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式手槍

64式手槍

1964年設計定型的中國制式手槍
64式手槍(64式7.62mm手槍),是中國自行研制的第一種手槍,1964年設計定型,1980年生産定型。該槍射速為30發/分,整槍重560g,準星為矩形。主要配備于部隊中高級指揮員及公安幹警,是較理想的單兵自衛武器。手槍在設計時,既強調要滿足武器内在的性能要求,又特别強調要滿足外在的形式要求。為使二者得到完美統一,費盡心思。該槍以其小巧輕便、外形美觀、便于隐蔽攜帶、易于維護保養、射擊可靠性好和精度高等優點而廣受青睐。因該槍曾作為禮品贈送國外要人,故愛稱其為“将軍手槍”。該手槍由槍管、套筒、複進簧、套簡座、擊發機和彈匣六大部分組成。64式手槍外形小巧玲珑,便于隐蔽攜帶,射擊時聲響不大,所以被廣大公安民警稱為“小砸炮”。[1]
    中文名:64式手槍 外文名: 别名: 射程:30發/分 全槍質量:560客 實彈匣質量:91克 照門:方形缺口式

研制過程

設計師為64式手槍設計了一種專用的彈藥——7.62×17毫米手槍彈,也稱為1964年式7.62毫米手槍彈。該彈的威力基本上與7.65×17毫米SR手槍彈相當,初速略高,兩彈并不通用。原因是:7.65毫米手槍彈采用半凸緣式底緣彈殼,彈殼底緣直徑是9.06毫米,彈殼長17.3毫米;而64式手槍彈則是采用無凸緣式底緣彈殼,彈殼底緣直徑是8.44毫米,彈殼長16.8毫米。使用64式手槍彈的武器,如64、77式手槍也不能裝填7.65毫米手槍彈。

在研制過程中還發生了一個小小的争議:一種意見認為直接照搬52式手槍的基本結構,這樣能大大縮短研制時間和經費,畢竟該結構是已經成熟完善的。另外一種聲音則認為應該對其結構進行大的修改,畢竟52式手槍的某些設計已經過時,也不符合人機工程,例如保險機構設計就很不合理。最終後一種意見占了上風,決定獨立研制新型手槍。

經過數年的努力,1964年,中國自主設計開發的新一代自衛手槍終于設計定型,并被命名為1964年式7.62毫米手槍(簡稱”64式手槍“)。但直到文革結束後,兵工行業逐步恢複了生機,64式手槍才開始大規模生産,此時已是80年代了。

主要特點

64式手槍外形小巧玲珑,便于隐蔽攜帶,加上其使用的1964年式7.62毫米手槍彈裝藥量較少,射擊時聲響不大,所以被廣大公安民警稱為“小砸炮”。該槍也是我國常見的警用武器之一,深受使用者喜愛。

該手槍由槍管、套筒、複進簧、套簡座、擊發機和彈匣六大部分組成。64式手槍的自動方式采用自由槍機式,設有聯動擊發、空倉挂機、彈匣回闩和彈膛有彈指示等機構;保險機構有安全保險、到位保險、自動保險和射擊保險等多種功能。該槍用以殺傷50米内的目标,在25米距離上,能射穿2毫米厚的鋼闆、7厘米厚的木闆、4厘米厚的磚牆、25厘米厚的土層。

64式手槍為自由槍機式自動方式,慣性閉鎖,可單、雙動發射。保險機構非常完善,除手動保險外,還有跌落保險、擊針保險和不到位保險等,最大限度的滿足了安全可靠的設計要求。同時還具備了彈膛有彈指示和空倉挂機解脫等機構,是小型自衛手槍中較為先進的。

基于中國先前生産過仿制PPK的52式和仿制馬卡洛夫的59式手槍,在64式手槍上也有諸多結構沿襲了這兩種手槍上較為先進成和熟的部分。照門、保險、擊針、彈匣、擊錘聯動缺口與59式手槍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套筒座、扳機、空倉挂機則沿用了52式手槍的結構.。

52式和59式手槍上較為複雜或脆弱的地方都盡量擯棄了,改為自行設計,如阻鐵就是自行設計的。該槍全長152.8毫米,空槍重量為560克,彈匣容量7發。根據中國的相關殺傷動能标準,殺傷人體所需動能為80焦耳,而殺傷馬匹的動能則為180焦耳,所以該槍的槍口動能設定為220焦耳,其威力能滿足日常自衛的需要。

武器要求

戰術要求

因64式手槍為個人随身自衛武器,所以要求在近距離上,能短時間内有效殺傷突然出現的單個或數個生動目标,即首發命中就能保證目标立即失去抵抗能力,停止對射手的危害,達到自衛目的。根據這一使用要求,研究人員參照國外有關武器的性能,量化武器的戰技指标,手槍槍口動能定為180~220J。由于手槍在實際使用時一般隻靠本能瞄準射擊,射程太遠意義不大,故有效射程定為50m。為了準确命中和有效殺傷有生目标,故對50m處5号人頭靶的命中概率需大于80%,彈道高不超過30cm,對松木闆的侵徹深度在110~130cm之間。

外觀要求

六四式手槍是中國向前蘇聯購買的圖紙原樣生産的,圖紙原型槍是馬卡洛夫,參見<<國産輕武器一覽>>一書(國防工業出版社,1985年版)考慮了中國士兵的自身特點。比如改進了槍托的大小,适應中國士兵較小的手型。适合中國人的體形特點及使用習慣。

精度要求

64式手槍的槍、彈、藥均為新研制産品,三者互相制約,緊密聯系,各種因素對系統的影響相互交織在一起。研制中,射擊精度一度成為突出的問題。通過研究試驗,得出射擊精度與槍管的結構及加工質量、槍彈、槍管固定方式等因素有關,還與槍彈的結構、槍管和槍彈的配合尺寸、射手的熟練程度、固定槍架等因素有關,而槍管震動是影響精度的最重要因素。通過采用單錐坡膛彈膛結構改進槍彈的起始條件,控制線膛尺寸和槍管壁厚差,嚴格控制并提高槍管平直度,用機械擦鉛、陽線抛光、内膛鍍鉻等技術措施,較好地解決了射擊精度問題,滿足了設計使用要求。

不足之處

64式手槍作為一支60年代誕生的武器,同時又作為新中國自主研制的第一支手槍,不可避免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歸納如下:

威懾力差

64手槍體積小,便于攜帶,外觀加工質量好。操作順手,可靠性也很高,開始時民警都很喜歡,但在使用過程中逐漸發現小型手槍的一些弊端,群衆與罪犯習慣以64手槍的外形衡量武器,小手槍基本談不上什麼威懾力,再加之64手槍表面加工工藝比54手槍好很多,按理說是技術的進步,但加工細緻的表面缺乏金屬質感,容易讓人産生塑料制品的錯覺。手槍體積小,很難讓群衆有安全感,同時也對罪犯缺乏威懾力,甚至引起更嚴重的誤會。

不夠科學

64式手槍屬于小型手槍,其體積較小。由于在設計過程中沒有為其設計指托,手掌較大的射手在使用時隻能将小指蜷曲在彈匣底部,甚至還有射手要翹起“蘭花指”來射擊。而很多國外的小型手槍均在彈匣底部設計了指托,如PPK手槍就有這樣的設計。塑料制成的指托結構很簡單,成本也不高,可由民警自行安裝,但是多年以來從未有廠家提供過類似的産品。槍底把設計上的另一個問題:虎口上方的延伸部分過短,在射擊時,需特别注意手的握持角度,特别是手比較大的人。

容彈量少

64式手槍僅有7發的彈匣容量不能滿足需求。多數民警日常持槍時,為減小托彈簧壓力,延長彈匣使用壽命,通常隻裝5發子彈。但是在必須使用武器的場合,往往不是一兩發子彈就能解決問題的,如果還要加上鳴槍警告所用掉的子彈,民警手裡的槍隻剩下3~4發。如此少的子彈,不能應付現場瞬息萬變的情況。

停止性弱

停止作用,簡單地講,就是彈頭使敵對者喪失反抗能力的作用。停止作用的好壞取決于命中後對有生目标喪失戰鬥力的時間。時間越短,停止作用就越大。但64式手槍彈的停止作用不是很明顯,在多個案例中,都曾出現過罪犯被連續擊中數槍仍然能反抗的結果。

随着92式手槍、警用左輪和其他新型警用武器的逐步列裝,64式手槍将會漸漸的淡出人們的視野,但作為一種性能不錯的警用武器,其在中國兵工史上的作用不會被人們遺忘。

相關報道

人民網北京3月27日電(田雪)近日,網上貼吧、論壇流傳“四川省廣安市公安局2014.3.22槍支丢失情況通報”,稱一民警開會過後帶槍進行私人活動,後發現槍支不見并且懸賞尋槍。此事引來衆多網民關注。今日,記者撥打文中警官聯系電話證實确有此事。

網傳通報稱,3月21日16時許,嶽池縣公安局顧縣派出所一民警着裝到縣政府參加學校周邊治安秩序整治會議。18時10分,會議結束後,該民警在老公安局院壩車内換上便服,駕駛川X1A005車輛到嶽中校附近一理發店理發。18時40許,該民警駕車經城北警務平台、塞納酒店、城東派出所、南宋文化一條街至二号橋頭的“嶽池土雞”餐館對面,接上朋友經過二号橋沿大西街到168火鍋吃飯。20時10分,用餐完畢。該民警駕車帶上朋友沿大西街、二号橋到達紅宮俱樂部附近休閑。22時10分許回家。後發現槍支不見找尋未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