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铜

冰铜

冶金术语
冰铜又称铜锍。主要组成为Cu2S和FeS的熔体,是提炼粗铜的中间产物和原料。铜矿石大多为硫化铜(CuS和Cu2S)矿,氧化铜(CuO和Cu2O)矿较少,含铜量均很低(1.0%左右)。铜的冶炼分火法与湿法两种。火法是将铜矿破碎、浮选、烧结、造块成铜精矿,含铜10%~35%,与熔剂一起送入反射炉或鼓风炉中,在高温(1550~1600℃)下进行氧化、脱硫和去除杂质,获得含铜35%~50%的冰铜。也可不经冰铜而直接炼成粗铜。湿法是在常温、常压或高压下用溶剂(稀硫酸)使铜从矿石中浸出,从浸出液中去除杂质,铜便沉淀出来。火法适应性广,而湿法只适于氧化铜矿和自然铜矿。
    中文名:冰铜 外文名: 别名: 化学式: 分子量: CAS登录号: EINECS登录号: 熔点: 沸点: 水溶性: 密度: 外观: 闪点: 应用: 安全性描述: 危险性符号: 危险性描述: UN危险货物编号: CN危险货物编号: 也叫:铜锍 主要由:硫化亚铜和硫化亚铁熔解而成的 含铜率:20%~70%之间

具体介绍

商品归类编码为:74010000,是炼铜的原料,其外观呈黑色、棕色小颗粒或块状,规格为30mmX45mm,主要成份:铜:11-15%、铁0.1-4%、锌6-8%、铅2-4%、砷0.002-0.01%、硫1.5-5%。

加工方法

冰铜的加工方法:是将粉状或颗粒状铜原料(铜精矿)与石英沙(石)混合后,加入熔炼炉进行熔炼,在1084-1300`C的高温下,石英与铜矿中铁、钼、镁、钙、等结合,形成炉渣,其余剩下的即为冰铜,以达到铜渣分离、铜含量提高之目的。

冰铜主要作为吹炼炉生产粗铜的原料使用

转炉吹炼过程的故障及处理方法

(1)炉子过冷

当转炉炉口火焰暗红,炉内熔体黏稠,炉渣不易分离,严重时石英熔剂被渣夹杂,局部有凝结现象,表明炉内过冷。原因是第一阶段加入冷料或石英熔剂过多,或停风时间较长,鼓风量不足。此时可加入热冰铜,加强鼓风提温,一般很快好转;如情况严重,迅速把炉内熔体全部倒出,重新加入冰铜吹炼。

(2)炉子过热

当转炉炉口冒出的火焰白亮,炉壁砌砖明显暴露,砖缝呈明显的沟状,表明炉内过热。原因是单位时间鼓风量太大,或熔剂、冷料加入不及时和量不足。吹炼低品位冰铜时,第一阶段易过热,此时可迅速向炉内加入一批冷料和适量的冰铜及熔剂,可很快好转。

(3)熔体喷出

吹炼过程中,有时熔体猛烈地喷出炉外,其主要原因如下。

1.第一阶段石英熔剂加入量过多。此时,火焰发紫,风口钎前暗红,渣发黏,熔池表面有游离石英呈棉絮状,喷出时,渣呈团状。处理方法是加入热冰铜吹炼造渣。

2.第一阶段石英熔剂加入量不足。其现象是火焰似筛炉火焰呈天蓝色,操作困难,温度高,渣发黏,严重时有大量磁铁生成,风口钎带刺。处理方法即加入足够量石英。

3.筛炉石英过多。此时火焰由紫变红,炉后钎子黏成粗棒,甚至出现游离石英,严重时在筛炉30~40min后大量喷出。

4.渣过吹。原因是放渣不及时,其现象是放渣时渣流动性不好,倒入渣包易黏结,渣壳较厚。过吹渣冷却后呈灰白色,正常渣喷出时呈圆而空的颗粒状,过吹渣呈片状,同时喷出比较频繁。处理方法即缓慢加入热冰铜,适当缩短吹炼时间。

(4)铜过吹

第二阶段的终点判断不准确,没有及时出铜而过吹。此时会产生大量不易分离的稀渣,根据分析结果,稀渣主要是铜的氧化物和铁酸盐,炉后钎子从前端开始出现暗红色直至发黑,其平面不平整,取样水冷后发灰黑,组织疏松。处理方法即缓慢倒入一定数量热冰铜还原。

相关

对冰铜闪速吹炼和PS转炉吹炼工艺进行了分析,并以详尽的生产数据阐述了影响闪速吹炼工艺推广的杂质脱除、作业率、能耗等问题。在冰铜闪速吹炼工艺发展过程中,其产能将更大、配套系统将更优化,应朝着集中处理冰铜的方向发展。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