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黃

栀子黃

胡蘿蔔素系列色素
栀子黃(crocin,gardenia yellow),别名藏花素,俗稱黃栀子,屬類胡蘿蔔素系列,它是栀子中的黃色色素,其黃色素成分為類胡蘿蔔類色素的藏花素,與藏紅花中的藏花素相同。栀子黃可用于果汁(味)型飲料、配制酒、糕點上彩妝、冰棍、雪糕、膨化食品、果凍、面餅、糖果和栗子罐頭等。
    中文名:栀子黃 外文名:Gardenia Yellow 别名:α-藏花素 化學式:C44H64O24 分子量:976.9656 CAS登錄号: EINECS登錄号: 熔點: 沸點: 水溶性: 密度: 外觀: 閃點: 應用: 安全性描述: 危險性符号: 危險性描述: UN危險貨物編号: CN危險貨物編号: 别稱:α-藏花素

主要成分

栀子黃色素主要成分是類胡蘿蔔素類的藏花素(Croc in)和藏花酸(Crocet in),還含有環烯醚萜苷類的栀子苷以及黃酮、綠原酸。藏花素和藏花酸是少有的水溶性類胡蘿蔔素,分子中存在多個共轭雙鍵,它們一方面賦予栀子色素黃色,另一方面也是栀子色素不穩定的原因之一。栀子黃色素中有七種藏花酸的衍生物,這七種衍生物的彩度(chroma)和明度(brightness)差别很少,但是随着與藏花酸連接的葡萄糖基因數目的增加,衍生物色調色(hue)減少,色澤由紅色向黃色轉變。

性質

橙黃色結晶性粉末,微臭。易溶于水,在水中立即溶解成透明的黃色液體。可溶于乙醇和丙二醇,不溶于油脂,pH值對色調幾乎無影響。其色調在酸性(pH值4~6)和堿性(pH值8~11)時都比β-胡蘿蔔素穩定,特别在堿性中黃色更鮮明,在波長440nm附近吸光度最大。耐鹽性、耐還原性、耐微生物性均好,在中性或偏堿性條件下,栀子黃耐光性、耐熱性均較好,而在低pH值時耐熱性、耐光性較差,易褐變。對蛋白質和澱粉染着效果較好,即對親水性食品有良好的着色力,在水溶液中則不夠穩定。在酸性時比在堿性時褪色顯着。對金屬離子(如鋁、鈣、鉛、銅、錫等)相當穩定,鐵離子有使栀子黃變黑的傾向。

制備方法

生産栀子黃的方法有乙醇溶液提取法、水提取法和乙醇、乙醚浸提法等。僅介紹乙醇溶液提取法如下:

将成熟的栀子果實粉碎,加入CaCO3。用20%乙醇溶液于75℃的溫度下浸提4h,中間換兩次浸提液,過濾,濾液流經多孔性吸附樹脂,以25%乙醇溶液淋洗樹脂,再用50%乙醇溶液淋洗樹脂并收集該淋洗液,減壓濃縮洗液,幹燥得成品色素,或者真空薄膜蒸發濃縮,噴霧幹燥。

安全性

小鼠經口LD50為22000mg/kg體重。蓄積性、緻突變試驗:有弱蓄積性,無緻突變作用。用添加2%栀子黃色素的飼料進行亞慢性毒性試驗,結果無任何異常,故本色素安全性。按照GB2760-2011《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标準》規定:栀子黃可用于果汁(味)型飲料、配制酒、糕點上彩妝、冰棍、雪糕、膨化食品、果凍、面餅、糖果和栗子罐頭等,最大使用量為0.3/kg。實際使用時,用于一般汽水、汽酒為0.2/kg;葉青酒為0.19/kg;用栀子黃按1:7加水制得栀子黃色素液,對蛋卷着色,在和面時按25:1加入,染色效果較好;用于月餅餅皮的調色,栀子黃的最大使用量為0.3/kg;用于糖果,其使用量為0.05%~0.2%;用于糕點,其使用量為0.01%~0.1%。栀子黃用于飲料效果好,色澤豔麗,雖高溫煮沸亦不變化,使用量為0.02%~0.1%,但不宜使用于酸性飲料,以防褪色。本品可用于保健品的制備。

分離純化

由于中藥和食品提取栀子黃的目标産物不同,因此采用的提取溶劑也有區别。中藥方面主要用甲醇,而食品方面用水,藏花酸、藏花素及栀子苷均是水溶性的極性分子,也有研究表明,醇利于藏花素、藏花酸的提取,水利于栀子甙的提取。

精制方法

栀子黃色素提取液可以用果膠酶處理、闆框過濾、離心等方法進行初步精制,去除果膠、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但要去除引起色素綠變的栀子苷,必須進一步純化。常用的精制方法有:樹脂吸附法、超濾法、反滲透法、超臨界流體萃取法、凝膠層析法、鉛鹽沉澱法、活性炭吸附法等,但真正用于生産的很少,國外僅有大孔樹脂吸附法已應用于工業化生産。

影響因素

紫外-可見光區内栀子黃色素水溶液有三個吸收峰:238nm、325nm、440nm,分别是栀子苷、綠原酸、藏花素和藏花酸特征吸收峰。

栀子黃色素液在pH1~7時為橙黃色,pH8~12時為亮黃色。在酸性條件下色素穩定性較差,中性、堿性條件下色素穩定性良好。與其他類胡蘿蔔色素相似,栀子黃色素耐日光性較差。除Fe、Cu以外,常見金屬離子對栀子黃基本無影響。

栀子黃色素溶液與氧化劑共存時會因氧化作用而導緻褪色。因此,若在食品中使用栀子黃色素,,就應盡量避免在加工和貯存過程中與氧化劑接觸,延緩或減輕栀子黃色素的褪色現象。

在添加栀子黃色素作為染着劑的食品體系中,同時添加抗壞血酸、異抗壞血酸鈉,能夠明顯延緩色素的褪色。因此,在不影響産品風味和其他質量指标的前提下,可以添加适量抗氧化劑,阻止或延緩栀子黃色素的褪色。

劣變防治

褪色防治

栀子黃提取過程中藏花素、藏花酸分子本身含有多個不飽和共轭雙鍵,易受親電試劑如H、金屬離子等破壞,逐漸變為飽和烴,色素吸收峰向紫外區漂移,即發生褪色。通過添加色素穩定劑(如EDTA二鈉),避免與金屬離子接觸,調整色素所在體系的酸堿度等方向可有效防止褪色。

綠變防治

栀子苷是引起桅子黃色素綠變的主要因素,它在蛋白酶或B-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易與伯氨基化合物發生反應生成栀子藍色素。為了有效防止綠變,必須從提取和精制着手,盡可能地除去色素中的栀子苷。

綜合防治

栀子黃色素和B-環糊精相互作用形成1:1型包合物,栀子黃色素的長鍊結構進入B-CD的疏水内腔,使其所處微環境發生了改變,抑制了光、熱、酸堿、氧化等因素引起的褪色反應,大大增強了色素的穩定性。EDTA-Na2能穩定桅子黃色素的分子結構,鳌合色素中的金屬離子,增強色素穩定性。多聚磷酸鈉,偏磷酸鈉,磷酸氫二鈉,,C-谷維素,3,5-二咖啡酰奎甯酸,3,4-二咖啡酰奎甯酸,4,5-二咖啡酰奎甯酸,3,4,5-三咖啡酰奎甯酸和它們的鹽類都可作桅子色素的護色劑,防止褪色。

橘皮苷的二糖苷、在藏花酸分子上連接龍膽二糖,可使桅子黃色素對紫外光的穩定性增強。加入一定量苯甲酸、山酸、八角水提液或酒精提取液,可防止桅子黃色素着色的面類制品綠變。

主要用途

食品行業

桅子黃色素可抑制80%亞麻油酸的氧化,因而可作為食品加工過程中的抗氧化劑;它的耐熱性良好,在80℃,120分鐘條件下,色素殘存率在85%以上;在可見光(40lun-700nln)範圍内,對光的照射是穩定的,而對波長250nm一390nm範圍内的光的照射不穩定。因而,桅子黃色素可作為抗氧化劑和着色劑應用于食品工業中。

絲綢織物

研究顯示天然栀子黃對絲綢織物的染色性能。改變染色條件,采用直接染色法和媒染染色法對絲綢進行染色,經正交試驗分析獲得優化的染色最佳工藝。結果表明:栀子黃對絲綢織物可以直接染色,染料用量對染色結果影響最大,染料的提升性能較好。栀子黃媒染時适合采用後媒染色,與直接染色相比,後媒染色的織物顔色沒有明顯變化,除了日曬牢度不超過3級外,其他各項牢度基本都在4級以上,更多還原。

藥品行業

桅子黃色素除含色素成分可着色外,又含有一定的和血、活血、祛疲、止痛、降壓等醫療價值極高、售價昂貴的藏紅花酸,可應用到藥品行業。

使用方法

将所需數量的色素,加入适量的水或稀乙醇中,稀釋攪拌均勻,再将此黃色溶液加入所需染色的産品中,均勻攪拌即可。操作溫度應低于80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