铛

汉语汉字
拼音是chēng,dāng,可作为名词使用,意为金属制作的物品,如锒铛(锁系囚人的铁索)、“足履革屣,耳悬金铛”(女子的耳饰);也可作为象声词使用,指撞击钟发出的声音。读chēng时,指烙饼或做菜用的平底浅锅,如:饼铛;也可指温器,如:酒铛、茶铛[1]。
  • 中文名:铛
  • 拼音:chēnɡ、dāng
  • 繁体:鐺
  • 部首:钅
  • 五笔:QIVG
  • 仓颉:CFSM
  • 郑码:PKXB
  • 笔顺:31115243511
  • 部外笔画:6
  • 总笔画:11

现代释义

铛 <名>

锒铛。锁系囚人的铁索

铛,锒铛也。从金,当声。――《说文》。按,锁曰锒铛。

直指锒铛受辱,中丞亦镌秩去,于是始服公(袁可立)之远识焉。――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女子的耳饰

足履革屣,耳悬金铛。――《北史》

铛 <象>

钟鼓的声音

铛铛晓漏。――徐陵《与杨仆射书》

又如:铛铛

铛(铛)chēng

<名>

温器,似锅,三足

烙饼或做菜用的平底浅锅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唐·杜牧《阿房宫赋》

又如:铛头(厨师

⒈一种平底浅锅。

铛dāng 1.见“锒铛”。 2.女子的耳饰。 3.象声词。形容钟的声音。

tāng 1.见“铛”。 2.一种小铜鼓。 3.古兵器名。形如半月,有柄。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都郞切,音當。《說文》鋃鐺,鎖也。互詳鋃字註。又《集韻》《韻會》他郞切,音湯。與鏜同,鼓聲也。《史記司馬相如傳》鏗鎗鐺。《註》鐺,鼓音。又《廣韻》楚庚切《集韻》《韻會》楚耕切,音鎗。屬。《通俗文》鬴有足曰鐺。《緯略》三足溫酒器也。唐薛大鼎、賈敦頤、鄭德本,號鐺脚御史。《宋史太祖紀》雷德驤判大理寺,言趙普強市人第宅。上怒叱曰:鼎鐺猶有耳,汝不聞普吾社稷臣乎。考證:(《史記司馬相如傳》鏗鎗鐺。《註》鐺,鼓音。)謹照原文兩字改。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