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員

飛行員

航空器駕駛員

身為一名專業飛行員,必須在多重不利因素同時出現下,提高警惕,臨危不亂,沉着應戰,克服壓力。分析、評估和判斷一切風險因素的影響程度,在安全和效率之間尋求個平衡點,采納所有可行的資源,在最短的時間内作出最明智決定,發揮本身的真功夫,把守這最後一關。其中,還牽涉到個人的修養、紀律和态度,機組人員之間的相互配合、溝通、信賴和合作。這些都隻是對飛行員最基本的要求,任何強調環境因素的建議,都在轉移視線,試圖淡化飛行員逃避不了的責任。[1]

    中文名:飛行員 外文名:Pilot 别名: 民族: 籍貫: 畢業院校: 職業: 主要成就: 含義:飛機、直升機等航空器的駕駛員 擔    負:領航、通信、射擊等任務

分類

在航空兵中,按所駕駛機種,分為殲擊機、強擊機、殲擊轟炸機、轟炸機、運輸機、偵察機、電子對抗機、預警機、空中加油機和直升機等飛行員。

按承擔的任務,分為遂行作戰任務的飛行員、試飛員和飛行教員等。

工作内容

多座飛機的飛行員通常隻負責駕駛;單座飛機的飛行員除負責駕駛外,還擔負領航、通信、偵察、射擊和轟炸等任務。能在晝間簡單氣象條件下執行任務的稱一種氣象飛行員;能在晝間簡單、複雜氣象條件下執行任務的稱兩種氣象飛行員;能在晝間簡單、複雜氣象條件下和夜間簡單氣象條件下執行任務的稱三種氣象飛行員;能在晝夜間簡單、複雜氣象條件下執行任務的稱四種氣象飛行員,又稱“全天候”飛行員。

技術等級

根據技術水平的不同,飛行員分為若幹技術等級。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飛行員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飛行員。飛行員的成長通常經過思想、身體、心理、文化的認真選拔,航空理論、模拟、實機飛行、改裝作戰機種嚴格訓練等過程,成為能擔負作戰和其他任務的飛行員。飛行員服役到規定年限後退出現役。

發展曆史

在航空發展史上,出現過一批貢獻突出的飛行員。1911年10月23日,意大利飛行員C.皮亞紮駕駛布萊裡奧飛機首次在土耳其陣地上空進行了一個小時偵察,揭開了飛機參戰的序幕。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出現了俄國的阿爾采烏洛夫、克魯堅,德國的裡希特霍芬和烏德特,法國的豐克和居内梅,英國的門諾克和畢曉普等著名飛行員。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飛行員闊日杜布在空戰中擊落62架敵機,波克雷什金擊落59架敵機,古拉耶夫擊落57架敵機。朝鮮戰争期間,參戰的飛機已是高速噴氣殲擊機,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湧現出擊落擊傷敵機9架的趙寶桐、王海,擊落擊傷敵機8架的劉玉堤,擊落擊傷敵機7架的孫生祿以及張積慧等飛行員。他們都被授予“一級戰鬥英雄”稱号。

對于飛行員們來說,迫降傳奇薩利機長、英雄機長劉傳建等,這就是可以崇拜和學習的榜樣。同樣在我們身邊的,始終保持良好安全記錄的飛行員可以是榜樣,在飛行技術上孜孜以求的飛行員可以是榜樣,在教學培訓中兢兢業業的飛行員可以是榜樣,在綠色飛行上環保節約的飛行員也可以是榜樣。隻有樹立起自己心中的榜樣,飛行員才會對照自身、去蕪存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飛行員需要具備的能力講到機長肩上四道杠的含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