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門寺猜想

法門寺猜想

1997年袁立主演的電視劇
《法門寺猜想》講了一對戀人的三世情緣。唐朝的元公主與法門寺的小和尚覺能相戀,後來覺能知道自己是被掉包的皇子,而公主是宰相的女兒。覺能後為保護佛骨自焚而亡。公主也自刎了。第二世是一個賣茶的緣妹和一個金銀匠阜能的故事。兩人相戀,但緣妹被外族拓跋氏看上,阜能為了國家,也為了緣妹,隻得遠征拓跋。第三世主持人元緣和年輕的曆史學家小唐在挖掘法門寺時相識。小唐寫了《法門寺猜想》的劇本給元緣,元緣後來才明白自己也許就是元公主和緣妹的前世今生,當他要去找小唐時,小唐已經出家,法名可能,遠走。[1]
    中文名:法門寺猜想 外文名: 别名: 類型:古裝 出品公司: 制片地區: 拍攝地點: 發行公司: 首播時間:[{"year":"1997 導演:陳家林 編劇:楊捷 制片人: 主演:袁立、周裡京、王濤 集數:16 每集長度: 主要獎項: 在線播放平台:

劇情簡介

風雨中坍塌了,發掘塔下地宮、尋找舍利的工作吸引來了小唐博士和記者元緣。

他們發現彼此有好多詭異的共同點:喝茶時喜歡照唐人遺風放點鹽;對于法門寺都有着莫名的歸屬感;對地宮方位共同的直覺……

彼此之間,有不能言表的吸引,有鬼使神差的默契。

地宮發掘舉世矚目,全程參與的他們卻在慶宮宴上悄然溜去。

月光下并肩行走,聊的話題仍舊不着邊際。

一切都還隔了層紙,元緣怅然回城,小唐繼續留在扶風料理考古後續事宜。

午夜夢回,發覺前面兩世的錯過,悲不可抑,元緣不顧一切趕回法門寺,下決心這一世要了卻此緣。

可是,這一世,擋在她和他之間的,不再是皇權,不再是大義,也不再是戰争,而是一堵赭紅寺門——兩人分别的這段日子,小唐已然在法門寺剃度出家,法号可能。

于是這一世,他皈依僧……

元公主,緣妹,元緣。

覺能,阜能,可能。

他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她說:終有一世,你将皈依我……

分集劇情

第1集

電視台專欄節目主持人元緣,因采訪法門寺而與考古博士小唐結識,小唐将他對法門寺的考據寫成一個劇本,寄給元緣,元緣在讀灠劇本之際,勾勒出遙遠千年前的法門寺傳奇。長安城中兩位傾國傾城的姐妹花,伊美、伊春,姐姐伊美自小與宗正相愛,但因武宗皇帝觊觎伊美,賜婚伊春于宗正,伊美憤而欲落發為尼,為宗正所阻止并接回宗正府,在宗正大婚之日,武宗駕到,并要宗正獻上伊美。

第2集

伊美與伊春姐妹情深,終歸言好。伊美為了母儀天下的理想,打消了刺殺皇上的念頭,并且不畏懼皇後的嫉妒,決心為皇上生個太子。詭谲的皇後以宗正與伊美的青梅馬關系,強迫唆使宗正進行偷換皇子的計劃。

第3集

宗正之妻伊春難産生下一女的同時,亦是伊美産下皇子之日,于是,宗正強忍失去愛妻的痛苦,将自己的女兒帶入宮内,并将皇子帶出皇宮送至法門寺。伊美發現自己産下女嬰極度瘋狂,然而這女娃元公主,竟然是個睜眼瞎,這使得皇後更得意氣傲,并慫甬皇帝放棄醫治元公主的眼疾,遠離這對晦氣的母女。

第4集

長大後的元公主美若天仙,德妃娘娘想替元公主在法門寺找個學問僧,為她講授佛法。眼瞎的元公主親自在衆多僧侶中挑選,竟選上了覺能─當年被送進法門寺的皇太子。

第5集

覺能為元公主講了佛經上的故事蓮花夫人與小王子,這個類似德妃娘娘遭遇的故事,引起元公主的聯想,認為她和覺能就是被互換的兒女。宗正感到心有不安,去找了法門寺大法師,并且坦承元公主是自己的女兒,法師允諾在佛誕日請元公主莅臨法門寺瞻禮。

第6集

元公主在佛誕日看見了佛光,眼睛因而奇迹似地複明,她和覺能的感情也日益增長,元公主本身并且開始懷疑,自己就是宗正的親生女兒。由于元公主眼睛已經複明,而且長得亭亭玉立,宗正打算盡快安排讓她晉見皇上。n

第7集

因為德妃總想到覺能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于是到法門寺想求助于大法師。而此時,元公主亦親臨宗相國府,與宗正談論着自己心中的想法,她把宗正與德妃當年的事迹重述了一次,卻遭到了宗正的反駁。往後,元公主依然不放棄力圖求證。而她與覺能的感情,也終于得到了宗正與德妃的接納。

第8集

宗正将元公主眼睛複明之事告知皇上,皇上決定召見元公主。而當元公主晉見皇後時,對皇後說了蓮花夫人的故事,皇後心有餘悸,從此對元公主懷恨在心,導緻往後的場浩劫。

第9集

皇上下谕旨毀佛,為了逃避皇上将元公主賜婚給道士,宗正與德妃決定讓他們速速成婚,兩人遠走高飛。然而,覺能依然決定為佛獻身,以此保住法門寺佛指舍利。

第10集

宗正秉持君命難違,到法門寺毀佛指舍利,而其實這枚是覺能的晶體,宗正親手砸碎了指骨的同時,元公主亦自刎而死。多年以後,年幼的僖宗繼承皇位,他和德妃感情甚笃,經常出入哺元宮。此時,大唐威望已漸低弱,黨項國拓跋氏欲瞻拜佛舍利,宗正以寶函未制作完成的理由拒絕,但允諾下次拓跋氏赴長安時定可瞻仰。

第11集

德妃婉拒僖宗冊封太皇太後,年幼的僖宗聽了德妃講的法門寺前燒茶女的故事,竟親臨法門寺前找人,湊巧地真有一位燒茶女叫緣妹,她有一位工匠戀人叫阜能,僖宗将他倆帶入宮中晉見德妃,請燒茶女為德妃燒茶喝以保健德妃的眼睛。德妃見到兩位年輕人,不禁令她聯想到元公主和覺能,他們就像是兩人的前生轉世。

第12集n

僖宗對于當年元公主與覺能之事,心生疑念。宗正向緣妹坦承自己就是偷換太子的罪魁禍首,并希望緣妹住到宗正府,以彌補痛失女兒的遺憾。僖宗賜婚緣妹與阜能,并準備藉由阜能制作的茶具舉行一次外交茶道,客人便是當年瞻拜佛指舍利未成的拓跋氏。

第13集

拓跋氏觀禮茶道時,被緣妹的美貌所吸引,宗正居心不良想藉由緣妹聯姻拓跋氏,來保住大唐國土的安康。阜能無法忍受拓跋氏的傲氣決定接受比武保住緣妹。僖宗前往法門寺見大法師,追溯當年真身舍利之事。拓跋氏沒得到緣妹心有不甘,别有居心想迎佛指舍利,于是,僖宗與阜能決定秘密制作影骨。

14

德妃将緣妹引見給太皇太後,因此而從她的口中證實當年覺能就是德妃的親生兒子,并将罪狀推給宗正。太皇太後在僖宗逼問之下坦承當年與宗正共謀之事。僖宗得知真相後,決定将宗正處以火刑。n

第15集

一千多年後,阜能轉世成為「可能」,在法門寺所在地──扶風縣從事考古工作,而緣妹則轉世為電視台的主持人「元緣」。愛上元緣的可能為赢得元緣的芳心,将自己的研究論文「法門寺猜想」寄給要前往法門寺采訪的元緣。而元緣在接獲可能的論文後,勾起潛藏于内心千年的那分情愫。元緣決定親自前往西安法門寺拜訪小唐博士,以證實'法門寺猜想'的真實性。元緣到了法門寺後,憶起十年前采訪挖掘法門寺地宮的情景。當初與小唐博士生活習性的雷同處,乃至共同指出法門寺地宮的入口處,林林總總的相似性,這更增加了元緣對前世今生的聯想……

第16集

元緣置身于法門寺博物館内,聆聽解說員陳述法門寺的古物,面對曆曆在眼前的實物,元緣更想證實元公主與覺能,緣妹與阜能,會是自己與小唐的前世嗎?于是,急切想與小唐會面,但當她抵達法門寺找小唐時,方知'小唐'、'可能'原是一人。兩人終于在法門寺的廢墟上握手想見。n

演職員表

伊春、元公主、緣妹、元緣——袁立(飾)

覺能、阜能、可能——王濤(飾)

伊美——譚小燕(飾)

宗正——周裡京(飾)

武宗——李明(飾)

皇後——楊君(飾)

大法師——張光正(飾)

僖宗——邵聰(飾)

如饴——沈玲(飾)

嶽海——曹衛宇(飾)

拓跋——李虎(飾)

道士——王德林(飾)

音樂原聲

《女兒淚》

歌詞:張俊以

作曲:劉思軍

主唱:李姝

不要說月光如水

可知那是女兒的淚

不要說月光如淚

說了又怕心兒碎

有着狂愛就有着狂悲

有那狂想就有着狂醉

月圓月缺

圓圓缺缺

隻因情未了

人聚人散

聚聚散散

難飲酒一杯

法門寺介紹

法門寺位于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城北10公裡處的法門鎮,東距西安市120公裡,西距寶雞市96公裡。始建于東漢末年恒靈年間,距今約有1700多年曆史,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

山門,佛寺院的大門,由于佛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門”,一般是三門而立,中間大兩邊小,象征“三解脫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故“山門”也稱“三門”,也以山門做寺院的别稱。寺院是持戒修道求至涅盤人居地,故由三門入。三門俱開,從那門入。從信門入。凡夫聖賢人,平等無高下,隻在心垢後,取證如反掌。前殿始建于民國28年(1939年),為仿效明清建築,内塑華嚴三聖,韋馱天将及十八羅漢像。

據專家考證,法門寺始建于北魏時期約公元499年前後,現寺内尚存的北魏千佛殘碑就是立塔建寺後不久樹立的。當時稱“阿育王寺”(或“無尤王寺”)。隋朝時,改天下佛寺為道場,阿育王寺改為“成寶寺”。唐朝是法門寺的全盛時期,它以皇家寺院落的顯赫地位,以七次開塔迎請佛骨的盛大活動,對唐朝佛教、政治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唐初時,高祖李淵改名為“法門寺”。武德二年(619年),秦王李世民在這裡度僧80名入住法門寺,寶昌寺僧人惠業為法門寺第一任住持。唐朝貞觀年間,把阿育王塔改建為四級木塔。唐代宗大曆三年(786年)改稱“護國真身寶塔”。自貞觀年間起,唐朝朝政府花費大量人力财力對法門寺進行擴建、重修工作,寺内殿堂樓閣越來越多,寶塔越來越宏麗,區域也越來越廣,最後形成了有24個院落的宏大寺院。寺内僧尼由周魏時的五百多人發展到五千多人,是“三輔”之地規模最大的寺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