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風彩虹

台風彩虹

2015年第22号超強台風
超強台風彩虹(Mujigae)為2015年太平洋台風季中第22個被命名的風暴,“彩虹””一名由朝鮮提供,意為一種自然現象,即天空中的彩虹。台風“彩虹”于2015年10月1日2時形成于西北太平洋菲律賓群島,随後強度不斷加強,于10月4日下午2時10分在廣東省湛江市坡頭區沿海登陸,登陸強度為15級,50m/s(年鑒修改為16級,52m/s)。成為1949年以來10月份登陸中國最強台風。[1]
  • 中文名:台風彩虹
  • 外文名:Typhoon Mujigae
  • 别名:

命名由來

“彩虹””一名由朝鮮提供,意為一種自然現象,即天空中的彩虹。由于台風“彩虹”給中國華南地區造成嚴重災害和經濟損失,2016年02月,在美國檀香山舉行的第48屆台風委員會年度會議上,決定将“彩虹”除名,成為了繼“莫拉克”、“凡亞比”之後,第三個遭到除名的替補台風名。其替補名被“舒力基”(Surigae)取代。

發展過程

台風杜鵑橫掃台灣之際,為菲律賓一帶引進活躍的西南季風,并與副熱帶高壓脊所挾帶之東北信風彙聚,一個低壓區于2015年9月28日在雅浦島西北面海域上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在中午12時給予熱帶擾動編号90W。由于垂直風切變[注1]微弱,低層輻合、高空輻散皆良好,且海水炎熱,該低壓區很快已經呈現熱帶氣旋的雛形。

聯合台風警報中心在翌日(29日)淩晨2時對其在24小時内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跳過評級“低”,直接評級為“中”,3小時後(淩晨5時)更上調至“高”,并同時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該低壓區在30日逐漸整合,螺旋性漸變明顯,低層環流中心若隐若現,台灣中央氣象局在當日下午2時将該系統升格為熱帶低壓,聯合台風警報中心則在當晚11時把該系統升格為熱帶低壓,并給予編号22W,日本氣象廳在3小時後,即10月1日淩晨2時跟随升格,同日下午3時25分對其發出烈風警報。

中國國家氣象中心亦在下午5時20分把該系統升格為熱帶低壓,而香港天文台則在下午6時半,在未有表示“一個熱帶氣旋似乎在形成中”的情況下,把該系統升格為熱帶低壓。

在副熱帶高壓脊引導下,該系統在當日采取偏西北路徑,時速20至22公裡,逼近菲律賓呂宋;而其環流以西面較強、東面較弱,不過低層環流中心受對流包圍,未有外露。各官方氣象部門對該熱帶低壓的預測路徑頗為一緻,都是預計該系統大緻朝向海南至廣東西部一帶,最高強度則介乎強熱帶風暴上限至台風下限。

聯合台風警報中心在晚上11時率先把該系統升格為熱帶風暴,但6小時後因應系統在呂宋登陸,而降回熱帶低壓級别;可是就在該熱帶低壓即将登陸呂宋的時候,台灣中央氣象局在10月2日淩晨2時将該系統升格為輕度台風,日本氣象廳也緊随其後,在1小時之後(淩晨3時)把該系統升格為熱帶風暴,并命名為彩虹,給予國際編号1522。

彩虹在2日淩晨以西偏北路徑穿越呂宋,早上進入南海,其北面環流被呂宋地形破壞,但由于彩虹的中心在呂宋山脈南面掠過,加上移速頗快,因此中心結構完好無損。香港天文台于彩虹移入南海後,亦随即在上午9時半把彩虹升格為熱帶風暴;不過聯合台風警報中心直至下午5時才重新作出此項升格。

南海北部接近3個月未有熱帶氣旋活躍,因而積存龐大能量,水溫達攝氏30度以上,令彩虹加強的速度比各官方氣象部門預期更快,系統流出呈放射狀,破損的北面環流在下午已獲得填補,對流雲帶進一步鞏固低層環流中心,組成中心密集雲團,“雲卷風眼”更開始顯現,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在晚上8時25分率先把彩虹升格為強熱帶風暴,香港天文台和日本氣象廳亦分别在3日淩晨1時45分及5時45分把彩虹升格為強熱帶風暴。

副熱帶高壓脊繼續引導彩虹穩定向西偏北移動,移速不變。各部門對彩虹的預測未有太多變化,惟一分歧隻是在華南的登陸點,香港天文台、日本氣象廳、澳門氣象局預料彩虹在廣東湛江至茂名登陸,聯合台風警報中心和台灣中央氣象局則研判彩虹會穿越雷州半島;而中國國家氣象中心的預測路徑最偏西,預料彩虹在海南文昌市附近登陸,此預測最後落空。

今年第22号台風“彩虹”的勁頭也愈發強勢。今天下午,“彩虹”已躍升至台風級别,17時其中心位于海南省文昌市東偏南方大約340公裡的南海北部海面上(北緯19.1度、東經114.0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2級(33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75百帕,7級風圈半徑為260公裡,10級風圈半徑為60~70公裡。

10月3日日間彩虹持續吸收南海北部蘊含的能量,強度穩步上揚,并逐漸打開風眼。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和香港天文台先後在同日下午2時20分及3時半把彩虹升格為台風,日本氣象廳和聯合台風警報中心相繼在當晚8時45分及9時正跟随,台灣中央氣象局也緊接在晚上10時把彩虹升格為中度台風。

海水能量繼續源源不絕地供應給彩虹,驅使彩虹于入夜後迅速增強,在雷達圖上呈現一個直徑約20公裡的細小風眼,而眼壁也越來越完整和紮實,反映彩虹漸趨成熟。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在晚上11時半更把彩虹進一步升格為強台風,其後香港天文台于翌日(4日)淩晨5時45分亦作出此項升格。由于自身内力[注11]加大,彩虹再度向西北移動,抵達海南島東北面,這令中國國家氣象中心放棄登陸海南的預測,修改為橫越雷州半島。

香港天文台在下午1時45分表示彩虹已于湛江附近登陸,而中國國家氣象中心雷達圖亦顯示彩虹在2時前已經登陸,但該部門公布彩虹在下午2時10分才以強台風上限強度登陸湛江坡頭區。之後陸地摩擦使彩虹轉趨減弱,風眼變得模糊不清,眼壁崩塌,香港天文台和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分别在下午5時45分及6時正把彩虹降格為台風。

晚上彩虹減速移動,以時速12至14公裡向西北推進,移入廣西;同時彩虹急劇減弱,其“雲塞風眼”被逐漸填塞,中國國家氣象中心、香港天文台相繼在晚上10時25分及45分把彩虹降格為強熱帶風暴,聯合台風警報中心緊接在晚上11時對彩虹發出最後警報。

“彩虹”将以每小時20~25公裡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繼續加強,逐漸向海南文昌到廣東湛江一帶沿海靠近,并将于4日上午在上述沿海地區登陸(強台風級或台風級,13~14級,38~42米/秒)。之後,“彩虹”将轉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緩慢減弱,4日傍晚前後進入北部灣,并将于4日夜間在廣西北海到防城港一帶沿海再次登陸(台風級或強熱帶風暴級,11~12級,30~35米/秒)。

彩虹于10月5日淩晨繼續采取西北路徑移入内陸,強度繼續被快速削弱,中心密集雲團瓦解,低層環流中心亦變得難以辨認。日本氣象廳連續3報作出降級,淩晨2時50分把彩虹降格為強熱帶風暴、5時50分降格為熱帶風暴,再隔3小時後于早上8時50分降格為熱帶低壓。

中國國家氣象中心更早于淩晨3時25分已把彩虹降格為熱帶風暴,過了6小時再于上午9時25分降格為熱帶低壓,終在下午2時40分宣布停編;而香港天文台則緊随其後,在淩晨3時45分把彩虹降格為熱帶風暴,後于上午11時45分再把彩虹降格為熱帶低壓,最終在下午4時15分把彩虹降格為低壓區。彩虹的殘餘系統随後轉向偏北方向移動,進一步深入内陸,其低層環流中心在6日消亡,但殘餘雲帶仍為華南帶來大雨;直至彩虹的殘餘雲系在7日晚間至8日減弱消散,華南天氣才逐漸好轉。

香港天文台在10月16日公布強台風彩虹報告,把彩虹巅峰時的接近中心最高持續風速,由強台風下限的每小時155公裡,大幅上調至每小時175公裡。而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則上調至每秒52米,評級至超強台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