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緬戰争

英緬戰争

英國與緬甸于19世紀發生的戰争
英緬戰争(Anglo-Burmese Wars),指英國與緬甸于19世紀發生的戰争,此戰争共發生三次,分别于1824年-1826年、1852年及1885年,皆以緬甸戰敗而告終。英緬戰争隻是亞洲一系列巨變的一段插曲。[1]其中,第一次英緬戰争持續三年,第二次英緬戰争進行了八個月,第三次英緬戰争進行了一個月。
  • 名稱:英緬戰争
  • 結果:緬甸戰敗
  • 交戰各方:英國、緬甸
  • 各方兵力:英國2萬人
  • 傷亡情況:英國15000人
  • 目的:英國占領緬甸
  • 簽訂條約:楊達波條約

概述

英緬戰争1824—1826年,1852年,1885年,英國侵占緬甸,使其淪為英國殖民地的曆次戰争。

背景

18世紀中葉,英國取得對印度的控制權後,即觊觎緬甸,多次派人前往緬甸談判,企圖迫使緬甸與其簽訂不平等條約,并以此為名進行偵察活動,積極為其對緬甸殖民擴張做準備。19世紀初,英國逐步在印度站穩腳跟,為了打通印度與馬來半島英屬殖民地的聯系,并打開從西南入侵中國的門戶,進一步擴大其對亞洲國家的殖民侵略,便把侵略擴張的矛頭指向了緬甸。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