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8

轰-8

中国70年代远程战略轰炸机设计方案
轰-8(中国代号:XAC H-8,英文:Xian H-8)轰炸机,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远程战略轰炸机设计方案。轰-8飞机方案类似轰-6轰炸机的放大版本,采用四台涡轮风扇发动机,具有更优越的远航性能和更大的载弹量。中国空军的设计要求:远程轰炸机将以战略使用为主,也可用于战役或战术用途。将可以载核弹、空地导弹或常规武器,轰炸敌后方政治、经济、军事要地,或者轰炸敌坦克群、炮兵群、海上舰队和大型舰艇等。飞机以高亚声速在中高空飞行,可在夜间和复杂气象条件下使用,可在专门的电子干扰机掩护下突破敌人防线,有必要的机动能力和自卫武器。1970年,中国空军正式下达设计远程轰炸机的任务,计划由西安飞机设计所(603所)设计,西安飞机制造厂(简称:西飞,即现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制造,以西飞制造的轰-6中型轰炸机为设计基础。轰-8轰炸机于1971年开始设计工作,原定于1979年定型并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空军服役。后因计划调整和内部分歧,1971年9月轰-8研制中止,该机没有制成原型机或工程样机。
  • 中文名:
  • 外文名:
  • 前型/级:轰-7
  • 次型/级:
  • 研制单位:
  • 国家:中国
  • 名称:轰-8
  • 英文名:Xian H-8
  • 研发日期:1971年
  • 设计单位:西安飞机设计所
  • 试制单位:西安飞机制造厂
  • 飞机类型:大型喷气式战略轰炸机

发展沿革

历史背景

20世纪60年代,中国冲破国外技术封锁、克服重重困难、自行研制并于1964年10月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继而1967年6月17日采用轰-6甲空投第一枚氢弹爆炸成功。中国在完成原子弹、氢弹试验之后,开始发展“三位一体”战略核打击力量。即:逐步建立空基远程战略轰炸机空射、海基战略核潜艇潜射和以陆基发射井发射远程战略导弹进行战略核打击的威慑能力。

陆基战略核导弹的射程为:中远程3500-7500公里,远程(也称洲际)7,500-9,900公里,远程洲际9,000-10,000公里以上。即可以跨越1~2个大洲的范围进行打击。中国拥有从陆地发射的东风-5A远程洲际弹道导弹,其射程达10,000-12,000公里,可以搭载200-300万吨级当量以上的热核弹头。因此陆基洲际核打击计划,中国已在20世纪70年代就完成了。

海基战略核导弹的射程范围与陆基相同,一是战略导弹核潜艇在本国海域实施“被动核反击”打击,依靠导弹射程来决定打击范围。中国装备的巨浪-2潜射战略导弹最大射程大约8,800公里。二是,核潜艇潜航一定距离后再实施核打击,以潜艇的潜航距离+导弹射程来定义打击范围。如中国094型核潜艇前出到距离美国西海岸大约2,000公里的海域并发射核导弹,就等同于从本土发射最大射程在14,000公里以上的战略核导弹,可以覆盖甚至超越美国本土范围。截止2009年,中国已经开始批量装备094型战略核潜艇,基本具备海基战略核打击能力。

空中战略核打击方面,中国空军存在着严重的不足。1968年12月,仿自前苏联图-16“轰炸机制造的轰-6首飞成功。中国将从苏联引进的图-16和轰-6改进了20~30架,可挂载一枚中小型核弹,大约当量为9~15万吨级,勉强算作“战略轰炸机”。既便最新改进型轰-6K,也不是合适的战略轰炸机。轰-6轰炸机航速慢〔巡航速度只有796公里/小时)、航程短(最大航程5,760公里,作战半径2,600公里),其机载电子设备也不完善,突防能力弱。中国国产轰-6轰炸机服役并形成战斗力时就已显落后,中国空军急切需要更大型的轰炸机,作为空基战略核打击力量。

项目诞生

20世纪70年代,由于中国潜在作战对象的转变,为以增强对敌方的威慑能力,满足中国空军加大轰-6轰炸机航程和提高发动机使用寿命的要求,在国内短时间内能难以提供涡扇发动机的情况下,西安飞机制造厂(西飞)于1970年6月提出将轰-6原装的两台涡喷-8涡轮喷气发动机,换装成四台在引进英国“三叉戟”2E型民航客机时获得的“斯贝”Mk.512-5W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改型方案,以便通过改善发动机的经济性来增加飞机的航程。换装4台发动机的型号称为轰-6Ⅰ。经有关部门批复后,轰-6Ⅰ于1971年2月开始设计,1977年完成总装,1978年1月轰-6Ⅰ进行了首飞。

轰-6Ⅰ保持了轰-6原型机的基本外形,在机翼根部改装两台“斯贝”Mk.512-5W涡扇发动机,在左右机翼中部各加挂一台“斯贝”Mk. 512-5W涡扇发动机,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该机的动力性能。经过半年试飞证明,由于换装了油耗低、推重比大的涡扇发动机,新机的起飞/着陆、爬升性能和航程等均有明显的改善。其中较显著的有:最大航程从5,760公里增加到8,060公里,作战半径从3,600公里提高到大约5,000公里(搭载核武器),提高近40%;海平面最大爬升率由18.6米/秒增加到29.7米/秒,提高60%,达到了原定设计的要求,并一举跨入了远程轰炸机的行列。

但是最后由于1980年中国对军费开始大规模消减,同时“斯贝”Mk.512-5W发动机维护费用较高,发动机来源难以保证,加上后勤维护也较为困难,研制方考虑到改装型单机成本增加,且发动机零配件难以长期保障,因此在改装1架,取得实验数据和改型经验之后,放弃了轰-6I的后续研发。事实上,轰-6Ⅰ是轰-8的研制基础

1971年12月19日,巴基斯坦的一架波音707飞机在新疆着陆时受损。1972年1月13日,叶剑英元帅指对损坏的波音707剖析残骸进行技术摸底。中国航空科技人员接触了解了美国的涡扇发动机。由于涡扇-6的研制进展并不顺利,有关部门提出采用6台引进的美国的JT-3D涡扇发动机的备用方案(引进的波音707客机发动机),单台地面推力为8,150千克。机组乘员6人,布局与轰-6相同,正/副驾驶、领航员、雷达领航员位于前密封舱,尾炮射手和通讯员位于后密封舱。

该机空机重量65吨,正常起飞重量155吨,最大起飞重量163吨;正常载弹7吨,最大载弹18吨,攻击武器可载1~3枚仿制AS-5“鲑鱼”的空对地导弹(AS-5“鲑鱼”是和米格-23一起从埃及进口的,进口数量为10枚,原装备于埃及的图-16K“獾G”)或100~9,000千克各种级别的国产航空炸弹,也可投放核弹。载弹7吨时,航程为11,000公里。飞机最大平飞速度1,000千米/小时,巡航速度800~850千米/小时,升限达13,000—14,000米。自卫武器有上炮塔、尾炮塔,机翼下挂载两束火箭和警戒干扰设备。

虽然轰-8轰炸机的航程和载弹量均小于美国B-52战略轰炸机,但从中国基地起飞,已经足以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各重要政治、经济和军事基地实施战略核反击。

研制启动

1968年12月轰-6首飞成功,空军提出发展远程战略轰炸机的要求。在1970年3月,空军就向航空研究院第603所(今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下达了远程轰炸机的研制任务(轰-8轰炸机)。为了减低设计风险,设计人员采用放大的轰-6机身,后掠式中单翼,圆截面蜂腰形机身,乘员6人。新的远程轰炸机将采用类似B-52的翼吊式布局,起初计划采用6台“斯贝”涡扇发动机,后变为采用四台单台推力11000千克的910涡扇发动机,备选方案是使用波音707客机和B52轰炸机同样的JT3D涡扇发动机。

空军提出的主要设计要求是:远程轰炸机将以战略使用为主,也可用于战役或战术用途。远程轰炸机将可以载核弹、空地导弹或常规武器,轰炸敌后方政治、经济、军事要地,或者轰炸敌坦克群、炮兵群、海上舰队和大型舰艇等。以高亚声速,在中高空飞行,可在夜间和复杂气象条件下使用,可在专门的电子干扰机掩护下突破敌人防线,有必要的机动能力和自卫武器。

1970年10月31日,国防部六院(即:航空研究院)向空军党委上报《关于研制远程轰炸机的报告》,称:“根据吴法宪司令员关于要抓紧研制远程轰炸机的布置,进行调查研究和论证工作后,初步确定了设想方案,第一代先搞中高空、高亚声速型远程轰炸机。今年6月12日,吴法宪对这一方案做了批示:‘研究到有头绪时,向毛泽东主席、林彪副主席、中央军委写一报告。原则同意第一方案,高度能否提高到16,000米。

据此,又进行了500多次低速吹风选型试验,并进行了各系统的论证工作。”报告建议:将飞机设计方案呈报毛主席、林副主席、中央、中央军委,请示批准研制远程轰炸机(代号轰-8),列入国家计划;组成强有力的“三结合”领导小组,领导研制工作,试制点在西安飞机制造厂。力争在1972年底试制出样机0批3架。1970年11月16日,空军党委常委办公会议同意报告的意见,初步同意以空军党委的名义向军委办事组并毛主席、林副主席、周总理报告。1970年12月16日,空军党委常委召开扩大会议议定:向毛主席、林副主席、中央军委报告,请求批准研制。

1970年12月31日,空军党委、航空工业领导小组向毛泽东主席、林彪副主席、周恩来总理、军委办事组、国防工业领导小组上报《关于研制远程轰炸机的报告》,称:“经过调查研究、反复论证和低速风洞选型吹风,制定了方案,拟把这种高空、高亚声速的远程轰炸机作为重型轰炸机的第一代。该机与美B-52,苏图-20、米亚-4相比,除航程比B-52短外,其他性能都相当。拟定为重点项目,由使用、生产、科研三方面组成‘三结合’领导小组,领导研究工作。争取1973年出样机,1974年开始批生产,装备部队。为此,请示批准研制,并请国家以正式任务下达工业部。”

1971年1月25日,国务院、中央军委转发空军党委、航空工业领导小组《关于研制远程轰炸机的报告》,称:“林副主席批准了空军党委、航空工业领导小组的报告。望迅速组成‘三结合’研制队伍,各工业部要密切协作,抓紧进行试制工作,争取尽快生产,装备部队。”1971年2月12日,空军明确轰-8研制任务代号为“12号任务”。1971年7月5日,空军在西安召开了远程轰炸机成品定点协调会。

远程轰炸机全机成品共650余项,三机部、六院内部承担542项,其中除316项选用老成品外,226项需新研制、改进和选用新飞机上的新成品。1971年8月17日,空军确定,远程轰炸机定点到汉中生产。1971年9月7日,航空工业领导小组向国防工业领导小组上报了《关于运-8飞机生产和远程轰炸机研制定点的报告》,建议把运-8和远程轰炸机转到汉中生产基地研制和生产,以减少172厂多机种生产的矛盾。

项目下马

将轰-6放大成为远程战略轰炸机,技术难度和风险不大,成本也不高。以当时中国航空工业的实力,可以解决发动机、机载电子设备、工艺、机载武器等问题,轰-8轰炸机应该是可以研制成功的。然而,在同一时期中国也在研制运-10大型客机,以当时中国的工业水准、技术条件和人力、财力条件无法同时支持两个大型飞机项目的研发。为了保证国产大飞机的发展,中央决定暂停轰-8轰炸机的研制,集中力量研发当时国内更加需要的运-10大型客机。

为此,叶剑英元帅曾批示:“这是全国人民的事,是中国人民的光荣”。“这是第一架大飞机。要从全国的设计人员中挑选出来比较好的,来审查设计。”“在军事上也有很大用处,”“缓办远轰,集中力量先搞708(运-10客机的项目代号)”。这一方面减缓了轰-8轰炸机的研制进度,同时大型客机和战略轰炸机的制造技术有很多相通之处,运-10的研制可以为轰-8积累技术和经验、培养人才。

由于1971年9月13日林彪叛逃事件和随后的空军领导调整,原空军提出的战略轰炸机研制计划也受到冲击。1971年9月,轰-8飞机研制正式中止,航天三院与之配套的空地-2导弹也一同下马。

技术特点

机体结构

轰-8气动外形采用后掠式中单翼,圆截面蜂腰形机身。机身有前、后密封舱和后设备舱,机身中段有炸弹舱(长8.6米、宽1.8米、高2.72米),炸弹舱前后都有油箱。远程轰炸机乘员6人,前密封舱中有正、副驾驶员,领航员,雷达领航员;后密封舱中有射击员和通信员。

动力装置

轰-8的动力装置是4台翼吊式910甲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地面推力为11000千克力,备用方案是装6台JT3D-3B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推力为8150千克力。

机载设备

轰-8主要机载设备有:第三代领航—轰炸系统,414雷达着陆设备;通信系统包括2部70号单边带电台,4部317超短波电台,一套双网络机内通话器;电气系统为交、直流混合供电系统。该机起落架设计了前三点式、半自行车式、自行车式3种形式。该机的主要系统有液压、操纵、冷气、燃油、空调、氧气、防冰、救生系统等。

机上装有能保证在夜间、复杂气象条件下飞得到、找得着、炸得准的先进领航—轰炸系统;配挂采用冲压发动机的空地-2空地导弹,有较全的电子干扰设备,并配有航炮、火箭自卫武器。执行任务时配有以轰-8平台改装的随队电子干扰机,与轰炸机编队飞行,以对敌各种雷达以及导弹、高炮、制导系统、通信系统实施积极和消极干扰。

总体评价

轰-8轰炸机,是中国在没有充分技术论证和坚实工业科技基础的情况下,仓促下达计划开始研制的。而基于轰-6的技术,放大研制轰-8本身起点就比较低。由于历史局限和科技制约,轰-8轰炸机项目最终下马。但轰-8的试制实践为中国的大飞机产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