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民歌

土家族民歌

民歌種類之一
土家族民歌是由歌詞與樂曲結合而構成的同一體民歌,他是文學與音樂交會的産物.土家族民歌的歌詞屬于語言藝術,它表情達意、被人感知;土家族民歌的樂曲以聲音的外化形式,産生了美的抒情效果,直接作用于聽覺,創造性的顯現了土家族民歌的抒情内容。歌詞與樂曲的結合塑造了音樂形象,豐富了土家族民歌,因而使土家族民歌的藝術魅力長存。
    中文名:土家族民歌 外文名: 别名: 遺産類别:傳統音樂 批準時間:2014年11月11日 遺産編号:Ⅱ-156 非遺級别:第四批國家級 申報地區:重慶渝東南、湖南湘西,貴州銅仁

簡介

土家族絕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永順、龍山、保靖、古丈以及湖北省來鳳、利川、鶴峰、鹹豐、宜恩一帶及四川省。自稱“畢茲卡”(意為本地人)。土家族有自已的語言,大多數人通漢語,目前隻有幾個聚居區還保留着土家語。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土家族愛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擺手歌、勞動歌、盤歌等。

詳細信息

土家族文學以叙事詩、山歌及跳擺手舞時所唱之擺手歌等最為著名。擺手歌有大擺手歌和小擺手歌之分,大擺手歌具有史詩性質:小擺手歌多為苦歌、戀歌,系抒情性作品。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獨特的山鄉風味。長篇叙事詩《錦雞》是四句頭民歌的組合體,用男女對唱方式表現,它以愛情故事為主線,反映出廣闊的社會生活面。

在土家人的生活中,生子添女親朋好友前來賀喜,叫做吃祝米酒;筵席結束後,倆親家母頭戴草帽,臉上抹些鍋咪,手裡拿着蒲扇或掃把對唱、對跳,相互祝福、打情賣俏、送情送愛,就是這樣一唱一跳,把整個祝米宴會推向高潮。鄉民們稱之為叫打“花鼓子”,也有人叫它喜花鼓或花鼓戲。《黃四姐》就是祝米宴上的傳統保留節目。《黃四姐》歌詞:

“(男唱)黃四姐,(女唱)你喊啥子,(男)我給你送根絲帕子,(女)我要你根絲帕子幹啥子,(男)戴在妹頭上,行路又好看,坐着有人瞧,我的個嬌嬌沙。(女)哎呀我的哥,你送上這麼多,(男)東西送得少些沙,你不要這麼說……。”

《黃四姐》的歌詞曲調、演唱形式喜聞樂見,很容易被廣大群衆所接受。喜花鼓調有很多種,其中有《鬧五更》、《黃四姐》、《探男歌》、《貨郎歌》、《螃蟹歌》、《單身漢歌》、《青蛙歌》、《結婚歌》、《十送》、《十繡》、《十愛》、《十寫》、《十想》、《猜字歌》等等。

曆史淵源

土家族的先民與古代巴人有直接的淵源關系。但其來源,目前說法不一,一說為古代從貴州遷入湘西的鳥蠻的一部;另說是唐末至五代初年(910年前後)從江西遷居湘西的百藝工匠的後裔。史籍中将湘鄂西一帶土家族稱為“土人”、“土民”等,清末地方志中開始用“土家”名稱。

曆史上封建領主經濟從五代(907~979年)起就有一定發展,直至清朝雍正(1723~1735)年間“改土歸流”時,逐漸過渡到地主經濟。新中國成立前社會經濟處于封建地主經濟發展階段。新中國成立後,實行了社會改革,與苗族聯合建立了2個自治州。

2000多年前,他們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帶,與其他少數民族一起,被稱為“武陵蠻”或“五溪蠻”。宋代以後,土家族單獨被稱為“土丁”、“土民”等。新中國成立以後,根據土家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名為土家族。

對于土家族的源流,一直以來史學界存在許多争議,但大多數學者認為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後裔。他們普遍認為,西元前400至600年,是巴人的國土巴子國(今重慶市)最興旺的時期,但到西元前316年,巴子國卻被秦國所滅。巴子國滅亡前後的一段時期,巴人開始從重慶一帶往東遷移。從西元1300年開始,這一帶的居民逐漸被統稱為“土家”。

巴人演變成土家族的論據:

1、巴人和土家族族稱發音相同。土家族自稱“比茲卡”,其中“比茲”是名稱本身,“卡”等于“族”或“家”。而古代與中古的巴人,自稱中也有帶“比”的音節,如地名方面,巴人曾經活動過的區域内有:湖南的白抵城、百曳灘,湖北的百節峒、北佳坪、白脊山、柏子山、白雉山,貴州的必際縣,重慶的百節、柏枝山,以及一些帶有“鼈”或“别”的地名如“鼈縣”等。在人名、姓氏、族稱方面,在巴人活動過的區域或曆史中,有:胚氏、“斑子”與班氏、“複夷”、比足齊、必際、鼻息等。

2、巴人和土家族均生活在一個多虎的環境且都有白虎神崇拜。巴人與土家族生活過的西南和中南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虎的環境,這在古籍《山海經》、《漢書》、《華陽國志》、《南齊書》、《蠻書》、《談苑》、《虎荟》等古籍中,比比皆是。

巴人自稱白虎後裔,有白虎神崇拜。《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傳》說:“廪君死,魂魄化為白虎。巴氏以虎飲人血,遂以人祠焉。”《華陽國志》記載,漢初的“闆檐蠻”又稱“白虎複夷”。東漢繁長、張祥等題名的碑裡列有兩個“白虎夷王”,名叫資偉與謝節。入晉以後,“闆檐蠻”又有“弓弓頭虎子”的稱号。南北朝末葉,鄂東長江沿岸的巴人中有自稱屬于“虎蠻”部族的。樊綽《蠻書》卷十說:“巴中有大宗,廪君之後也。……巴氏祭其祖,擊鼓而祭,白虎之後也。”可見,從西漢初年到唐代,巴人或自稱為“白虎夷”,或“虎子”、“虎蠻”。

3、巴人和土家族語言中有相同的詞彙。這就是:虎稱“李”和魚稱“娠隅”。巴人與土家族都有虎稱“李”的詞彙。巴人稱魚“娠隅”這個字例,與今天土家族的同類稱呼相通。

4、巴人和土家族姓氏的相同據《世本》和《華陽國志·巴志》載,廪君之巴有五姓,而闆檐之巴有七姓。關于巴人姓氏的研究,是與其起源、演變和融合有關的重要内容,因而曆來學者均較為注意。潘光旦先生在其著作中,對巴人五姓與七姓的發展及下落作了詳盡的考述。關于前五姓,他說:巴,除了廪君自己姓巴名務相以及戰國時代有一個巴蔓子而外,作為一個姓氏,似乎沒有在巴人區域裡流傳下來.而在漢人的區域裡,卻出現了一些姓巴的人-樊,有些帶樊字的地名,如樊口、樊城等,或許與巴人的樊姓有關;可以和樊氏一起說到的是範氏和繁氏。瞫,直接以瞫字為姓的人,文獻無證,但和在音讀與形象上相同或相近的姓,如覃、潭、譚等,則盡有其例,它們都或多或少與巴人及其後裔土家人有關。相,據傳後來演變為土家族的大姓向。鄭,今土家人中亦有存在。

民歌分類

土家族的民間歌曲按傳統習慣可分為山歌、薅草鑼鼓、勞動号子、搖兒歌與兒歌、風俗歌等5種。

山歌:土家族山歌在語言上有土家語山歌和漢語山歌兩種;在聲腔上有高腔和平腔之分;在結構上有“一聲子”、“三聲子“、“四句頭”、“五句子“之别;在内容上有情歌、古歌、禮儀歌、生活歌、苦情歌等。

薅草鑼鼓:又稱薅草歌、合音鑼鼓、挖土歌等。

勞動号子:土家人世居武陵山區和酉水、澧水兩岸,拖木運料,撬岩擡石,行船駕舟等,在勞動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行船号子、拖木号子、岩工号子最為流行。

搖兒歌與兒歌:龍山的坡腳、保靖的普戍流行用土家語唱的搖兒歌,曲調由上、下句組成,節奏平穩。普戍縣的搖兒歌有羽調式和征調式兩種,旋律多級進下行。

風俗歌:有哭嫁歌、孝歌、擺手歌等。

南溪号子

土家族南溪号子流行于重慶市黔江區鵝池鎮,它是由勞動号子和山歌号子演變而來。在長時期的傳唱過程中,南溪号子逐步發展成為自成一格的特殊山歌品種,是我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

南溪号子歌詞多為即興創作,但其腔調和唱法相對固定。唱腔主要有大闆腔、九道拐、三台聲、打鬧台、南河号、喇叭号等十餘種。基本唱法為一人領喊,二人或三人扮尖聲(即喊高音),三人或更多的人喊低音,衆人幫腔,從而形成高中低聲部互相應和、在山野間悠揚激蕩的天籁之聲。

南溪号子的内容涉及土家族曆史、地理、民間傳說,傳達出許多古老的曆史文化信息。它是土家族音樂文化的遺存,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同時又能豐富人民群衆的文化生活。

瀕臨消亡

2005底,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公布,南溪号子名列其中,這個天大的喜訊傳來時,南溪号子卻面臨着消亡的危機。

據了解,“文革”時期,南溪号子遭受了一次沉重的打擊。在那個混亂的年代裡,南溪号子被說成是“黃色風流歌”,從學校沖出來的紅衛兵到處破四舊,公社、大隊層層嚴令不準唱号子,唱慣了号子的山裡人哪能忍得住,于是唱号子的人們被揪到公社批鬥,南溪号子徒遭厄運,隻能偷偷地傳唱,才得以保存。

近年來,電視、移動電話覆蓋了南溪村,通電通話也早已進入南溪村村民的家庭,人們早已抛棄了隔着山谷喊号子的聯系方法,随着土地下放,特别是近幾年來青壯年大量外出打工,南溪号子實質上已無發展,日漸衰落,現如今,真正能夠唱出原汁原味南溪号子的隻有10餘位老人,年齡最大的78歲,年齡最小的58歲,中青年中沒有一人能喊出号子,南溪号子失去了傳人,面臨着消亡的危機。

針對這一危機,黔江區文化部門将南溪号子列入民族文化保護項目,采取有效措施,挖掘、整理和保護這一優秀的民間文化瑰寶。

為保護南溪号子,相關部門制定了一個五年計劃,決定在2006年對南溪号子進行全面普查,對曲目進行整理、收集并編寫中小學民歌教材,擴大南溪号子的影響;2007年将民歌教材在鵝池鎮各中小學試行,由民間号子手和文化專幹傳授号子唱法,培養青少年對号子的興趣;2008年在鵝池鎮、南溪村中小學組建學生南溪民歌演唱隊,發展青少年民歌手;2009年在黔江區各中小學普及民歌教材,在各小學校成立南溪民歌演唱隊;2010年由黔江區政府定期舉辦民歌比賽,促進南溪号子的傳承和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