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研究生院

蘭州大學研究生院

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
蘭州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學校創建于1909年,始為甘肅法政學堂,1928年擴建為蘭州中山大學,1945年定名為國立蘭州大學。2002年和2004年,甘肅省草原生态研究所、蘭州醫學院先後并入蘭州大學。
  • 中文名:蘭州大學研究生院
  • 外文名:
  • 别名:
  • 簡稱:蘭研
  • 創辦時間:1954年
  • 學校類型:公立
  • 屬性:985、211

蘭州大學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簡介

蘭州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學校創建于1909年,始為甘肅法政學堂,1928年擴建為蘭州中山大學,1945年定名為國立蘭州大學。2002年和2004年,甘肅省草原生态研究所、蘭州醫學院先後并入蘭州大學。

蘭州大學研究生教育始于1954年,截至1968年,學校共培養研究生68名。1978年,蘭州大學研究生教育得以恢複。1981年實施學位制度以後,經國務院批準,蘭州大學成為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等學校。從此,蘭州大學研究生教育步入了健康發展的新時期。2000年6月,教育部批準蘭州大學試辦研究生院,2004年5月,教育部批準蘭州大學正式建立研究生院。

蘭州大學目前共有博士研究生導師686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290人。其中,兩院院士18人(含雙聘),“萬人計劃”領軍人才14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9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4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3人,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7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名師”4人,“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6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10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6人,教育部新世紀(跨世紀)人才129人,甘肅省教學名師33人,甘肅省領軍人才104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4個,教育部創新團隊8個,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9個,國家級教學團隊5個。

蘭州大學學科特色鮮明,學科門類齊全,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涵蓋了除軍事學以外的所有11個學科門類。現有7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6個博士學位授權專業,187個碩士學位授權專業,16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型,1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目前在校研究生11585人,其中在職攻讀學位1379人、博士生1783人。

蘭州大學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從無到有,在自然條件十分艱苦、社會發展相對落後的情況下,曆盡筚路藍縷之艱難,飽經嘔心瀝血之辛苦,積極探索經濟欠發達地區綜合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學研究生培養的新模式,努力實踐研究生教育規模和質量協調發展的戰略,已建成層次完整、門類齊全的研究生培養體系,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高層次人才,已成為國家重要的研究生培養基地之一。

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蘭州大學将以建設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知名的高水平大學為目标,秉承“自強不息、獨樹一幟”的校訓,弘揚蘭大精神,強化開放意識,注重内涵建設,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為西部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和民族振興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研究生培養的學科專業

經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組織的8批學位授權審批和甘肅省學位委員會、蘭州大學2000年增列碩士學位授權專業的評審,蘭州大學研究生培養的學位授權學科、專業得到了較大發展。全校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曆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10個學科門類的34個一級學科。

博士、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正門

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地理學、大氣科學課

研究生培養的學位授權學科、專業(*為博士學位授權專業):

哲學:中國哲學;外國哲學;

理論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經濟史;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應用經濟學:區域經濟學*;數量經濟學;

法學:民商法學(含:勞動法學、社會保障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網絡督察;

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國際政治;

社會學:社會學;

民族學:民族學*;中國少數民族史;

教育學:高等教育學;

中國語言文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外國語言文學: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新聞傳播學:新聞學;傳播學;

曆史學:史學理論及史學史;曆史文獻學(含:敦煌學、古文字學)*;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

數學:基礎數學*;計算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應用數學;運籌學與控制論

物理學:理論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原子與分子物理*;等離子體物理*;凝聚态物理*;聲學*;光學*;無線電物理*;

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含:化學物理)*;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地理學: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

大氣科學:氣象學*;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

地質學: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含:古人類學);第四紀地質學*;

生物學:植物學*;動物學*;生理學*;水生生物學*;微生物學*;神經生物學*;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物物理學*;生态學*;

力學:固體力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電路與系統;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通信與信息系統;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

土木工程:岩土工程;

水利工程:水文學及水資源;

化學工程與技術:應用化學;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地質工程*;

核科學與技術:核技術及應用;

環境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

畜牧學:草業科學;

工商管理:企業管理(含:财務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旅遊管理;

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情報學;

專業學位:工商管理碩士(MBA);法律碩士(J.M);nn

研究生導師隊伍

高水平的研究生導師是保證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關鍵。多年來,蘭州大學高度重視研究生導師隊伍的建設。一方面加大對中青年業務骨幹的培養力度,鼓勵他們開展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在教學、科研第一線上創造一流的成果,促進新一代學術帶頭人的脫穎而出;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導師遴選制度,提出擔任研究生導師的基本條件是:碩士生導師原則上必須是具有獨立的科研課題和研究經費的副教授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擔任博士生導師的正教授,應當具有相對獨立、穩定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研究成果居國内同類研究的先進水平。目前,蘭州大學已經建立了由120餘名博士生導師(其中兩院院士12人)和400餘名碩士生導師組成的研究生指導教師隊伍。此外,蘭州大學一直重視為研究生提供跨學科開展科學研究的平台,允許基礎好的考生報考或通過提前攻博的方式跨學科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同時注重并充分發揮學科綜合優勢和學術群體的作用,建立研究生指導小組,實行博士生導師助理制度,使研究生在受教于導師的同時博采衆長。

研究生培養質量

1978—2001年蘭州大學累計招收研究生7016名,其中碩士生5706名、博士生1310名。1995年以來,研究生招生規模以年均20.5%的速度增長。目前全日制培養的在校研究生223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52人),非全日制在職申請學位和研究生課程進修學員3000多人。

截止2001年12月,蘭州大學先後授予3951人碩士學位、595人博士學位。随着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蘭州大學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和學位授予質量明顯提高。1991年國家教育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表彰了695位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碩士,蘭州大學培養的10名研究生榜上有名;1994年中國科學院院長獎學金20名獲得者中,蘭州大學畢業生占3名;1995年在慶祝中國實行博士後制度十周年成果展覽中展出近300名博士後的成果,其中蘭州大學培養的博士占6名;1997年民族學專業博士學位論文“西域古代民族宗教研究”被收入《高校文科博士文庫》;1999年2篇博士學位論文跻身全國首批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行列,2名博士畢業生被聘為首批“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999年和2000年中國科學院各評出10名優秀博士後,蘭州大學培養的博士生每年占有一席;近年來又有若幹名畢業博士生進入諾貝爾獎得主的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2002年,蘭州大學成為我國首批“高層次人才強軍計劃”的實施單位。近三年來,蘭州大學20%以上的畢業研究生在國内外繼續深造,50%以上的畢業研究生在高等學校、科研單位就業。畢業研究生以專業基礎紮實、知識面廣、動手能力強、作風樸實、發展潛力較大而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他們中的不少優秀者已經成長為教授、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成為各條戰線上的業務骨幹或學術帶頭人。

高質量的研究生教育促進了蘭州大學科學研究水平和辦學效益的顯著提高。

截止1999年,全校共獲國家級科技成果獎14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261項。近年來,蘭州大學在繼續保持有機化學、細胞生物學、理論物理、原子核物理及技術、凝聚态物理、植物生理學、生态學、基礎數學、固體力學、自然地理學、天氣動力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等學科基礎理論研究優勢的同時,廣泛開展了西北民俗、區域經濟、敦煌學、西北史地、西北人口、資源環境、地質工程、冰川凍土、高原大氣、植物生理和幹旱農業生态等多項立足西部的研究工作,形成了一批獨具特色的研究領域,引起了學術界的普遍關注。這些成果的取得和學術領域的開拓,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研究生教育功不可沒。有關統計資料表明,蘭州大學人才培養效益和辦學效益居全國綜合高校前列,學術水平居國内高校前列。1995年美國《科學》周刊評出中國13所最傑出的大學,蘭州大學位居第六。

學術交流

蘭州大學重視并積極發展國際間的學術交流,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積極與國内外高校、科研機構進行廣泛的學術交流與合作。目前,蘭州大學已與美、日、英、德、法、加、澳、俄、韓等國家和香港、台灣地區的30餘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校際關系,開辟了互派研究生、訪問學者和共同開展科學研究的渠道。近幾年,中青年教師400餘人次出國訪問、進修或攻讀學位;外籍專家學者1300餘人次來校訪問。加拿大總理克雷蒂安,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楊振甯、穆斯堡爾,著名作家韓素英女士等先後來校訪問、講學。廣泛的學術交流與合作,有力地促進了蘭州大學辦學水平的提高和學術影響力的增強。

在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中,蘭州大學研究生教育任重而道遠。作為國家布局在祖國西北的唯一一所教育部重點綜合性大學,蘭州大學有責任、有義務、也有能力為國家培養高質量的高層次創新人才,在知識傳播、知識創新、知識運用等方面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展望未來,蘭州大學将繼續以質量為中心發展研究生教育,充分利用研究生教育資源,進一步加強與其他研究生培養單位間的協作,以聯合促發展,發揮各自優勢,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依靠整體優勢,取得規模效益;在争取較好的外部環境的基礎上,進一步苦練内功,不斷深化研究生教育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改革,使有限的科教資源達到最大限度的合理配置,以較少的投入獲取較高的效益。到“十五”末期,學校全日制研究生規模将達到5000人。與此同時,我們将積極探索高效、優質發展研究生教育的模式,發揮蘭州大學研究生院在西北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示範、引導和輻射作用;并以研究生教育促進和帶動學校的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的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國家主管部門的領導下,隻要蘭大人不失時機地抓住各種發展機遇,繼續發揚“勤奮、求實、進取”的優良學風,牢固樹立自強不息、争創一流的理念,就一定能夠把蘭州大學建成國家在西部地區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