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者導彈

愛國者導彈

地對空導彈系統
愛國者導彈(MIM-104Patriot)是美國雷神公司制造的新一代全天候、全空域防空的中程地對空導彈系統,1967年開始研制,1970年試射,1984年裝備部隊。能在電子幹擾環境下攔截高、中、低空來襲的飛航式空襲兵器(飛機或巡航導彈),也能攔截地對地戰術導彈。“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在波斯灣戰争後廣為人知,海灣戰争中多次擊落伊拉克的“飛毛腿”戰術導彈。[2]成為美國的代表性武器之一。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類型:地對空導彈 設計生産公司:雷神公司 首次試射:1976年 服役時間:1984年 單位造價:170萬美金/枚 長度:5.31米 直徑:41米 翼展:84米 負載重量:91公斤 整體總重:900公斤 發動機:Thiokol TX-486-1 固體火箭引擎 最大速度:5馬赫 有效射程:80公裡 飛行高度:24000米 制導方式:指揮導引+半主動雷達制導 彈頭:91公斤高爆彈頭 引信:近炸引信 發射平台:車輛

研制曆程

愛國者”是美國研制的第三代中遠程、中高空地空導彈系統,它的研制始于1967年,是美國陸軍為适應未來複雜的作戰環境和不斷變化發展的空中突擊力量所造成的威脅而提出研制的,1970年首次進行試驗,1982年制成,1984開始裝備部隊并服役,前後曆時17年,耗資20億美元。

性能特點

“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具有全天候、全空域、多用途的作戰能力,主要用于取代“奈基”二型和“霍克”防空導彈,對付現代裝備和以後可能使用的高性能飛機,并能在電子幹擾環境下擊毀各種高度上飛行的近程導彈,攔截戰術彈道導彈和潛射巡航導彈。

系統構架

愛國者系統包括八具二合為一的運輸-發射器,裝備了32枚導彈。這些導彈以四枚一組裝載在M901容器之内,由M860半拖車運載。伴随着導彈的是由一輛拖車獨立運載的MSQ-104作戰指揮站。

導彈型号

PAC-2型

使用導彈跟蹤與指揮導引作為中途導引方式,終端則是半主動雷達導引。

PAC-3型

“愛國者”導彈目前最高型号,以中途慣性導引加上終端主動雷達導引。美國近來開發國家導彈防禦系統(NMD)的試驗即由PAC-3完成,成功率約為50%,美軍已開始組建PAC-3型導彈營。

實戰試煉

1991年海灣戰争

愛國者導彈使用AN-MPQ53雷達系統搜索和追蹤目标,并且提供導彈導引訊号。在波斯灣戰争以前,彈道導彈防禦一直隻是一個未經實戰考驗的概念。愛國者導彈被指派去擊落發射到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的伊拉克飛毛腿導彈。1991年1月18日它第一次成功攔截及摧毀了一枚發射到沙特阿拉伯的飛毛腿導彈。這是第一次一個空防系統擊落一枚敵方戰區彈道導彈。

根據美國官方的報道,“愛國者”導彈系統共擊落了伊拉克總共47枚“飛毛腿”導彈中的45枚。一時間“愛國者”名聲大噪。

2003年伊拉克戰争

2002年冬,美國準備發動伊拉克戰争,推翻薩達姆政權,提前在近東部署了兩種最新型“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РAC-2+(使用GEM+導彈)、PAC-3(使用ERINT-1導彈),以充分保障對戰術彈頭導彈、有人駕駛飛機、無人機的反擊任務。不過,在2003年春爆發的伊拉克戰争中,“愛國者”導彈系統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使用強度較低,遠遠低于1991年時的水平,據美軍消息人士透露,各種類型的“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共擊落了9個目标,主要是射程約150公裡的“薩姆德-2”型戰術彈道導彈。 

伊拉克戰争中,愛國者導彈部隊雖然成功地擊落數枚伊拉克發射的彈道導彈,但是也把一架回航的皇家空軍龍卷風GR4型戰機誤認為伊拉克導彈而擊落,兩名機員陣亡。緊接在該事件後,美國軍方聲稱事發時該架皇家空軍的戰機沒有把敵友識别系統打開。但是一名随同愛國者導彈連采訪的美國随軍記者表示“陸軍的愛國者導彈把友軍戰機誤認作敵軍戰術彈道導彈”。 

第43防空炮兵團下屬第2營的E連第一次成功的在戰區以PAC-3迎戰。除了攔截飛毛腿導彈以外,愛國者也攔截了數枚瞄準沙特阿拉伯及科威特的其他類型導彈,包括海鷹反艦導彈。相較于會進入平流層的飛毛腿導彈,這些導彈在低高度飛行(50米),令防空系統隻有十分少的時間去瞄準及攔截。一些導彈成功穿透了防空網,不過達到的殺傷效果卻很有限。

技術問題

載赫藍的失敗

1991年2月25日,一杖伊拉克飛毛腿導彈擊中了沙特阿拉伯載赫藍的一個軍營,殺死了美國陸軍第十四軍需分隊的28名士兵。政府調查指出該次失敗歸咎于導彈系統時鐘内的一個軟件錯誤。在此之前,愛國者導彈連在載赫藍已經連續工作了100小時。至此,導彈的時鐘已經偏差了三分之一秒,相等于600米的距離誤差。由于這個時間誤差,縱使雷達系統偵察到飛毛腿導彈并且預計了它的彈道,系統卻找不到實際上來襲的導彈。在這情況下,起初的目标發現被視為一次假警報,偵測到的目标也從系統中删除。以色列方面發現了這個問題并于1991年2月11日知會了美國陸軍及愛國者計劃辦公室(軟件制造商)。以色列方面建議重新啟動愛國者系統的電腦作為暫時解決方案,可是美國陸軍方面卻不明白需要每間隔多少時間就需要重新啟動系統一次。1991年2月16日,制造商向美國陸軍提供了更新軟件。這個軟件最終在飛毛腿導彈擊中軍營後的一天才運抵部隊。

成功率與準确度

美國陸軍聲稱愛國者系統在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的初始成功率分别為80%和50%。 這些最終被分别修訂為70%及40%。

1992年4月7日,麻省理工學院的TheodorePostol和特拉維夫大學的ReuvenPedatzur在美國衆議院委員會上作證時表示,根據他們的獨立分析,愛國者系統的成功率低于10%,甚至可能隻有0%的成功率。同一天,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的CharlesA.Zraket,以及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的PeterD.Zimmerman為愛國者導彈系統在以色列及沙特阿拉伯的成功率作證時指出很多在Postol報告中的結果及分析方法有不妥之處。

據Zimmerman的論述,标準接戰準則是以平均四枚愛國者導彈以攔截一枚飛毛腿導彈;在沙特阿拉伯則平均發射三枚導彈。如果所有的飛毛腿導彈都被擊落了或被偏離至無人地區,則成功率為100%,但是準确度隻會分别是25%及33%。

這兩個作證同樣把愛國者的問題歸咎于愛國者的原始設計-愛國者原本是作為一套反飛機系統。根據這設計,系統發射了采用近接引信的導彈。導彈接近目标爆炸,以摧毀或使目标失效。由于導彈瞄準了目标的質量中心,在對付飛機的時候毫無問題,但在對付高速飛行的飛毛腿導彈時,愛國者通常隻能擊中其尾部,而不是它的彈頭。

除此之外,伊拉克對飛毛腿導彈的重新設計也在愛國者的準确度問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伊拉克把蘇聯設計的飛毛腿導彈重新設計飛得更快,結果是這些改動弱化了導彈彈體本身,令導彈更有可能在重返大氣層時碎裂。這對愛國者構成了大量的目标,卻無法知道彈頭是那一個。

注:1、成功率是指飛毛腿導彈被摧毀或被擊中後偏離至無人地區的百分比;2、準确度是指命中次數相對于所有已發射的愛國者導彈數目的百分比。

系統升級

截至2002年為止,以色列使用愛國者構建其兩層反彈道導彈防禦系統,以箭式導彈作為高高度攔截器,愛國者則作為點防禦。愛國者系統被布置于以色列位于Dimona的核反應堆及核武器裝配地。

愛國者二型,或稱為愛國者增強-二型,正如其前一代(也稱為愛國者一型),也是使用近接引信,在目标附近爆炸。在射程上比愛國者一型高。

GEM是愛國者二型的另外一個改良版,容許導彈在飛行中有自我修正飛行路徑的能力。在此之前,所有修正訊号必須由地面控制中心傳送到導彈上。

愛國者三型比二型體積更小且更準确。這因為它在設計上是瞄準撞擊來襲的導彈彈頭。導彈彈頭上沒有任何炸藥,導彈是利用它的動能去引爆目标。由于體積縮小,一輛發射運輸車得以攜帶16枚愛國者三型導彈(四具發射器當中,每個發射器配備四枚導彈)。相比之下,愛國者一型或二型導彈隻有四枚導彈(每車四個發射器,每個發射器一枚導彈)。愛國者三型不但更準确,而且可以發射更多的導彈攔截每個目标,增加成功攔截的機率。

大部分的改良集中在愛國者的軟件上。雷神公司撰寫一套隻需要借由軟件升級,便可以讓愛國者一型彈攔來襲的多管火箭。這是針對北朝鮮大量部署多管火箭的威脅。其次,該升級套件讓美國軍方和雷神公司得以向韓國推銷自1991年到2003年防部署在沙特阿拉伯及科威特,與以防禦伊拉克的庫存愛國者一型。

使用地區

日本

日本方面從美國引進了愛國者導彈,主要針對來自中國與北朝鮮所發射的彈道導彈、巡航導彈的威脅。其中中國二炮部隊在東三省部署的東風-21中程彈道導彈、江西與山東部署的長劍-10陸射巡航導彈,和中國空軍使用的轟-6挂載的長劍-10空射型,對日本陸上自衛隊、海上自衛隊與美國第七艦隊的威脅極大,如橫須賀海軍基地、佐世保海軍基地、橫田空軍基地、三澤空軍基地、普天間空軍基地、嘉手納空軍基地勢必會成為解放軍的首要攻擊目标,故在這些地方常态性地部署愛國者導彈。

韓國

朝鮮人民軍所擁有的中短程彈道導彈,大多針對韓國部署,尤其是在北朝鮮東北部舞水端裡試射成功的大浦洞-1導彈與大浦洞-2導彈,韓國方面憂心北朝鮮的導彈有可能會配備核生化彈頭,故在首爾、仁川、釜山、大邱等大城市附近部署了愛國者導彈系統。

希臘

雅典奧運會期間,為了奧運會場的維安,希臘軍方部署了愛國者導彈,防範來自空中的恐怖攻擊。

波蘭

普京就任俄羅斯總統後,展開了針對歐盟的擴軍計劃,并增加了戰略轟炸機與彈道導彈的部署;而波蘭與俄羅斯的關系時好時壞,普京的擴軍計劃有可能會對波蘭造成威脅,故波蘭曾打算加入美國主導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及戰區導彈防禦系統作為對俄國擴軍的回應,同時波蘭從美國購入了愛國者導彈系統。

德國

由于西德位于美蘇冷戰的最前線,為了防範東德、前蘇聯的導彈攻勢,西德當局引進了愛國者導彈;後來德國跟波蘭一樣,為了防範俄羅斯的導彈攻勢而特别注重愛國者導彈的重要性。

中國台灣

1996年台海危機發生之後,為了台海局勢的穩定,美國方面持續通過對台軍售案,其中包含愛國者導彈系統,以抵禦解放軍中短程彈道導彈對台灣的威脅。而台灣政府近年來積極争取向美方繼續購買與更新愛國者導彈系統,進一步對抗解放軍不斷增加的中短程彈道導彈對台灣的威脅,而美方擔心因而激怒中國,隻能以低調、緩慢的方式有限度的為台灣的愛國者導彈進行支援、改良工作。

台灣的愛國者導彈主要部署于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的市郊地區,以防禦台灣北、中、南三大都會區遭到解放軍密集的導彈攻擊。

基本數據

最大射程 160 千米  

最大有效射程 80千米(飛機);40 千米 ( 戰術導彈 )  

最小射程 3 千米  

射高 60 米~ 24 千米  

最大速度 5~6馬赫  

戰鬥部 68千克烈性炸藥  

動力裝置 固體火箭發動機  

制導方式 程序 + 指令 +TVM 半主動複合制導  

雷達 AN/MPQ-53 雷達 , 同時跟蹤 90-125 個目标  

殺傷概率 90%(飛機);40~50%(對戰術導彈)  

發射方式 地面機動發射  

反應時間 15 秒  

彈長 5.18 米  

彈徑 0.41 米  

翼展 0.92 米  

彈重 900 千克  

殺傷半徑 殺傷半徑 20 米  

發射箱 1 × 1.09 × 0.99 米  

發射箱重 794 千克 

擴展閱讀

國家導彈防禦系統(NMD),“國家導彈防禦”,顧名思義,就是将美國防護起來,使其免受任何俄羅斯或者前蘇聯由于意外而發出的導彈的襲擊,或者是那些“恐怖主義國家”出于惡意而發出的攻擊。“國家導彈防禦”的核心概念是“外大氣層毀滅性武器”,其實它本身也是一套導彈系統,據說它可以跟蹤來犯的核彈頭,當後者還處在大氣層時便将其徹底引爆、迎頭擊碎。

而國家導彈防禦系統(NMD)的試驗即由“愛國者”導彈目前最高型号PAC-3來完成,成功率約為50%。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