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納努克

北方的纳努克

罗伯特·弗拉哈迪执导的纪录电影
《北方的纳努克》是由罗伯特·弗拉哈迪执导的纪录电影,由纳努克等主演,于1922年6月11日在美国上映。该片以爱斯基摩人中最出色的猎手“纳努克”为主角,展现了他们捉鱼、捕猎海象、建筑冰屋的场景。本片是历史上第一部全长纪录片,于1989年被美国国会图书馆选入“国家电影记录册”。[1]
  • 中文名:北方的纳努克
  • 发行公司:Reel Media International
  • 别名:纳努克
  • 主演:纳努克
  • 出品时间:1922-06-11

演职员表

演员表

纳努克纳努克

NylaHerself(Nanook's wife, the smiling one)

CunayouHerself(Nanook's wife)

AlleeHimself(Nanook's son)

AllegooHimself(Nanook's son)

Berry KroegerNarrator(1939 re-release)

剧情简介

剧照

本片是享有“纪录片之父”声誉的美国纪录片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的第一部纪录片电影,记录了加拿大魁北克省北极圈内哈德逊湾的伊努朱亚克附近因纽特人首领纳努克一家人从1920年8月到1921年8月期间的日常生活,包括与白人交易、捉鱼、捕猎海象海豹、灶火烹饪,以及建筑冰屋的场景,开创了人类学社会影像记录的起点。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罗伯特·弗拉哈迪是一位地质工作者。为了工作需要而来到加拿大哈德逊湾东海岸爱斯基摩人活动区域生活了11年。1910年开始,他就奉命到阿拉斯加的哈德逊湾去探矿,随身带了一架摄影机,在北极海岸拍下了一些爱斯基摩人生产、生活的情景,但胶片却毁于一场大火。1920年,在法国皮货商雷维永兄弟的赞助下,他再次回到爱斯基摩人的村落中,重新拍摄了该片。

场景搭建

电影拍摄需要在一座25英尺的冰屋内进行,而爱斯基摩人的冰屋通常大约为12英尺宽,纳努克没造过这么大的冰屋,花了几天时间实验,却一次又一次塌下来,好不容易才建好。因为屋内光线不好,拍摄只能在露天状态下进行,所以拍摄所用的冰屋最终被迫削去一半,纳努克一家在冰天雪地的刺骨寒风里表演起床。

拍摄过程

弗拉哈迪在北方哈里森港找到爱斯基摩人纳努克一家作为主要拍摄对象。拍摄时间为16个月,期间他一直和纳努克一家一起生活,用摄影机拍摄了用梭标猎杀北极熊、生食海豹等原始的生活场景。

后期制作

弗拉哈迪每完成一段素材的拍摄后,便将它们一一展现在爱斯基摩人村民的眼前,让他们参与讨论和建议,然后才进行影片初剪。导演弗拉哈迪拍了20分钟的纳努克猎捕海豹的场面,但在影片的后期剪辑中,这个段落只有原镜头的十分之一,并被分割为20个镜头,镜头角度、方向以及长度也不断变化。

幕后花絮

• 纳努克因为参与拍摄,忽略了正常的捕猎活动,没有攒够食物,在弗拉哈迪走后的那个冬天全家饿死了。

• 影片拍摄时爱斯基摩人捕海象已经不用鱼叉,而是用步枪。为了拍到更为原始的场景,纳努克用他爸爸的方式猎捕海象。

角色介绍

纳努克

纳努克

演员 纳努克

哈德逊湾爱斯基摩人村落中的一个典型人物,他不但是村落中最勇敢最具经验的的猎手,而且还是村落的领袖,大家都愿意团结在他的周围,并会在有食物聚集时主动叫上他去扑杀并分享。

播出信息

发行机构

机构名称

发行国家

备注

Divisa Home Video

西班牙

2005年DVD发行

标准收藏

美国

DVD发行

Unknown Video

-

录像带发行

Suevia Films S.A

西班牙

2004年DVD发行

Reel Media International

美国

2004年录像带发行

展开表格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美国

1922年6月11日

芬兰

1923年11月26日

澳大利亚澳洲阿德雷得电影节

2005年2月23日

作品评价

相关剧照

《北方的纳努克》展示了生活在美国北部哈德逊湾的爱斯基摩人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所表现出的刚毅、坚韧和永不妥协。从电影史的角度看,弗拉哈迪在片中大胆使用非职业演员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创作,是世界纪录电影史上的首创,而且它为日后纪录电影的创作提供了长镜头摄影、跟踪拍摄的经验;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北方的纳努克》是一部充溢着悖论的电影,它展示在人们面前的、以纳努克为代表的爱斯基摩人的形象不完全是理论家心目中那样的原始和野蛮,他们是智慧的、坚韧的。从广义来说,影片虽然带着导演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但是仍旧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可是它固然可以反映整个村落的基本社会组织形态,但在现实生活中又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片中对爱斯基摩人生存状态描写的真实性就值得商榷了(《电影评介》评)   。

《北方的纳努克》真实地再现了爱斯基摩人的生活生产方式、文化形态等方面,被奉为人类学早期的经典之作,整部片子没有任何语言对白,采用以音乐为背景,时而穿插少量字幕的表现方式。影片充满了费拉哈迪对于自我与非我的主客体关系的人类学反思,导演运用了独特的拍摄手法巧妙地让观众察觉不到场景背后的摄像机,镜头内所要表现的物质都统一在一个时间和空间里,不是支离破碎的场景拼盘,而是展现系统清晰的艺术意境。影片将主观情节表现下的他者镜头注入片中,忠实地客观叙述场景并辅以主观加入的字幕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影片还触及了人类学所关注的话题: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矛盾,片中丝毫看不出现代文明侵入的影子,毫无偏见的赞美了现代文明未入侵的自然美和人性美(《科教文汇》评)

《北方的纳努克》的多个成功方面奠定了其重要地位被称为影视文化人类学的开山之作。导演以纳努克这一个案进行拍摄,并且用少量的文字作为解说留下了视觉悬念,在拍摄后首先放映给拍摄者观看,征求意见等手法的成功运用,体现了影片的个性和独特性。该片的叙事主线清晰、引人入胜、风格清新自然,拍摄手法单一但不乏味,镜头把观看者身历其境的代入,真实的纪录片让人看到有点不真实,现代文明与原始生活的碰撞,一幅幅无声却震撼的画面令人瞠目结舌,透过特写镜头可以看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影片使用了平行蒙太奇的拍摄手法,拍摄效果流畅而真实,使得叙事风格更为明朗。真实的叙事风格赋予了该片自始至终的纪录片意义(《大众文艺》评)

《北方的纳努克》在纪录片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指导意义。影片并不是对爱斯基摩人纳努克一家现实生活的精确记录,而是合理地对现实生活场景的再创造,远远超越了20世纪20年代同期以猎奇或审视态度拍成的同类影片。该片借鉴了故事片的叙事技巧,以纪实以外的多种表现手段来实现对“真实”的追求,是第一部将戏剧元素引入纪录片,采用了搬演的手法的纪录片,但是这种搬演事基于符合生活真实的。在该片中纪录片叙述的真实性与故事片表现情节的艺术性相结合并没有妨碍对真实性的表达:运用纪实手法和情景再现的故事化手法朴实、生动地再现了哈里森港爱斯基摩人聚居地真实的生活场景;故事片的叙事技巧创造性地运用到纪录片中,使这部影片不再像七拼八凑的新闻素材,而是充满韵律和活力的有机整体(《电影评介》评)   。

《北方的纳努克》是纪录片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它不仅开创了用影像记录社会的人类学纪录片类型,更是世界纪录片的光辉起点。它完美地用摄影机再现了用梭标猎杀北极熊、生食海豹等原始的生活场景。该片最大的特点是长镜头。通过长镜头,电影镜头拼贴的割裂感被最大削弱,主客体被纳入同一画面,荧幕时间和现实时间几乎等同,空间真实感异常突出,仿佛身临其境(时光网评)

参考资料

[1] 北方的纳努克 (豆瓣) · 豆瓣[引用日期2021-09-04]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