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

漢語漢字
哮,漢字,念xiào,多種解釋。
  • 中文名:哮
  • 拼音:xiào
  • 繁體:roar wheeze
  • 部首:口
  • 字碼:U 54EE
  • 五筆:KFTB
  • 筆畫:10
  • 名詞類型:漢字
  • 含義:吼叫,急促喘氣的聲音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xiàoㄒㄧㄠˋ

⒈吼叫:咆~。

⒉急促喘氣的聲音:~喘。

音韻參考

[廣韻]:許交切,下平5肴,xiāo,效開二平肴曉

[平水韻]:下平三肴

[國語]:xiāo

[粵語]:haau1

[閩南語]:hau2[1]

漢英互譯

roar wheeze

詳細字義

◎哮xiào

〈動〉

⑴(形聲。從口,孝聲。本義:野獸的吼聲)

⑵同本義[roar]

哮,豕驚聲也。——《說文》

虎聲謂之哮唬。——《通俗文》

哮阚之獸。——曹植《七啟》。注:“虎怒也。”

熊罴哮我東,虎豹号我西。——唐·杜甫《石龛》

水聲澎湃,獸群哮而遊。——《遊泸山記》

⑶又如:哮吼(野獸吼叫);咆哮(吼叫);哮唬(虎嘯聲);哮阚(猛獸咆哮。多用以比喻震怒)

⑷呼喊[cry]

哮,呼也。——《集韻》

⑸又如:哮吼(泛指大聲喊叫;又指聲威震懾);哮啕(嚎啕。大聲哭叫);哮悍(形容勇猛強悍)

詞性變化

◎哮xiào

〈名〉

⑴哮症的簡稱[asthma]

治哮治積方。——《丹溪先生心法》

⑵又如:哮吼(病症名)

⑶豬的驚叫聲[yell]

哮,豕驚聲也。——《說文》

⑷聲響[sound]。如:哮吼(指器物發出的聲響);哮哓(形容聲音高亢悠長

常用詞組

哮喘

康熙字典

【醜集上】【口字部】哮·康熙筆畫:10部外筆畫:7

《唐韻》許交切《集韻》《韻會》《正韻》虛交切,音嗃。《說文》豕驚聲。又《玉篇》哮赫,大怒也。《廣韻》哮阚。《風俗通》引《詩》:阚如哮虎。○按《詩·大雅》今本作虓。又《集韻》或作酵,詳酉部酵字注。又《集韻》孝狡切,烋上聲。與嗃同,大呼也。又《廣韻》呼敎切《集韻》許敎切,音孝。《廣韻》喚也。《集韻》呼也。又《集韻》黑角切,音㕰。與豞同,豕聲。

說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二】【口部】哮

豕驚聲也。從口孝聲。許交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豕驚聲也。按哮亦作豞。許角切。吳都賦曰。封豨?。李雲。?,豨聲。呼學切。亦卽哮字。但字形有譌耳。從口。孝聲。許交切。亦許角切。古音在三部。

方言集彙

粵語:haau1

客家話:[客英字典]hau1[客語拼音字彙]hau1hau4[海陸豐腔]hau1[台灣四縣腔]hau1[寶安腔]hau1

English

cough; pant; roar

出處

哮,豕驚聲也。――《說文》

虎聲謂之哮唬。――《通俗文》

哮阚之獸。――曹植《七啟》。注:“虎怒也。”

熊罴哮我東,虎豹号我西。――唐?杜甫《石龛》

水聲澎湃,獸群哮而遊。――《遊泸山記》

又如:哮吼(野獸吼叫);咆哮(吼叫);哮唬(虎嘯聲);哮阚(猛獸咆哮。多用以比喻震怒)

呼喊

哮,呼也。――《集韻》

又如:哮吼(泛指大聲喊叫;又指聲威震懾);哮啕(嚎啕。大聲哭叫);哮悍(形容勇猛強悍)

哮<;名>;哮症的簡稱

治哮治積方。――《丹溪先生心法》

又如:哮

哮xiào

⒈吼叫:黃河在咆~。

哮xiāo1.獸怒吼。2.引申指大聲喊叫。3.風浪呼嘯。4.哮喘。呼吸道的一種疾病。5.幹性羅音的一種。呼吸時伴有口哨樣聲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