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現象

拉美现象

社会现象
拉美现象就是一个有增长,但是没有发展的现代化;是一个多数人不能过上幸福日子的现代化,或者说是一个少数人能过上幸福日子的现代化,这就是拉美现象。
  • 中文名:拉美现象
  • 外文名:
  • 别名:
  • 包括:34个国家
  • 人口:5.4亿
  • 特点:有增长,但是没有发展的现代化
  • 总面积:两千多万平方公里

特征

第一国家的财富和利益的特权由政府控制;

第二中产阶级发展不起来。中产阶级发展不起来,是指中产阶级在10-15%之间徘徊,而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的比例一般在80%以上。

第三多数人不能进入现代化,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严重的问题,甚至还会引起社会的动荡。

现象简介

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为西半球的主体。除去加、美外,从墨西哥到中美洲6国、加勒比海诸国及南美洲12国,共34个国家,大都讲西班牙、葡萄牙语,故称拉丁美洲国家。拉美总面积两千多万平方公里,比我国大一倍多,人口5.4亿,不及我国一半,但自然资源却比我国丰富多了。仅有世界8%的人口,却拥有27%的淡水,40%的森林生物量。

自19世纪20年代,美国发表《门罗宣言》,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后,拉美就成了美国的后院。上世纪50年代起,经济开始发展,如巴西、墨西哥等,连续30年保持6%~7%的年均增长速度。到1980年时,人均GDP,墨西哥达1316美元,巴西1925美元,智利2057美元,阿根廷超过4000美元,各国大体上超过1000美元。但从此就一蹶不振,经济增长乏力,其后20年中基本维持在1%~2%的低速增长,而贫困差距日益扩大,治安混乱,社会失衡,政局动荡。

1980年到2002年的22年间,拉美贫困人口从1.35亿增至2.14亿,占总人口的43%,赤贫人口占到18.6%。占总人口30%的最穷人,仅占国民收入的7.5%,而占10%的最富人,却占国民收入40%。巴西10%最富人的收入,比10%的最穷人的收入要高出65.8倍,基尼系数高达0.6,其他国家也达0.5。阿根廷爆发金融危机后,更使一半人口贫困化,连富裕的中产阶层,也有300万沦为贫困。

治安陷入混乱。巴西近20多年来,暴力增加1.3倍,每年50万人死于凶杀。里约热内卢每月有500家商店遭抢劫。每年因暴力损失达400亿美元。

社会诚信一落千丈。各式各样的欺诈、造假卖假、盗版、贪污腐败、黑社会团伙等层出不穷。

大批破产农民涌入城市,城市人口高达78%。高楼大厦的阴影,笼罩着大片贫民窟。失业率居高不下,2002年阿根廷高达25%,其就业人口中有一半称作“黑工”。这些人工资只有正常的一半,没有医疗保险,没有退休、养老等社会保障,更没有法定的带薪休假日。

自然环境也日益恶化。森林每年损失740万公顷。全球每年损失的森林生物量,一半以上在拉美。

这种经济快速发展,在人均越过GDP1000美元后,就出现经济与社会严重失衡,经济不前,贫富分化,社会动荡,人与自然不和谐等现象,可称之为“拉美现象”,也有人称“拉美化”。如今已成发展中国家的前车之鉴了。

意义

拉丁美洲地区是一个曾经创造出无比辉煌文明的地方,那些成就至今让人赞叹。到了现代,拉美又创造出一系列经济奇迹,它的经济成就为世界所关注,它的发展道路、发展战略被其他发展中国家所广泛学习。可是,"奇迹"背后所出现的现象再次为世界关注,这一系列的问题被称为"拉美现象",被普遍认为是现代化发展中的反面典型。从"拉美奇迹"到"拉美现象"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需要去客观的分析。我们应该从中学习其成功之处,避免其错误再次出现,这才是研究拉美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目的所在。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