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企業

鄉鎮企業

鄉鎮地區合作和個體企業的統稱
鄉鎮企業是指由農民舉辦的集體、合作、個體企業。鄉鎮企業一般具有固定(或相對固定)的生産經營場地(所)、設備和從事生産經營的人員;具備獨立核算的條件,或雖非獨立核算單位,但有單獨的賬目,承擔經濟責任和納稅義務;常年從事生産經營活動或季節性生産經營活動,全年開工時間在三個月以上;持有當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或有關部門頒發的營業(經營)執照(農業企業除外)。
    中文名:鄉鎮企業 外文名: 拼音: 近義詞: 反義詞: 地區:鄉鎮 級數:5級 主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

特點

鄉鎮企業是獨立自主的經濟實體,它有如下特點:①産供銷活動主要靠市場調節;②職工大都實行亦工亦農的勞動制度和靈活多樣的分配制度;③與周圍農村聯系密切,便于利用本地各種資源;④分布點多、面廣,便于直接為各類消費者服務;⑤經營範圍廣泛,幾乎涉及各行各業;⑥規模較小,能比較靈活地适應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⑦在現階段大多是勞動密集型的經濟組織,技術設備比較簡陋,能容納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這些特點使得鄉鎮企業具有極大的适應性和頑強的生命力,也具有較大的盲目性和不穩定性,勞動生産率一般都比較低。

曆史性重要作用

什麼是鄉鎮企業?依照《鄉鎮企業法》第二條規定,鄉鎮企業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農民投資為主,在鄉鎮(包括所轄村)舉辦的承擔支援農業義務的各類企業。改革開放40年來,鄉鎮企業發揚想盡千方百計、說盡千言萬語、受盡千辛萬苦、走盡千山萬水的“四千精神”,率先沖破“一大二公”、城鄉二元格局和計劃經濟體制束縛,加入我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之中,一度曾在國民經濟中“三分天下”、工業經濟“半壁江山”、财政貢獻“五居其一”,為農村經濟和縣域經濟積累了“第一桶金”,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的不可磨滅的曆史性貢獻。

n(一)鄉鎮企業是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先導隊伍。改革開放之前,我國走的是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工業化道路,為此,建立了“一個體制、三個制度”,即計劃經濟體制,農産品統購統銷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和城鄉分割的二元戶籍管理制度。這一制度安排保障了工業所需農産品原料的供給和工農産品價格“剪刀差”的順利獲取,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家工業化的進程。但一直到改革開放之前,計劃經濟體制鐵闆一塊、越來越僵化,嚴重束縛了經濟社會的發展,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特别是阻隔廣大農民不能參與和分享工業成果,憑票購物、計劃供應也顧及不到廣大農民。農民興辦的鄉鎮企業從誕生之日就秉持要素從市場中來、資源配置由市場來定、産品到市場中去,硬是從僵硬的計劃經濟體制中“擠出一條縫隙、挖出一個洞、打開一扇門來”,以鄉鎮企業為主開辟的市場經濟體制和國家的計劃經濟體制雙軌運行,後來逐步拓展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品種和領域,到後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輔助性作用、起基礎性作用、起決定性作用,最終初步建立了以市場作為資源配置決定性力量的體制機制。這裡很重要的是鄉鎮企業一直在市場經濟的海洋中摸爬滾打,進行了探索實踐,為以市場化為取向的經濟體制改革,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倒逼國家不斷深化以市場為取向的改革,推進價格、工資、信貸、土地等各方面的改革。所以說,鄉鎮企業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先導隊伍,當年被計劃經濟的各種訂貨會拒之門外的鄉鎮企業,正在中國經濟的大舞台上演出了一場場威武雄壯的話劇,引領我國經濟義無反顧地走向了市場、走向了開放。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鄉鎮企業的偉大實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就沒有今天這麼快。

n(二)鄉鎮企業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确立的關鍵因素。改革開放前期,我國基本是以國有制一統天下的格局,集體和私有成分被限制在很狹窄的範圍内。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開始逐步采取“放活”政策,在農村實行家庭承包經營制度,改革農産品購銷制度,支持農村集體和農民興辦社隊企業(人民公社解體後,社和隊改為鄉和村,社隊企業本應更名為鄉村企業,當時萬裡同志考慮到要促進小集鎮、小城鎮的發展,建議将社隊企業更名為鄉鎮企業。1984年中央4号文件将其改名為鄉鎮企業。)。因此,鄉鎮企業發展初期雖從鄉村集體企業起步,但同時發展了聯戶辦、戶辦等多種所有制形式,形成了以鄉(鎮)辦、村(村民小組)辦、聯戶辦、戶辦這樣的以集體經濟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格局,形成了以鄉村集體企業興旺發達為标志的“蘇南模式”和以農民個體私營企業蓬勃發展的“溫州模式”。鄧小平同志視察南方講話和黨的十四大後,逐步完成原始積累的鄉鎮企業開始擺脫了所有制和姓“社”姓“資”的束縛和羁絆,加之市場競争的壓力不斷向企業内部傳導,鄉村集體企業中的90%都進行了産權制度改革,實行産權清晰化、人格化。改制後的鄉鎮企業以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混合所有制與合夥制、個人獨資形式再次創業;與此同時,一些農村個體私有企業也通過股份合作制、股份制走向聯合,兩者實現了殊途同歸。總的看,鄉鎮企業實行多輪驅動、多軌運行,哪個輪子轉得快就讓它快轉,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産力,為我國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立下汗馬功勞。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沒有鄉鎮企業,就沒有後來的各種所有制成分充滿活力、萬馬奔騰的生動局面。

n(三)鄉鎮企業是推進國家工業化的重要一翼。改革開放之前,我國實行城市搞工業、農村搞農業、城裡人當市民、農村人當農民的二元經濟社會格局,廣大農民被局限在“一畝三分地”上,隻能從事農業甚至隻能是糧食生産,種糧為國家、養豬為過年、養雞下蛋為換鹽,農民不能參與工業化過程、共享工業化成果。鄉鎮企業發展起來後,對城鄉二元格局進行了一次次突圍,國家政策一次次給予肯定,農民自下而上在農村興辦二三産業,将農村各種資源進行整合,吸引城市要素流向農村,逐步打破城鄉分割,工農城鄉開始步入協調發展軌道上來,農業、鄉鎮企業和城市工業都得到了較快發展。鄉鎮企業在城市工業化之外,開辟了農村工業的新領域,避免了城市工業“瘸腿走路”的弊端,形成了城市工業化、農村工業化“比翼齊飛”、并駕齊驅的良好局面,大大加快了我國工業化的進程。可以說,沒有鄉鎮企業,我國的工業化就不可能這麼快進入工業化中期,我國也就不可能這麼快進入中等偏上國家行列。

n(四)鄉鎮企業是推進我國城鎮化的基礎動力。改革開放初期,家庭聯産承包經營責任制的成功實施,催生出來大量的農村富餘勞動力,當時的轉移渠道十分單一,主要靠城市吸納,然而城市吸納能力極為有限,于是人口在小區域集中、大範圍分散成為必然選擇。鄉鎮企業先是在小集鎮集聚發展,後來逐步發展成工業園區和産業集群,實行集中連片發展,吸引人口、要素、設施和公共服務的集聚,形成了星羅棋布的小城鎮。我國小城鎮從改革開放之初的2173個發展到目前的建制鎮1.9萬個、小集鎮1.5萬個。一方面,鄉鎮企業吸引農村富餘勞動力就地就近向二、三産業的轉移,為城鎮化輸送了人力資源,培育了産業大軍,鄉鎮企業累計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1.64億以上,對農民人均純收入貢獻達35%;另一方面,為農村和小城鎮培育了一大批市場主體,鱗次栉比的小商鋪、小工廠成為一些地方的重要市場力量。鄉鎮企業的發展,為小城鎮提供了産業支撐,擴大了就業容量,與城市一起大大加快了我國城鎮化的進程。目前我國城鎮化率已經達到58%。由此看出,沒有鄉鎮企業,就不能走出大中小城市結合以小城鎮為主體的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就有可能出現農村富餘勞動力都到大城市居住的“城市病”和“貧民窟”,進而掉入“拉美陷阱”,也就不可能有統籌城鄉發展、城鄉一體化和城鄉融合發展格局的形成。

(五)鄉鎮企業是農業現代化不可或缺的支撐力量。改革開放初期,國家财力有限,對農業投資規模很小,農業外部也缺乏強有力的力量拉動。在這樣的背景下,鄉鎮企業從發展的一開始起,就以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和以工補農、建農、帶農為己任,在國家尚未能夠大規模支持農業的前提下發揮了捷足先登的作用,每年承擔以工補農建農和社會性支出400億元左右,助推了農村水、電、路、氣、房,訊、科、教、衛、文、保等公共性公益性設施的建設;同時大量轉移農業富餘勞動力,在我國人多地少、資源緊缺的背景下,走出了建設農村必須繁榮城鎮,發展農業必須發展非農,富裕農民必須減少農民的成功之路;同時鄉鎮企業瞄準農業資源,彰顯特色優勢,大力發展農字号産業,發展農産品加工業、休閑農業、鄉村旅遊和現代種養業,為農業注入大量的資金和現代要素。目前鄉鎮企業産值中,三産比重接近四分之一;農産品加工業比重接近三分之一,農産品加工業、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在鄉鎮企業中的占比逐步提高,為促進‘三農’問題的解決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撐。比如浙江杭州市蕭山區萬向集團、東陽市花園集團、橫店集團、江蘇無錫市江陰市華西集團、紅豆集團、北京市房山區窦店村韓建集團、河南省漯河市臨颍縣南街村集團等成千上萬家鄉村集體企業和混合所有制企業,對當地鄉村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總的看,沒有鄉鎮企業,就沒有後來的農業提質增效、農村繁榮穩定和農民就業增收的良好局面。

發展曆程

建國50年以來,我國鄉鎮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經曆了曲折漫長的發展曆程,主要表現為兩個大的發展階段。

n(一)建國初期到1978年社隊企業頑強發展

n50年代農村工業開始興起。建國以後,經過經濟恢複建設,全國經濟形勢出現了一個比較繁榮的局面,農村工業開始興起。到1959年底全國農村陸續建立了70多萬個小工廠,從業人員達500萬人,産值超過100億元,占當時全國工業總産值的10%。但随後因經濟發展總體目标過高,總體策略失誤,強制推行人民公社化,全民大煉鋼鐵,使農村田地荒蕪了,也失去了發展企業的基礎。這一時期,由于錯誤地把經濟活動當作政治運動來貫徹執行,不按客觀經濟規律辦事,使我國農村工業剛剛興起就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僅僅留下了一點創辦工業的經驗和基礎設施。

n70年代我國沿海地區社隊企業率先發展帶動了全國。1970年國家提出了在農村利用本地資源,興辦為生産、生活服務的小工廠。在東部沿海地區,由于人口增長過快和人多地少等各種矛盾十分突出,發展社隊企業已成為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壯大集體經濟的迫切需求。因此沿海地區社隊企業率先興起并帶動全國有了較大發展。到70年代中後期社隊企業迅速發展的勢頭尤為突出,1974年社隊企業總産值為180.9億元,到1978年已達493億元,4年共增長1.7倍,年均增長速度達到28.5%。

n(二)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我國鄉鎮企業迅速崛起

n1978年到1988年鄉鎮企業在全國各地迅速崛起并迎來了第一個發展高峰期。改革開放以後,聯産承包責任制的全面推行使農民的生産積極性及勞動熱情空前提高,農業生産迅速增長,為農村非農産品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質條件,另一方面農業勞動生産率的迅速提高又使大量農村勞動力從土地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迫切需要大力發展非農産業予以吸收。在這種情況下,從1978到1983年,社隊企業在全國各地廣泛地興辦了起來。到1983年社隊企業共吸收農村勞動力3235萬人,比1978年增長14.4%;總産值從1978年的493億元增加到1983年的1017億元,年均增長速度為21%。與此同時,農村個體、聯戶辦企業也悄然興起并逐漸發展壯大。1984年中央4号文件将社隊企業正式改稱為鄉鎮企業,對家庭辦和聯戶辦企業及時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國家對鄉鎮企業采取了更加積極扶持的政策,企業在組織生産、産品銷售等方面獲得了較大的自主權,鄉鎮企業進入了第一個全面發展的高峰期。1986年、1987年僅用兩年的時間,就超額完成了“七五”計劃的産值目标。到1988年企業個數達1888萬個,從業人數達9546萬人,總收入達4232億元,4年間鄉鎮企業數平均每年增長52.8%,從業人數平均每年增長20.8%,總收入平均每年增長58.4%。

n1989年至1991年,進入治理整頓階段。這一時期由于國民經濟結構矛盾加劇,社會供求總量失衡,不得不進行治理整頓。國家控制了鄉鎮企業貸款,壓縮了基建規模,關、停、并、轉了一批經濟效益差、浪費能源原材料、污染嚴重的企業。三年治理整頓期間鄉鎮企業發展速度減緩,兩年減少了近300萬人,1989年增長速度為13%,1990年為14%,1991年開始有所恢複,增長速度為37%。在治理整頓期間,鄉鎮企業苦練内功,調整結構,度過了難關,迎來了又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

n1992至1994年是鄉鎮企業發展的第二個高峰期。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國務院(1992)19号和(1993)10号文件,充分肯定了鄉鎮企業的重要作用,為鄉鎮企業創造了空前良好的外部環境。同時鄉鎮企業也強化了管理,經濟效益恢複提高,總量迅速增長,出口創彙躍上了新的台階,湧現出一批大中型企業和現代化企業集團,進入了第二個發展高潮。1992年完成總産值17975億元,比上年增長54.7%,1993年則又比上年增長75.5%。1994比1992年總産值增長1.4倍,純利潤增長1.3倍;每百元固定資産實現利潤提高了48.6%,每百元資金實現利潤提高了25%,每百元營業收入占用的流動資金降低了16.8%,人均創利稅提高了1倍多。

n1995年以後,我國鄉鎮企業進入了一個穩步發展的新時期。這個時期鄉鎮企業經過改制和優勝劣汰,開始趨于平緩發展。1998年鄉鎮企業個數發展到2004萬個,比1995年減少199萬個;從業人員為12537萬人,比1995年減少2.5%;實現營業收入89351億元,淨利潤4635億元,實交稅金1583億元,分别比1995年增長56%、43%和10%。首部《鄉鎮企業法》的出台,東西部合作進程的加快,地區差異的有所緩解,都促使鄉鎮企業逐步走上了法制、健康、有序的發展道路。

發展面臨的問題

一是發展環境亟待改善。特别是在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鄉鎮企業融資難、貸款難、擔保難,成為制約鄉鎮企業發展的瓶頸;當前一些地區正在進行第二輪機構改革,有的縣鄉兩級鄉鎮企業管理機構被撤消,出現鄉鎮企業無人抓無人管的局面。

二是結構調整亟待加強。鄉鎮企業行業、産業、産品趨同現象仍較嚴重,企業之間無續競争比較普遍;區域性特色經濟發展不夠突出。

三是地區間發展很不平衡,東部與中西部的差距進一步拉大。鎮企業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在中國農村和小城鎮興辦的、非全民所有制的、從事商品生産或經營活動的經濟實體。鄉鎮企業大多集中在小城鎮,是小城鎮社區的重要經濟支柱。

新形勢下鄉鎮企業的發展

一、鄉鎮企業必須重新研究自己的發展戰略

鄉鎮企業要及時跟蹤研究外部環境變化給自己帶來的影響,必須重新研究自己的發展戰略,要認真分析現實和潛在的競争對手,挖掘自己的比較優勢,充分利用兩個市場提供的機遇,培植自己的強項。因為鄉鎮企業走向國際經濟大循環已經不是自己願意不願意或想不想的問題,而是迫到臨頭的現實。據有關方面統計,世界500強大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已有230多家,鄉鎮企業面對的現實是,在國内市場要與國有企業,國際強者競争,在國際市場更要面對衆多的競争對手,所以鄉鎮企業重新研究自己的發展戰略十分重要。如自己要進入或退出哪一市場,如何設定市場占有目标。主攻的市場區域是國内還是國際,是收縮戰線壯大主業,還是戰略擴張,多角經營;如何選擇技術發展方向,如何确定新産品開發方案,是靠投資建設實現擴展,還是走兼并聯合與協作之路,如何選擇适宜的企業組織結構和财務管理體制,如何設定企業資産負債結構,主要融資方式是什麼?……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做為一個決策者和經營者,如此等等衆多的問題,在外部環境急劇變化過程中,都是需要認真研究和回答的。不能到時再說市場不相信眼淚,更不同情弱者,如果到時候再說,以不變應萬變,必然坐失商機,什麼都晚了。

二、鄉鎮企業必須确立人才、技術開發和市場營銷在企業中的基礎地位

在短缺經濟下,買方求賣主,市場營銷沒有作用;在供不應求情況下,産品可以幾十年一貫制,技術開發和人才沒有地位,在市場約束增強,企業競争加劇之後。過去的一切全然變了。一些擁有巨型生産能力的企業竟出現虧損,一些曾填補過我國“空白”的企業也陷入困境。而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幼稚企業”卻如一匹匹黑馬,頻頻争标奪魁。從這裡可以清楚地看到短缺經濟,賣方市場條件下證明企業實力的是生産能力,而轉向供需平衡之後,決定企業興衰的則是技術開發和市場營銷。技術轉化為生産力周期的大幅縮短,使企業間的競争越來越突出地表現為技術實力的競争;用戶越來越充分的選擇性,使得企業營銷能力,經營策略,服務水平已直接影響經營業績,而決定這兩者水平的是人才。

三、鄉鎮企業必須搞好結構調整,用自己的“拳頭”産品,敲響兩個市場的大門

在全球化經濟中,鄉鎮企業靠什麼來跻身于國際、國内兩個市場?隻能靠自己的産品。一般的産品是不行的,必須用自己的“拳頭”産品。所謂的“拳頭”産品,包括名牌産品,特色産品,别人沒有我有的産品等。拳頭産品的誕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要求鄉鎮企業根據兩個市場的變化和需求。本着“名、優、新、特”的原則,确定自己主攻産品的方向,找好自己的市場定位。

産業結構的定位,科學的規劃發展,關系到今後鄉鎮企業發展能否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大局。我們要接受和吸取鄉鎮企業二十多年來發展的經驗教訓,要适時進行産業結構的調整升級。把培育産業“龍頭”作為拉動點,帶動特色産業快速升級發展。把發展骨幹企業群作為支撐點,促使特色産業擴規模,上檔次,再造特色産業優勢,從而誕生“拳頭”産品,有效地擴大市場知名度和輻射力。從而占領國際、國内兩個市場。

總而言之,全球化經濟給鄉鎮企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鄉鎮企業要認真分析自己的優勢和弱勢,揚長避短,把結構調整同改造,提升傳統産業結合起來;同推進農業産業化,增加農民收入結合起來;同促進産業結構優化,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标結合起來。然而鄉鎮正處于不利的政策環境之中,結構調整也極需要充分發揮地方政府、職能部門的有力支持和推動。規定相應的标準,制定激勵機制,從資源和環境保護出發建立補償或限制的制度等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