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農業

訂單農業

新型農業生産經營模式
訂單農業又稱“合同農業”“契約農業”,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産經營模式,農戶根據其本身或其所在的鄉村組織同農産品的購買者之間所簽訂的訂單,組織安排農産品生産,較好地适應了市場需要,避免盲目生産,對于貧困地區的群衆來說是一種比較适宜的幫扶方式。[1]
    中文名:訂單農業 外文名: 别名: 又稱:合同農業、契約農業 屬于:新型農業生産經營模式 目的:避免盲目生産

基本概念

是指農産品訂購合同、協議,也叫合同農業或契約農業。簽約的一方為企業或中介組織包括經紀人和運銷戶,另一方為農民或農民群體代表。訂單農業具有市場性、契約性、預期性和風險性。訂單中規定的農産品收購數量、質量和最低保護價,使雙方享有相應的權利、義務和約束力,不能單方面毀約。

因為訂單是在農産品種養前簽訂,是一種期貨貿易,所以也叫期貨農業。農民說:“手中有訂單,種養心不慌。”不過,訂單履約有一段生産過程,雙方都可能碰上市場、自然和人為因素等影響,也有一定的風險性。但比起計劃經濟和傳統農業先生産後找市場的做法,訂單農業則為先找市場後生産,可謂市場經濟的産物,也是一種進步。

五種形式

農戶與科研、種子生産單位簽訂合同,依托科研技術服務部門或種子企業發展訂單農業。

②農戶與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或加工企業簽訂農産品購銷合同,依托龍頭企業或加工企業發展訂單農業。

③農戶與專業批發市場簽訂合同,依托大市場發展訂單農業。

④農戶與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專業協會簽訂合同,發展訂單農業。

⑤農戶通過經銷公司、經濟人、客商簽訂合同,依托流通組織發展訂單農業。

主要特征

第一,具備較高的綜合生産率,包括較高的土地産出率和勞動生産率。農業成為一個有較高經濟效益和市場競争力的産業,這是衡量現代農業發展水平的最重要标志。

第二,農業成為可持續發展産業。農業發展本身是可持續的,而且具有良好的區域生态環境。廣泛采用生态農業、有機農業、綠色農業等生産技術和生産模式,實現淡水、土地等農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達到區域生态的良性循環,農業本身成為一個良好的可循環的生态系統

第三,農業成為高度商業化的産業。農業主要為市場而生産,具有很高的商品率,通過市場機制來配置資源。商業化是以市場體系為基礎的,現代農業要求建立非常完善的市場體系,包括農産品現代流通體系。離開了發達的市場體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現代農業。農業現代化水平較高的國家,農産品商品率一般都在90%以上,有的産業商品率可達到100%。

第四,實現農業生産物質條件的現代化。以比較完善的生産條件,基礎設施和現代化的物質裝備為基礎,集約化、高效率地使用各種現代生産投入要素,包括水、電力、農膜、肥料、農藥、良種、農業機械等物質投入和農業勞動力投入,從而達到提高農業生産率的目的。

第五,實現農業科學技術的現代化。廣泛采用先進适用的農業科學技術、生物技術和生産模式,改善農産品的品質、降低生産成本,以适應市場對農産品需求優質化、多樣化、标準化的發展趨勢。現代農業的發展過程,實質上是先進科學技術在農業領域廣泛應用的過程,是用現代科技改造傳統農業的過程。

第六,實現管理方式的現代化。廣泛采用先進的經營方式,管理技術和管理手段,從農業生産的産前、産中、産後形成比較完整的緊密聯系、有機銜接的産業鍊條,具有很高的組織化程度。有相對穩定,高效的農産品銷售和加工轉化渠道,有高效率的把分散的農民組織起來的組織體系,有高效率的現代農業管理體系。

第七,實現農民素質的現代化。具有較高素質的農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勞動力,是建設現代農業的前提條件,也是現代農業的突出特征。

第八,實現生産的規模化、專業化、區域化。通過實現農業生産經營的規模化、專業化、區域化,降低公共成本和外部成本,提高農業的效益和競争力。

第九,建立與現代農業相适應的政府宏觀調控機制。建立完善的農業支持保護體系,包括法律體系和政策體系。

土地托管

農村耕地仍被農民承包分散管理種植,對訂單農業需要的規模化,統一化,整體化,節約化很不适應。所以,要想更好地實現訂單農業,除了和農戶直接訂種植合同外,最好利用托管的辦法,把農民的耕地托管過來,為實行訂單農業的大公司,大企業使用。

土地托管,就是對農民的土地委托管理,農民享有經營權,但使用權歸實行訂單農業的大公司,大企業,說白了,就是如何更好地使用農民的土地實現自己的目的。

土地托管,也适合農村缺乏勞動力的狀況,大部分青壯年男女在外打工,耕地就有家裡的老弱病殘管理,在管理上,難免會出現力不從心,不但造成農業減産,對這些老弱病殘的人群來說,也是不小的心理壓力,因為管理不好莊稼,心理上産生焦慮。所以,托管土地,也有充足的條件和空間。

公司案例

河北中綠林木種植有限公司是訂單農業的先行者。公司的訂單農業項目中綠柳,發展迅速,中綠林木創新“訂單農業”城鄉對接,合作共赢。

誠信對于訂單農業合同很重要,口頭的協議,紙面上的合同,都是不能真正的訂單,結果不盡人意。我們不管是農戶還是企業,最重要的是心裡的協議與承諾,那就是誠信。在訂單農業實施過程中,由于利益的驅動,企業、農戶都有違約現象。當市場價高于合同價時,一些農戶違約,誰出的價高,便把産品賣給誰,有的甚至摻雜使假,以次充優,獲取不正當之利。而當産品滞銷時,一些企業違約,壓價收購或是拖欠款項。

訂單合同的頭,一邊是千家萬戶的廣大農戶,一邊是農業産業化的龍頭企業,任何一方的違約,都有可能使另一方遭受慘重的損失,有時甚至是兩敗俱傷。對此,規範農戶和企業的履約行為,已成為促進訂單農業良性發展的當務急。因為以前出現過違約的事情,所以在簽合同的時候,心裡還是有點擔憂的,而接下來的成敗就要看簽約的雙方了,農戶盡心盡力按企業的要求生産。企業最後因為農戶的好産品欣然回收。這就是做好的結果。

從農民一步步走到這的,所以目的都一樣,就是帶領農戶緻富。幫助附近的農戶緻富千萬人。河北中綠林木中有限公司(簡稱中綠林木)訂單農業模式是一個值得肯定的成功案例。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