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綠

銅綠

堿式碳酸銅
銅綠,又名銅青,主要成分為堿式碳酸銅,是銅器表面經二氧化碳或醋酸作用後生成的綠色鏽衣,含有元素銅、氧、氫和碳等,又稱銅鏽。銅綠不溶于水,溶于酸。銅綠具有制造顔料、殺蟲滅菌劑和信号彈等工業用途,也具有退翳、去腐、斂瘡、吐風痰等藥用功效。[1]
    中文名:銅綠 外文名: 别名:孔雀石;堿式碳酸銅 英文名:basic cupric carbonate 化學式:Cu2(OH)2CO3 密度:3.85g/cm³

簡介

銅綠,化學式為Cu2(OH)2CO3,又名孔雀石,主要成分為堿式碳酸銅(非純淨物),是一種名貴的礦物石,是鹽的一種。

它是銅與空氣中的氧氣、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質反應産生的綠色鏽衣,含有元素銅、氧、氫和碳,又稱銅鏽。在空氣中加熱會分解為氧化銅、水和二氧化碳。

銅綠不溶于水,溶于酸;不穩定,加熱時易分解;能與鹽酸反應,将碳酸鈉溶液加入到銅鹽中,可得堿式碳酸銅沉澱;堿式碳酸銅可用于顔料、殺蟲滅菌劑和信号彈等。銅綠也是一味中藥,具有退翳、去腐、斂瘡、殺蟲、吐風痰的功效 。

物理性質

由溶液中所得沉澱物初顯綠色,放置後在溶液中變成暗綠色,它不溶于水,溶于酸。也溶于氰化物、铵鹽和堿金屬碳酸鹽水溶液而形成銅的絡合物。  

銅綠粉末加熱至220℃時分解。不溶于水和乙醇,可溶于氨水生成二價銅的氨配合物。溶于酸形成相應的銅鹽,溶于氰化物、氨水、铵鹽和堿金屬碳酸鹽的水溶液中,形成銅的配合物。在水中煮沸或在強堿溶液中加熱時則可生成褐色的氧化銅。可與硫化氫反應生成硫化銅。

銅綠在空氣中長時間放置,會吸濕并放出二氧化碳,慢慢變為綠色的孔雀石。在自然界則以藍銅礦的形式存在。

化學性質

銅在空氣中與O2,CO2,H2O反應産生Cu2(OH)2CO3

化學方程式:2Cu + O2 + H2O + CO2 ═陰暗潮濕的環境═ Cu2(OH)2CO3  

加熱Cu2(OH)2CO3可以生成CuO,H2O,CO2。 

化學方程式:Cu2(OH)2CO3 ═△═ 2CuO + CO2↑ + H2

堿式碳酸銅是銅表面上所生成的銅綠的主要成分。

堿式碳酸銅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水和二氧化碳。化學反應式是:Cu2(OH)2CO3+ 2H2SO4=2CuSO4+3H2O+CO2 ↑,還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水和二氧化碳: 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在稀的硫酸銅溶液中加入碳酸鈉,或将二氧化碳通入氫氧化銅懸濁液中,都可得到堿式碳酸銅沉澱。堿式碳酸銅可看做由氫氧化銅與碳酸銅組成的,實際有氫氧化銅合一個碳酸銅與氫氧化銅合二個碳酸銅兩種。前者化學式為CuCO3·Cu(OH)2,是一種草綠色的單斜系結晶纖維狀的團狀物,或深綠色的粉狀物。由溶液中所得沉澱物初顯綠色,放置後在溶液中變成暗綠色。

毒性

銅綠有毒,原因是它會與胃中的鹽酸反應生成銅離子而造成重金屬中毒。

中毒後應在醫生指導下飲用鮮牛乳或蛋清溶液、硫酸鈉溶液、碳酸氫鈉溶液等。

用途

工業用途

銅綠在無機工業中用于制造各種銅化合物。有機工業中用作有機合成催化劑。電鍍工業中電鍍銅錫合金作銅離子的添加劑。農業中用作黑穗病的防止劑,也可作種子的殺蟲劑。主要用來制造信号彈、煙火、油漆顔料、殺蟲劑和解毒劑和電鍍等。

醫療用途

藥用銅綠為翠綠色粉末,質松,無臭,味微澀,有毒。燃燒現綠色火焰。中醫認為其入肝、膽經。(此外,尚有一種加工銅綠,系用銅綠粉或綠青與熟石膏加水拌和壓扁,切成塊狀,噴以高梁酒,使表面産生綠色而成。藥材呈長方形塊狀,長約5厘米,寬約2厘米,厚約5毫米。外表綠色,裡面土黃色或淡綠色,質硬而脆,無臭無味)主要用于退翳、去腐、斂瘡、殺蟲、吐風痰等。治目翳、爛弦風眼、痔惡瘡、喉痹、牙疳、臁瘡、頑癬、風痰卒中等病症。

制備方法

實驗室制法

一、由Na2CO3·10H2O跟CuSO4·5H2O反應制備

根據CuSO4跟Na2C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CuSO4+2Na2CO3+H2O==Cu2(OH)2CO3↓+2Na2SO4+CO2↑進行計算。分别稱取12.5gCuSO4·5H2O,14.3gNa2CO3·10H2O,各配成200mL溶液(溶液濃度為0.25mol·L-1)。在室溫下,把Na2CO3溶液滴加到CuSO4溶液中,并攪拌,用紫色石蕊試紙檢驗溶液至變藍為止,得到藍色沉澱。抽濾,用水洗沉澱,至濾液中不含SO42為止,取出沉澱,風幹,得到藍色晶體

二、

在稀的硫酸銅溶液中加入碳酸鈉,或将二氧化碳通入氫氧化銅懸浮液中,都可得到堿式碳酸銅沉澱。

三、由NaHCO3跟CuSO4·5H2O反應制備

稱取4.2gNaHCO3,6.2gCuSO4·5H2O,将固體混合(不研磨)後,投入100mL沸水中,攪拌,并撤離熱源,有草綠色沉澱生成.抽濾、洗滌、風幹,得到草綠色晶體。

四、由Cu(NO3)2跟Na2CO3反應制備

将冷的Cu(NO3)2飽和溶液倒入Na2CO3的冰冷溶液(等體積等物質的量濃度)中,即有堿式碳酸銅生成,經抽濾、洗滌、風幹後,得到藍色晶體。

由上述幾種方法制得的晶體顔色各不相同.是因為産物的組成與反應物組成、溶液酸堿度、溫度等有關,從而使晶體顔色發生變化。

簡單制法

一、取銅器久置潮濕處,或用醋噴在銅器上,其表面産生青綠色的銅鏽,刮取後,幹燥之。

二、簡單制取

①在一個試管中放入銅粉。

②加水淹沒銅粉的一半。

③通入O2和CO2

④蓋好試管塞。

⑤靜置。每半小時用玻璃棒攪拌銅粉,待生成銅綠即可。

相關事件

2012年7月24日,媒體公布北京市消協對水龍頭的比較試驗結果,歐派等超三成水龍頭不達标。一些企業為降低電鍍成本,在水龍頭進行電鍍前沒有很好對表面進行除鏽等必要處理,所以表面耐腐蝕能力差,很多水龍頭在使用一段時間後,表面就會産生銅綠。水龍頭滞留的“隔夜水”還可能使材質不好的水龍頭析出鉛元素,可能引發鉛中毒。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