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蘿莉

哥德蘿莉

藝術風格

哥德蘿莉,又稱為哥特式洛麗塔(Gothic Lolita),源自歐洲的哥特次文化,經日本吸收後,成為一種與哥特完全不同的藝術風格。主要指的是該種風格的藝術,包括穿着打扮、音樂、文學創作、繪畫等藝術相關作品。現主要指該類服裝。正式稱呼為ゴシック・アンド・ロリータ(Gothic And Lolita),簡稱GothLoli(ゴスロリ),即哥德蘿莉。哥特蘿莉(Gothic Lolita)的服飾,以黑暗風格和哥特憂郁風格為主,在黑暗唯美的風格裡面獨樹一幟。在基礎的鸢尾花,百合花等歐式傳統花紋的基礎上增加了骷髅頭、十字架、玫瑰、荊棘、符文、芒星、天使、羽翼、聖女等特色圖騰,這種黑暗憂郁的風格代表了哥特蘿莉的典型風格。搭配的效果具有很強的叛逆感,搖滾、朋克、機車風的感覺中更突顯出華麗的貴氣。2014年起,哥特蘿莉風正逐步成為年輕人搜索的目标。

    中文名:哥德蘿莉 外文名: 别名: 民族: 籍貫: 畢業院校: 職業: 主要成就: 英文名:Gothic Lolita 别稱:哥特式洛麗塔 日文名:ゴシック・アンド・ロリータ

基本情況

哥特蘿莉流行于少衆的青少年,其中以女性占多。衣着主要模仿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宮廷式服裝,是結合蘿莉式的純真跟哥特風的灰暗頹廢兩種極端風格而成。

從2000年開始在日本被急速的使用。這派的風格,華麗無比。服裝通常是暗色系,發色通常是金發或黑發也可以是白發,化妝要化成病态的白并要帶黑眼影,還要配戴銀制的飾品造型有特殊意涵的十字架、天使之羽、惡魔之翼、薔薇、骷髅、蝶、蜘蛛、帶刺的藤蔓。

其它的元素還有貓、吸血鬼、鵝媽媽故事、愛麗絲夢遊仙境、血痕、傷跟古董人偶。蘿莉衣着與Cosplay的分别:蘿莉衣着雖然不是Cosplay,但其實亦脫胎自Cosplay,因為在日本有不少哥德蘿莉漫畫,而這些漫畫的女角都很受Cosplay扮演者的愛好,标準的歐洲風洋裝,層層疊疊,花團錦簇的蕾絲花邊和燈籠袖—顔色卻由傳統的粉紅、雪白蛻變為神秘的全黑。天真無知的微笑也不再出現,代之以無機質的眼神,空洞的表情,不可接近,不可觸摸的神秘感。就好像是宮廷手制的陶瓷人偶,精緻無比,卻也不帶一絲生命的氣息。

哥德蘿莉服飾ロリ年齡層之少女所穿着之服飾,隻是普通的童裝/少女服飾,并非所謂的“LolITa/ロリータ服飾”,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服飾。ロリータ服飾某些服飾商看中所謂“少女趣味”的市場,直接将童裝/少女服飾的紙型放大,而依此所做出之服飾即為“ロリータ服飾”,這些服飾商也因而被統稱為“Lolita Brand/ロリータブランド”。ゴスロリ服飾以“黑色”、或“暗色系”為基調的服裝,蕾絲、荷葉袖、清薄飄逸的布料、多層次的穿法,服飾設計上以“Gothic/哥德式”為主。

Gothic/哥德式服飾20世紀80年代初期,英國倫敦流行身穿全黑的服飾,并将臉部的妝畫得異常青白的打扮,而此種扮裝方式于20世紀90年代末于日本再興并蔚為風行,此時的哥德式服飾已跟日本視覺系融合。

決定性的差異“ゴスロリ”并非隻穿着黑或深色系之服飾,且“ゴスロリ”與“穿着黑色服飾的ロリ”最大的差異在于“精神性”,柯賽特的肖像中的女主角的“コゼット”除了基本上ロリ的特質外,更給人一種“偏向奇幻、魔幻的神秘、徘徊于生與死之間的不可思議之魅惑感”。

裝飾哥德蘿莉往往手持有特色的配件,比如巨大的刀劍,威嚴的十字架。身着繁冗服飾的纖細少女卻使用着與其形象不合的武器或宗教标志,此種“不均衡感”也是“哥德蘿莉”的一大要素,另外多見蘿莉面無表情地懷抱着殘破的洋娃娃或小熊,這些被毀壞的玩具給人的恐怖感,往往是夢魇一般入骨入心的。

風格起源

這派的風格是結合多種不同的形象而成,除了字面上的少女式的純真跟哥德風的灰暗頹廢以外,還集19世紀的羅曼主義,玄學主義,神秘主義、超自然主義、怪奇主義、獵奇趣味、法式世紀末思想、耽美主義、古典頹廢主義等等為大成。

服裝通常是暗色系,但是也有以白色為主的。發色通常是金發、黑發或白發,化妝要化成病态的白并要帶黑眼影,還要配戴銀制的飾品造型有特殊意涵的十字架、天使之羽、惡魔之翼、薔薇、骷髅、蝴蝶、蜘蛛。其它的元素還有貓、吸血鬼、鵝媽媽童話、愛麗絲夢遊仙境、血痕、傷跟古董人偶。

服裝特色

哥德蘿莉的始祖,由Mana Sana提出的Elegant Gothic Lolita(EGL)和Elegant Gothic Aristocrat

(EGA):EGL是指優雅的歌德式,集天使與惡魔的感覺于一身,設計比Gothic Lolita更為優雅華麗;EGA則是一個中性打扮的Gothic服裝,像貴族般的高貴感覺。

哥德蘿莉往往手持有特色的配件,此種“不均衡感”也是“哥德蘿莉”的一大要素。

感覺:揉合了優雅華麗與黑暗詭異,像介乎於生存與死亡之間永遠沉睡似的,帶出神秘的感覺。

顔色:以黑白為主色。

設計:以薔薇、十字架、蕾絲和緞帶所綴飾的歐式華服。

名詞釋疑

與“Cosplay”的分别

哥特蘿莉風格的形成,與Cosplay無關,但是一般人經常混淆。

Cosplay是對已既存作品裡的角色,以憧憬、進而模仿其外型、穿着。

無論是哥特蘿莉,或哥特次文化,皆非模仿既有的角色,而是強調個人特質。這跟主要以模仿既有角色為主的Cosplay可說是大異其趣。

與“ACG系女仆”的分别

此風格因為部分形象與ACG系女仆服裝重疊,造成誤會。

ACG系女仆的服裝往往以哥特蘿莉的形式出現。但ACG系女仆的由來,源自于ACG的中歡迎來到Pia Carrot!!系列的女服務生。與哥特次文化、或哥特蘿莉的精神,毫無關系。

與被誤解為Cosplay相同,哥特次文化、或哥特蘿莉的支持者,對于這種現象,一樣有着強烈的反感。

與蘿莉塔風格的分别

有一種風格跟哥特無關,講求“少女風的成人”的洛麗塔風格(Lolita Fashion,ロリータ・ファッション)。Gothic & Lolita不分性别,皆可參與。Lolita專指女性(刻意反串不在此限)。

該風格的支持者亦強烈的對混淆這兩種風格的行為感到反感,主要原因為哥特蘿莉風格中所含帶的“黑暗、華麗”的形象,與蘿莉塔風格的“唯美、夢幻”主旨相異。

即便如此,兩者之間在“耽美”上依然有相當的重複,這跟哥特蘿莉本身定義的暧昧也有相當的關聯,此外同時喜歡兩種風格的女性亦非少數。

與蘿莉塔風格的差異:就算同樣使用愛麗絲夢遊仙境,或是鵝媽媽等童話故事的形象,哥特蘿莉風格也會刻意的突顯出作品中怪奇的部分。要舉例的話就像是日本作家桐生操的“恐怖的格林童話”系列中描述的那樣偏向怪奇、獵奇、性暗示。

那麼哥特蘿莉就是像白雪公主中的毒蘋果或是化為廢墟的古城。加入負面的頹廢形象是與少女趣味的蘿莉塔風格最大的差異。

與正統哥特風格的分别

日本的哥特蘿莉,是歐洲80年代後的哥特次文化的一種變形,并于90年代之後才開始流行。哥特次文化由“後龐克”發展而來,精神上不再以“性、暴力、頹廢”為訴求,主訴“凄美、恐懼、生死、人本、反迷信”。

哥特蘿莉着重強調“聲光、視聽效果的華麗”。與哥特風格(Gothic,ゴシック)、哥特次文化,已大相庭徑。

請留意,哥特次文化并不代表正統“哥特藝術”全體。哥特次文化僅為80年代以後,“後朋克”所影響的“哥特藝術”,為一個分支。

角色扮演

哥德蘿莉風格的形成與Cosplay無關,但是容易被混淆。Lolita & Gothic是一種流行風潮,像牛仔褲加T-shirt會被稱為CasualWear一般,而Lolita在衣着的表現大都離不開黑白色的娃娃裝。Lolita & Gothic服裝品牌Moi-meme-moitie的老闆MANA所提出「Elegant Lolita Gothic」的意思是優雅的哥德式娃娃,同時擁有天使與惡魔的特質;給人死亡的感覺,但又不是完全的死亡,而是在靜止的狀态下存活著。

雖然此風格因為部分形象與女仆服裝重疊,造成誤會,但是在日本此風格的支持者對于這種混淆的行為感到非常的反感。事實上,哥德蘿莉風格就算平常在日本東京原宿或是澀谷等青少年流行的前衛地區都可以找到販賣的店家以及穿著的人。這跟主要以特定場合,活動為主的Cosplay可說是大異其趣。

與蘿利塔

有一種風格跟哥德無關,講求「少女風的成人」的蘿利塔風格(Lolita Fashion/ロリータ?ファッション)。該風格的支持者亦強烈的對混淆這兩種風格的行為感到反感,主要原因為哥德蘿莉風格中所含帶的惡質,頹廢的形象與蘿莉塔風格的主旨相異。即便如此,兩者之間在審美與刹那感的要素上依然有相當的重複,這跟哥德蘿莉本身定義的暧昧也有相當的關聯,此外同時喜歡兩種風格的女性亦非少數。

與蘿利塔風格的差異:就算同樣使用愛莉絲夢遊仙境,或是鵝媽媽等童話故事的形象,哥德蘿莉風格也會刻意的突顯出作品中怪奇的部分。要舉例的話就像是日本作家桐生操的「恐怖的格林童話」系列中描述的那樣偏向怪奇,獵奇,性暗示等黑暗面。

若要更加深入的比較的話,如果說蘿利塔風格是灰姑娘的城堡這類正面的快樂形象。那麼哥德蘿莉就是像白雪公主中的毒蘋果或是化為廢墟的古城。加入負面的頹廢形象是與少女趣味的蘿利塔風格最大的差異。像是Emily The Strange也是适例。

哥德風格

和所謂的哥德風格不同之處在於,在強調黑暗面的同時亦著重在表現「身為少女」的這個基礎上。基本上此風格要素部分鮮少真的會使用「哥德系」一詞來形容,因為哥德蘿莉一詞所指的隻是字面上的意思、單純想要表達「那種感覺的系統、氣氛」而已。

其他分别

在傳統LOLITA(洛麗塔)風格中分為三種基本類型:Sweet Lolita,School Lolita,Gothic Lolita。其中Sweet Lolita以甜美的形象為标志,基調用色多為粉,白等糖果色系,配飾多有絲帶,蝴蝶結,圓點等可愛風格。School Lolita以簡潔清爽為主旨,用色清新明麗,配飾雖然不如Sweet Lolita之複雜,但是衣款樣式等以精緻最為重要,給人以一種鄰家小妹的淳樸感。而Gothic Lolita恰恰與前兩者相反,用色基調多為黑白,以十字架,複古誇張首飾,銀飾,蕾絲等作為主要裝飾,服裝設計感強烈,多有拖尾,繁複花紋或華麗裝飾,給人以一種神秘華麗精巧之感,現今也有用強烈對比色作為服裝色調,突出Gothic Lolita的“黑暗”“誇張”“華麗”感,在視覺上最有沖擊力。而許多人常常将Black Lolita與Gothic Lolita混淆。Black Lolita是Sweet Lolita中的一個特殊分支,雖然基調也以黑白為主,但服裝設計傳承Sweet Lolita的甜美天真感,不讓人感覺的Gothic Lolita應有的黑暗華麗風格。

相關動漫

《東方project》大蕾米莉亞·斯卡雷特因為其威嚴滿滿的抱頭蹲防和哥德裝人氣爆棚。

《薔薇少女》人偶少女完美驚豔,其中第一人偶水銀燈穿标準的哥特蘿莉服裝,黑色翅膀,裙擺上的逆十字

和頭飾、胸前及長靴上的薔薇花為哥特蘿莉服飾的顯著特點。其他少女服飾分别為洛麗塔和維多利亞風,着實華麗無比。

《月詠》吸血鬼少女葉月在第一集出場的第一幕,幽暗的古堡,美倫的滿月,純白的哥特裙,小惡魔的絕美淺笑。

《守護甜心》月詠歌呗模特出身,16歲的中學生兼超人氣偶像的活躍少女,淡金色雙馬尾,深紫色雙眸,嫣然一笑便可以奪走人的心。十分好強,酷帥有型。經常身着哥特蘿莉蘿莉服飾。

《to love》金色暗影

《肯普法》植田理香

《零之使魔》珍妮特

《海貓鳴泣之時》右代宮真裡亞,古戶艾莉卡

《潘多拉之心》艾莉絲/阿嵬茨的意志在花式的塔樓裡,童話色彩異常濃重的空間裡,身着白色衣裙,抱着兔子娃娃,露出冰冷的微笑。

《K》栉名安娜是擁有感應能力的少女。少言少表情。瞳孔為紫紅色。因為自己的能力經曆過許多事情,比同齡人成熟很多。穿着哥特蘿莉的服飾。

《一騎當千》典韋

《聖魔之血》

《死亡筆記》彌海砂

《破天荒遊戲》拉瑟爾

真月譚月姬

《皇立國教騎士團》

《吸血鬼同盟》米娜公主

《魔卡少女櫻劇場版-被封印的卡片》無牌

《xxxHolic》雨童女

《黑之契約者》銀

《SOLA》神河繭子

《守護貓娘绯鞠》神宮寺玖惠澄

《BLOODLINE》(國産漫畫)莉蘿·艾

《反叛的魯路修》C.C從14話開始扮演哥特蘿莉等角色

《聖痕煉金士》卡恰·伊卡捷琳娜·庫拉耶

《名偵探柯南》漫畫中第696、697、698話(TV版575、576集)的久濑未紘就是哥特式蘿莉裝扮柯南聯想哀穿和久濑未紘的哥特式蘿莉裝扮

《染紅的街道》片桐優姬(動畫第一集出場時是哥特蘿莉裝扮)

《驅魔少年》羅德(Road Kamelot)

《屍鬼》桐敷沙子

《柯賽特的肖像》柯賽特·杜維妮

《吊帶襪天使》Stocking

《東方project》芙蘭朵露·斯卡雷特,蕾米莉亞·斯卡雷特,鍵山雛

《惡魔奶爸》希露迪·加爾達

《吸血鬼騎士》遠矢莉磨、早園琉佳

《讓你睡不着覺的CD系列之愛你愛到死的病嬌少女》娜娜與諾諾

《這個是僵屍嗎》克莉絲

《丹特麗安的書架》達利安(女主角)一出場就是身穿黑色哥特式蘿莉服裝。

《貓神八百萬》芽衣子

《旋風管家》天王洲雅典娜

《我的朋友很少》羽濑川小鸠

《绯彈的亞裡亞》德古拉·希爾達

《未來日記》雨流美彌音(初期)

《緣之空》&《悠之空》春日野穹

《fate/stay night》saber(黑化後)

《我的妹妹不可能那麼可愛》五更瑠璃(黑貓)

《蘿莉的時間》鏡黑

《偶像活動》藤堂尤裡卡

《約會大作戰》時崎狂三

《萌菌物語》結城螢(男生後期)《怪物王女》莉莉安奴

《蒼翼默示錄》雷琪爾·阿爾卡德

《彈丸論破希望的學園與絕望的高中生》塞蕾絲缇雅·羅登貝克

《我的腦内戀礙選項》裘可拉

《Strike The Blood》南宮那月

《GOSICK》維多利加·德·布洛瓦

《東京暗鴉》大連寺鈴鹿

VOCALOID———MAYU(哥特病嬌系的V+成員,抱着兔子娃娃,拿着帶蝴蝶結的斧頭

《GATE奇幻自衛隊》蘿莉·麥丘利

《OVER LORD》夏提雅·布拉德佛倫

《high schooldxd》奧菲斯

《魔法禁書目錄恩底彌翁的奇迹》雷蒂麗·達古露蘿德。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