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靜秋

廖靜秋

川劇表演藝術家
廖靜秋(1925~1958)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女,川劇演員,工花旦。藝名桂蕊。重慶潼南雙江人。曾參與《三打》、《趙老闆娘》、《小二黑結婚》等現代劇的演出,她演的《梁紅玉》、《歸舟投江》受到藝術界好評,其他擅演劇目還有《梁紅玉》、《昭君出塞》、《思凡》等。[1]1956年,廖靜秋患癌症,1958年去世後,著名文豪巴金曾撰文悼念。
    中文名:廖靜秋 外文名: 别名:桂蕊 民族: 出生地:重慶潼南縣 畢業院校: 職業:川劇演員 代表作品:《三打》、《趙老闆娘》、《小二黑結婚》 主要成就: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25年 去世年月:1958年

人物生平

靜秋,1925年出生于重慶潼南縣崇龛鎮的一戶貧民之家,幼時随母遷居雙江鎮,懂事的廖靜秋很小就拎着籃子撿石炭賣錢,貼補家用。

1934年,經鄉人保薦,廖靜秋進了當地殷獻庭的戲班子,拜譚香雲為師,開始學唱戲。殷獻庭的班子不久便散了夥,廖靜秋便随譚香雲去成都搭班子。

1941年,十八歲的廖靜秋就在成都三益公踩台了。踩台就要挂牌揚名,挂個啥藝名呢?因為她的踩台戲是《桂花亭》,于是就取名為“桂蕊”。

廖靜秋正花旦皆長,唱腔圓潤,善于以情動人,唱中出情,情中帶唱,融聲、情、色、态為一體,更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她從三益公登台出戲到彩色川劇藝術影片《杜十娘》的拍制,在近二十年的藝術生涯中,塑造了許多有骨有血、性格各異、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

可惜正當進入藝術的黃金時期,廖靜秋卻患了癌症。巴金說,“現代科學雖然還無法挽救廖靜秋的生命,但卻可以把她的藝術保留下來。”于是巴金、李劼人、沙汀三位文學大師聯名向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的夏衍寫信,建議将廖靜秋的《李甲歸舟》一戲拍成電影。這一建議得到文化部的肯定,便把拍片的任務交給了“北影”。廖靜秋強忍病魔的折磨,終于在1957年底完成了我國川劇史上第一部彩色藝術片《杜十娘》,為川劇藝術留下了一份珍貴的遺産。

在雙江鎮,至今還流傳着廖靜秋三回雙江鎮的故事:

1936年,廖靜秋上班子學戲才一年多,一次她們在仁壽縣堂口唱戲,一個雙江人給她帶來口信:“廖妹子,你爹死了,停在屋頭還沒得錢埋,你媽喊你回去看一下。”廖靜秋找到管事,要請假回去埋父親。管事說一個黃毛丫頭,回去也不頂用,晚上還要包角色呢。廖靜秋心一橫:“讨口我也要回去看一眼。”當晚戲麼了台,她悄悄拿了一套“麻冠孝服”的戲裝走了。

她連更宵夜趕回雙江,穿上“麻冠孝服”見人就磕頭,沿街募化埋爹的棺材錢。鄉人感動于她的這片孝心,紛紛捐錢,她才把父親埋了。後來,她又穿着這套“麻冠孝服”,帶着母親沿途讨口回到戲班。母女倆向管事求情請罪,戲班收容了她們母女。廖靜秋仍然包角學戲,母親則煮飯打雜。

1947年,廖靜秋在遂甯唱戲,這時她已小有名氣了。一次劇團從遂甯到合川演出,乘船順江而下,經過雙江碼頭,廖靜秋跑了三裡路回鎮上看望闊别的鄉親四鄰。在河街口茶館,她看到了以前戲班班主殷獻庭,當着衆多鄉人,她“咚”的一聲跪倒在地,說要不是當初殷大伯的引薦,哪有她桂蕊的今天。在場的人無不稱贊。

1952年春,廖靜秋在成都已是名流了。一次戲院到重慶演出,她特意繞道第三次回到雙江看望鄉人。當晚鎮上的玩友幫邀請她唱圍鼓(即坐唱),她欣然接受,并拿20萬塊錢(折合現币20元)說:“今晚我請客。”大家執意不從:“哪有主人家吃客的喲!”她風趣地回答:“這叫行客拜坐客嘛,裁縫的尺子———正尺(吃)的!”一句話逗得滿堂大笑。

她買了水果糖、瓜子、紙煙等辦招待,連茶錢也是她付的。當時大家問她唱啥子戲?她想了想說:“我在雙江學唱的第一個戲就是《桂英打雁》,今晚也來個打雁吧,還是請殷大伯跟我配木瓜。”當晚的圍鼓完全沉浸在熱烈而歡樂的氣氛中。這也是廖靜秋和家鄉人的最後一次聚會。

成就及榮譽

其演唱高腔曲牌《新水令》韻味隽永醇厚,腔法細膩多變,流轉自如,有“廖清水”之譽。她演唱的“新戲”也獨具特色,被譽為“桂蕊輕歌妙舞”。新中國成立後,參加了《三打》、《趙老闆娘》、《小兒黑結婚》等現代劇的演出,1952年赴京參加全國戲劇觀摩演出,主演的《梁紅玉》、《歸舟投江》受到藝術界好評。

中國唱片社所編的《新編大戲考》稱她:“嗓音清亮、圓滑,又善于吸收名家唱腔之所長,并結合自身的條件,加以錘煉,逐漸形成樸素自然中見纖巧,委婉輕柔中見剛強的演唱風格。”1958年,主演的中國第一部川劇戲劇片《杜十娘》在全國上映,成功地塑造了心地垣蕩純潔、忠于愛情的古代婦女形象。

相關信息

《杜十娘》在京開拍。當時,川戲界對此很為感動。廖臨去京前專門拜訪了沙汀。他向她詳細分析了杜十娘的性格,請她尊重北影廠的意見。廖靜秋每天靠自己注射嗎啡針頂住癌症疼痛,堅持拍戲。拍“投江”時,從兩三米高的假船上一遍一遍地跳下來。沙老不斷來信慰問廖靜秋的病情,問拍攝進度,很贊佩她。

廖靜秋拍完電影《杜十娘》後不久逝世,巴老為此寫了散文《廖靜秋同志》,稱贊廖靜秋“不願意白活”,“不願意把她有的那一點發光的東西帶進墳墓裡,即使花了那麼多痛苦的代價,她也要多留一點東西給中國人民”。“現代科學不僅保留了她的藝術,而且還保留了她那顆熱愛藝術、熱愛人民的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