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

汉语汉字
舂,汉字,读音chōng,意思是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使破碎或去皮壳。
  • 中文名:舂
  • 拼音:chōng
  • 部首:臼
  • 五笔:dwvf|dwef
  • 仓颉:qkhx
  • 郑码:conb
  • 笔顺:横、横、横、撇、捺、撇、竖、横、横折、横、横
  • 笔画:11
  • UniCode:8202
  • 释义: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使破碎或去皮壳
  • 异体字:摏、㫪
  • 笔顺编号:11134321511
  • 统一码:基本区 U 8202
  • GBK:F4A9

汉字简介

舂 chōng(音同“冲”)[ㄔㄨㄥˉ]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米。~药。

组词:舂米、舂药。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书容切,音摏。《说文》擣粟也。黄帝臣雍父作舂。《诗·大雅》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庄子·逍遥游》适百里塡宿舂粮。《百里奚·妻扊扅歌》舂黄藜,搤伏鸡。

又官名。《周礼·地官》舂人掌共米物。

又乐器。《周礼·春官·笙师注》舂牍以,大五六寸,长七尺,短者一二尺。其端有两空髤画,以两手筑地。《释名》舂,撞也。牍,筑也。以舂筑地为节也。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南阳郡舂陵县。《後汉·光武纪》舂陵节侯买。《注》舂陵,鄕名,本属零陵,在今永州唐兴县北。

又山名。《淮南子·天文训》日至虞渊,是谓高舂。至于连石,是谓下舂。

又鸟名。《尔雅·释鸟》鹭,舂鉏。《疏》齐鲁之闲,谓之舂鉏。

又《博雅》独舂,䳚瞗也。

又舂容。《礼·乐记》善待问者如撞钟,待其舂容,然後尽其声。《韩愈·送权秀才序》寂寥乎短章,舂容乎大篇。

又与冲通。《史记·鲁世家》获长狄,富父终生舂其喉以戈杀之。《後汉·西羌传》水舂河漕。

又《正字通》音窻。八蛮之类。一曰旁舂。见墨子。

又《集韵》诸容切《韵会》职容切,?音锺。荆山别名。《张正见·白头吟》弹珠金市侧,抵玉舂山东。

方言音韵

◎ 赣语:dhwung1 舂辣椒,舂瞌困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ung1 [陆丰腔] zhung1 [海陆腔] zhung1 [客英字典] zhung1 [梅县腔] cung1 [客语拼音字汇] zung1 [宝安腔] zung1 [东莞腔] zung1粤语 zung1

◎ 韩语:YONG 용

◎ 越南语:thung

主要用途

“舂”字,大多数用于“舂米”。而“舂”的单独解释是打碎之类的意思。英文解释为“pound,pestle,beat”。“舂米”就是把打下的谷子,将其去掉壳的过程称作舂米。壳即为米糠,而去掉壳的谷子便是小米。

来源

出处:先秦指事舂米的女奴。秦汉以来沿袭转为刑罚之称。女犯服四岁劳役的刑名。臣僚犯罪,其妻女没官为奴,多任舂、僖之事。《墨子.天志下》:“妇人以为舂、酋。”《周礼.秋官.司厉》:“其奴,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舂槁。”郑玄注引郑司农曰:“谓坐为盗贼而为奴者输于罪隶、舂人、槁人之官也。由是观之,今之为奴婢,古之罪人也。”《云梦秦简释文.司空》:“在舂衣赤衣,冒赤幢,枸椟檩杖之。”《汉书.惠帝纪》:“上造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不灵城旦舂者,皆耐为鬼薪白粲。”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城旦者,旦起治城;舂者,妇人不豫外徭,但舂作米。”

举例

舂chōng

心跳兴奋的样子。如:心舂:“姊何心舂乃尔耶?”清·沈复——《浮生六记之闺房记乐》。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