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收縮乏力

子宮收縮乏力

宮縮極性過弱的疾病
子宮收縮乏力是指宮縮的極性,對稱性和節律性正常,但宮縮弱而無力,持續時間短,間歇時間長或不規則。使胎先露對子宮下段及宮頸口壓迫無力,即不足以使宮頸口以正常的速度擴張,造成産程延長或停滞,而導緻母兒出現一系列并發症。本病在胎位不正,頭盆不稱及多次妊娠、雙胎、羊水過多等子宮局部因素者發病率較高,同時也見于精神緊張者如能及時正确的處理孕期及臨産過程,則可減少子宮收縮乏力的發生。
    中醫病名: 外文名: 别名: 就診科室:婦産科 多發群體: 常見發病部位: 常見病因: 常見症狀: 傳染性: 傳播途徑: 中文名:子宮收縮乏力 臨床表現:子宮收縮不良,煩躁不安,持續性下腹疼痛 并發症:胎頭下降延緩或停滞,引起滞産。易發生胎兒宮内窘迫、新生兒窒息或顱内出血等并發症。

概述

産力包括子宮收縮力,腹壁肌和膈肌收縮力以及肛提肌收縮力,其中以子宮收縮力為主。在分娩過程中,子宮收縮的節律性、對稱性及極性不正常或強度、頻率有改變,稱為子宮收縮力異常。臨床上多因産道或胎兒因素異常形成梗阻性難産,使胎兒通過産道阻力增加,導緻繼發性産力異常。子宮收縮力異常臨床上分為子宮收縮乏力和子宮收縮過強兩類,每類又發為協調性子宮收縮和不協調性子宮收縮,子宮收縮乏力是指宮縮的極性,對稱性和節律性正常,但宮縮弱而無力,持續時間短,間歇時間長或不規則。

病因

多由幾個因素綜合引起,常見的原因有:    

1、頭盆不稱或胎位異常 胎兒先露部下降受阻,不能緊貼子宮下段及宮頸,因而不能引起反射性子宮收縮,導緻繼發性子宮收縮乏力。  

2、子宮因素 子宮發育不良、子宮畸形(如雙角子宮等)、子宮壁過度膨脹(如雙胎、巨大胎兒、羊水過多等)、經産婦(multipara)子宮肌纖維變性或子宮肌瘤等,均能引起子宮收縮乏力。  

3、精神因素 初産婦(primipara)[尤其是35歲以上高齡初産婦(elderly primipara)],精神過度緊張使大腦皮層功能紊亂,睡眠少,臨産後進食少以及過多地消耗體力,均可導緻子宮收縮乏力。  

4、内分泌失調 臨産後,産婦體内雌激素、催産素、前列腺素、乙酰膽堿等分泌不足,孕激素下降緩慢,子宮對乙酰膽堿的敏感性降低等,均可影響子宮肌興奮阈,緻使子宮收縮乏力。  

5、藥物影響 臨産後不适當地使用大劑量鎮靜劑與鎮痛劑,如嗎啡、氯丙嗪、度冷丁、巴比妥等,可以使子宮收縮受到抑制。

症狀

臨床表現

根據發生時期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子宮收縮乏力是指産程開始子宮收縮乏力,宮口不能如期擴張,胎先露部不能如期下降,産程延長;繼發性子宮收縮乏力是指産程開始子宮收縮正常,隻是在産程進展到某階段(多在活躍期或第二産程),子宮收縮轉弱,産程進展緩慢,甚至停滞。子宮收縮乏力有兩種類型,臨床表現也不同。  

1、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低張性子宮收縮乏力) 子宮收縮具有正常的節律性、對稱性和極性,但收縮力弱,宮腔壓力低(<2.0kPa),持續時間短,間歇期長且不規律,宮縮<2次/10分鐘。當子宮收縮達極期時,子宮體不隆起和變硬,用手指壓宮底部肌壁仍可出現凹陷,産程延長或停滞。由于宮腔内張力低,對胎兒影響不大。  

2、不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高張性子宮收縮乏力) 子宮收縮的極性倒置,宮縮不是起自兩側子宮角部,宮縮的興奮點來自子宮的一處或多處,節律不協調。宮縮時宮底部不強,而是中段或下段強,宮縮間歇期子宮壁不能完全松弛,表現為子宮收縮不協調,這種宮縮不能使宮口擴張,不能使胎先露部下降,屬無效宮縮。出現不協調子宮收縮時,産婦會有明顯的下腹部持續疼痛感,心情會比較煩躁,甚至還會有脫水的現象等。

檢查:下腹部有壓痛,胎位觸不清,胎心不規律,宮口擴張緩慢或不擴張,胎先露部下降延緩或停滞,産程延長。

3、産程曲張異常 子宮收縮乏力導緻産程曲線異常,可有以下7種:  

(1)潛伏期延長:從臨産規律宮縮開始至宮頸口擴張3cm稱為潛伏期。初産婦潛伏期正常約需8小時,最大時限16小時,超過16小時稱為潛伏期延長。

(2)活躍期延長:從宮頸口擴張3cm開始至宮頸口開全稱為活躍期。初産婦活躍期正常約需4小時,最大時限8小時,超過8小時稱為活躍期延長。

(3)活躍期停滞:進入活躍期後,宮頸口不再擴張達2小時以上,稱為活躍期停滞。  

(4)第二産程延長:第二産程初産婦超過2小時,經産婦超過1小時尚未發娩,稱為第二産程延長。  

(5)第二産程停滞;第二産程達1小時胎頭下降無進展,稱為第二産程停滞。 

(6)胎頭下降延緩:活躍晚期至宮口擴張9~10cm,胎頭下降速度每小時少于1cm,稱為胎頭下降延緩。 

(7)胎頭下降停滞:胎頭停留在原處不下降達1小時以上,稱為胎頭下降停滞。 

以上7種産程進展異常,可以單獨存在,也可以合并存在。當總産程超過24小時稱為滞産,必須避免發生滞産。

診斷

1.子宮收縮力弱而無力,産程長。

2.原發性宮縮乏力,指産程開始時就出現的子宮收縮乏力;

3.繼發性宮縮乏力,指産程進展到某一階段方出現子宮收縮乏力。

4.宮腔内壓力少于4KPa。

鑒别

需與假臨産鑒别。

假臨産多發生在分娩前2~3周内,此時子宮較敏感,由于胎頭下降、子宮底下降,常引起子宮不規則收縮。這時,孕婦自覺有輕微腰部酸脹,腹部有不規則陣痛,持續時間很短,常少于30秒,并且無逐漸加劇和間歇時間逐漸縮短的情況,而常在夜間出現,清晨消失,更為關鍵的鑒别點是陰道無血性分泌物流出。鑒别方法是給予強鎮靜劑派替啶100mg肌内注射。能使宮縮停止者為假臨産,不能使宮縮停止者為原發性宮縮乏力。

檢查與診斷

1.檢查框限“A”是最基本的,但有條件的單位應包括“B”。

2.懷疑胎兒宮内缺氧檢查框限應包括“C”。

需與假臨産鑒别,鑒别方法是給予強鎮靜劑派替啶100mg肌内注射。

能使宮縮停止者為假臨産,不能使宮縮停止者為原發性宮縮乏力。

預防

    心理預防。産前教育,解除孕婦思想顧慮和恐懼心理,使孕婦了解妊娠和分娩是生理過程。飲食方面。鼓勵多進食在分娩時,必要時可從靜脈補充營養。注意及時排空直腸和膀胱,必要時可行溫肥皂水灌腸及導尿。避免過多地使用鎮靜藥物,注意檢查有無頭盆不稱等。

胎頭下降延緩或停滞,引起滞産。易發生胎兒宮内窘迫、新生兒寶息或顱内出血等并發症。

滞産嚴重時可引起脫水、酸中毒。如胎膜早破或肛查次數較多,可增加感染機會。如果胎頭擠壓盆底組織時間過久,可使組織缺血水腫,甚至壞死而形成生殖道瘘管。由于子宮收縮乏力,還可能引起産後出血或胎盤、胎膜殘留。胎兒方面也常因宮腔内感染而發生宮内窘迫甚至死亡。

胎兒宮内窘迫是胎兒圍産期死亡及新生兒神經系統後遺症的常見原因,占圍産兒死亡原因的首位。

新生兒窒息:嚴重窒息是導緻新生兒傷殘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顱内出血(intractanial hemorrhage)是新生兒常見的嚴重疾病,也是造成圍生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以窒管膜下,腦室内出血最長見。

治療

1、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 不論是原發性還是繼發性,一當出現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首先應尋找原因,有無頭盆不稱與胎位異常,了解宮頸擴張和胎先露部下降情況。若發現有頭盆不稱,估計不能經陰道分娩者,應及時行剖宮産術,若判斷無頭盆不稱和胎位異常,估計能經陰道分娩者,則應考慮采取加強宮縮的措施。 

(1)第一産程 

1)一般處理:消除精神緊張,多休息,鼓勵多進食。不能進食者可經靜脈補充營養,給鄧10%葡萄糖液500~1000ml内加維生素C 2g。伴有酸中毒時應補充5%碳酸氫鈉。低鉀血症時應給予氯化鉀緩慢靜脈滴注。産婦過度疲勞,可給予安定10mg緩慢靜脈注射或度冷丁100mg肌肉注射,經過一段時間,可以使子宮收縮力轉強。對初産婦宮頸開大不足3cm、胎膜未破者,應給予溫肥皂水灌腸,促進腸蠕動,排除糞便及積氣,刺激子宮收縮。自然排尿有困難者,先行誘導法,無效時應予導尿,因排空膀胱能增寬産道,且有促進子宮收縮的作用。   

2)加強子宮收縮:經過一般處理,子宮收縮力仍弱,确診為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産程無明顯進展,可選用下段方法加強宮縮:   

①人工破膜:宮頸擴張3cm或3cm以上、無頭盆不稱、胎頭已銜接者,可行人工破膜。破膜後,胎頭直接緊貼子宮下段及宮頸,引起反射性子宮收縮,加速産程進展。現有學者主張胎頭未銜接者也可行人工破膜,認為破膜後可促進胎頭下降入盆。破膜時必須檢查有無臍帶先露,破膜應在宮縮間歇期進行。破膜後術者的手指應停留在陰道内,經過1~2次宮縮待胎頭入盆後,術者再将手指取出。Bishop提出用宮頸成熟度評分法估計加強宮縮措施的效果,見表1。若産婦得分在3分及3分以下,人工破膜均失敗,應改用其他方法。4~6分的成功率約為50%,7~9分的成功率約為80%,9分以上均成功。

②安定(Valium)靜脈推注:安定能使宮頸平滑肌松弛,軟化宮頸,促進宮頸擴張。适用于宮頸擴張緩慢及宮頸水腫時。常用劑量為10mg靜脈推注,間隔2~6小時可重複應用,與催産素聯合應用效果更佳。    

③催産素(oxytocin)靜脈滴注:适用于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胎心良好、胎位正常、頭盆相稱者。将催産素2.5U加入5%葡萄糖液500ml内,使每滴糖液含催産素0.33mU,從8滴/分即2.5mU/min開始,根據宮縮強弱進行調整,通常不超過10mU/min(30滴/分),維持宮縮時宮腔内壓力達6.7~8.0kPa(50~60mmHg),宮縮間隔2~3分鐘,持續40~60秒。對于不敏感者,可增加催産素劑量。    

催産素靜脈滴注過程中,應有專人觀察宮縮、聽胎心及測血壓。若出現宮縮持續1分鐘以上或聽胎心率有變化,應立即停止滴注。催産素在母體血中的半衰期為2~3分鐘,停藥後能迅速好轉,必要時可加用鎮靜劑以抑制其作用,若發現血壓升高,應減慢滴注速度。由于催産素有抗利尿作用,水的重吸收增加,可出現尿少,需警惕水中毒的發生。    

④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的應用:前列腺素E2及F2α均有促進子宮收縮的作用。給藥途徑為口服、靜脈滴注及局部用藥(放置于陰道後穹窿)。靜脈滴注PGE2 0.5μg/min及PGF2α5μg/min,通常能維持有效的子宮收縮。若半小時後宮縮仍不強,可酌情增加劑量,最大劑量為20μg/min。前列腺素的副反應為子宮收縮過強、惡心、嘔吐、頭痛、心率過速、視力模糊及淺靜脈炎等,故應慎用。   

⑤針刺穴位:有增強宮縮的效果。通常針刺合谷、三陰交、太沖、中極、關元等穴位,用強刺激手法,留針20~30分鐘。耳針可選子宮、交感、内分泌等穴位。   

經過上述處理,若産程仍無進展或出現胎兒窘迫征象時,應及時行剖宮産術。   

(2)第二産程:第二産程若無頭盆不稱,出現子宮收縮乏力時,也應加強子宮收縮,給予催産素靜脈滴注促進産程進展。若胎頭雙頂徑已通過坐骨棘平面,等待自然分娩,或行會陰側切,行胎頭吸引術或産鉗助産;若胎頭尚未銜接或伴有胎兒窘迫征象,應行剖宮産術。    

(3)第三産程:為預防産後出血,當胎兒前肩露于陰道口時,可給予麥角新堿0.2mg靜脈推注,并同時給予催産素10~20U靜脈滴注,使子宮收縮增強,促使胎盤剝離與娩出及子宮血窦關閉。若産程長、破膜時間長,應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   

2、不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 處理原則是調節子宮收縮,恢複子宮收縮極性。給予強鎮靜劑度冷丁100mg或嗎啡10~15mg肌注,使産婦充分休息,醒後多能恢複為協調性子宮收縮。在子宮收縮恢複為協調性之前,嚴禁應用催産素。若經上述處理,不協調性宮縮未能得到糾正,或伴有胎兒窘迫征象,或伴有頭盆不稱,均應行剖宮産術。若不協調性子宮收縮已被控制,但子宮收縮仍弱時,則可采用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時加強子宮收縮的方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