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

ssd

固态硬盤
SSD固态硬盤維護軟件工具,硬盤固态硬盤使用工具,固态硬盤壞塊修複工具,固态驅動器(Solid State Disk或Solid State Drive,簡稱SSD),俗稱固态硬盤,固态硬盤是用固态電子存儲芯片陣列而制成的硬盤,因為台灣英語裡把固體電容稱之為Solid而得名。[1]
    中文名:固态硬盤/固态驅動器 外文名:Solid State DiskSolid State Drive 所屬學科: 應用領域:軍事、車載、工控、電力、醫療等 組成:由控制單元,存儲單元與緩存芯片組成 英文縮寫:SSD

簡介

因為台灣英語裡把固體電容稱為Solid而得名。SSD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FLASH芯片、DRAM芯片)組成。

固态硬盤在接口的規範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盤的完全相同,在産品外形和尺寸上基本與普通硬盤一緻(新興的U.2,M.2等形式的固态硬盤尺寸和外形與SATA機械硬盤完全不同)。

被廣泛應用于軍事、車載、工控、視頻監控、網絡監控、網絡終端、電力、醫療、航空、導航設備等諸多領域。

芯片的工作溫度範圍很大,商規産品(0~70℃)工規産品(-40~85℃)。雖然成本較高,但是正在普及至DIY市場。

由于固态硬盤的技術與傳統硬盤的技術不同,所以産生了不少新興的存儲器廠商。廠商隻需購買NAND顆粒,再配适當的控制芯片,編寫主控制器代碼,就制造了固态硬盤。

新一代的固态硬盤普遍采用SATA-2接口、SATA-3接口、SAS接口、MSATA接口、PCI-E接口、M.2接口、CFast接口、SFF-8639接口和NVME/AHCI協議。

發展曆程

1956年,IBM公司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塊硬盤。

1968年,IBM重新提出“溫徹斯特”(Winchester)技術的可行性,奠定了硬盤發展方向。

1970年,StorageTek公司(Sun StorageTek)開發了第一個固态硬盤驅動器。

1984年,東芝發明閃存。

1989年,世界上第一款固态硬盤出現。

2006年3月,三星率先發布一款32GB容量的固态硬盤筆記本電腦,

2007年1月,SanDisk公司發布了1.8寸32GB固态硬盤産品,3月又發布了2.5寸32GB型号。

2007年6月,東芝推出了其第一款120GB固态硬盤筆記本電腦。

2008年9月,憶正MemoRight SSD的正式發布,标志着中國企業加速進軍固态硬盤行業。

2009年,SSD井噴式發展,各大廠商蜂擁而來,存儲虛拟化正式走入新階段。

2010年2月,鎂光發布了全球首款SATA6Gbps接口固态硬盤,突破了SATAII接口300MB/s的讀寫速度。

2010年底,瑞耐斯Renice推出全球第一款高性能mSATA固态硬盤并獲取專利權。

2013年,三星推出VNand3D閃存。

對比傳統

固态硬盤的接口規範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盤幾近相同,外形和尺寸也基本與普通的2.5英寸硬盤一緻。

固态硬盤具有傳統機械硬盤不具備的快速讀寫、質量輕、能耗低以及體積小等特點,同時其劣勢也較為明顯。盡管IDC認為SSD已經進入存儲市場的主流行列,但其價格仍較為昂貴,容量較低,一旦硬件損壞,數據較難恢複等;并且亦有人認為固态硬盤的耐用性(壽命)相對較短。

影響固态硬盤性能的幾個因素主要是:主控芯片、NAND閃存介質和固件。在上述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采用何種接口也可能會影響SSD的性能。

主流的接口是SATA(包括3Gb/s和6Gb/s兩種)接口,亦有PCIe3.0接口的SSD問世。

由于SSD與普通磁盤的設計及數據讀寫原理的不同,使得其内部的構造亦有很大的不同。一般而言,固态硬盤(SSD)的構造較為簡單,并且也可拆開;所以我們通常看到的有關SSD性能評測的文章之中大多附有SSD的内部拆卸圖。

而反觀普通的機械磁盤,其數據讀寫是靠盤片的高速旋轉所産生的氣流來托起磁頭,使得磁頭無限接近盤片,而又不接觸,并由步進電機來推動磁頭進行換道數據讀取。所以其内部構造相對較為複雜,也較為精密,一般情況下不允許拆卸。一旦人為拆卸,極有可能造成損害,磁盤無法正常工作。這也是為何在對磁盤進行評測時,我們基本看不到關于磁盤拆卸圖的原因。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