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之大者

俠之大者

漢語成語
俠之大者,即大俠:舊時指打抱不平、見義勇為的人;行俠仗義的人。
    中文名:俠之大者 英文名:The head of man 出自:金庸武俠小說《神雕俠侶》

涵義

《辭源》雲:舊時指打抱不平、見義勇為的人;俠士——仗義的人。

《詞海》雲:“俠”字在立人旁有“夾”。《說文》雲:從人從夾,夾從大從二人。顔師古說:俠之言挾也,以權力俠輔人也。

引申

俠之大者,他們的所做所為大都符合傳統武俠的标準。有強烈的正義感和責任感;敢于與侵淩孤弱的豪暴之徒進行殊死的抗争;不惜犧牲自己的身家性命為别人排難解紛,報仇雪恥;在國家民族危難之時,能夠挺身而出,毫不考慮個人的安危得失,甚至舍生取義,殺身成仁等。

曆史

金庸武俠小說《射英雄傳》中,郭靖宅心仁厚,義膽忠肝,堪稱“俠之大者”。觀其六歲時掩護蒙古勇士哲别以及救出豹口下的華筝公主,便見其勇敢的天性。

待到他長大成人,有一次随成吉思漢進攻撒麻爾罕,因該城城堅守固,久攻不下,成吉思汗便當衆宣布:“誰能攻破此城,城中的玉帛子女全數賞他。”當郭靖用黃蓉之計攻破撒麻爾罕城後,成吉思汗果執行諾言,叫他領兵前去點收。在攻城之前,郭靖本與黃蓉計議好,破城後向成吉思汗提出解除與華筝公主的婚約。

正當他要說出這個要求時,蒙古軍開始屠城,城中數十萬奔逃苦叫,面對此慘像,他毅然把要求改為“饒了這數十萬百姓的姓命”,即使因此而與黃蓉的姻緣化為流水也在所不惜。其後在《神雕俠侶》中,兩次死守襄陽,抗擊蒙古大軍。當金輪法王捉了他的小女兒郭襄,要挾他獻城投降時,他大義凜然,不為所動,高聲激勵女兒慷慨就義,不可害怕,以社稷為重,兒女為輕,為國為民,不愧大俠稱号。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