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學習

終身學習

持續的學習過程
終身學習是指社會每個成員為适應社會發展和實現個體發展的需要,貫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續的學習過程。[1]即我們所常說的“活到老學到老”或者“學無止境”。在特殊的社會、教育和生活背景下,終身學習理念得以産生,它具有終身性、全民性、廣泛性等熱點。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提出後,各國普遍重視并積極實踐。終身學習啟示我們樹立終身教育思想,使學生學會學習,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養成主動的、不斷探索的、自我更新的、學以緻用的和優化知識的良好習慣。
    中文名:終身學習 外文名:lifelong learning 别名: 應用學科:心理學

定義

終身學習是指社會每個成員為适應社會發展和實現個體發展的需要,貫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續的學習過程。總之一句話,活到老學到老。

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來,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其他有關國際機構的大力提倡、推廣和普及下,1994年,“首屆世界終身學習會議”在羅馬隆重舉行,終身學習在世界範圍内形成共識。終身教育已經作為一個極其重要的教育概念而在全世界廣泛傳播。許多國家在制定本國的教育方針、政策或是構建國民教育體系的框架時,均以終身教育的理念為依據,以終身教育提出的各項基本原則為基點,并以實現這些原則為主要目标。在當今社會,若要說到何種教育理論或是何種教育思潮最令世界震動,則無疑當數終身教育。

“終身教育”這一術語自1965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持召開的成人教育促進國際會議期間,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人教育局局長法國的保羅·朗格朗(Parl Lengrand)正式提出以來,短短數年,已經在世界各國廣泛傳播,近30年來關于終身教育概念的讨論可謂衆說紛纭,甚至迄今為止也沒有統一的權威性定論。這一事實不僅從某一側面反映出了這一嶄新的教育理念在全世界所受到的關注和重視的程度,同時也證實了該理念在形成科學的概念方面所必需的全面解釋與嚴密論證尚存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差距。幾個終身教育的概念:

終身教育所意味的,并不是指一個具體的實體,而是泛指某種思想或原則,或者說是指某種一系列的關心與研究方法。概括而言,也即指人的一生的教育與個人及社會生活全體的教育的總和。

産生背景

1.新時期社會的、職業的、家庭日常生活的急劇變化,導緻人們必須更新知識觀念,以獲得新的适應力。

2.人們對現實生活及自我實現要求的不斷高漲。

3.人們要求對傳統學校教育甚至教育體系進行根本的改革,從而期望産生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

意義

終身學習能使我們克服工作中的困難,解決工作中的新問題;能滿足我們生存和發展的需要;能使我們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更好地實現自身價值;能充實我們的精神生活,不斷提高生活品質。

學習是人類認識自然和社會、不斷完善和發展自我的必由之路。無論一個人、一個團體,還是一個民族、一個社會,隻有不斷學習,才能獲得新知,增長才幹,跟上時代。十六大報告強調:要“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就從深度和廣度上對學習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終身學習,講的是人一生都要學習。從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學習将伴随人的整個生活曆程并影響人一生的發展。這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客觀世界對人們提出的要求。人類從誕生之日起,學習就成為整個人類及其每一個個體的一項基本活動。不學習,一個人就無法認識和改造自然,無法認識和适應社會;不學習,人類就不可能有今天達到的一切進步。

學習的作用又不僅僅局限于對某些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學習還使人聰慧文明,使人高尚完美,使人全面發展。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人們始終把學習當作一個永恒的主題,反複強調學習的重要意義,不斷探索學習的科學方法。同時,人們也越來越認識到,實踐無止境,學習也無止境。古人雲:吾生而有涯,而知也無涯。當今時代,世界在飛速變化,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知識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人們要适應不斷發展變化的客觀世界,就必須把學習從單純的求知變為生活的方式,努力做到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

各國實踐

終身教育理論确立以來,受到各國的普遍重視。渠道,并以終身教育的原則來改組、設計自己的國民教育體系,試圖建立一個從幼兒園到老年大學、從家庭教育到企業教育的全面實施終身教育的終身教育大系統。

1、制定法規

不少國家通過立法,從法律上确立終身教育理論為本國當今和今後教育發展和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如日本在1988年設立了終身學習局,并于1990年頒布并實施《終身學習振興整備法》。美國則在聯邦教育局内專設了終身教育局,并于1976年制定并頒布了《終身學習法》。法國國民議會在1971年制定并通過了一部比較完善的成人教育法《終身職業教育法》,而且還在1984年通過了新的《職業繼續教育法》對一些問題作了補充規定。韓國則于八十年代初把終身教育寫進了憲法,并開始實施終身教育政策。聯邦德國、瑞典、加拿大等許多國家也針對終身教育頒布了相應的法律。

2、納入成人教育

1976年内羅畢會議通過了《關于發展成人教育的建議》,建議提出:成人教育是包含在終身教育總體中的一部分;教育決不僅限于學校階段,而應擴大到人生的各個方面,擴大到各種技能和知識的各個領域。在這種終身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各國政府把成人教育看成推動終身教育進程的先導,高度重視成人教育,通過制定法律來保障成人教育的發展。

1976年,挪威在世界上第一個通過成人教育法,把成人教育視為終身學習體制的基礎,促進了成人教育各領域間的協調合作。1982年韓國制定了社會(成人)教育法,提出了社會(成人)教育制度化。聯邦德國1973年通過的教育計劃把成人教育列為與普通教育的初、中、高等三種教育并列的第四種教育。許多國家為了保障成人教育的實施,采取了許多有效措施,如:在入學條件上采取靈活的政策;帶薪教育休假制度;經濟援助;開設成人學分累計課程等。

3、向社會開放

改變學校的封閉結構,形成開放的彈性的教育結構,是各國推行終身教育中的一個重大的實踐。日本在1995年召開了由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組成的“終身學習審議會”,會中要求高等教育機構必須向社會敞開大門,廣泛吸收在職成人進入高等教育機構學習。日本的成人大學已經被納入大學計劃,一些高級中學還舉辦開放講座,使高中向社區開放,發揮學校的文化中心作用。

在美國,特别是60年代以後,以設區發展為目标的社會學院被大力發展起來,其對成人的開放性達到了幾乎沒有什麼限制的地步。很多大學都成立了大學開放部,開展對“非傳統型學生”的教育活動。英國也有開放大學和大學的成人教育部,提供成人教育。在歐洲的許多國家,大學通過公開講座、成人教育中心、函授等形式為人們提供繼續教育和回歸教育的機會。

4、開發各種渠道

多國家有意識地把文化組織、社區組織、職業協會和企事業單位部門納入終身教育系統,充分利用社會各種具有教育力量和教育價值的資源和設施,使教育社會一體化。日本在1988年提出了“向終身教育體系過渡”的建議,發展社會教育團體,建立學習信息網,建立家庭、社會、學校教育一體化的終身教育體系,将文化會館、圖書館、博物館、活動中心等各種科學文化設施都納入教育的範疇。美國的監獄、工會、軍隊、醫院等許多非教育性的機構也積極從事成人教育。許多公司也定期向員工提供培訓。

雖然,各國在終身教育這個領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總體來看,終身教育在世界各國都還處于實踐階段,還沒有一個國家真正建立起完整的終身教育制度。

教育啟示

1、樹立終身教育思想

終身教育是一種知識更新、知識創新的教育,終身教育的主導思想就是要求每個人必須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利用各種機會,去更新、深化和進一步充實最初獲得的知識,使自己适應快速發展的社會。每位教師都必須具備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能力,不斷地提高自我素質,不斷地接受新的知識和新的技術,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專業知識和能力結構,以使自己的教育觀念、知識體系和教學方法等跟上時代的變化,提高對教育和學科最新發展的了解。

終身學習的能力既是社會發展對人的要求,也是教育變革對教師職業角色提出的要求。設想如果一個老師他自己的思想觀念、知識結構從始至終都是一成不變的,他如何能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材?中小學首先應該抓好對教師的培訓,教師自己也需要端正态度,不斷進行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培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2、要使學生學會學習

中小學教育要使得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普通中小學教育是打基礎的教育,這種基礎就包括了終身教育的基礎。以往人們把教育分為正規教育和非正規教育,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認為終身教育隻是非正規教育或是成人教育的任務。這是很大的誤解。終身教育是一種教育理念,體現這種理念的教育體系就是終身教育體系。它貫穿人的一生,包括縱向的一個人從嬰兒到老年期各個不同發展階段所受到的各級各類教育。普通教育不僅要為人的終身學習打好基礎,而且同時也負擔着繼續教育的任務。對于國家民族來說,教育成就未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