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

農業

通過培育動植物生産食品及工業原料的産業
農業(Agriculture)為通過培育動植物生産食品及工業原料的産業。農業屬于第一産業,研究農業的科學是農學。農業的勞動對象是有生命的動植物,獲得的産品是動植物本身。我們把利用動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長發育規律,通過人工培育來獲得産品的各部門的認可,統稱為農業。農業是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産品。簡單地說是人類運用其智慧去改變自然環境,利用動植物的生長繁殖來獲得産品,更進一步換取經濟收益的一種系統。
    中文名:農業 外文名: 别名: 英文名:Agriculture

起源

有關我國農業起源的問題,是學術界十分關心的課題。中國考古學界幾十年來一直把它作為一個重要的學術課題進行探索,在江淮河漢諸流域及廣大地域内進行調查、發掘,發現了一批遺址,如廣西桂林甑皮岩、江西萬年仙人洞、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鄭裴李崗、河北徐水南莊頭、湖南澧縣彭頭山等地點。前兩處遺址的年代距今約八、九千年。武安磁山遺址和新鄭裴李崗遺址的年代,也比中原地區的仰韶文化年代要早,距今已有七、八千年之久。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1986年在河北省徐水縣發現的南莊頭遺址。在發掘的60餘平方米的範圍内,發現了一條小灰溝和草木灰層,出土了獸骨、禽骨、鹿角、蚌、螺殼、木炭、石料,以及石器、骨角器、木闆、木棒、夾沙紅陶片等與居民生活有關的遺物。特别是作為谷物加工工具的石磨盤和石磨棒在遺址中出土,說明當時已有農作物栽培業出現。據碳14測定,它的年代為距今10510±u65297X10—9690±u65305X5年(未作校正)。它比磁山文化還早,甚至比江西萬年仙人洞、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還早千年之久。它是我國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年代最早的一處,因此,它把我國農業起源的時間上推至萬年以前。

分類

簡單分類

根據生産力的性質和狀況,農業可分為原始農業、古代農業、近代農業和現代農業。近代農業指手工工具和畜力農具向機械化農具轉變、由勞動者直接經驗向近代科學技術轉變、由自給自足的生産向商品化生産轉變的農業。現代農業指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提供的生産資料和現代生産管理方法的社會化農業。農業的根本特點是經濟再生産與自然再生産交織在一起,受生物的生長繁育規律和自然條件的制約,具有強烈的季節性和地域性;生産時間與勞動時間不一緻;生産周期長,資金周轉慢;産品大多具有鮮活性,不便運輸和儲藏,單位産品的價值較低。中國幅員遼闊,從南到北跨熱帶、亞熱帶、溫帶和寒溫帶,農作物類型和作物栽培制度都不相同,從一年三季、一年二季到一年一季,區域間差異十分顯着。按地理、氣候條件和栽培制度的不同,可分為熱帶農業、亞熱帶農業、溫帶農業和寒溫帶農業;從東南沿海到西北高原,随着自然條件和資源類型的變化,又可分為農區農業、半農半牧區農業和牧區農業。農業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資料的來源,是社會分工和國民經濟其他部門成為獨立的生産部門的前提和進一步發展的基礎,也是一切非生産部門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國民經濟其他部門發展的規模和速度,都要受到農業生産力發展水平和農業勞動生産率高低的制約。

現代農業介紹

精準農業

概念

精準農業是由信息技術支持的根據空間變異,定位、定時、定量地實施一整套現代化農事操作技術與管理的系統,其基本涵義是根據作物生長的土壤性狀,調節對作物的投入,即一方面查清田塊内部的土壤性狀與生産力空間變異,另一方面确定農作物的生産目标,進行定位的“系統診斷、優化配方、技術組裝、科學管理”,調動土壤生産力,以最少的或最節省的投入達到同等收入或更高的收入,并改善環境,高效地利用各類農業資源,取得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構成

它分别由十個系統組成,即全球定位系統、農田信息采集系統、農田遙感監測系統、農田地理信息系統、農業專家系統、智能化農機具系統、環境監測系統、系統集成、網絡化管理系統和培訓系統。其核心是建立一個完善的農田地理信息系統,可以說是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産全面結合的一種新型農業。

有機農業

概述

有機農業(Organic Agriculture)是指在生産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和畜禽飼料添加劑,而采用有機肥滿足作物營養需求的種植業,或采用有機飼料滿足畜禽營養需求的養殖業。

特點

有機農業與農業相比較,有以下特點:

(一)可向社會提供無污染、好口味、食用安全的環保食品,有利保障人民身體健康,不擔心食物有害,減少疾病發生。

(二)可以減輕環境污染,有利恢複生态平衡。

(三)有利提高中國農産品在國際上的競争力,增加外彙收入。

(四)有利于增加農村就業、農民收入,提高農業生産水平。

前景

中國有機農業的發展起始于八十年代,1984年中國農業大學開始進行生态農業和有機食品的研究和開發,1988年國家環保局南京環科所開始進行有機食品的科研工作,并成為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的會員。1994年10月國家環保局正式成立有機食品發展中心,中國的有機食品開發才走向正規化。中國各地發展了衆多的有機食品基地,在東北三省及雲南、江西等一些偏遠山區有機農業發展得比較快,近幾年來已有許多外貿公司聯合生産基地進行了多種産品的開發,如有機豆類、花生、茶葉、葵花子、蜂蜜等。絕大部分有機食品已出口到了歐洲、美國、日本等國家。從總體情況來看,中國有機食品的生産仍處于起步階段,生産規模較小,且基本上都是面向國際市場,國内市場幾乎為零。

中國發展有機農業有着衆多優勢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首先中國有着曆史悠久的傳統農業,在精耕細作、用養結合、地力常新、農牧結合等方面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也是有機農業的精髓。有機農業是在傳統農業的基礎上依靠現代的科學知識,在生物學、生态學、土壤學科學原理指導下對傳統農業反思後的新的運用。

其次中國有其地域優勢,農業生态景觀多樣,生産條件各不相同,盡管中國農業主體仍是常規農業依賴于大量化學品,但仍有許多地方,多集中在偏遠山區或貧困地區,農民很少或完全不用化肥農藥,這也為有機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發展基礎。

第三,有機農業的生産是勞動力密集型的一種産業,中國農村勞動力衆多,這有利于有機食品發展.同時也可以解決大批農村剩餘勞動力。

第四,随着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腳步的臨近,中國農産品的出口會受到綠色非貿易壁壘的限制,有機食品的發展能與國際接軌,可以開拓國際市場。同時随着中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環境意識的增強,有機食品的國内市場在近幾年内将有較大發展,因此有機食品在國内外都會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國内也出現了一批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産權的有機食品生産資料,比如武夷菌素(山東濰坊萬勝生物農藥有限公司生産)供應2008年奧運會代表團的食品安全。

世界地域分類

種植園農業

在熱帶地區有許多特殊的植物資源,如:咖啡、可可、茶;香蕉、菠蘿、芒果;橡膠、油棕、劍麻、煙草、棉花和黃麻,它們在世界的經濟作物上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世界市場對這些産品需求量的增加,在熱帶地區出現了大規模、單一作物型的集約化農場——各種種植園。

種植園的發展與歐洲的殖民主義有緊密的聯系。

當種植宗主國需要大量食品或某種熱帶産品時,就占據大片的土地,吸收當地大量的勞動力,實行集約化生産某種作物,如:英國人喜好飲茶,就在印度發展了大面積的茶園生産。

由于種植園的主人多是外國人,其所獲得的大量利潤被轉移到國外,當地的經濟卻處于停滞落後狀态。如果遇到産品豐收,市場飽和,或西方市場經濟處于衰退時期,對産品需要下降,就會嚴重影響種植園的經濟效益。

水稻農業

水稻農業是潮濕的熱帶和副熱帶地區一種獨特類型的農業。主要集中在亞洲,從日本開始,經朝鮮、中國的南部、越南、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緬甸、孟加拉,一直到印度的恒河流域,以及斯裡蘭卡、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由于水稻在生長期間需要的水分多,所以需要土地平整、排灌方便。在平原地區,水稻田多集中在河流兩岸與三角洲地區;水源充足的丘陵地區,多依山勢沿等高線建成層層梯田。

水稻農業是一種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的精耕細作的集約農業,同時,水稻是單位面積産量很高的農業。所以水稻農業地區也是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人口對土地的壓力一般也大于其他地區。

谷物家畜農業

谷物家畜農業是一種種植旱作谷類與飼養家畜相結合的農業類型。谷物家畜農業基本上也集中在亞洲,它包括中國東部的華北與東北,中南半島的高原地區,印度的南部高原和西部地區;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西亞的兩河流域的附近地區。

該農業地區,農作物中小麥占絕對優勢:豆類作物中大豆占重要地位;經濟作物有棉花、煙草、亞麻、大麻、甜菜。由于氣候幹旱,降雨不穩定,為了保證産量穩定與增長,灌溉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地中海農業

地中海周邊地區。氣候是夏季炎熱而幹燥,冬季農業開發曆史悠久。

農作物以耐旱的品系為特征。作物中,主要是小麥和大麥,其次是燕麥和玉米。葡萄、木本作物油橄榄,以及無花果是該地區廣為種植的經濟作物。飼養的牲畜有綿羊、山羊和豬。所以耐旱的農作物、木本經濟作物與飼養牲畜相結合是地中海地區農業的特征。

由于受歐洲工業發展,工業城市集中的影響,市場需要蔬菜、水果量大增,當地蔬菜、水果業的生産受到極大刺激,使地中海許多地區其傳統的多樣化農業已被專業化的商品性農業所替代,為市場提供商品的園藝農業占據重要地位。

市場園藝農業

市場園藝農業是為城市提供蔬菜、水果等商業性的農業。有時也稱為商品園藝業。這種農業的興起和發展與現代世界城市化的速度加快有關,為城市提供市民必需的食物。從事商品園藝業的農民實行的是專業化、集約化生産蔬菜、水果、葡萄等,但不飼養牲畜。他們有的隻生産蔬菜,有的甚至隻生産某一種專門用途的果品,以葡萄為例,甚至分食用葡萄、釀酒葡萄、制葡萄幹的葡萄。為了生産與市場需要相協調;農民組織起來與銷售商共同商定生産計劃。

商業乳品農業

與市場園藝業一樣,商業乳品農業也是随着城市發展而産生的另一種商業性農業。影響這種農業生産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市場的遠近;二是飼料的供應。商業乳品農業其産品是為城市而生産的;城市需要流質的牛奶;乳酪、黃油等各種乳制品,其中新鮮的流質牛乳特别重要。因此,以生産牛奶為主的農場多分布在大城市的附近,以利用其距離近的優勢。

從世界範圍來說,商業乳品農業分布在美國與加拿大交界的五大湖周圍地區、西歐和中歐地區,以及澳大利亞的東南與新西蘭等地。澳大利亞與新西蘭由于距歐美市場較遠,乳品加工為制成品後運銷國際市場。在歐洲,商業性乳品農場現仍以家庭式農場為主。

商業牲畜育肥農業

商業牲畜育肥農業是指專門靠購買仔畜經過短期育肥,即可供市場肉食的商業性經營農場。其飼養的牲畜是牛和豬。随着城市規模擴大、人口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肉食的需要大量增加,大大促進了專門育肥牲畜的農場的發展。該類型農業分布在愛爾蘭、英國等西歐國家以及俄羅斯,北美洲則從阿巴拉契亞山到密西西比河兩岸。

商品谷物農業

商品谷物農業是一種面向市場的谷物農業;農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這種農業的分布區主要集中在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

這些國家人口較少、工業發達,所以采取大規模的經營方式,每個農場所占的面積都相當大。這種農業的特征是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生産的小麥是世界糧食市場上的主要谷物。這種生産多以農場為生産單位,在美國這種農場的場主不在農場居住,就是農場雇傭的工人也是在适耕的勞動季節才來到農場。這種農場由于經營的方式獨特,生産效率高,被稱為農業企業。

遊牧業

遊牧業是指靠放牧牲畜為生的一種自給性農業。這種生産方式适于難以進行定居農業的幹旱氣候地區。從事遊牧的人數在世界上并不多,主要分布于北非、中東、中亞等地。如:沙特阿拉伯的貝都印人,東非的馬賽人都是世界著名的以遊牧為生的民族。

遊牧業的牧民們根據多年對當地的地理條件、牧草生長情況等因素的變化,依經驗而遷移。這樣每個遊牧部落或民族都有其放牧的一定範圍。

由于各地氣候與植被條件不同,所放牧的牲畜也有所不同。在北非和中東,駱駝為其最重要的牲畜,其次是綿羊和山羊;在中亞以馬為主;東非以牛為主。在放牧的牲畜中,北極地區的牧民們放牧的則是馴鹿。

大牧場

在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阿根廷、南非等國家和地區,有大面積的幹旱和半幹旱氣候區。那裡,植被稀疏,隻能用于放牧牲畜,适于經營大牧場。雖然這裡放牧着大批的牲畜,可是它卻與傳統的遊牧業有很大不同。大牧場上的牲畜不是牧民的私有财産,而是牧主為出售而經營的一種商品。放牧人不拖家帶眷,而是受雇于牧主的個體勞動者,一般稱為牛仔或牧童。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植被非常優越,加上距海港近,成為世界上著名的大牧場,是世界牛肉的主要生産地。在美國大牧場上放牧的牲畜也主要是牛;在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的大牧場上,養羊占重要地位,羊毛的産量超過世界羊毛産量的一半以上。

農業傳說

神農氏為什麼想起來種五谷呢?據《拾遺記》記載,一天,一隻周身通紅的鳥兒,銜着一棵五彩九穗谷,飛在天空,掠過神農氏的頭頂時,九穗谷掉在地上,神農氏見了,拾起來埋在了土壤裡,後來竟長成一片。他把谷穗在手裡揉搓後放在嘴裡,感到很好吃。于是他教人砍倒樹木,割掉野草,用斧頭、鋤頭、耒耜等生産工具,開墾土地,種起了谷子。

神農氏從這裡得到啟發:谷子可年年種植,源源不斷,若能有更多的草木之實選為人用,多多種植,大家的吃飯問題不就是解決了嗎?那時,五谷和雜草長在一起,草藥和百花開在一起,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誰也分不清。神農氏就一樣一樣的嘗,一樣一樣的試種,最後從中篩選出的稻、黍、稷、麥、菽五谷,所以後人尊他為“五谷爺”、“農皇爺”。

生産結構

中國農業的生産結構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和副業;但數千年來一直以種植業種植業為主。由于人口多,耕地面積相對較少,糧食生産尤占主要地位。在傳統觀念中,種植五谷,幾乎就是農業生産的同義語。種植業即狹義農業。50年代以後,林業、畜牧業、漁業和副業等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增長,但它們在農業總産值構成中的比重,總的變化不大。1979年以後由于農村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并确定了“決不放松糧食生産,積極發展多種經營”的方針,農村經濟從較為單一的經營向多種經營的商品經濟轉化林業、畜牧業、漁業和副業等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增長,情況才開始出現引人注目的變化。

種植業

即狹義農業。包括糧食作物、經濟作物、飼料作物和綠肥等的生産。種植五谷,其具體項目,通常用“十二個字”即糧、棉、油、麻、絲(桑)、茶、糖、菜、煙、果、藥、雜來代表。糧食生産尤占主要地位。種植業在農業總産值中所占的比重,50年代為80%以上;60年代為75%以上;70年代前期為75%左右,由于人口多,後期為66%左右;80年代中期已降到60%上下。

在農作物播種總面積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所占的比重,從50~70年代始終高達80%左右,其中有9年超過85%;1979年以後适當調整了作物布局。與此相應,糧食作物的播種面積由1978年的18億畝減少到1986年的16.6億畝,比重下降到76.9%。但由于畝産量增加,總産量反由30475萬噸增至39151.2萬噸。1986年糧食總産量的大緻構成為:稻谷44%,小麥23%,50年代初期,玉米18%,薯類6.5%,其他8.5%。經濟作物經濟作物播種面積,在農作物的總播種面積中一直偏小,但總的趨勢是上升的,從50年代至1978年大體為8~9%;進入80年代後,連續上升至14%左右。從經濟作物的不同種類看,1952~1986年間棉花的播種面積在農作物播種總面積中的比重由3.9%減少到3.0%左右,

在經濟作物産量方面,産量則由130.35萬噸增加到354.6萬噸,30餘年中雖有起伏或停滞,但總的說還是增長較快的。油料包括花生、油菜子和芝麻等的産量起伏很大。對提高産量、改進品質、增加抵抗病蟲害的能力等都起了重要作用。1952年的播種面積占農作物播種總面積的4%,産量為419.3萬噸;此後有升有降。1978年以後又發展很快。1986年的播種面積占農作物播種總面積的7.9%;産量1473.8萬噸,1949~1979年間,約為1952年的3.5倍。是農業增産的又一重要原因。

其他經濟作物的發展情況,以1986年的産量與1952年比較,其增長幅度約為:烤煙8倍,中國研制的豬瘟、牛痘、羊痘等疫苗,糖料(甘蔗、甜菜)7倍,氣腫疽、牛肺疫、羊痘等傳染病和一些寄生蟲病也得到有效控制。茶葉6倍,黃紅麻5倍,水果18倍。

林業

40年代末期,林業産值在全國農業總産值中僅占0.7%的微小比重。50年代以後,林業建林業設有了發展。1986年林業的産值比重增加到5%。但林業生産起伏較大,總的發展速度不快。植物病蟲害防治也取得重大成就。30餘年來,全國累計造林面積18多億畝,居世界中等水平。因撫育管理跟不上,每畝耕地平均施用量13千克,實際保存面積不足三分之一;加以采伐多于更新,1985年的森林面積僅為17.3億畝,1986年化肥用量(折純量)1930.6萬噸,每人平均1.7畝,按有效成分計算,森林複蓋率為12%,且分布很不平衡,但在繼續廣泛施用人畜糞和綠肥等有機肥料的同時,多集中在東北、西南和浙江、福建等地區。

為了改變林業生産與國家和人民需要嚴重不适應的狀況,為中國農業生産的穩定發展創造了條件。1978年以來已采取措施加強林業建設,提高了抗禦水旱災害的能力,從而使撫育管理不斷改進,農田基本建設的巨大成就,造林面積和木材産量有所增加,用材林、經濟林和防護林的構成也日趨合理。

畜牧業

在農業總産值構成中,畜牧業産值在50~60年代初期所占比重總的呈下降趨勢。畜牧業以後逐漸回升。1952年的畜牧業比重為11.5%,1986年增至21.8%。其占耕地面積的比重約為44.5%,種植業和畜牧業之間的産值比例,則因種植業所占的比重逐步減少,二者的差距有所縮小。大體上50年代初為7:1,80年代中期為3:1。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家畜頭數有較大幅度的增加。1986年末的存欄數大牲畜(包括牛、馬、驢、騾、駱駝)為11896.1萬頭(其中役畜約占58%),30餘年來,豬為33719.1萬頭,又使農業技術改造工作走上了健康發展的軌道。羊為16622.9萬頭,二靠科學”的方針,分别比1952年增加了55.6%、2.75倍和1.69倍。中共中央确定發展農業“一靠政策,其中豬的數量增加最快。在全世界豬的存欄總數中,以後這一進程因工作的失誤發生曲折。中國約占40%。大牲畜則因部分役畜為農業機械所取代,比重有所降低。中國于50年代中期提出農業技術改造任務。此外,家兔和野生動物的飼養利用,大牲畜(年底頭數)從2439萬頭增至4749萬頭。

但和社會需求相比,以1985年與1952年相比,畜牧業的發展不快,特别是出欄率較低。1986年肉豬的出欄率為77.6%,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羊為31.5%,農牧業生産總的處于相當低的水平。牛僅6.1%。但由于落後的生産關系的束縛,其原因在于飼養方法落後和飼料工業不發達。牛羊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草原建設不相适應。他們的某些獨特的傳統生産技藝,因此中國肉類産量雖由50年代的300多萬噸增加到1986年的2112萬噸,牛奶産量由1978年的88萬噸增加到1986年的289.9萬噸,但按人平均占有量低于一般經濟發達的國家。由于肉類産量中豬肉占90%以上,而豬的飼養又集中在農區,因而95%的肉類産自農區,無論農區或牧區畜牧業都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除家畜、家禽飼養業以外,以桑蠶和蜜蜂等昆蟲為對象的動物生産也有很大發展。特别是養蠶業,但所擁有的草原和森林資源分别約占全國的90%和40%,不僅曆史上一貫占有重要地位,至今仍有較高的經濟價值。1986年蠶繭産量36.9萬噸(其中桑蠶繭産量為33.6萬噸),中國國營農場的經營體制已逐步地進行了改革國營農場。比1952年增加近2倍。

水産業

即漁業。1952年的産值僅占農業總産值的0.3%,1985年為398元,1986漁業年的比重已增至4.1%,而1953~1978年間僅為3.2%;每一農民的年平均純收入1978年為134元,30餘年有了較大的發展。水産品總産量1952年為166.6萬噸,按可比價格計算,1986年增至823.6萬噸,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生産的迅速增長。提高了近4倍。

從水産品的産量構成看,農業中集體經營與承包農戶分散經營相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逐步形成,1986年,海水産品約占57.7%,淡水産品約占42.3%。海水産品中絕大部分來自捕撈,主要是近海捕撈,海水養殖和遠洋捕撈尚未得到應有的發展。來淡水産品的養殖業則有一定發展。

副業

中國農業中的副業,在不同時期有不同性質和内容(見農村副業)。60年代以前的副業,是指農民利用業餘時間或家庭中的輔助勞力所從事的生産活動,包括采集、漁獵以及家庭手工業如編織、刺繡等,大多屬于自給、半自給性質。又于1956年基本完成了農業合作化,其在農業總産值中所占的比重約為4%強。至于後來由人民公社和生産大隊舉辦的企業,首先以3年時間完成了土地改革。它們雖在一個時期仍被當作副業,實質上已是相對獨立于農業之外的工業、交通運輸業和建築業等,突破了副業的範圍;到80年代,又進一步演變成為鄉鎮企業。

office農場、月球綠洲-客廳菜園等系列産品,将農業種植推向新的階段。采用office農場等設備,可以在辦公室内沒有太陽光直射的情況下,采用極光技術,進行蔬菜、盆景、花卉的種植。該系統最先有紹興市伊賢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研發成功并首推市場,将農業種植從普通的農民推廣到了全國工人階級的新型生産、娛樂方式,在新的時代賦予了農業全新的時尚概念和發展方向。

主要特征

(一)地域性

農業生産的對象是動植物,需要熱量、光照、水、地形、土壤等自然條件。不同的生物,生長發育要求的自然條件不同。世界各地的自然條件、經濟技術條件和國家政策差别很大。因此,農業生産具有明顯的地域性。

(二)季節性

(三)周期性

動植物的生長大于有着一定的規律,并且受自然因素的影響。自然因素(尤其是氣候因素)随季節而變化,并有一定的周期。所以,農業生産的一切活動都與季節有關,必須按季節順序安排,季節性和周期性很明顯。

農業史之最

最早的耕作技術

中國農業最早的耕作技術是原始社會的火耕。《淮南子·本經訓》記載的“焚林而田”,以及人們常說的“刀耕火種”,即是火耕法。實行火耕,先用石斧、石等砍倒樹木,待樹木幹枯後放火焚燒。這樣便開辟出大片土地,而樹木燃燒過的灰燼又成了增強土壤肥力的肥料。經過焚燒的土壤比較疏松,不用中耕,用尖木棒等工具即可掘地播種。不過,火耕的結果使土壤肥力逐年下降,幾年就要丢荒另辟新耕地。

以後,火耕逐步過渡到鋤耕或耜(古代的一種農具,形狀像鍬)耕。用鋤或耜翻地能疏松和改良土壤結構,擴大耕地面積,延長土地使用年限,提高農作物産量。由于鋤耕或耜耕可以實行定期休耕,在幾塊土地上輪換種植,從而使人類的定居生活成為可能,進一步推動了農業生産的發展。

最早飼養的家畜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将野生動物馴養成家畜,最早的家畜是豬、狗、羊、牛。

從黃河流域來說,在距今約7000年前的河南裴李崗遺址中發現有豬骨,河北磁山遺址中發現有豬、狗、羊骨;在大緻同時期的陝西西安半坡遺址和陝西臨潼寨遺址中,不但有上述動物的骨骼,還發現了飼養家畜的圈欄遺迹和家畜糞便的堆積。從長江流域來說,在距今約7000年前的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中,除了有豬骨、狗骨外,還發現了水牛的骨骼。河姆渡遺址出土過一隻小陶豬,體态肥胖,腹部下垂,四肢較短,前後體軀的比例為1:1,介于野豬(7:3)和現代家豬(3:7)之間,整個形态已和野豬大不相同,這說明當時人工飼養、繁殖豬的時間已經很長了。

以上情況表明,早在7000年前,中國便開始成功地飼養家畜了。此外,通過大量考古資料還可以知道,在中國原始社會中,出現了早期農業的地區以飼養家豬為主;牧區以飼養狗、羊、牛為主;而在農牧業地區,則兼營飼養。

相關政策

政策一

受權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産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幹意見》,這是新世紀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九個中央一号文件。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強調“農業科技”,農業科技的創新重點包括穩定支持基礎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加快推進前沿技術研究,在農業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先進制造技術、精準農業技術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創新成果,搶占現代農業科技制高點。着力突破技術瓶頸,在良種培育、節本降耗、節水灌溉、農機裝備、新型肥藥、疫病防控、加工貯運、循環農業、海洋農業、農村民生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實用技術成果。

“從2004年到2010年,每年一号文件都有專門的章節或段落論述農業科技,2011年關于水利的一号文件也專門講到水利科技問題。”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中央一号文件以農業科技為主題,從科技創新、技術推廣、教育培訓三個方面強調了農業科技的重要性,出台了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的政策措施,将對農業科技和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政策二

農業部昨日發布《2012年扶持“菜籃子”産品生産項目實施指導意見》提出,重點扶持建設一批有一定規模、生産技術基礎好,并在增加産品産量和提高産品質量有示範帶動作用的生産基地。其中,畜牧業主要支持生豬、蛋雞、肉雞、肉牛和肉羊等畜種,重點扶持主産省畜禽标準化規模養殖場

根據《意見》,種植業重點布局在《全國蔬菜規劃發展規劃》(2011-2020年)的580個産業重點縣和2012年當年實施改擴建的農業部已公布确定的819個園藝作物标準園,産地環境條件符合安全食品産地環境條件标準的要求,生産基地集中連片,承擔單位須是具有一定基礎、技術力量較強、管理規範、示範帶動作用明顯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或龍頭企業。

畜牧業重點扶持主産省(區、計劃單列市)畜禽标準化規模養殖場,優先安排國家級畜禽标準化示範場,新疆、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肅、青海、陝西、甯夏、河北、吉林、遼甯、黑龍江、河南、山東14個省區2012年新增資金支持牛羊标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的比重不得低于50%。

畜牧業主要支持畜種包括豬、蛋雞、肉雞、肉牛和肉羊。其中:豬出欄0.5-5萬頭的标準化養殖場;蛋雞存欄1-10萬隻的标準化養殖場;肉雞出欄5-100萬隻的标準化養殖場;肉牛出欄100-2000頭的标準化養殖場;肉羊出欄300-3000頭的标準化養殖場。

期刊

農業科學研究Han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是一本關注農業科學最新研究進展的國際開源中文期刊,由漢斯出版社發行。主要刊登研究農業發展的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等相關領域的學術論文。本刊集學術性、思想性為一體,支持思想創新、學術創新,倡導科學并緻力于學術繁榮,旨在為世界範圍内農業科學各領域各方向的研究者提供一個傳播、分享和讨論農業科學問題與發展的交流平台。

研究領域:

·農業史

·農業基礎學科

·農藝學

·園藝學

·農産品貯藏與加工

·土壤學

·植物保護學

·農學其他學科

·農業工程

發展水平

雖然我國農業經濟發展迅速,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無論是在規模還是效益上,都與世界現代農業有着很大的差距,農業現代化遠未完成。

農業勞動力素質

由于城市化進程和鄉鎮企業的迅速發展,我國已經有接近一半的農村強壯勞動力投入到非農産業中,而把農業生産留給了婦女、兒童和老人。且我國主要勞動力受教育程度低,勞動力素質差,受過系統的、正規的農業技術教育和職業培訓的人員極少。我國農村技術推廣人員與農業人口之比為1:1200,而發達國家為1:100,我國每萬人僅有農業科技人員5人,而以色列140人,美國80人,日本75人。

生産能力

無論是從農業人均産出角度還是糧食單産角度,我國均落後于世界先進水平。以農業最核心、最基本的生産資料種子為例,除了水稻雜交優勢等少數成果居于世界領先地位外,其他均缺乏總體優勢。2011年我國玉米、大豆、棉花畝産分别為472.2公斤、146.3公斤。而同期美國的數據分别為147.2蒲式耳/英畝、41.9蒲式耳/英畝;我國一個農業人員可以養活不足2人,而德國、以色列一個農業人員可以養活130、90人。

機械化水平

前瞻《中國農業産業化與農産品加工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自2004年我國農機購臵補貼政策實施以來,全國補貼購臵各類農機具2272.6萬台(套),農機總動力已達10億千瓦,農機化水平加快。我國小麥基本實現全過程機械化,水稻機械種植水平由2005年的7.1%提高到30%以上,玉米機收割水平提高到40%,至2012年我國農作物耕種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57%。不過即便如此,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尤其是經濟作物機收率較低,花生不到20%,油菜、棉花不到10%。

科技化水平

近年來我國對農業科技的支持不斷增強,用于農業科研研究的預算不斷增加,但我國農業科技仍然有很多的不足。一是創新成果不足,農業科技總體水平不高,低水平甚至是重複性研究比較多(例如從玉米種子研發可以看出)。我國50%以上的生豬、肉雞蛋雞、奶牛良種以及90%以上的高端蔬菜種子需要進口。另外我國農業科技推廣服務不足,推廣能力落後于生産和農民的需要,專業化和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相對滞後。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