袄裙

袄裙

上衣在裙子之外的女装
袄裙是指上衣在裙子之外的女装,音ǎo qún这里说的“袄裙”是汉族传统女装的一种通称,不是固定术语。朝鲜也依照明朝的袄裙发展出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并演变成现代超新服常见的赤古里裙样式。袄裙的款式也影响了朝鲜宫样以及中国其他民族。在日本留学生的影响下,年轻妇女穿用窄而修长的高领衫袄,下穿黑色长裙,不施绣纹,不用簪钗、手镯、耳环、戒指等饰品,称“文明新装”。裙襕的纹饰多样,且寓意丰富,如蝙蝠图案即福的象征;蝙蝠与云纹组合寓意“洪福齐天”;灯笼纹样的“五谷丰登”;八宝流苏璎珞海螺等纹样组成的多吉祥寓意,更为流行;而愈加讲究的裙襕则为龙纹、云蟒纹。
  • 中文名:袄裙
  • 拼音:ǎo qún
  • 盛行时期:明朝
  • 特点:典型的上衣下裳制式、下裳为马面裙等

释义

可御寒的棉裙。如:“中国大陆北方气候寒冷,袄裙是妇女的必备衣物。”

探源

这里说的“袄裙”是明代女装的一种通称,不是固定术语,袄是袄,裙是裙。

早期汉服上衣多称为“襦”,魏晋以后多用“袄”、“衫”,唐以后“襦”字逐渐被“袄”、“衫”替代。漫长的演变,它们的具体意思和细节都会有差别,目前普遍认同的是“袄”为有衬里或夹层的上衣,“衫”为单衣。

明制女袄、女衫较有特色,外衣多为收袖口的琵琶袖,袖口可有缘边,领子加护领。下裙多配马面褶裙和普通褶裙。女袄衫长度有长有短,有交领、竖领、方领、对襟等。此外,明代的女袄衫和男袄衫一样,也有直袖和箭袖。

很多人认为衣掩裙的打扮只在明代存在,其实这种穿法在宋代及以前的壁画中就很常见。无论是衣在内还是衣在外,上衣下裙的两截样式,都是汉族女装区别北方少数民族女装的一大特点。

PS:明代是否仍有衣在裙内的袄裙,因为至今没有实物证据,明人所绘仕女图为宋式,绘制前朝这是历代仕女图的一大特色,不可作为凭证

影响

明代盛行衣掩裙的袄裙打扮,清朝汉女装继承了大体款式。袄裙的款式也影响了朝鲜宫样以及中国其他民族。

到了明朝中期,长袄为立领、斜襟、窄袖;短袄为低领、宽袖,袖长齐肘,袖口肥大宽直。这时袄的裁制比较紧体,通常配穿马面裙等长套裙,并喜作彩绣装饰。

到了清代这种立领袄裙逐渐满化,衣襟从斜襟变成厂字襟,更融入了满族盘扣

在日本留学生的影响下,年轻妇女穿用窄而修长的高领衫袄,下穿黑色长裙,不施绣纹,不用簪钗、手镯、耳环、戒指等饰品,称“文明新装”。

文学描写

“系一条,元青半白长裙子;穿一件,月白还新细布衫。”

“月蓝素色珠边袄,.....下系银红百裥裙。”

“头戴飘摇巾,内穿荔枝色云缎袄,外披白绫花鹤氅,脚下大红绸履。”(男装)

“原来日间楚卿穿的石青色袄,却没有荔枝色袄。”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