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殼花蛇

龜殼花蛇

爬行綱蝮蛇科毒蛇
龜殼花蛇(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俗稱“烙鐵頭”。爬行綱,蝮蛇科。一種毒蛇。長達米餘。頭呈三角形,頭頂複有細鱗。體背面棕灰褐色,又一行較大和兩行較小黑色斑紋;腹面淡褐色,多散布淡鸢色斑點。是台灣六大毒蛇之一。龜殼花常與無毒的拟龜殼花混淆,不過拟龜殼花的頭部較圓。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中文學名:龜殼花蛇 拉丁學名: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 别稱:烙鐵頭 二名法: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 界:動物界 門:脊椎動物門 綱:爬行綱 目:有鱗目 科:蝰蛇科 亞科:蝮亞科 屬:龜殼花蛇屬 亞屬:原矛頭蝮屬 種:龜殼花蛇種 分布區域:分布于我國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福建、台灣、廣東等地。

基本内容

龜殼花蛇(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俗稱“烙鐵頭”。爬行綱,蝮蛇科。一種毒蛇。長達米餘。頭呈三角形,頭頂複有細鱗。體背面棕灰褐色,又一行較大和兩行較小黑色斑紋;腹面淡褐色,多散布淡鸢色斑點。生活于山區,以鳥類和鼠類為食。分布于我國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四川,甘肅,貴州等地.也産于印度以及東南亞。

又稱烙鐵頭、老鼠蛇,惡烏子,金錢豹、筍殼斑、吊樹貓、蕲蛇蓋、野貓種等。此種蛇有個顯着特征,頭呈明顯三角形,頸較細,形如一個烙鐵頭,故如此名。短尾,花紋較細,體型不大,以中小型為主。主要分布在福建、貴州、四川、浙江南部和江西部分山區。

晚間因尋食常侵入住宅,有攻擊性,人畜接近時,容易被其突然咬傷,通常體型越大毒性越大。我國台灣省的少數民族派花族對此蛇極其崇敬;在刀鞘上、食具上都刻上龜殼花蛇的花紋,不敢殺害,甚至在房子裡另辟小室給它居住,小室内外的裝飾及用具都刻了蛇樣花紋。

生活環境

生活習性

生活于山區,以鳥類和鼠類為食。

晚間因尋食常侵入住宅,有攻擊性,人畜接近時,容易被其突然咬傷,通常體型越大毒性越大。

栖息環境

龜殼花蛇

常栖息于丘陵及山區、栖于林、灌叢、溪邊、山、耕地以及常到住宅周圍如草叢、垃圾堆、柴草石縫間。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82至2200米。該物種的模式産地在印度阿薩姆。

毒性

管牙類毒蛇,局血循毒。最大放毒量108毫克,對人緻死量48毫克(幹重)。萬分之一毫升(稀釋)蛇毒注射于10克體重的小白鼠,2小時内即死亡;若用5000分之一濃度的蛇毒0.5毫升皮下注射,或取0.5毫升由腹腔注射,小白鼠均在24小時内死亡,直接死因為呼吸麻痹。

分布範圍

國内分布

分布于我國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四川,甘肅,貴州等地。

國外分布

龜殼花蛇也産于印度以及東南亞。

奇聞異事

我國台灣省的少數民族派花族對此蛇極其崇敬;在刀鞘上、食具上都刻上龜殼花蛇的花紋,不敢殺害,甚至在房子裡另辟小室給它居住,小室内外的裝飾及用具都雕刻了蛇樣花紋。

2013年7月22日,南投縣消防局國姓消防隊在國姓鄉山區民宅中捕獲一條長逾1米的龜殼花蛇,消防隊員以捕蛇夾将它夾入鐵籠,準備隔天轉交農業處。

豈料隔天,消防隊員卻在蛇籠内看見奇怪的景象,這條龜殼花蛇竟張着大口、露出毒牙咬住自己身體的中段部位死去。台灣專家稱十分罕見。

“蛇竟然将自己咬死?”消防隊員目睹這個怵目驚心畫面,都直呼不可思議。

消防隊員說,一般來講,蛇咬并不一定每次會釋出毒液,否則對自身也很危險,雖不能确認這條龜殼花蛇是否因毒液死亡,但看它張着大口咬住自己死亡的畫面,實在駭人。

有隊員打趣說,這條龜殼花或許因被關進牢籠,一時“想不開”。

不過,蛇類專家說,一般如果将毒蛇和無毒蛇放在同一籠子,往往是毒蛇咬死無毒蛇,很少聽聞毒蛇咬死自己;較可能的情況是,這隻龜殼花蛇被捕過程或被夾住時傷到某部分神經,造成神智錯亂,導緻咬死自己。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