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兵

尖兵

担负行军警戒的连以下分队
尖兵,特指担负行军警戒的连以下分队。按兵力大小称为尖兵班、尖兵排、尖兵连。兼有战斗搜索、侦察敌情、观察地形地貌的任务。
    中文名:尖兵 外文名:point 适用领域: 所属学科: 拼音:jiān bīng 注音:ㄐㄧㄢ ㄅㄧㄥ

基本解释

1、行军时在部队前方担任警戒的小分队。

2、工作时在前面开创道路者。

国语词典

1、军队在作战、行军时,所派出的先前部队。通常以一个班、排或连为单位。主要任务为警戒、搜索。亦借指精锐部队。

2、泛指在工作中积极参与,而具示范、引导领先地位者。如:他这几年在环保工作上尽心尽力,足以为表率,堪称环保尖兵。

引证

1、陈毅《红四军军次葛坳突围赴东固口占》诗:“尖兵报有敌,后队转向东。”峻青《海啸》第一章七:“这个情况很重要,咱们要特别提高警惕。现在拉长距离,派出尖兵。”

2、谢觉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们是保卫祖国的国防第一类预备役,也是工农业生产战线上的尖兵。”李锳《关于今天的战斗》诗:“你们是从北京出发的历史的尖兵。”

任务型态

尖兵的任务当然就是特种部队的任务,但由于任务执行编组的不同,通常尖兵与小队内的主攻队、火力、情报/通讯支援人员及破坏组人员所分派与执行的任务事实上是不一样的,除了为小队开路之外,尖兵的任务与小组相关种类包括了:突击、伏击、逆袭、渗透、破坏、扰乱、阻绝、侦察/巡逻/搜索、救援及俘获等十种常见任务形态。

突击

就字面上而言,即指于敌未防备之时,针对敌基地、营区、集结点与休息区之人员、装备、辎车或设施所进行主动快速攻击或破坏之统称,一般泛指所有针对快速且主动的攻击任务,此间的尖兵其任务执行内容,主要仍以进出敌区之开路、引导;攻击计划之协助拟定与支援,此种任务最为常见,执行难度依敌区地理环境与敌反应时间之长短而定,属基本型尖兵任务。

伏击

事先埋伏,对敌部队进行意料外攻击行动之任务总称,一般而言会安排一个主要伏击区、数个次要伏击区与自由猎杀区及至少一条的脱离通道,让敌残部知有路可逃,而不会因身陷死地而拼死力战,反而造成我方伤亡与时间的浪费,而脱离通道则接向另一个伏击点,以求将敌军歼灭。

而尖兵在种任务中所扮演的角色除了基本任务外,必须转换角色,将自己身份转为被伏击的部队尖兵,在受伏击时的反应判断脱离路线何者为最佳,并将该路线设计些许明显而易破解的诡雷,或一并安排少许兵力进行压制,以引诱敌人上钩,此乃中国兵法所云:“虚者实之,实者虚之。”

若脱离路线过于明显好走,则敌人不一定敢走,倘若加了一些障碍,使敌必须破解障碍,或与预先安排的兵员交火后方得脱身,会造就敌人有力战得脱的感觉,与心理上的松懈,而当敌人准备集结,进行整备的位置与时间,便是第二伏击点的最佳位置与伏击时间,再次发动伏击则会收到数倍之效。

除了第一、第二伏击地点的选择与安排外,尖兵、情报士官、作战参谋士官与小队指挥官也必须针对敌人可能的反击战术作前置安排,特别是对手是与本身同级的特种部队时,其逆袭更是不可不防,尖兵必须以尖兵的角度与经验提供各种可能发生的状况参考,在临敌更是必须有敌的装备、训练与经验可能与自身一样好,甚至更好,誓出全力一战,以求不败的心理建设,即使是事先得知敌人状况不如己身,亦须有狮子搏兔,全力以赴的准备。

逆袭

指的是在遭伏、敌人突击或走入敌人事先安排的口袋阵式时,所发动的突围攻击行动,在近代军事上最著名且成功的逆袭作战当推1973年10月6日,阿拉伯联军对以色列所发动的第三次以阿战争(国内一般译为十月战争或赎罪日战争)。在这次的中东会战中,叙利亚装甲部队由戈兰高地发动奇袭,使得在赎罪日节庆中的以色列人措手不及,以色列面临了1949年建国以来最大危机。

以色列立即紧急动员,同时发令各前线单位:‘死守待援’,不到48小时,各增援部队陆续开达各前线,增援并填补残破不堪、漏洞百出的以军前线,同时利用俘获的通讯表、密码及口令,由以色列发出假的阿拉伯联军司令部命令,将阿军部队派往指定地点,而以军部队则事先准备,以空袭、炮击及伏击,瓦解了阿军的攻势,成就了一次惨痛的胜利。

首当其冲的戈兰高地步兵旅与铁拳装甲旅平均伤亡率超过六成,某些单位的伤亡率高达八成五,精锐的戈兰高地步兵旅在此役中,许多连、排、班级的下级战斗单位,甚至独立作战至全员阵亡,除了满地的尸体,没有人知道那一场场战斗进行的过程与原因。而在此役后,以色列国防部下令,尔后,以色列军人(含后备军人)休假,一律将个人配枪带回家中,随时准备动员。这场用生命与鲜血换来的胜利,再次的印证了威灵顿公爵于滑铁卢之役后所说的名言:“没有什么比战胜更可怕,除了战败。”

在逆袭中,尖兵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个单纯的执行者,因为此时下判断的应该是小队指挥官,尖兵可能连提供建议的时间都没有,逆袭的操作只有三个字“快、准、狠”反应要快、打点要准、下手要狠。遇袭,立即分析敌我阵势,找出敌人的部署与较弱的环节后,立即倾全力反击。

渗透

严格的说来,渗透并不能算是一种任务形态,充其量只能算是任务形态中的一个环节,但由于渗透的成功与否,往往会影响到整个任务的成败,我们亦渗透可分为海、陆、空三种基本型与混合型。除了传统的陆面步行、车载,水面快艇与空中跳伞外,近年来,水下/水面特种载具渗透,高空高开、高空低开、低空低开或是利用滑翔翼、飞行伞等低讯迹具等高度专业渗透方式,也成为特战圈中的新兴模式。

但不论是使用那一模式,渗透的基本要件是不变的,那就是在不被敌人发觉的况下,通过敌人的封锁或警戒线,而除了前述的军事方式渗透外,特种部队亦经常利用伪装,混充当地居民或敌部队,通过敌方哨所检查,进而达成渗的目的。

而尖兵在渗透的任务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依地形、地物与天候状况,配合人员状况找出最适合的路线,并清除路上障碍与消灭部队行进过的足迹或其他一切会导致敌人追踪的痕迹,以最安静、快速而不着痕迹的带领部队通过封锁警戒线为第一要务,最好是在荒山野岭的黑夜进行,不但不易被发觉,也降低了接战的机会,节省的时间与精力则可用于其他任务的执行与配合,是最能考验尖兵功力的任务形态。

破坏

特战部队所进行的破坏任务可分为情报性、军事性与政治性三种,但由于军事是情报的应用,政治是军事的延伸,其实是三位一体的,但政治与情报不在本讲座范围,故略去不提,只提军事部分。

军事破坏可分为纵火、水淹、爆破、射击、拆毁、腐蚀、生化与心战破坏八大类,其中射击破坏法已于前一讲的狙击手篇中提及,而纵火及爆破属下一讲的范围,在此将只就水淹、拆毁、腐蚀、生化与心战破坏作概略的介绍。而尖兵在各个不同的破坏任务中,角色地位亦不尽相同。

水淹

通常水淹破坏的先决考量是,有重要的城镇或基地位于水库下方,可借由破坏水库而达到让该城镇或基地无法运作或丧失功能者,或是经由水淹面积能对敌造成重大伤害者为优先考量,水淹任务可大可小,小者可能是建物上数十吨的水塔,利用水塔被破坏后的水流,破坏建物内的电子器材,一般适用于通讯中心大楼、资讯中心大楼,谷仓、生化战剂贮所;而大者则可能是数以亿吨计的水库,利用淹洪或炸堤的方式,造成大量水流向下游而造成伤害。

而尖兵的任务则是找到水源的进出口,协助爆破手安装炸药,并确认所有队员皆已安全的撤离至安全地点,在整个过程中配合指挥官命令与现场情势作最佳处理。

拆毁

拆毁:以破坏敌交通线、建物结构或阻绝我方部队前进的障碍物的任务称之,通常应用于无敌情顾虑,且时间充裕时,拆毁原则并不需要完全拆除,只需拆到无法使用,或是使用一段时间会损坏者即可,尖兵在本任务形态中,必需在所带工具不足的情况下,利用当地的工具或机械完成任务,并于拆毁过程中进行警戒,防止一切可能危害任务的情事发生。

腐蚀

腐蚀:此间的腐蚀指是实质的物品而非心理上的,腐蚀破坏的定义颇为模糊,一般泛指所有可经由化学药品之腐蚀而达成破坏效果者,皆可称其为腐蚀破坏。例如输油管,自来水管、通讯电缆、瓦斯管路等生命线设施,而通常会应用于无人看守或无法看守,且无敌情顾虑之地区性,开放性设施。

而施行此法时的时间控管与腐蚀生效时间,亦需配合小队的行程与作战序列时程表实施。尖兵的任务则仍然是开路、观察、警戒的基本要项。

生化

由于日内瓦公纳的约束,大部分的国家都不愿意承认本国拥有生化作战能力、或持有生化作战部队,但到了真实的情况中,那些不应该存在的生化战剂就会很神奇的自动出现。为了整体的作战利益需求,生化战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使用则需谨慎小心。目前各国皆使用有区域性、扩散度低、有效时间短、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的生化战剂,以加入水源、食物或空气中为主要应用方式,配合定时器引爆或释放出药剂以达到生化战的效果。

也有另一种生化破坏是破坏敌方拥有的生化战剂借以保全己方不会被生化战剂所伤害,但不管那一种,尖兵的任务则都是开路、敌情侦察与生化先期侦检及防御警戒四个基本任务,但须注意的是,由于本任务态牵扯机密过多,事前的反情报作业与执行时的保密措施也须加倍注意,特别是行进期间的行迹保密更是相当重要,尖兵在开路、摸哨的过程中也应时刻提醒自己安静保密的指导原则。

心战破坏

心战破坏有着两种基本的类型,心理上与实质上的,心理上的,属政治与情报作战范围,以谣言、宣传、广播、传单及故意走漏的情报资料为主,实质破坏则以装备、设施上的破坏或是暗杀、俘虏敌方重要人士,造成敌人士气的低落,借以达到打击军心的效果,成就心理作战的成效。

由于心战破坏的执行范围超广,无法以单一的例子作全面性印证,因此我们也不举例说明,但要别注意的是,若是在执行俘虏任务时,由于多了一个牵绊,行进速度与距离都会比原先的进入速度来得慢,而俘虏自然会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脱逃,或故意留下足迹,方便敌人追击,种种可能对尖兵的道路选择与路程安排上都是重大的考验。

而针对俘虏的体力与撤退路线的安排及载具的接送上都是很复杂的挑战,但由于心战破坏行动往往会影响整个战局的平衡,时效的掌握也是一个问题,快不得,慢不得,只有在指定的时间区间(英文习惯称其为窗口)内完成才能收其成效,而对尖兵而言,整个行程与时间点的掌握就是心战破坏任务成功的要诀所在。

袭扰

袭是袭击,扰是扰乱,扰即是利用小规模的特种部队兵力,配合欺敌手段,对敌部队、交通线、基地、整补点之人员、装备及设施,进行连续不断的打击与扰乱行动,借以牵制或分散敌军注意力,使其人困马乏,进而消耗或瘫痪敌人之战力,或以此更改敌作战序列,以利我方战术运用或战略调度,或掩护我方主力部队移动,使战局主控权受控于我方,制敌于被动,期能于最短时间内,运用最少兵力,到最高的代价。

一般正规作战中的袭扰包括了通讯干扰、炮击扰乱、袭击扰乱、破坏扰乱、暗杀绑架、狙击扰乱与心战扰乱。对袭击扰乱的目标定义是“凡对我军事行动或局势、进展有重大妨害或影响者”,换言之,即使是非军事作战用途之人员、装备、设施、机构亦可列为袭击扰乱之目标,只要是会对我构成军事威胁者都自动成为目标名单

。袭扰作战的目的是使敌分心,分兵拒敌,不知攻方人员与企图,敌愈乱愈佳,我方则采打带跑,以最短时间,一接战,便准备退,不与敌正面或主力交锋,遇小部队能吃就吃,车队能炸多少算多少,公路、桥梁、铁路、电力线路能破坏多少算多少,袭扰任务对于尖兵的要求是,各个攻击点的进出路线与备用线,攻击时间的掌控与行动结果的确认,以提供指挥人员参考。

阻绝

在很多的情况下,特种部队的任务是支援主力部队作为诱敌饵,或是为主力部队开路收尾的到楣鬼,或者,更惨,为主力部队断后,以争取时间,在这时便是所谓的阻绝任务了。执行阻绝任务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与敌交战、可设陷阱/诡雷、切断交通线/或炸桥/或炸山洞,还是用坚壁清野的焦土政策都可以,只要别让敌人过去,怎么做都行。

而阻绝任务其实与袭扰任务的部分方法是相同的,甚至可以混合使用,效果更佳。爆破、狙击、伏击、逆袭、袭扰都可套用于阻绝任务中,尖兵在阻绝任务的第一要务便是将全队友安全的带离交战区,并快速的进入另一个接战区,以彻底完成阻绝任务。

与电影所演的不同,阻绝任务不是炸一座桥或是一座山就可以交差了事的,必需评估敌人的修复能力,在即将完工时再来一次,或是在敌人忙于修复的同时,再搞几个大的,让敌人修不胜修,补不胜补,然后三不五时再来突击一下,或者抢几辆后勤支援的车辆来玩玩,顺便再把水源与食物上下点毒,就算不死也得拉肚子拉到脱肛,至于追击我方主力部队,算了,下次吧!

侦察/巡逻/搜索

大部队份的特种部队都身负情报收集的责任,特别是在敌后或是敌区进行第一手的情报收集一直都是特部队的主要任务之一,在长途巡逻过程中,一面侦察所有所见所闻,另一方面也收集所有相关的资料,例如当两栖侦查小组在侦察时,除了敌情的收集外,水文资料,滩头的承载力及高潮线等资料也须一并收集,而陆上的游骑兵也会在巡逻时一并收集植被、地理资讯,而尖兵的任务则与一般的任务相同。

救援

在敌后的任务中,被击落的飞行员或是情报人员、被俘人员经常需经由直升机或其他方式回到我方阵线,有时当人员无法自行抵达时,特种部队就必需展开救援任务,当救出指定人员后,还必需考量被救援的体力与精神状况,在安全的考量下第一时间送回我方阵线,尖兵的任务就是找出最快、最安全又不会太过于难走的路,更重要的,是必需没有敌情顾虑或能降至最低者,将人员送出为第一要务。

暗杀/绑架/俘获

记得第一讲的前言中提到过,“凡一切使得战争得到胜利的手段,都是必要的”所以暗杀/绑架对方的高官大将并不是什不道德的行为,相反的作得好的人还可能成为英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驾驶P-38闪电式战斗机的蓝菲尔上尉与巴伯上尉就是这样的英雄。他们两人在1943年4月18号上年9点半,击落了日本九六式轰炸机两架,其中一架的乘客是大日本帝国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而这是一次绝对的暗杀行动。

但美国人不觉得有啥不光明的,就像越战期间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水牛狩猎者小队的传奇人物白羽毛一样,在越战期间,他以狙击枪成功狙杀了近两百次(美国官方记录,据说若连保密与未能查证的记录算进去,应该有600次了),是个标准的刺客,但没有人怀疑过他的军人气概,因此暗杀/绑架/俘获的特战任务,有其必要与重要性。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