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海戰

崖山海戰

宋朝與蒙古在崖山進行的大規模海戰
崖山海戰   ,又稱崖門戰役、崖門之役、崖山之戰、宋元崖門海戰   等,是1279年(南宋祥興二年,元至元十六年),宋朝軍隊與蒙古軍隊在崖山進行的大規模海戰,也是古代中國少見的大海戰。  崖山位于今廣東江門市新會區南約50公裡的崖門鎮,銀洲湖水由此出海,也是潮汐漲退的出入口。東有崖山,西有湯瓶山,兩山之脈向南延伸入海,如門束住水口,就像一半開掩的門,故又名崖門。崖山海戰直接關系到南宋的存亡,因此也是宋元之間的決戰。戰争的最後元軍以少勝多,宋軍全軍覆滅。南宋滅國時,陸秀夫背着少帝趙昺投海自盡,許多忠臣追随其後,十萬軍民跳海殉國。  此次戰役之後,趙宋皇朝的隕落,   同時也意味着南宋殘餘勢力的徹底滅亡,蒙元最終統一整個中國。   中國第一次整體被北方遊牧民族所征服。[1]
  • 名稱:崖山海戰
  • 地點:崖山(今廣東江門市新會區南崖門地區)
  • 結果:元朝獲勝,宋朝滅亡
  • 傷亡情況:宋軍,除少數隊伍外全軍覆沒,元朝,未知
  • 主要指揮官:宋朝:張世傑;元軍:張弘範
  • 時間:1279年3月19日
  • 交戰各方:宋朝,元朝
  • 各方兵力:宋軍,約200,000人,元軍,約20000人

曆史背景

蒙古統一戰争

參見: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之戰、蒙滅西夏之戰、蒙古攻西遼之戰、蔡州之戰。

1206年,蒙古鐵木真統一漠北諸部,建立大蒙古國。蒙古在1227年滅西夏,1218年滅西遼,1234年滅金。

蒙古窩闊台汗六年,宋未經充分準備,即乘蒙古軍自河南撤兵河北之機,遣軍收複原宋西京、東京、南京,被蒙古軍擊敗。當年夏,窩闊台與諸王議定,在西征欽察、斡羅思,東征高麗的同時,集中部分兵力,南下攻宋,從而揭開了蒙(元)宋戰争序幕。

蒙宋戰争

1271年元朝建立,次年分水陸兩路南下攻打南宋。元軍在襄樊之戰大破宋軍以後,直逼南宋首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德祐二年(1276年)宋朝朝廷求和不成,于是5歲的小皇帝宋恭帝投降。

宋度宗的楊淑妃在國舅楊亮節的護衛下,帶着自己的兒子即宋朝二王(益王趙昰、廣王趙昺)出逃,在金華與大臣陸秀夫、張世傑、陳宜中、文天祥等會合。接着進封趙昰為天下兵馬都元帥,趙昺為副元帥。元軍統帥伯顔繼續對二王窮追不舍,于是二王隻好逃到福州。不久,剛滿7歲的趙昰登基做皇帝,是為宋端宗,改元‘景炎’,尊生母、宋度宗的楊淑妃為楊太後,加封弟弟趙昺為衛王,張世傑為大将,陸秀夫為簽書樞密院事,陳宜中為丞相,文天祥為少保、信國公并組織抗元工作。  

趙昰做皇帝以後,元朝加緊滅宋步伐。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年),福州淪陷,宋端宗的南宋流亡小朝廷直奔泉州。張世傑要求借船,卻遭到泉州市舶司、阿拉伯裔商人蒲壽庚拒絕,随即早有異心的蒲壽庚投降元朝。張世傑搶奪船隻出海﹐南宋流亡朝廷隻好去廣東。宋端宗準備逃到雷州,不料遇到台風,帝舟傾覆,宋端宗差點溺死并因此得病。左丞相陳宜中建議帶宋端宗到占城(今越南南部),并自己前往占城,但後來二王數次召其回來都不返;最後逃到暹羅(今泰國),死在那裡。

宋端宗因落水染病,不久崩逝,由弟弟7歲的衛王趙昺登基,年号祥興。趙昺登基以後,左丞相陸秀夫和太傅(太子的老師)張世傑護衛著趙昺逃到崖山,在當地成立據點,準備繼續抗元。不久﹐在現時廣東和江西二省抗元的文天祥得不到流亡朝廷的支援,被張弘範部将王惟義在海豐縣的五坡嶺生擒,在陸地的抗元勢力覆滅。  

戰役經過

祥興二年(1279年)正月,張弘範率元軍攻至崖門,元軍浩浩蕩蕩陸續抵達崖山,對南宋形成三面包圍之勢。

面對巨大壓力,張世傑晝夜苦思破敵之策。有幕僚向張世傑建議應該先占領海灣出口,保護向西方的撤退路線。張世傑為防止士兵逃亡,否決建議,并下令盡焚陸地上的宮殿、房屋、據點;又将下令千多艘宋軍船隻以“連環船”的辦法用大繩索一字形連貫在海灣内,并且安排趙昺的“龍舟”放在軍隊中間。元軍以小船載茅草和膏脂等易燃物品,乘風縱火沖向宋船。但宋船皆塗泥,并在每條船上橫放一根長木,以抵禦元軍的火攻。元朝水師火攻不成,以水師封鎖海灣,又以陸軍斷絕宋軍汲水及砍柴的道路。宋軍吃幹糧十餘日,飲海水之士兵嘔洩。張世傑率蘇劉義和方興日大戰元軍,張弘範擒張世傑甥韓某,以其向張世傑三次招降不果。  

祥興二年(1279年)二月六日癸未,張弘範預備猛攻,元軍中有建議先用火炮,弘範認為火炮打亂宋軍的一字陣型,令其容易撤退。明日,張弘範将其軍分成四份,宋軍的東、南、北三面皆駐一軍;弘範自領一軍與宋軍相去裡餘,并以奏樂為以總攻訊号。首先北軍乘潮進攻宋軍北邊失敗,李恒等順潮而退。元軍假裝奏樂,宋軍聽後以為元軍正在宴會,稍微松懈了。  

正午時段,張弘範的水師于正面進攻,接着用布遮蔽預先建成并埋下伏兵的船樓,以鳴金為進攻訊号。各伏兵負盾俯伏,在矢雨下駛近宋船。兩邊船艦接近,元軍鳴金撤布交戰,一時間連破七艘宋船。宋師大敗,元軍一路打到宋軍中央。這時張世傑早見大勢已去,抽調精兵,并已經預先和蘇劉義帶領餘部十餘隻船艦斬斷大索突圍而去。  

祥興二年(1279年)三月十九日,崖山海戰結束,大宋王朝宣告滅亡。

趙昺的船在軍隊中間,四十三歲的陸秀夫見無法突圍,便背着八歲的趙昺投海,随行十多萬軍民亦相繼跳海。戰後,十餘萬具屍體浮海。張世傑希望奉楊太後(楊淑妃)的名義再找宋朝趙氏後人為主,再圖後舉;但楊太後在聽聞宋帝昺的死訊在後亦赴海自殺,張世傑将其葬在海邊。不久張世傑在大風雨中不幸溺卒于平章山下(約今廣東省陽江市西南的海陵島對開海面)。  

崖門海戰之後一天,即二月七日早晨,海上浮屍10萬。陸秀夫的屍體被百姓找到,安葬起來;而小皇帝趙昺的屍體則為元軍尋得,隻見一眉清目秀的小兒身穿龍袍,頭戴皇冠,身上還挂着一個玉玺。元兵将玉玺交給張弘範,張弘範确認這小兒是趙昺,派人尋回,然而趙昺的屍體已經下落不明。據說被百姓埋葬在了廣東深圳赤灣村裡,至今仍存。  

崖山海戰後,宋室覆亡。元将張弘範命人在崖山岩壁上雕刻了“鎮國大将軍張弘範滅宋于此”十二個大字。大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禦史徐瑁對奇石上十二字深惡痛絕,命人除去,欲改書“宋丞相陸秀夫死于此”九字。而陳白沙認為宋亡時死者十數萬,不獨陸秀夫,宜書“宋丞相陸秀夫負帝沉此石下”。因争辯不下,終未刻成。有傳說,陳白沙到崖門憑吊時,在碑首加上一個“宋”字,成為“宋鎮國大将軍張弘範滅宋于此”。(此傳不實,陳白沙知張弘範雖屬漢人,但從未作宋将。)解放初,原鑿字奇石被航道部門炸毀。1964年秋,新會縣人委請田漢同志書寫“宋少帝與丞相陸秀夫殉國于此”十三個行草大字,刻在近岸的奇石上。終于把這饒有紀念意義的碑石樹起。  

戰役評價

宋末三傑

崖山之戰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一次較大規模的海戰,在中國海戰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文天祥、張世傑、陸秀夫等人抵抗異族侵略的抗元鬥争是正義的,他們堅決的鬥争迫使蒙古統治者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野蠻政策。而崖山之戰是宋朝對蒙古侵略最後一次有組織的抵抗,10萬餘人投海殉難,甯死不降。此戰之後,中國在曆史上第一次完全淪陷于外族。  

崖山之戰從戰術層面看來,張世傑、陸秀夫等人的部署失當,對戰役失敗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他們在絕境中所表現出來的民族氣節和那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不能不讓人歎服。這兩個人,一文一武,正是在流浪小朝廷中起了關鍵作用的中流砥柱。南宋雖然覆沒,但輸得是這樣的悲壯,這樣有節烈之氣,勇士們面對外族入侵和壓迫,拼死抵抗,為争取民族生存、自尊、自衛而英勇獻身,義無反顧,閃耀着愛國主義的“崖山精神”,即中華民族精神。崖山精神,春秋大義,鼓舞後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周恩來曾說:“崖山這個地方的曆史古迹是有意義的,宋朝雖然滅亡了,但當時許多人繼續堅持抗元鬥争,保持了民族氣節。”  

戰役影響

積極

元朝代宋而建國,促進了國内各民族間經濟、文化的交流和邊疆的開發,初步奠定了中國疆域的規模,擴大了中外交通,為科學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元朝的大統一,在中國曆史上具有深遠的意義。它結束了唐末以來(五代十國、宋、遼、金、夏)國内分裂割據和幾個政權并立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六百多年國家長期統一的政治局面;它促進了國内各族人民之間經濟文化的交流和邊疆地區的開發,進一步促進了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元朝的統一,還加強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發展;從蒙古族的曆史發展角度來看,統一的過程就是蒙古族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的過程。  

消極

軍事

在國防問題上,古代王朝素來重塞防而輕海防,這一現象直到南宋時期才稍有改變。由于“襟江帶海”的立國形勢,以及北方敵對政權在水上軍事力量的迅速增強。宋朝極壯大水軍、興造戰船、開發武器、完善布防、統一指揮等等措施,經過數十年的苦心經營,構建起了一支強大的水上軍事武裝和一套相對完善有效的江海防防禦體系。  

崖山之戰之前的中國水軍力量逐步壯大,并還有強大的艦隊和先進的武器,中國人把目标由陸地轉移到大海上。而崖山海戰之後,中國人再次把注意力轉回到陸地上,使得中國水師力量再次被削弱。而蒙古人規定漢人和南人的部隊隻允許駐紮在長江以南,漢人士兵平時不允許騎馬和射箭,平時的武器也是木頭制作的,隻有戰時才發鐵質武器。  

經濟

蒙古人把把漢人從他們世代相傳的土地上趕走,任憑土地荒蕪長草,以便他們來放牧,這使得大量的農民失去土地淪為農奴,農業遭到前所未有的打擊;蒙古人在攻城以後的大肆屠城和劫掠,使得城内的大量商人和部分工匠遭到屠戮,宋朝興盛的商業文明逐步隕落,而大肆的劫掠把中國優秀的文化典籍和做工精良的藝術品破壞殆盡。  

皇室遺民

現今廣東四邑一帶的多個村莊聚居着當年随朝廷南下的太宗派與魏王派宋朝皇室幸存後裔,如台山鬥山鎮浮石趙氏,新會古井鎮霞路趙氏,新會三江趙氏,及珠海鬥門昆山趙氏。

争議

戰鬥地點

崖山位于今新會區崖門鎮,銀洲湖水由此出海,也是潮汐漲退的出入口。東有崖山,西有湯瓶山,兩山之脈向南延伸入海,如門束住水口,故又名崖門。僅從地勢上看,兩山夾一海,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宋廷在此設立根據地禦敵,從純軍事角度來說看似是明智之舉,但如果考慮到當時的實際情況,恐怕就不是這樣了。  

當時流亡的宋廷人數,可靠的說法為“猶計二十萬”。研究者指出,在宋代的募兵制下,軍隊移屯往往拖帶家眷,在國之将亡的極端情況下這種情況應當有增無減。因此,在二十萬人中,軍隊應有幾萬人。這二十萬人的後勤供應本身就是一個大問題。在福建和廣南東路各地被元軍相繼占領的情勢下,後勤供應還須仰仗海南島。在古代的技術條件下,海上交通不如陸上和内河交通安全,存在供應中斷、二十萬人将不戰自斃的危險。  

如今,崖山港經曆了滄海桑田的變遷,因泥沙淤積,已成陸地。人們不可能再睹當年的海港風貌。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宋軍艦船隻能屯駐和停泊在崖山西北的港内,不可能将艦隊停泊在崖山東南,面向大海。西北的港内雖有南、北兩個出入口,但“其北水淺,舟膠,非潮來不可進”,在退潮時隻能有一個出入口,實際上也影響軍事上的進退和機動。因此,選擇崖山作為據點和基地,是多少有些令人困惑的。  

如果追蹤一下流亡宋廷在廣東沿海的移動路線,會發現另外一個讓人迷惑不解的現象。流亡宋廷一度在更南方的湛江海面硇洲島上駐紮,如今島上仍有宋廷修建的行宮、書院等遺址存在。可以推測,如果不是有長時期駐紮的打算,宋廷絕不會在師老兵疲的狀态下,大興土木。但宋軍于此駐紮不久就掉頭北返,前往崖山。從行軍路線上看,這是迎向元軍追兵的“逆行”之舉,而且從季風的角度看,也是逆流、逆風。  

現今崖門戰役的範圍已不可考,約位于廣東江門市新會區南約五公裡,在南海與銀洲湖的相接的地方。即指以古井鎮官沖村一個無名小丘為中心,北起銀洲湖,南至崖門口,方圓數十裡的水陸區域。當地的國母墳有可能是楊太後的陵墓。國母墳西南的碗山相傳是宋朝士兵當年曾在這裡做飯。

離崖山祠約四公裡,屹立于崖門對開海面的崖門奇石附近,則相傳是張世傑用來作纜趸以大索一字形連貫千多艘宋軍船隻、陸秀夫背趙昺跳海和張弘範滅宋後在石上大書“鎮國大将軍張弘範滅宋于此”十二字之處。《元史·張弘範列傳》記載“磨崖山之陽,勒石紀功而還”。後來有人在十二字前加了“宋”字,成為“宋鎮國大将軍張弘範滅宋于此”,這是造成後來不少人認為張弘範是漢奸和宋朝叛将的原由。

參戰人數

對參與這場戰争的人數有30萬及50萬兩種說法,但據日本方面的記載,宋元雙方投入軍隊50餘萬(其中宋方面20萬,20萬人中包括了文臣及其眷屬、宮廷人員、普通百姓)。  

當時流亡的宋廷人數,可靠的說法為“猶計二十萬”。研究者指出,在宋代的募兵制下,軍隊移屯往往拖帶家眷,在國之将亡的極端情況下這種情況應當有增無減。因此,在二十萬人中,軍隊應有幾萬人。  

論雙方的實力,一方是業已占領全國的元朝,另一方則是盤踞一島之地的南宋,自然是完全不對稱的軍事抗争。但是,就崖山戰場的局部而言,并不是這樣。從人數上看,即使考慮到20萬南宋軍民中有大量非戰鬥人員,軍人數量也當有數萬之衆,與元軍相比可能還是占據優勢的。  

學者指出,在元軍方面,張弘範軍先到東北出口,才發現“其北淺,舟膠不可進”,說明倉促之中,元軍的戰前偵察也并不充分。但他們占據了西南出口,一是切斷了宋軍的退路,二是切斷了海上的補給,瞬間對宋軍造成了緻命的威脅。狹窄的海灣又不便于船艦數量較多的宋軍施展。為生存計,其實也隻能先與張弘範軍決戰。後人根據水文情況推算,認為完全可以利用潮漲之機,讓一部分戰船從東北出口駛出,再繞到西南,對元軍實施腹背夾擊。但張世傑顧慮軍隊屢敗,士氣不振,未能先發制人,這被認為是一個關鍵的敗筆。  

此時,宋軍“舟中糧猶可支半年”,但張弘範截斷宋軍水道,宋軍“食乾飲鹹者十餘日,皆疲乏不能戰”。八天後,李恒艦隊占據了崖山港的東北出口,完成了對宋軍的南北合圍。  

武器使用

根據史料記載,此次海戰的兵器主要是“弓弩、火、石”,元軍方面一度利用俘獲的烏疍船“載草灌油,乘風縱火”,但并不成功。于是最終決定戰鬥走向的就是最單純的刀劍砍殺和弓弩互射。然而,宋軍以哀兵決死之态迎戰,雖然在人數和艦船數量上占優,面對元軍的追擊部隊,依然戰敗。  

戰艦數量

從戰船數量上看,宋軍“大舶千餘”,雖然不可能全是戰艦,但元軍隻有420艘參戰,大艦更不如宋軍。  

後世紀念

建築

珠三角地區有很多三忠廟和念宋亭,愛國人士和村民在民族危亡之際,借用念宋亭來表現自己的民族氣節、鼓舞愛國士氣。

1943年,侵華日軍占領新會,包括大忠祠、慈元廟、義士祠和寝宮在内的所有崖山祠建築物淪為廢墟。後來重建。  

文學

文天祥詩歌《二月六日,海上大戰,國事不濟,孤臣天祥,坐北舟中,向南恸哭,為之詩》   。

錢謙益,《後秋興之十三》   。

清末著名譴責小說家吳趼人《痛史》。

田中芳樹曆史小說《海嘯》中譯本由台灣尖端出版社2003年出版。

朝聞道,《落日餘晖》。

陳墨濤,《海上魂》又名《文天祥傳奇》,故事從文天祥勤王開始講起,到崖山陸沉,天祥就義結束。

影視

2014年12月18日,《國寶檔案》欄目播出《揭秘崖山海戰》。  

音樂

夢璟SAYA演唱歌曲《崖山之前,江山一夜》。

研究會

2015年3月,崖山曆史文化研究會正式挂牌成立,将緻力于深入挖掘、整理、研究、傳承和弘揚崖門海戰的優秀文化。  

其他

崖山海戰後民間也的祭拜活動,但是規模較小,相對分散,時間又不統一,未能産生較大影響。

宋元崖門海戰文化旅遊區聯合新會電視台推出故事大賽、演講大賽,以直播形式向新會市民傳播崖門海戰曆史,文化旅遊區正在朝着文化傳承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方向發展。  

2006年,新會霞路村趙氏後人趙長主動協助文化旅遊區舉辦第一屆國母誕,72歲高齡的他依靠輪椅,走南闖北尋找崖門海戰後裔宗親。同年,福建晉江300多人自費專程到修複後的崖山祠緻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