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儒

陳彥儒

中國現代作家
陳彥儒,原名陳鏡堂,廣東興甯人。2019年6月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出版了作品集《放牧星群》、長篇小說《白天失蹤的少女》、散文集《印象興甯 水墨珠海》、新聞理論随筆集《新聞課——如何學會與讀者“拍拖”》等專著。其中《白天失蹤的少女》獲得了2015年首屆報業文學獎年度長篇小說大獎。散文集《浪漫珠海:我從古代來》獲得第四屆蘇曼殊文學獎,該書由團結出版社出版,預計2021年3月前後上市。[1]
    中文名:陳彥儒 外文名: 别名:陳鏡堂 民族:漢 出生地:廣東興甯 畢業院校: 職業:作家 代表作品:《放牧星群》等等 主要成就:作家,現任中央媒體“中國新聞社”珠海、中山支社記者。

簡介

陳彥儒(1975-),原名陳鏡堂,廣東興甯人,

廣東省作協會員,曾任百年老報——香港《大公報》記者,《珠江晚報》記者,曾任房地産網站主編,兼電子雜志《珠海樓志》主編,現任中央媒體——“中國新聞社”珠海、中山支社記者,數年發表了約152萬字的短篇小說、散文、随筆、散文詩;及386萬字新聞作品,2009年出版作品集《放牧星群》。曾榮獲廣東新聞獎等獎項。長篇小說《白天失蹤的少女》已出版。

人物評價

陳郎為文開口小,掘進深,深谙散文體裁的真谛,遂具有堅韌的“本體”意識。“我”是他文中榮辱相伴的主角,“雙城”是他休戚與共的載體。世事也罷,人生也罷,愉悅也罷,疼痛也罷,陳郎皆有自家的聲韻,而絲毫覓不見由他處抄來、仿來的痕迹……單從歸真返璞的文字,觸摸到陳郎滿腹誠懇的心思,已堪屬時下稀罕。我相信,進得陳郎兩座城,穿街過巷,一路閱讀下來,大緻不會辜負你花費的光陰。——引自任芙康(兩屆茅盾文學獎評委)寫的序《陳郎的“雙城”》

陳彥儒就是這類“底層生活意識形态寫作”者中,仍然敢于直面人生現場和第一體驗,撞擊概念化、公式化寫作模式,以拙重質樸的意象直接叩響讀者的心扉的作家……他在以形象的文字書寫底層個體生存境遇的同時,為當代文學滲透進了鮮活的“中國經驗”。——引自評論家黃自華評論《“底層生活意識形态”的文學表述——讀〈放牧星群〉》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