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文理学院

成都文理学院

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成都文理学院(Chengdu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是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99年4月,2004年四川师范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和四川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合并为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并通过教育部批准为独立学院;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基础上转设并更名为成都文理学院。[1]学校现有2个园林式校区。开设10大学科,71个本专科专业。下设11个二级学院,8个科研机构。在校学生24000余名,960名专任教师。[2]
    中文名:成都文理学院 外文名:Chengdu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简称:成都文理(CDCAS) 办学性质:民办高校 学校类别:师范类 学校特色: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主管部门:四川省教育厅 现任领导:唐小林 院系设置:传媒学院、美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文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会计学院 校训:博文,明理,弘毅,笃行 校歌:《文理学子之歌》 主要奖项:2009年获四川省高校平安校园建设优秀单位、2010年获四川省高校伙食专业委员会先进集体、2010年获四川省公寓与物业管理工作先进集体、2013年获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知名校友:办公室小野、艾如、肖乾操

历史沿革

四川师范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1999年4月,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与成都博大职业技术专修学校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洪河镇筹建四川师范大学“洪河校区”,同时成立“四川师范大学文化传播学院”筹备小组。

2000年7月,筹建四川师范大学东区。2000年9月,以“四川师范大学洪河校区”的名义招收第一届108名学生入学。9月以“四川师范大学洪河校区”的名义招收第一届108名学生入学,共设三个专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播、涉外文秘、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

2001年4月,经四川师范大学批准,四川省教育厅备案,正式成立四川师范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同时,将“洪河校区”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东校区”。6月,原四川师范大学龙泉校区撤消,其2000级434名学生并入文化传播学院。9月,原四川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恩立德学院)2000级英语、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个专业的159名学生转入文传学院学习。“国际商学院”建制保留,一切工作由文化传播学院统一管理。

2003年2月,国际商学院与文化传播学院正式分离。9月,国际商学院与文化传播学院正式脱钩。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2004年2月23日,四川师范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国际商学院合并为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教育部教发函[2004]21号文件确认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为独立学院。7月2日,设置文化与传播学系、经济与法学系、管理系、外语系、艺术设计系五个系;设置体育教研室、思想政治课教研室、计算机教研室和数学教研室四个教研室。9月,经四川师范大学党委批准成立文理学院党总支,成立传媒系。

2005年2月18日,设置政法系,将原经济系与法学系的法学专业(本科),法律专业(专科)分离出来与两课教研室合并,原两课教研室撤消;原经济与法学系更名为经济系。3月7日,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学术委员会成立。

2006年2月,筹建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系、心理学教研室;成立科研处。

2007年9月26日,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院党委成立的请示被批准。

2008年11月,被正式批准为山东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学习中心。

2009年,获得“四川省高校平安校园建设优秀单位”称号及“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度安全稳定工作红旗单位”称号。11月6日,中国成都大学生就业市场川师大文理学院分场挂牌成立。

2010年2月,“国际商务专业”获教育部批准设置。3月,经四川师大党委批准,学院机关党总支正式成立。10月25日,举行四川省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揭牌仪式。11月16日,通过省教育厅“园林式校园”评估验收。被评为“四川省高校伙食专业委员会先进集体”、“四川省公寓与物业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2011年4月11日,成立终身教育学院。7月,经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四川省教育考试院批准成立四川省书法等级考试中心。7月10日,成立音乐舞蹈系和旅游系。8月31日,完成文理学院符合转设条件的各教学单位系改院的转设工作。12月6日,成立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职业发展中心。

2012年,提出了“博文、明理、弘毅、笃行”的校训。

2013年3月6日,被四川省人才服务行业协会评选为“201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先进单位”;4月2日,再次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11月22日,学院被四川省社科联授予“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四川省书法艺术社科普及基地”。

成都文理学院

2014年4月,教育部批准学院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普通本科学校。6月5日,四川省教育厅正式批准学院转设为成都文理学院。新增物业管理和网络工程2个本科专业和建筑工程管理、航空服务、宝石鉴定与加工技术3个专科专业。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9年9月,学校设有11个二级学院,71个本专科专业。t

院系名称

本科专业名称

专科专业名称

成都文理学院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法学

汉语文秘、汉语

成都文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

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电子商务

成都文理学院体育与医护学院

休闲体育

护理、社会体育、体育艺术表演

成都文理学院传媒与演艺学院

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主持与艺术、表演

播音与主持、音乐表演

成都文理学院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书法学

学前教育、早期教育

成都文理学院经济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

成都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英语

商务英语

成都文理学院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

酒店管理、空中乘务

成都文理学院会计学院

会计、审计

会计

成都文理学院建筑学院

建筑学、工程造价、风景园林

成都文理学院艺术学院

)设计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绘画

设计类(含广告设计与制作、动漫设计)

师资力量

截至2015年3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119名,高级职称占32.8%,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67.1%。拥有四川省教学名师2名、四川省教学团队3个。

四川省教学名师:王释、龚雪萍

四川省教学团队:油画教学团队(负责人:张国平)、工商管理教学团队(负责人:陈高林)、英语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龚雪萍)n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2010年3月-2015年3月,获批国家级和省级质量工程项目55个,省级精品、示范课程及特色专业15个。

截至2015年3月,学校建有四川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四川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四川省精品课程4门、四川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四川省特色专业2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2个、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3个、四川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

四川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会计学、广播电视编导、绘画、工商管理

四川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应用型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四川省精品课程:创业设计、会计学基础、影视编导基础、英汉与汉英互译

四川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数字印刷设计校外实践基地、应用型实务人才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四川省特色专业:会计学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中外优秀文化传播社科普及基地、书法艺术社科普及基地

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体系构建,西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独立学院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四川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中心

教学成果

2013年,九部学生作品入围第12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学院获最佳组织奖。

2014年,由学院高华锦、李爱东、吴金钟、伍厚恺、程思进共同完成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构建及实施》项目获四川省人民政府评定的2013年度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省级三等奖。在第七届“电工杯”全国数学建模竞赛,数学建模协会获得全国二等奖2项、全国三等奖10项。在2014年“高教社”杯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四川省决赛中外国语学院学生获一等奖1项。在2014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四川分站赛暨四川省健美操锦标赛中,健美操代表队获普通院校组五级轻器械、普通院校组六级轻器械和体育院校组六级有氧舞蹈三个组别的一等奖。

2015年10月,王维民教授《应对多语民族地区学生语言磨蚀的英语教学策略研究》课题获准立项为省规划外语专项项目。n

教学合作

学校与包括中央电视台、峨嵋电影集团等在内的多家文化传媒单位建立合作办学院与包括思科公司、威普罗、中国工商银行、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等1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国内外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签订了深度校企合作战略协议。与《星星》诗刊、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四川省作家协会、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与思科公司、“可口可乐公司”、普华永道、四川省知识产权局、花园酒店等共建了人才培养基地。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大学生诗歌创作与研究中心

语言与文化研究中心

语言测试理论与研究中心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

旅游发展研究中心

川菜发展研究中心7个科研机构

科研成果

2010年3月-2015年3月,学校承担了教育部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省厅级课题等各级各类课题89项,出版专(译)着、教材51部,发表学术论文483篇,获科研成果奖36项,其中教育部科研成果奖3项。

2016年6月,学校获批四川省教育厅2017年度科研项目13项。n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5年5月,谢谢图书馆藏书282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82万册,电子图书100万册,生均图书156册,生均纸质图书100.5册,纸质期刊1110种。图书馆由由一校区图书馆(东区馆、洪河馆)和二校区图书馆(金堂馆)组成。东区馆藏书40万册,纸质报刊570种。洪河馆藏书12万余册,报刊300余种。金堂馆藏书130万余册,报刊330种。拥有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资源。n

学术交流

2002年10月,参加全国文艺学学术研讨会。2004年10月,学校与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全国赋学会共同举办第六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与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屈原学会共同举办第十届中国屈原学会年会暨国际学学术研讨会。

2012年9月28日,邀请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福家教授做《建设真正一流民办大学》的专题报告。

2013年10月18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西南财经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唐浩举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题讲座。

2014年12月30日,由四川省教育厅主办,学校承办的“2014年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体育研究分会年会暨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举行。

文化传统

校徽

校徽由英文字母“A”、“S”,中文“今”,捧起的双手,以及上下开启的圆形图案构成。“A”、“S”是“Arts”、“Sciences”两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寓意文理融合,提喻校名,体现“博文明理”、“博雅教育”的办学理念。

“今”意涵“只争朝夕”、“与时俱进”的学院精神;捧起的双手,上下开启的圆形图案,象征各界对学院的关怀呵护,以及学院开放、包容的胸怀。

校训

博文、明理、弘毅、笃行

博学: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就是学识渊博,学问丰富。体现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宽厚的基础理论和娴熟的基本技能,又文理兼容,百科兼纳,专业领域有所建树、高质量、复合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明理:出自《朱熹集传》:“明,谓明于理”。今意就是明事理,明情理、明哲理、明法理、明道理。明理者,学理精通、事理明了、文理顺畅。

弘毅:出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语。意为志存高远,抱负远大,坚韧刚毅。即磨练意志,追求远大志向和美好理想。体现了学校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笃行: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坚定之意”。“行”即行动,实践。“笃行”即坚定地付诸行动,使目标得以实现。n

校歌

《文理学子之歌》

我们是一群寻梦的孩子,从天南海北相聚文理。

在温暖的大家庭里,我们是姐妹兄弟。

文以养德理以求真兼容并包与时俱进。

我们相信能够改变自己,向着灿烂的文明之光,追寻。

文理学子,努力呀,努力。从今天起,从今天起,永不停息。

啊,向着那灿烂文明之光追寻,向着那永恒人类之光追寻。

啊。文理学子,努力呀,努力。从今天起,从今天起,永不停息。从今天起,永不停息。

我们是文理学子,相逢在梦想开始的地方,在自由民主的空气里,呼吸。

我们播散着生命的热力,博文明理弘毅笃行,精诚慎独自强不息。

我们相信能够创造奇迹,向着永恒的人类之光追寻。

文理学子,努力呀,努力。从今天起,从今天起,永不停息。

啊。向着那灿烂文明之光追寻,向着那永恒人类之光追寻。

啊。文理学子,努力呀,努力。从今天起,从今天起,永不停息。从今天起,永不停息。

n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董事长

刘学民

院长

唐小林

党委书记

高华锦

党委副书记

王亚军、卢学勇

副院长

林莉、王亚军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