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

草鱼

鲤形目鲤科动物
草鱼(学名:Ctenopharyngodon idella)是鲤科、草鱼属鱼类。草鱼的俗称有:鲩、油鲩、草鲩、鲩鱼、白鲩、草根(东北)等。
    中文名:草鱼 拉丁学名:Ctenopharyngodon idella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辐鳍鱼纲 亚纲:新鳍亚纲 目:鲤形目 科:鲤科 亚科:雅罗鱼亚科 属:草鱼属 命名者及年代:Cuvier et Valenciennes,1844

形态特征

体长,略呈圆筒形,尾部侧扁,腹部圆。头钝,口端位,成弧形,无须。上颌略长于下颌。眼小,眼径小于吻长。下咽齿2行,侧扁,呈梳形,齿侧具横沟纹。鳞中等大小,侧线鳞。其身体各部分的测量性状在不同生长时期有些差异,幼鱼(体长35-42毫米)的头长和眼径之比较成鱼(240毫米以上)为大,尾柄长,眼间距较成鱼为小。背鳍条3,7,无硬刺,起点与腹鳍相对。臀鳍条3,8,亦无硬刺。体呈茶黄色,腹部灰白,胸、腹鳍略带灰黄,其它各鳍较暗。

生活习性

草鱼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草鱼幼鱼期则食幼虫,藻类等,草鱼也吃一些荤食,如蚯蚓,蜻蜓等。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生殖季节亲鱼有溯游习性。

分布范围

分布广,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至云南元江(西藏、新疆地区除外)。已移殖到亚、欧、美、非各洲等国家。

草鱼自然分布于中国、俄罗斯和保加利亚,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珠江和黑龙江三个水系。黑龙江水系的草鱼,是在上新世以前,当嫩江与辽河、渤海相通的时候,由江河平原区进入黑龙江水系,下游可达瑷珲、齐齐哈尔稍上方兴凯湖;而珠江水系的草鱼可能是冰川期海平面较现在低100米和台湾海峡为低平原时,自长江及钱塘江下游扩展到珠江水系的,可上达全州、都安及百色等。

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马来西亚就从中国引进草鱼,草鱼先后被引进到93个国家,有的是从中国引进的,如印度、美国、匈牙利、墨西哥,也有些是从引进国之间引进的,如苏丹(从印度引进的)、瑞典(从匈牙利引进),在马来西亚、美国等国家已经形成种群。最初引种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控制水草和养殖,如美国、埃及、印度等。

经济意义

草鱼因食料简单,鱼苗来源容易,而且我国多浅水湖泊和河道,底部丛生水草,加以鱼本身生长较快,肉味佳,所以向来为我国主要养殖和放养的对象。草鱼能清除水体中及沿岸的草,故渔农在外荡放养最初一、二年,必多放草鱼开荒。唐代末期在广东方面有将荒田筑埂,灌以雨水,放养草鱼一、二年,以清除野草,使成熟田的记载。草鱼常与鲢、鳙鱼混养在一起,投入青草饲养草鱼,而遗留在水中的饲料和草鱼排出的废物,以培养浮游生物,作为鲢、鳙的食料。

这种养鱼方法,是充分利用了水中所存在的食料,成本低而经济效益大,是我国突出的先进经验。草鱼既是重要的池塘养殖对象,同时,又由于我国浅水湖泊众多,所以产量相当高。因在自然条件下在静水中一般不能产卵,故从前各地放养多从长江、珠江中捕捞鱼苗供应之。自从有了人工受精孵化成功的经验后,鱼苗和鱼种的供应已经不成问题。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