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屈菜

千屈菜

千屈菜科千屈菜屬草本植物
千屈菜又稱水枝柳、水柳、對葉蓮。千屈菜科千屈菜屬。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株高1米左右,莖四棱形,直立多分枝,葉對生或輪生,披針形。長穗狀花序頂生,小花多而密,紫紅色,夏秋開花。自然種生長于沼澤地、溝渠邊或灘塗上。喜光、濕潤、通風良好的環境,耐鹽堿,在肥沃、疏松的土壤中生長效果更好。全株可入藥,可治痢疾、腸炎等症;另具外傷止血功效。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中文學名:千屈菜 中文别名:鞭草、敗毒草 英文名:Spiked Loosestrlfe 二名法:Lythrum salicaria Linn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綱: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又稱木蘭綱。 亞綱:薔薇亞綱(Rosidae) 目:桃金娘目(Myrtales) 科:千屈菜科(Lythraceae) 屬:千屈菜屬(Lythrum) 種:千屈菜 分布:原産歐洲和亞洲暖溫帶

基本資料

中文名:千屈菜

别名 馬鞭草、敗毒草、對葉蓮(《貴州民間藥物,),對牙草,鐵(鐵食品)角(《湖南藥物志》)。

來源:為千屈科植物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L.的地上部分。

采制:8~9月割取地上部分,曬幹。

形态特征

千屈菜為多年生挺水宿根草本植物。株高40~120厘米。葉對生或3片輪生,披針形或寬披針形,葉全緣,無柄。地下根

狀粗狀,木質化。地上莖直立,多分枝,4棱。長穗狀花序頂生,花兩性,數朵簇生于葉狀苞片腋内;花萼筒狀,長6~8毫米,外具12條縱棱,裂片6,三角形,附屬體線形,長于花萼裂片,約1.5~2毫米;花瓣6,紫紅色,長橢圓形,基部楔形;雄蕊12,6長6短;子房無柄,2室,花柱圓柱狀,柱頭頭狀。蒴果橢圓形,全包于萼内,成熱時2瓣裂;花玫瑰紅或藍紫色,花期6~10月。種子多數,細小。 同屬植物約27種,常見栽培的有光千屈菜,原産日本和朝鮮。全株光滑,莖細長,花紫紅色。大花桃紅千屈菜花穗大,桃紅色。毛葉千屈菜花穗大,全株被絨毛覆蓋。

性狀

千屈菜多年生草本,根莖橫卧于地下,粗壯;莖直立,多分枝,高30-10 0厘米,全株青綠色,略被粗毛或密被絨毛,枝通常具4棱。葉對生或三葉輪生,披針形或闊披針形,長4-6(-10)厘米,寬8-15毫米,頂端鈍形或短尖,基部圓形或心形,有時略抱莖,全緣,無柄。花組成小聚傘花序,簇生,因花梗及總梗極短,因此花枝全形似一大型穗狀花序;苞片闊披針形至三角狀卵形,長5-12毫米;萼筒長5-8毫米,有縱棱12條,稍被粗毛,裂片6,三角形;附屬體針狀,直立,長1.5-2毫米;花瓣6,紅紫色或淡紫色,倒披針狀長橢圓形,基部楔形,長7-8毫米,着生于萼筒上部,有短爪,稍皺縮;雄蕊12,6長6短,伸出萼筒之外;子房2室,花柱長短不一,蒴果扁圓形。 

性狀鑒别,莖呈方柱狀,灰綠色至黃綠色,直徑1-2mm,有分枝,質硬易折斷,斷面邊緣纖維狀,中空。葉片灰綠色,質脆,多皺縮破碎,完整葉對生或3片輪生,葉片狹披針形,全緣,無柄。頂端具穗狀花序,花兩性,每2-3朵小化生于葉狀苞片内,花萼灰綠色,筒狀:花瓣紫色。蒴果橢圓形,全包于宿存花萼内。微臭,味微苦。

産地及習性

千屈菜原産歐洲和亞洲暖溫帶,因此喜溫暖及光照充足,通風好的環境,喜水濕,中國南北各地均有野生,多生長在沼澤地、水旁濕地和河邊、溝邊。現各地廣泛栽培。比較耐寒,在中國南北各地均可露地越冬。在淺水中栽培長勢最好,也可旱地栽培。對土壤要求不嚴,在土質肥沃的塘泥基質中花豔,長勢強壯。

化學成份

全草含千屈菜甙(Salicarin)、鞣質。灰分中鈉為鉀的一倍,并含多量鐵,膽堿0.026%。鞣質主為沒食子酸鞣質,其含量為:根8.5%,莖10.5%,葉12%,花13.7%,種子亦含大量鞣質。花含黃酮類化合物牡荊素(Vitexin)、荭草素(Orientin)、錦葵花甙(Malvin即Malvidin3,5-diglucoside)、矢車菊素半乳糖甙(Cyanidin3-monogalactoside)、沒食子酸、并沒食子酸(Ellagicacid)和少量綠原酸(Chlorogenicacid)。含牡荊素(vitexin)、荭草素(orientin)、異荭草素(isoorientin,homoorientin)、綠原酸、鞣花酸及沒食子酸,尚含有膽堿、鞣質及色素。又報道含有少量揮發油、果膠、樹脂和生物堿。

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為主,也可播種或扡插繁殖。早春或秋季分株,春季播種及嫩技扡插,可用種子盆播或露地直接播種,盆播在3~4月進行,将盆裝滿培養土浸水後撒播,播後在上面覆蓋一層細土 ,蓋上玻璃。在20℃的溫度條件下,約20天發芽。露地播種于4~5月進行,播種後需加水,并用塑料薄膜覆蓋約30天可發芽。待苗長成後可定植于種植地。也可分株繁殖,春天将老柱挖出并抖去泥土,用刀将植株分割成樹叢,每從留芽4~6個,然後進行種植。在生長時期要及時清除雜草,并追施2~3次肥料,越冬時要清理枯枝落葉。

栽培管理

千屈菜生命力極強,管理也十分粗放,但要選擇光照充足,通風良好的環境。盆栽可選用直徑50厘米左右的無底洞花盆,裝入盆深三分之二的肥沃塘泥,一盆栽五株即可。如要做成微型盆栽盆徑可選20厘米左右,生長期不斷打頂促使其矮化分蘖。生長期盆内保持有水。露地栽培按園林景觀設計要求,選擇淺水區和濕地種植,株行距30×30厘米。生長期要及時拔除雜草,保持水面清潔。為增強通風剪除部分過密過弱枝,及時剪除開敗的花穗,促進新花穗萌發。在通風良好光照充足的環境下,一般沒有病蟲害,在過于密植通風不暢時會有紅蜘蛛危害,可用一般殺蟲劑防除。冬季上凍前盆栽千屈菜要剪除枯枝,盆内保持濕潤。露地栽培不用保護可自然越冬。一般2~3年要分栽一次。

越冬管理

10月下旬千屈菜地上部分逐漸枯萎,用枝剪将地上株叢剪掉,任期自然越冬,盆栽須移入低溫冷棚越冬,整個冬季必須保持盆土濕潤,溫度控制在0—5℃為宜,以免冬季提前萌芽。

應用價值

園林用途

:千屈菜姿态娟秀整齊,花色鮮麗醒目,可成片布置于湖岸河旁的淺水處。如在規則式石岸邊種植,可遮擋單調枯燥的岸線。其花期長,色彩豔麗,片植具有很強的絢染力,盆植效果亦佳,與荷花睡蓮水生花卉配植極具哄托效果,是極好的水景園林造景植物。也可盆栽擺放庭院中觀賞,亦可作切花用。

食用價值

:栽培葉可食。

千屈菜馬齒苋粥:味甜潤,粥糯軟,爽口。功用為清熱涼血,解毒利濕。用于腸炎、痢疾,便血等症。

原料:千屈菜30克,馬齒苋20克(鮮品倍加),粳米150克,蜂蜜或紅糖适量。 

操作:

1、粳米淘洗幹淨,千屈菜花及全草,擇去老黃葉和根莖雜質,洗淨,切2厘米的段,馬齒苋洗淨,切細。

2、将粳米、千屈菜、馬齒苋全放入鍋内,加清水适量,用旺火燒沸,轉用中火煮至米熟爛成粥,早晚各食1次。加蜂蜜或紅糖調味。

藥用價值

功能:清熱解毒,收斂止血。n主治:用于痢疾,洩瀉,便血,血崩,瘡瘍潰爛,吐血,衄血,外傷出血。n用法用量:内服:煎湯,10-30g。外用:适量,研末敷;或搗敷;或煎水洗。n注意事項:孕婦禁服。n藥理作用:降血糖作用;抗菌作用;止血作用。

花語

千屈菜生長在沼澤或河岸地帶,愛爾蘭人替它取了一個奇怪的名字叫湖畔迷路的孩子。它不是群生植物,而是摻雜在其它植物叢中,單株單株的生長,花色淡雅,它也是七月二十七日的生日花,因此它的花語是-孤獨。

花語是孤獨。

千屈菜科植物

01.水苋菜屬Ammannia Linn.  

02.節節菜屬 Rotala Linn.

03.荸艾屬Peplis Linn.

04.千屈菜屬Lythrum Linn.

05.萼距花屬Cuphea Adans. ex P. Br.

06.蝦子花屬Woodfordia Salisb.

07.麗薇屬Lafoensia Vand.

08.水芫花屬Pemphis Forst.

09.黃薇屬Heimia Link

10.紫薇屬Lagerstroemia Linn.

11.散沫花屬Lawsonia Linn.

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