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艾灸

中醫艾灸

中醫療法
艾灸是中醫的一種重要治療方法,艾灸采用烘幹、鞣制等工藝,除去艾葉中的雜質制成艾絨,再将艾絨制成艾炷或艾條等艾灸工具。進行艾灸時點燃艾條,用艾灸燃燒産生的熱量熏蒸身體特定部位,達到治療目的。艾灸主要具有溫陽通絡、止痛的作用,同時能去除緻病因素,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廣泛應用于臨床。艾灸在臨床上用于治療痛經、體寒等疾病,以及治療骨關節炎、風濕病,或類風濕性關節炎等骨關節疾病,同時艾灸也是一種很好的保健方法。患者通過在家自灸,可以起到溫陽氣、提高免疫力、去除疾病的作用。[1]
    中文名:中醫艾灸 外文名: 就診科室: 穴位:人體穴位 簡介:艾灸簡介 作用:藥物作用

基本内容

使用艾絨或其他藥物放置體表的腧穴或疼痛處燒灼、溫熨。借灸火的溫和熱力及藥物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以溫通經脈、調和氣血、協調陰陽、扶正祛邪,達到治療疾病、防病保健、養生美容之功效,《醫學入門》亦說:“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可見灸法很早就被人們所重視,由于其安全性高、無毒副作用、養生保健,因此流傳很廣。

發展史

艾灸是我國醫學史上的文化瑰寶,起源于我國原始年代,在那個時候,聰明的人類便發現通過火的炙熱來刺激傷患處,可以減輕疼痛,并且還可加速傷口的愈合。後來,人們逐漸将火灸引用到醫學上來,用以治療更多的疾病。

普通的火熱隻能使皮膚表層灼痛,并無溫煦散熱作用,艾草是一種壯陽之草,是去病養生,固本正陽,扶正祛邪的一味良藥,因此,人們将艾草制艾條或艾柱用于灸法,達到了不同凡響的神奇功效。《本草綱目》記載:“艾葉生則微苦太辛,熟則微辛太苦,生溫熟熱,純陽也。可以取太陽真火,可以回垂絕元陽。服之則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濕,轉肅殺之氣為融和。炙之則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起沉疴之人為康泰,其功亦大矣。老人丹田氣弱,臍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臍腹,妙不可言。此外,艾草還有扶正避邪的作用,古代人曾用它插于堂中,用以避邪。

如今,随着人們對艾灸認識的逐漸加深,艾灸逐漸進入人們的生活,踏入了現代健身保健的醫學舞台,成為了現代養生保健的一顆閃耀的明星。

工具

艾條

艾灸器

溫灸盒

艾灸棒

火龍罐灸

好輕松随身灸器是一種特制的金屬圓筒,外形分筒體和持柄兩部分。筒體上下各有多數小孔,小孔可以通風出煙,下孔用以傳導溫熱。内另有小筒一個,可置艾或藥物燃燒。

作用

溫經散寒

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有賴于氣血的作用,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血氣在經脈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氣”的推送。各種原因,如“寒則氣收,熱則氣疾”等,都可影響血氣的流行,變生百病。而氣溫則血滑,氣寒則血澀,也就是說,氣血的運行有遇溫則散,遇寒則凝的特點。所以朱丹溪說:“血見熱則行,見寒則凝”。因此,凡是一切氣血凝澀,沒有熱象的疾病,都可用溫氣的方法來進行治療。

《靈樞·刺節真邪》篇中說:“脈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調,弗能取之”。《靈樞·禁服》亦雲:“陷下者,脈血結于中,血寒,故宜灸之”。灸法正是應用其溫熱刺激,起到溫經通痹的作用。通過熱灸對經絡穴位的溫熱性刺激,可以溫經散寒,加強機體氣血運行,達到臨床治療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運行不暢,留滞凝澀引起的痹證、腹瀉等疾病,效果甚為顯着。

防病保健

我國古代醫家中早就認識到預防疾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的學術思想,而艾灸除了有治療作用外,還有預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這在古代文獻中有很多記載。早在《黃帝内經》就提到;在“犬所齧之處灸三壯,即以犬傷法灸之”,以預防狂犬病。《備急千金要方》有“凡宦遊吳蜀,體上常須三兩處灸之,勿令瘡暫瘥,則瘴疠溫瘧毒氣不能着人”。說明艾灸能預防傳染病。《針灸大成》提到灸足三裡可以預防中風。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氣盛,陽氣足,精血充,從而加強了身體抵抗力,病邪難犯,達到防病保健之功。現代,灸療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調整亞健康

【中醫好輕松艾灸療法】

【取穴】:大椎、命門、神阙穴。

【配穴】:體質較虛弱者加足三裡、關元穴。

灸法:用艾條作溫和灸,先取俯卧位,灸背部穴,大椎、命門穴最好2支艾條同時施灸,每次每穴灸15分鐘左右,以局部潮紅為宜,能出現循督脈經上通下達的灸感更佳。再取仰卧位,神阙穴可行隔鹽艾條灸,15~20分鐘左右。配穴灸法同大椎穴。隔日1次,或每周2次。

注意事項

艾灸之後口渴,最好是喝紅糖水或開水,紅糖水可以補氣血,白開水沒有任何添加劑,不會對人造成傷害。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