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省南京大学院系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属于理工结合性质的学院,是在原地球科学系基础上于2008年1月正式成立。学院设有三个系:地球科学系、水科学系和地质工程与信息技术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历史悠久,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地质学系,目前也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地球科学院系之一。学院贯彻以教学为主、突出科研的方针,确立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核心,巩固加强传统优势学科,积极发展新兴应用学科,将本院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和对国家有重要贡献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 中文名: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外文名:
  • 简称:
  • 创办人:
  • 办学性质:
  • 学校类别:
  • 学校特色:
  • 主管部门:
  • 所属企业:
  • 现任领导:
  • 专职院士数:
  • 高职专业:
  • 本科专业:
  • 硕士点:
  • 博士点:
  • 博士后:
  • 国家重点学科:
  • 院系设置:
  • 校训: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
  • 校歌:
  • 院训:
  • 院歌:
  • 地址:
  • 院校代码:
  • 主要奖项:
  • 知名校友:
  • 知名教师:
  • 类别:主干院系
  • 所属地区:江苏南京
  • 现任院长:王汝成
  • 学院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汉口路22号
  • 邮政编码:210046

学院概况

学院现有教职工197人,专任教师109人,其中教授71人,副教授38人,专职科研人员25人,全职博士后26人。学院始终坚持建设一支“少而精、少而特、专而优”的教师队伍,近年来在学校的带领下,学院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包括中科院院士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南京大学“外籍A类教授”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3人。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国历史最久的地质学教育机构之一,至今已培养了大批优秀地学人才,其中两院院士有23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4名。在八十余年的历史中,办学传统和特色可以概括为四句话:爱国奉献,真诚团结,科学民主,求实创新。现每年招收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水文与水资源及地质工程共5个专业,约100名本科生。

设有理科“ 地质学”和工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涵盖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水文学及水资源、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共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每年招收约90名硕士研究生和40名博士研究生。此外,还设有“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中,拥有“地质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和“水文学与水资源”专业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水文学与水资源”专业又属江苏省重点学科。经教育部批准设有国家理科地质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普通地质学”、“地球系统科学”二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地质学和水文与水资源二专业被列为教育部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地质学、地球化学二专业列为江苏省品牌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地质工程二专业被评为江苏省特色专业。

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是学院的两项基本任务。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造就高素质、宽基础、创新型人才,从品德、知识、能力三方面进行全面培养。本科教学的课程体系包括宽厚的基础课、核心必修课和前沿选修课。培养期间,进行两次野外实践教学:普通地质实习(以南京湖山为基地)和区域地质测量实习(以安徽巢湖为基地)。

强调教学与科研融通,优秀本科生可以免试保送研究生,优秀硕士生实行硕博连读。近年来,出版各类教材20余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项,部省级教学成果奖15项。在科学研究方面,近年来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以及企事业委托或国际合作项目共500余项,年科研经费达2500多万元。获部省级科研成果奖50余项,每年发表论文总数超过200篇(其中SCI期刊论文近百篇)。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设有“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设备齐全的实验分析系统,能够开展各类地质样品的微区、常量和微量元素分析、同位素分析、包裹体研究及成岩成矿实验等,拥有电子探针分析仪、微区X射线衍射仪、扫描探针显微镜、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高分辩率等离子质谱仪、等离子发射光谱仪、表面热电离同位素质谱仪、稳定同位素质谱仪、连续流质谱仪、包裹体温度-盐度测定装置、显微激光拉曼探针等先进仪器设备及磨片-制样室。

依托学院师资,建立了花岗岩、火山岩及成矿理论研究所、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地球环境计算工程研究所、表生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物理与动力学研究所、多媒体科教制作中心、矿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核能地质与环境工程研究中心等14个地球科学类研究机构。地球物理与动力学研究所拥有45套国际先进的宽频地震仪。经教育部与科技部批准,主办了《高校地质学报》,建立了南京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

在国际合作交流方面,学院与国内外几十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交流关系。成功主办了一系列国际、国内学术会议。邀请海外著名学者来校讲学,同时,选派教师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开展合作研究。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进行国际化教学交流,例如组织学生参加贝加尔湖大地学联合实习,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联合进行天山野外教学实习等。

历史沿革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历史悠久,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地质学系,目前也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地球科学院系之一。

南京大学地质学科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21年成立的国立东南大学地学系,至今已有87年的历史了。国立东南大学地学系包括地质门、地理气象门,首任系主任为竺可桢先生。嗣后,国立东南大学先更名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后又更名为中央大学。1930年1月,地质学科从地学系分出,成立了中央大学地质系,李学清先生任首任系主任。

1949年后,中央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地质系建制依旧,徐克勤先生任系主任,无论是办学规模,还是发展速度,均前所未有。1986年,地质学系更名为地球科学系,俞剑华教授任系主任。2008年1月,南京大学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在原地球科学系的基础上成立了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汝成教授任学院院长。

九十多年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经过几代人的勤奋努力,踏实工作,培养了近万名奋战在祖国四面八方的地质人才,为祖国的地质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学院贯彻以教学为主、突出科研的方针,确立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核心,巩固加强传统优势学科,积极发展新兴应用学科,将本院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和对国家有重要贡献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