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龍鎮

梅龍鎮

由原桐梓山鄉和原梅龍鎮合并組建的一個新鎮
梅龍鎮是2001年由原桐梓山鄉和原梅龍鎮合并組建的一個新鎮,轄12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人口2.9萬人,現有黨支部22個,77個黨小組,857名黨員,國土面積78.69平方公裡。梅龍鎮地處池州市東北方,東臨銅陵市,西接池州市區,北瀕長江,321省道東西橫貫全鎮17公裡,在建沿江高速公路側身經過。有16公裡長江岸線,青通河、九華河貫穿南北。四通八達的交通使梅龍成為名符其實的池州東大門。
  • 中文名:梅龍鎮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池州市東北方
  • 所處時代:
  • 占地面積:
  • 保護級别:
  • 開放時間:
  • 所屬地區:安徽貴池
  • 面積:78.69平方公裡
  • 人口:2.9萬人
  • 77個:黨小組
  • 現有:黨支部22個

曆史

梅龍曆史久遠,西漢稱“梅根”,東漢建安年間在此冶鐵鑄錢,稱“梅根冶”、“錢溪”,相傳明朝正德皇帝微服私訪至梅龍,奇遇才女李鳳姐,演出了遊龍戲鳳的一段佳話。梅龍文物古迹較多,境内由1988年被列為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團山泡遺址,有1930年10月于郭港金家沖成立的中共貴池縣委遺址和抗日英雄方瑛烈士衣冠冢等。

交通

梅龍鎮濱臨長江,九華河青通河兩條支流在此彙聚,長江交通圖上稱為梅埂。曆史上商賈雲集,名人志士慕名而來,賦詩吟唱,飲譽江南,名鎮梅龍,舊姿新顔,無不為世人所稱歎。

休閑娛樂

随着社會的發展,經濟條件不斷改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不僅追求物質享受,更注重精神享受,充分利用梅龍鎮區位和特色優勢,依托郭港村北面的九龍灣湖泊和山巒茂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該湖泊北連長江,南毗樹竹青翠的梅枝山與貴銅公路相接,在此基礎上建設别具一格的集娛樂購物休閑觀光餐飲為一體的高檔賓館,度假村别墅群等旅遊觀光場所,具有很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梅龍鎮是安徽省百家小集鎮之一,池州市重點中心鎮,安徽省移民建鎮樣闆鎮,沿江快速通道東西橫貫全鎮,水陸交通十分方便。

概述

梅龍鎮,安徽貴池的一個鎮,曆史悠久。梅龍街道由2007年2月5日區劃調整前的梅龍鎮組建,轄12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人口3.04萬人,國土面積108平方公裡,耕地面積3.76萬畝,養殖水面1.1萬畝。梅龍地處池州市東北方,東臨銅陵市,西接池州市區,北瀕長江,南與318國道相連。321省道東西橫貫全鎮17公裡,在建沿江高速公路側身經過。有16公裡長江岸線,全年可通行千噸級船舶,青通河、九華河貫穿南北。距拟建的池州市機場僅4公裡,距在建的銅九鐵路池州站僅20公裡。四通八達的交通使梅龍成為名符其實的池州東大門。梅龍曆史久遠,文化底蘊豐厚。西漢稱“梅根”;東漢建安年間在此冶鐵鑄錢,稱“梅根冶"。

旅遊開發

梅龍山清水秀,曆史悠久,文化積澱豐富。古往今來,水陸交通便利,是文人墨客、商賈之士的常住之地。至今,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鑄錢冶煉遺址、乾隆皇帝遊迹等古迹尚存。加之,近年來移民建鎮、江河大堤整修,又增添了許多美麗的景觀。概括起來有“圩田錦繡”、“江堤雄風”、“古冶梅根”、“峰台古韻”、“九龍戲水”、“遊龍戲風”、“青通漁歌”、“梅港帆影”。

梅龍自古同風流地,如今此地更風流,作為一處風景地,它能給你提供豐富多彩的觀賞物。西方人在這裡看東方神韻,北方人在這裡看江南水鄉,都市人在這裡看鄉野村莊,現代人在這裡看古代勝迹。

随着新的梅龍鎮的不斷發展,梅龍鎮已經成為池州東大門乃至沿漲南岸的一顆燦爛的明珠,這裡的集鎮規劃起點高、規模大,已經受到省、市各級政府的關注。伴随着觀梅公路的開通,這裡又成為貴銅公路至九華山最捷徑。

文化底蘊

梅龍曆史久遠,文化底蘊豐厚。西漢稱“梅根”;東漢建安年間在此冶鐵鑄錢,稱“梅根冶”;三國時,官府在其境内的五步溪(隻有五步寬,故名)冶銅鑄錢,人稱錢溪。民國12年(1923年),築大同圩,堤埂穿過梅龍,又稱“梅埂”。梅龍是長江中下遊新石器時期古文化發祥地之一。1988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團山泡遺址,就是屬于春秋商周時期的古文化遺址。曆代詩人陶淵明、李白、羅隐、姚鼐等在此寫出大量詩文,如“水溢梅根野,煙迷楊葉州”、“爐火照天地、歌曲動寒川”等脍炙人口的詩句,被傳唱千秋。就連流行在梅龍民歌中的“早插秧苗早生根,寸金難買寸光陰”、“夫妻二人一條心,門前黃土變成金”等歌詞,也十分樸實而優雅,說明這裡傳統文化積澱豐厚,品位高雅。

基礎設施

梅龍物産富饒,基礎設施完善。梅龍地處中緯度地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地質屬長江沖積平原,土質肥沃,适宜于農作物生長,境内灌渠縱橫,水肥魚美,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大同村水生作物開發有限公司生産的“桐大”牌水生蔬菜遠銷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大同圩江河堤加固工程、移民建鎮、農業綜合開發、排灌站的改擴建使昔日飽受水患之苦的梅龍人民如今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全街道有自來水廠三座、集貿市場一座、敬老院一所、有線電視、程控電話等遍及全街道。有中學2所、完小10所,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達100%。

悠久的曆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優越的區位,使梅龍煥發出勃勃生機,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招商引資成績喜人,東盾木業、升華碳酸鈣、兩面德鈣業等一批投資億元以上的項目紛紛落戶,其中的池州市皇後紡織制品有限公司“皇後牌”手工绗縫工藝被遠銷美國和日本,訂單應接不暇。全街道2006年實現工農業總産值3.5億元,财政收入50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39元。

梅龍鎮的前世今生

相傳,明武宗正德皇帝乘舟泊岸梅根,與姑娘李鳳姐邂逅,見其如花似玉,便谕詣返京後差人将鳳姐接至宮内為妃。數月之後飛當愛人來到梅根時,李鳳姐卻因不忍他人譏諷而于日前投江自盡。于是有了“遊龍戲鳳”的故事,京劇《梅龍鎮》也由此而出,近年來,相關作品還有電影《天下無雙》和《龍鳳店》。

後來,人們又将梅根改稱“梅龍”。清時,殷彙小鎮,商貿雲集,十分興盛。乾隆路過這裡稱贊為“金銮殿”。從此,“泥灣府,灌口縣,殷家彙象個金銮殿”成了世代相傳的民謠。當年,江口鄉查村有座章氏祠堂,雕梁畫棟,雄偉壯觀,乾隆說它似“登宮”。其周圍的章、、何、杜四姓自然村由此得“銮宮畈章村”、“銮宮畈姜村”、“銮宮畈何村”、“銮宮畈杜村”之名。這次南巡,乾隆還為九華山揮毫書寫楷書“芬陀普教”4字。每字長58厘米,寬41厘米。幅面長212厘米,寬76厘米。藏九華山文物館,定為3級藏品。乾隆還微服私訪了池州其它一些地方,在青陽縣的陵陽鎮、謝家村等地留下許多遺聞。

青春越劇《梅龍鎮》情況介紹:

《梅龍鎮》是上海越劇院近年創作的優秀新編劇目之一。在2001年第七屆中國戲劇節上,以中國戲曲界首次亮出的“青春劇”品牌而令戲曲界專家、同行和觀衆耳目一新,并一舉獲得包括優秀劇目獎在内的14個獎項,自創排至今,長演不衰,已成為上海越劇院新的保留劇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