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衣社

蓝衣社

国民党特务组织
蓝衣社(The Blueshirts)是1930年代中国国民党的一个内部组织。其实,"蓝衣社"的组织并未存在过,只是一种讹传。而真正的蒋介石麾下的黄埔系军人组织叫"三民主义力行社",企图克服日本入侵危机、制止国民党腐化堕落。其中到处杀人越货、密捕刑侦的则是"三民主义力行社特务处"。胡宗南、桂永清、郑介民、戴笠……都从这里开始了自己的发迹。但它最终却演变成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的法西斯化运动,因为它的创始者们坚信:只有法西斯,才能救中国。
    中文名:蓝衣社 外文名: 别名:中华民族复兴社 性质:情报性质的军事性质团体 主张: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

简介

蓝衣社(The Blueshirts)是1930年代国民党的一个内部组织,积极效仿意大利和德国法西斯主义的褐衣党(brown shirts)和黑衫党(Blackshirts)。于日本侵华后和中国自己对德、意宣战以后的1940年代解散。1930年代初,中国国民党内具有理想主义刻苦清廉的人士发起成立“蓝衣社”,企图克服日本入侵危机、制止国民党腐化堕落。

其实,"蓝衣社"的组织并未存在过,只是一种讹传。而真正的蒋介石麾下的黄埔系军人组织叫"三民主义力行社",其中到处杀人越货、密捕刑侦的则是"三民主义力行社特务处"。

混淆

20世纪30年代初,蓝衣社可以说是一个神秘而又恐怖的组织,蓝衣社运动也成为当时中国最有影响的政治运动。然而,“蓝衣社”的称呼并不存在,真正代替它的是另一个秘密团体一“复兴社”(全名“中华民族复兴社”)。“复兴社”为何被传为“蓝衣社”?这主要是一个名为刘健群的人所首倡的。刘健群作为复兴社中的“十三太保”之一,他是一个唯一例外的非黄埔生。

由于不是嫡系,尽管身居高位,会说会写,也很会活动,但最终是不可能得到蒋介石的真正信任,不可能取得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各级组织及其成员的认同,更不可能培养自己的基本力量。他的一生发迹于政治。但最终也不过是在官场上插科打诨的丑角,最多也只能算是一个“跳加官”的场面人物而已。

宗旨

蒋介石为蓝衣社拟定的“宗旨”:

革新教育、开发实业、调剂劳资、统制工商、平均地权、扶助耕农、唤起民众、注重道德、崇尚礼仪、创造武力、夭志劳动、誓服兵役、恢复领土、还我主权

“第二期革命”的主旨是重塑国民党作为革命党的形象和灵魂,但是这个以法西斯主义为指导的国民党革新工程未获成功。

组织结构

20世纪30年代,存在于国民党内部的主要是两个并行的组织,即CC系和力行社,当时的国民党党争就体现在这两个党派的权力之争,直到1938年这两大组织被取消之后,国民党内部的党派争夺就以党团对立的形式延续到国民党败退台湾。在蒋介石的政权体系中,除了CC系和力行社,还有一个政学系,这三个功能不同的组织同时也是蒋介石政权的三大支撑组织。

力行社由三个不同功能、不同名称和彼此相对独立的层级组织所构成。顶层是“三民主义力行社”,是最高决策和指挥层;第二层包括两个组织,即“革命军人同志会”和“革命青年同志会”,为承上启下的决策执行层;第三层是“中华复兴社”,为领导群众,直接执行决策的阶层。在“中华复兴社”之下,还设有一些外围团体,如“民族运动委员会”、“中国童子军励进会”、“西南青年社”、“中国文化协会”和“忠义救国会”等。这些外围团体实际构成了力行社的第四层。

顶层的力行社和中层的革命同志会均各有从中央到基层的组织体系:中央设总社,省级设分社,县级设支社,区级设小组。“中华复兴社”自身没有干部组织,受革命青年同志会领导。

各阶层的人数,顶层“三民主义力行社”大约仅有300余名成员;中层“革命青年同志会”到1938年解散时,约3万人;“革命军人同志会”存在时间不到一年,人数多少不明;底层“中华复兴社”的成员有多少,说法不一,或说10万以上,亦说近50万。

行社社员的吸收,采层级递进制,先入“中华复兴社”,次由“中华复兴社”社员提升为革命同志会会员,再由革命同志会会员晋升为“三民主义力行社”社员。能由同志会升入“三民主义力行社”者很少。

整个组织具有高度秘密性和铁的纪律。组织内部只有纵向联系,而无横向联系;只有自上而下的集权,没有自下而上的民主;只有上层组织成员领导和指挥下层组织,而下层机构的成员除干部外,不知有上层组织的存在。

力行社从发起宗旨,到组织形态,均显示出是一个庞大的具有严密组织系统的准政党团体。力行社作为一个组织的存在虽然只有短暂的6年(1938年取消),但它所辐射出的组织能量却是惊人的,其触角几乎伸展和渗透到中国政治社会的各个领域;其组织结构的严密性、复杂性和内部协调性亦非既有的国民党党机器所能企及。

数十万人的规模更是战前国民党内其它政治派系所无法比拟。战前国民党党员人数,据1937年1月的统计,总计亦不过165万人,内中有名无实的军队党员约占101万,海外党员约占11万,国内普通党员不到53万人。

力行社成员中只有一部分具有国民党党员身分。力行社的组织规模也反映出它不是一个普通的政治派系,而是一个自主性和组织力均甚强健的,堪与国民党党机器相颉颃的准政党组织。

主要人物

蒋介石:三民主义力行社社长、“蓝衣社”的最高领袖。

1932年1月,他决心赞助只有六十余名成员的力行社,并将之改造为效仿德国纳粹党、意大利“黑衫党”的秘密组织。在他的支持下,力行社很快发展成员约三百名,其下属组织“革军会”、“革青会”和“中华复兴社”,成员更多达五十万。但与此同时,为实现自己的分而治之,他上下其手,使力行社四分五裂、内部倾轧不断。他的这些手笔,引发了贺衷寒、邓文仪等力行社首脑的暗自不满,在西安事变中,他们试图置蒋介石于死地。 

滕杰:力行社创始人、首任书记。

他富有热血而忍辱负重、兢兢业业,是力行社、“蓝衣社”历史上最没有争议的首脑。1931年7月,他甘冒杀身之祸,与未婚妻陈启坤发起了力行社;一年多以后,力行社、“蓝衣社”发展成员万余人,他却被蒋介石免去了书记职务。 

贺衷寒:力行社灵魂人物之一、第二任书记。

他曾是黄埔学生的政治领袖,并被视为蒋介石“接班人”的主要人选。在他的手上,力行社发起了第三级组织“中华复兴社”,成员多达十余万。

但为了避免他的坐大,蒋介石支持康泽组建了效仿德国党卫队的“别动队”,使以康泽为首的西南人势力,与贺衷寒为首的湖南人势力从此势均力敌、相互抗衡。 

他对蒋介石渐渐怨恨。西安事变中,他成为武力解决的主要代表,试图取蒋以自代。但蒋介石活着回来后,他被视为有“狼子野心”,从此毕生不得志。 

刘健群:力行社唯一的非黄埔魁首、第三任和第五任书记长。

他以一介文人身份,提出“蓝衣社”构想、试图将中国法西斯化,由此得到蒋介石的赏识,被笑称为蒋介石“螟蛉子”以及另一个接班人人选。但他与力行社的其他首脑关系紧张,特别是他散发小册子《中国国民党蓝衣社》、使外界普遍认为力行社是“蓝衣社”后,更如此。为此,他曾被戴笠追杀。 

后任台湾小政权“立法院”院长。 

丰悌:力行社第四任书记长。

 

他是蓝衣社的“留欧派”首领,1934年夏天出任力行社书记长。他任内表现平平,却卷入了一桩非常重大的政治事件,那就是“刺汪案”。为避免外界误认为自己杀人灭口,蒋介石留下了他的性命,1938年10月,他以“长沙大火”的借口被冤杀。 

邓文仪:力行社第六任书记长。 

他曾任蒋介石侍从秘书,年仅27岁,却负责军长、师长人选的荐任审核,是中华民国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但1934年夏天,他因为CC系、政学系的联手陷害,失去了一切权力。1936年8月,他被任命为力行社书记长,但对蒋介石也异常怨恨。几个月后,在西安事变中,他与贺衷寒一同成为武力解决派的主角。 

郑介民:力行社特务处副处长、第七任书记长。

 

他是戴笠的主要助手,但与戴笠面和心不和。他代表了特务处中亲近力行社总社的力量。西安事变后,他被任命为力行社书记长,但已是“看守”书记长。 

戴笠死后,他担任军统局的后身“国防部保密局”局长。 

康泽:力行社第八任书记长、“别动总队”总队长。

 

他被誉为民国罕见的“组织天才”之一,1933年夏天,他组建了效仿德国党卫队、权势熏天的别动队,被毛泽东视为毁灭瑞金的元凶之一。他也被视为蒋介石最有力的接班人之一,但不久后,他明白了自己与蒋介石只是互相利用关系。1948年5月,他在襄樊被解放军逮捕时,蒋介石以为他一定会“自杀殉国”,为此开了两次追悼会,但这时候,他已在西柏坡总结自己的“反动思想”、并痛骂蒋介石了。 

戴笠:力行社特务处处长。

力行社、“蓝衣社”解散后,他的特务处被改组为军委会调查统计局,即无人不知的“军统”。 

他原先只是个不得志的小人物,但1931年秋天,他参与发起力行社后,开始了自己的发迹。他先是被任命为特务处处长,两年多以后又兼并了邓文仪的“调查课”,成为民国主要的特务首脑。1936年,他控制了中国的警察系统,开始效仿希姆莱的“政治警察”制度,被称为“中国希姆莱”。更重要的是,在西安事变中,他与力行社其他人物态度截然相反,跑到西安“殉难”,从此深得蒋介石的信任。 

台湾良雄的《戴笠传》认为,没有力行社,就没有戴笠,“即使说力行社只成就了戴笠一人,亦不为过”。

大事记

1931年7月:滕杰受黄埔东京同学会委托,从日本回国,意在警告中国政府,日本将侵略满洲亦即东三省。但来到南京后,他发现政府已经完全瘫痪了,任何人对中国时局、命运都失去了信心,为此,他起草《计划书》,决心创建一个“意志统一、纪律森严、责任分明和行动敏捷”的秘密组织,内反腐败、外抗侵略,以护党救国。

滕杰之未婚妻陈启坤为该设想的最早赞助者。

1931年9月:在“满洲事变”也就是“九一八事变”的背景下,四十余名黄埔学生发起了“力行社”筹备处。它包括了贺衷寒、胡宗南、桂永清、邓文仪、戴笠、郑介民等人。不久后,康泽、肖赞育等二十余人,也先后加入了力行社“筹备处”。

1932年1月:在奉化溪口镇,下野的蒋介石得知这些学生发起“力行社”的消息后,不仅没有按照军令杀了他们,恰恰相反,对法西斯主义已深感兴趣的他,决心利用这个秘密组织,巩固自己的独裁地位。他为此召见了力行社的三个主要首脑,滕杰、贺衷寒和康泽,指示他们说,“要多借鉴复兴的德国和意大利运动,或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从此以后,力行社的悲欢沉浮,开始取决于蒋介石。

1932年3月1日:在南京励志社旧址,蒋介石主持召开了力行社会议,“三民主义力行社”正式成立。

在这次会议上,蒋介石兼任社长,滕杰出任首任书记,滕杰、贺衷寒、康泽被任命为常务干事。

1932年3月:力行社的两个下级组织,“革命军人同志会”和“革命青年同志会”先后成立。两三个月后,革军会已有成员三千人,革青会也有了大约两千名成员。

1932年6月:蒋介石驻节武汉,十五名力行社社员随行。他们不仅剿灭了大别山苏区,并发起了当时广为人知的“武汉清流”风暴。

在此期间,力行社接管了两个堂口组织,并将之改组为外围组织“忠义救国会”。

1933年1月2日:滕杰被免去力行社书记职务,贺衷寒接任书记。此前三天,蒋介石下令停止“革军会”活动,不久后又将革军会并入革青会。革青会拥有成员万余名。

1933年3月29日:贺衷寒发起了效仿德国冲锋队的第三级组织“中华复兴社”。当年夏天,复兴社已发展成员四、五万人。

1933年4月4日:在北平,刘健群向众多记者分发了小册子《中国国民党蓝衣社》,此举使外界普遍认为,秘密的、旨在建立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力行社,其名称是“蓝衣社”。从此以后,“蓝衣社”成为这个庞大的、共分三级并控制着忠义救国会的秘密组织,一个最广为人知的称谓。 

1933年7月:在南昌,蒋介石下令组建效仿纳粹党卫队的“军委会别动总队”,并任命康泽为总队长。此举使康泽为代表的“西南派”势力,成为堪与贺衷寒的“湖南派”相提并论的力量。

康泽在江西的作为,后来被毛泽东视为毁灭瑞金的元凶之一。

1934年2月19日:在南昌,蒋介石根据蓝衣社成员的建议,发起了席卷全国的“新生活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蓝衣社进行了法西斯化舆论鼓吹,它的宣传处及外围组织“中国文化学会”,渐渐取代了国民党中宣部,成为民国最主要的宣传管制机关。

1934年3月:贺衷寒被免去书记职务,刘健群成为第三任书记,并改称“书记长”。在贺衷寒的任期内,蓝衣社三级组织共发展了约十万名成员,成为民国三大派系之首;但也是在贺衷寒的任期内,蓝衣社内部四分五裂、派系泛滥。

1934年6月:“南昌大火案”发生,因为CC系、政学系的联手陷害,邓文仪被免去蒋介石侍从秘书职务,“中国文化学会”被解散。此举标志着蓝衣社的极盛而衰。

1934年8月:刘健群去职,丰悌成为第四任书记长。与此同时,戴笠仅有145人的特务处,兼并了邓文仪的“调查课”,特务处达到了1772人。后来,史学界普遍认为,“系戴笠个人事业中的一件大事”。

1935年6月:“何梅协定”交涉期间,日本人提出的九项要求中,有五项针对蓝衣社。在日本人的干涉下,蓝衣社的主要势力,政训处、宪兵三团和社员关麟征与黄杰控制下的两师中央军,全部撤出华北。此举标志着华北沦为日本的势力范围。

此举也刺激了蒋介石,使他下定了对日作战的决心。

1935年夏天:为对日作战,在丰悌的领导下,蓝衣社发起了全民军训。此后两三年,蓝衣社共训练学生约60万人、民众约500万人,成为抗日战争的发动机。也是在这个过程中,蓝衣社成员先是发展到约30万,继而又发展到50万。

1935年11月1日:在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上,原十九路军连长孙凤海刺杀汪精卫。此举与蓝衣社有关:“敌对分子”陈光国已混入了蓝衣社,并出任蓝衣社助理书记;他参与了刺杀汪精卫的密谋,并通过“《司令塔》事件”,试图制造蒋介石主使刺杀汪精卫的假象,离间蒋汪关系以分裂国民党。案发后,蒋介石免去了丰悌职务,刘健群再任书记长;而戴笠迅速破获该案,从此更得蒋介石信任。

几十年来,关于“刺汪案”,各种著作汗牛充栋。本书发前人之未见,从蓝衣社着手,提出“离间说”。

1936年8月:邓文仪出任书记长。在他的任期内,主要有三件大事:大量发展复兴社社员以准备抗战;为蒋介石五十岁生日祝寿;以及处置“西安事变”。

邓文仪出任书记长前后,在“废警改团”的争论中,戴笠不仅保留住了26万3千名险遭裁撤的警察,成为中国警察的领袖性人物,他并效仿希姆莱、开始了“政治警察”制度。他的“中国希姆莱”的名声,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后,以邓文仪、贺衷寒为首,蓝衣社成为“武力解决派”的积极主张者。为置蒋介石于死地,它并采取了一系列被称为“狼子野心”的举动。蒋介石被释放后,开始清洗蓝衣社,并决心解散它。

西安事变改变了众多蓝衣社成员的命运。只有戴笠,因追随宋美龄前往西安“殉难”,从此被视为最忠诚的鹰犬走狗。

郑介民取代邓文仪,成为蓝衣社第七任书记长。

1937年11月:康泽出任蓝衣社第八任也就是最后一任书记长,他的主要工作,是筹备“三民主义青年团”,蓝衣社的三四十万名成员,成为三青团的主体;与此同时,戴笠也受命将蓝衣社特务处改组为“军委会调查统计局”,即“军统”。

1938年5月16日:在武汉,蓝衣社召开了它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5月18日,蓝衣社宣告正式解散,蓝衣社的众多魁首,从此命运沉浮、悲欢难以尽述,但它的两个遗产:三青团和军统局,却依旧久久地影响着后来的中国历史。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