學獨立出來,更加強調認知心理學以及行為學和社會學的某些人文科學的理論指導;實踐範疇方面,從人機界面(人機接口)拓延開來,強調計算機對于人的反饋交互作用。人機界面一詞被人機交互所取代。HCI中的I,也由Interface(界面/接口)變成了Interaction(交互)。

20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随着高速處理芯片,多媒體技術和Internet Web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普及,人機交互的研究重點放在了智能化交互,多模态(多通道)-多媒體交互,虛拟交互以及人機協同交互等方面,也就是放在以人為在中心的人機交互技術方面。

經曆階段

人機交互的發展曆史,是從人适應計算機到計算機不斷地适應人的發展史。人機交互的發展經曆了幾個階段:早期的手工作業階段、作業控制語言及交互命令語言階段、圖形用戶界面(GUI)階段、網絡用戶界面的出現、多通道、多媒體的智能人機交互階段

虛拟界面

德國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全新的可移動交互系統,此系統能夠通過視覺存貯設備将視覺信号轉換為命令,有望能全面代替鍵盤和顯示器.這種設備是一個小型的、能夠放在胸前的電腦,其攝像頭能捕捉到手部運動,從而轉換成對應的命令執行.例如人們可以用手在空中畫出各種圖形,或選擇空中不同的點來構型,此交互系統可以立即将這些手上動作轉化成圖形或操作命令,就像《鋼鐵俠2》裡的托尼—斯達克在自己實驗室裡用手在空中揮動便能操作電腦一般。在不久的将來,你在空中畫幾個數字就能表示在撥打電話,或者在空中點幾下就表示在打鍵盤,一切就将變的美妙無比。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